Sammo||評論
數碼愛好者對透明OLED產品一直持有幻想,數度傳出透明iPhone的外觀設計說明,透明確實有無窮無盡的魅力,讓無數前沿科技愛好者為之折腰。
小屏如此,大屏亦如此。前不久,在小米10周年活動現場,雷軍向眾人展示了小米55英寸透明OLED新品。
一石激起千層浪,回顧這一個月,從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反饋來看,小米這次造勢又成功了。
當然隨著激情釋放,逐步冷靜下來的觀眾也慢慢意識到,這款令不少人為之喝彩的電視,到底有沒有實際的應用必要?
來自OLED陣營頭部品牌的觀點一針見血:透明的原因眼睛看得特別累,目前主要用在商用領域,非長時間沉浸觀看場景。
就家庭使用場景而言,目前尚未找到透明OLED電視 「展示和觀看並存」這兩大難題之間的平衡。也就是說,欠缺合適的解決方案,自然這不就是一件好的家庭觀影設備。
從小米的動作來看,似乎也並沒有定位尋常百姓。55英寸,49999元,售價是普通55英寸電視的10倍,顯然限量版透明OLED電視並非池中之物,高不可攀的調性已經將海量用戶拒之門外,這也註定了其充其量就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新標杆。
然而,這些一目了然的原因我們能看到,作為深耕電視市場多年的小米,當然也能預知,那為何其堅定不移地要推這樣的產品呢?
這,或許有別人口中所稱的「炫耀」的原因作祟。
是的,不否認作為典型的網際網路品牌,小米與生俱來就比別的品牌更懂得造勢。特別是有人翻出了透明產品並非小米率先發布,更加坐實了小米大造聲勢的動機不純,有人更是指責小米的新品不過是移花接木,只是過往概念集大成者而已。
但是,在筆者看來,這恰恰是一次有益嘗試。
我們知道,OLED雖然是絕佳的顯示技術品類,但是自上市來用戶並沒有表現出狂熱的換機激情,這讓不溫不火的狀態持續至今。今年有所放量,但是相比平板替代CRT電視時所呈現的高速,OLED替代液晶的進程仍顯得溫和甚至乏力。
所以透明OLED電視的發布,不缺創意地來這麼一著,最大意義並非小米搶跑了,而是這事產生的影響甚廣。
對OLED陣營來說,是利好。畢竟這讓用戶感受到OLED技術的強悍,雖然採用的是普通人夠不著的方式。對彩電業來說,也是幻想實現。彩電市場存量博弈如此膠著的原因,就是沒有找到讓你為之傾心的替代品。透明OLED電視出現,雖然不能撩撥所有人的狂熱,但是讓想像落地,也是刺激新生需求的有效方式,這對盤活存量市場擴大替代訴求來說同樣是幸事。
尋求透明與最佳顯示效果方面的均衡,當然是負責任的廠商的優良品質,但是這期間,也要鼓勵一些創意想法的出現。
小米透明OLED電視的推出,就實用性來看,量產能力和顯示效果都面臨大考,短期內也不會走進尋常百姓家,而且率先量產的,也並不見得就是最終份額最多的那一家。但是,這次努力不失於一次有益創新。
翻看彩電業的成長史,恰恰是這種將想法落地的做法,會大大刺激競品神經,從而讓技術競爭白熱化,也讓市場邁入良性循環。如此看來,透明OLED電視的發布,也算是為處於混沌中的彩電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森科技: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下觀點,共同為科技行業的健康發展出力。對科技感興趣的朋友,請點擊關注「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