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媽祖回家》定檔11月20日 傳奇之旅彰顯媽祖大愛

2020-12-27 北青網

由蒲劍執導,林黎勝監製,演員趙亮、葛玟希、關德輝、方清平、赫林等傾情出演的正能量劇情片《媽祖回家》今日發布了「庇佑版」定檔手繪海報和預告片,正式定檔11月20日。唯美的定檔海報配合精彩的預告片,宣告了影片屆時將會登陸國內各大院線,通過講述關於媽祖回家的傳奇故事,詮釋出媽祖文化的獨特魅力,為各位觀眾帶去一場兼具個體視角與歷史視野的「平民史詩之旅」。

唯美海報彰顯神跡 精彩預告內藏玄機

在精巧的古風手繪之下,優美的筆觸凝成了仿若敦煌壁畫的定檔海報,畫面中一艘小小的漁船在巨大的海浪中像浮萍一般飄搖,此時衣帶飄飄的媽祖聖潔地現身於海面雲波之中。她一手巧端玉如意,上面繫著的古制燈籠散發出金黃色的光芒,猶如一座燈塔指引著航船前進的方向;另一隻手降下聖輝,為漁船的平穩保駕護航,庇佑著船上的人們安全歸家。

而在長達一分鐘的預告片中,展現了更多的電影故事情節。在戰火紛飛之下,一艘小船上的人們慘遭骨肉分離。當主角來到了海峽彼岸,得到如同鄉、媽祖信眾等諸多幫助。在媽祖庇佑下,他大難不死,並平安地生活了36年。但囿於兩岸壁壘森嚴、咫尺難越,他面對著海洋發出了「我要回家」的吶喊。而此時,天空中的一朵朵祥雲匯聚成了媽祖的神像......

《媽祖回家》講述了福建沿海小船主吳天桂(趙亮飾)一家人陰差陽錯,與臺籍老兵林奇偉(關德輝飾)一同踏上了私渡臺灣的危險旅程,遭逢妻離子散、歷經磨難的命運突變。窮途末路之時,他走進了宜蘭的一座媽祖廟中,受媽祖聖像的庇佑,吳天桂的生活開始迎來轉機……

原著劇本頻頻斬獲大獎 有關領導專家高度肯定

本作視角獨特,故事緊扣在兩個普通民眾的渡海事件,以此展開一系列關於個人、家庭、祖國之間跌宕起伏的情節變化,在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中折射出個人命運的變遷史與祖國歷史的變化,在保證了劇情趣味的同時,更加顯得厚重深刻,兼具美學欣賞意義與歷史價值。

作為福建省重大文藝創作項目,《媽祖回家》由莆田市與北京電影學院聯合打造,不僅原著小說獲獎無數,保證了作品的優秀情節,更是在電影化的過程中集結了中國兩大電影學院殿堂的教授級導演、監製,為影片的優秀質量保駕護航。本片的導演蒲劍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影視導演;而擔任監製的林黎勝也是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著名影視編劇。

本作改編自莆籍著名作家王鴻的小說《臺北來信》,原著榮獲福建省第二十五屆優秀文學作品獎、福建省委省政府第七屆百花文藝獎。電影劇本(原名《臺北來信》)更是榮獲福建省重大文藝創作項目庫劇本徵集評選一等獎。電影《媽祖回家》先後入選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產新片展映單元,獲得有關領導、專家的高度評價及影迷朋友的熱烈反響。

10月31日,「鄉思融情」電影《媽祖回家》定檔發布會在媽祖故裡湄洲島舉行。自媽祖文化正式被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以來,媽祖文化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傳承千年的民間文化,媽祖文化不僅對於當地的居民,甚至對每一個揚帆遠行的中國人,都是一種精神的寄託,更是一種鄉情與共的深厚感情。

大力推進媽祖文化傳承 弘揚媽祖文化世界影響力

俗話說:海水到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作為東方海洋文化的代表,自宋代以來,媽祖信仰就貫穿於華人航海乃至海外移民的始終。在千百年的時光中,媽祖文化逐漸成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紐帶,在凝聚華人華僑力量中發揮著強大而積極的作用。

本片以通過電影講述個人史詩的形式闡述了媽祖文化的獨特魅力,再次論證了媽祖文化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尊崇、信仰媽祖過程中遺留和傳承下來的寶貴的物質及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重要文化瑰寶之一。

因此,我們更應該進一步傳承媽祖文化,弘揚媽祖精神,傳播媽祖文化的大愛,充分發揮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民眾的凝聚力和創造力,這是福建省、全國乃至全球熱愛和平的人們所共同的責任。不僅要大力推進媽祖文化的傳承弘揚和發展創新,為海內外炎黃子孫搭建密切情緣關係、擴大交流合作的廣闊平臺,更要推動媽祖文化交流與傳播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發展,進一步提升媽祖文化品牌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影響力。

本片由福建省千秋媽祖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青年電影製片廠出品,莆澳(福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盛神話影視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大愛媽祖(福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福建沸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恆業影業(北京)有限公司營銷發行。本片定於2020年11月20日全國院線公映,敬請期待!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相關焦點

  • 媽祖庇佑終成傳奇之旅 電影《媽祖回家》定檔11月20日
    由蒲劍執導,林黎勝監製,演員趙亮、葛玟希、關德輝、方清平、赫林等傾情出演的正能量劇情片《媽祖回家》今日發布了"庇佑版"定檔手繪海報和預告片,正式定檔11月20日。
  • 《媽祖回家》今日全國上映 以小人物視角講述兩岸關係變遷
    圖為《媽祖回家》電影海報,主角吳天桂多年以後從臺灣回到媽祖故鄉。  莆田網訊 11月20日,備受矚目的媽祖文化電影《媽祖回家》正式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作為第一部登上銀幕的媽祖文化電影,通過小人物的故事,訴說媽祖文化在海峽兩岸情感紐帶作用。
  • 首部媽祖電影《媽祖回家》上映 演繹閩臺草根「跨越山海」情
    電影《媽祖回家》海報上,劉芳飾大太太。 受訪者 供圖中新網福州11月20日電 (記者 林春茵)20日,電影《媽祖回家》全國上映。有臺胞觀眾抱著媽祖像赴影院觀影,而官方一幅「跨越山海」版海報與一部預告MV,更在社交媒體上撩開媽祖文化電影的最後一層「面紗」。影片《媽祖回家》電影改編自福建著名作家王鴻的小說《臺北來信》。講述一個福建小船主吳天桂(趙亮飾)為保全家中三位老婆的「善緣」,與臺籍老兵林奇偉(關德輝飾)共同渡海的曲折經歷。
  • 電影《媽祖回家》原型人物是誰 現實故事是什麼
    如果說國外的「海的女兒」是美人魚,那國內的「海上女神」就非媽祖莫屬了。千百前來,媽祖不僅盡職地守護海域、保佑漁民,而且隨著華人的船帆,媽祖聖像、媽祖文化也遠抵國外,使其成為世界級神仙。那麼這位大神的原身又是誰?最早的傳說又是如何形成現今的文化現象?《媽祖回家》官方放出的一分鐘媽祖文化科普特輯,以動畫形式為大家揭秘。
  • 媽祖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二...
    中國網海峽11月1日訊 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二屆中國 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隆重舉行。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以「媽祖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由文化和旅遊部、自然資源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革中央、澳門特區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 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將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莆田舉辦
    11月2日在莆田市湄洲島舉行。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以「媽祖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由文化和旅遊部、自然資源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革中央、澳門特區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論壇將於11月1日上午在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會址平安會堂舉行,屆時主辦單位領導及海內外專家學者將作主旨演講,深入探討、交流互動,促進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民心相通,推動落實「一帶一路」倡議。
  • 弘承媽祖 揚帆世界 媽祖文化融含海事文化及精神
    《媽祖信俗》於2009年9月30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2016年3月媽祖文化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媽祖和孔子關帝等一同被列入國家祭典。 媽祖信俗及民間信仰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民間,逐步提升到朝廷官方的認可讚譽。
  • 湄洲媽祖11月巡安泰國籌備工作就緒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副董事長莊美華一行在泰國曼谷拜訪當地華人社團和媽祖文化機構。潘素銀攝中新網福建湄洲島8月18日電 (潘素銀)正在泰國曼谷訪問交流的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副董事長莊美華18日向中新網記者透露,「湄洲媽祖巡天下」文化交流活動將於11月啟動,湄洲媽祖將赴泰國巡安。
  • 全球媽祖信眾「雲祭」媽祖誕辰1060周年
    原標題:全球媽祖信眾「雲祭」媽祖誕辰1060周年4月15日,農曆三月廿三。今年適逢「海上保護女神」媽祖誕辰1060周年,一場沒有往年盛況卻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的媽祖春祭典禮在「媽祖故裡」湄洲島舉行。全球的媽祖信眾通過視頻連線,在「雲端」同襄盛舉。
  • 非遺巨獻,兩億人的信仰,「媽祖文化」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與傳奇
    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媽祖的傳奇色彩媽祖不僅在生前與民為善,救民於危難,羽化登仙后更是時常顯靈,危難時刻總會及時的出現。使者驚奇,船上一位莆田人告說是湄洲神女搭救,這就是廣為流傳的媽祖顯靈事跡之一「神女救船」。媽祖顯靈的傳奇故事在《天妃顯聖錄》、《敕封天后志》多有記載。南宋莆田狀元黃公度曾吟詩讚譽媽祖「平生不厭混巫媼,已死猶能效國功。」
  • 津味民俗文化 弘揚媽祖大愛精神 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
    天津在線訊:(李衛國攝影報導)為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展示津味民俗文化,弘揚媽祖大愛精神,天津民俗博物館等單位精心製作的大型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天津天后宮建於1326年(元泰定三年),天津人俗稱娘娘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每年媽祖誕辰日,以天后宮為中心舉行大型民間慶典活動,形成了獨特的津味文化。天津的天后娘娘誕辰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所舉行的慶典儀式在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命名為「皇會」。
  • 郭臺銘們的媽祖經濟學
    4月17日,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公開宣布,他將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原因是,媽祖給他託夢,叫他為了臺灣百姓站出來。「我聽媽祖的。」當天,這位臺灣首富,正在新北市板橋慈惠宮參拜。這是臺灣北部的一座媽祖信仰中心。關心媽祖的並非只有郭臺銘一人。十天之前,4月7日,高雄「市長」韓國瑜也跑去參拜了媽祖。
  • |火車|湄洲島|媽祖|媽祖文化|媽祖文化園|莆田
    點擊播放 GIF 0.1M一、2020年9月1日-2021年2月10日(農曆十二月廿九),每日17時以後,入島遊客享免進島門票優惠(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二、進香團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恢復原來出臺的優惠措施;三、遊客可免費參與湄洲媽祖祖廟晨拜媽祖、誦經祈福(農曆每月初一、十五),觀看夜間媽祖平安塔秀(每周五、周六20:00開始)及湖石淉3D水幕秀(每日19:30開始)等。
  • 紀念臺灣漁船直航湄洲朝拜媽祖30周年活動舉行
    陳盛鍾 攝  6月8日下午6點,伴著徐徐海風,莆田湄洲島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老朋友——200多名臺灣同胞來到媽祖故裡,他們當中不少人已是白髮蒼蒼的老者,大家相互攙扶著從「海神11號」客輪下船,登上湄洲島宮下碼頭。  「我們帶了五尊當年從湄洲媽祖祖廟恭請的媽祖神像回來了!」
  • 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應邀參加兩岸媽祖祭典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9月21日訊(記者 黃煜婷 通訊員 玄子)9月16日,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副會長陳照海帶隊,會長助理王奕、會員劉輝、張勇一行應邀前往福建參加兩岸媽祖祭典活動。
  • 湄洲媽祖傳奇故事
    媽祖(960-987),福建莆田湄洲人,姓林,名默,乃莆田林氏望族「九牧林」始祖林披八世孫。出生於湄洲嶼(今莆田湄洲島東蔡村上林1號)。父親林惟愨,宋初都巡檢,母親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媽祖為家中小女。《天妃顯聖錄》、《敕封天后志》典籍大量記載了媽祖的故事,體現了媽祖立德大愛、拯危救難、濟世助人、懲惡揚善等崇高品質和高尚人格。
  • 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赴臺灣參加媽祖繞境活動 開啟8天7夜文化交流...
    大眾網青島4月14日訊 臺灣大甲媽祖繞境名列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4月13日,在大甲鎮瀾宮媽祖戊戌年繞境活動來臨之際,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一行在趙起良會長的帶領下再赴臺灣參與媽祖繞境參香,開啟9天8夜的文化交流。市內數名媒體記者隨同前往報導。
  • 湄洲媽祖將在11月中旬巡遊泰國
    記者昨日獲悉,11月中旬,湄洲媽祖祖廟將繼續開展「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2019年中泰媽祖文化活動周暨湄洲媽祖巡遊泰國活動,進一步傳播媽祖文化,弘揚媽祖精神,講好媽祖故事,擴大「湄洲媽祖巡天下」的品牌影響力,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 媽祖文化小故事進校園
    莆田網訊 日前,湄洲第二中心小學開展媽祖故事進校園活動,為每個學生分發《媽祖文化小故事》。通過教師生動的講解,激發學生對了解媽祖故事的興趣(如圖)。  為了讓少年兒童通過閱讀媽祖故事,了解媽祖其人其事,學習和弘揚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今年7月,在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的資助下,由莆田學院牽頭主編的《媽祖文化小故事》正式出版發行。全書20個篇目,分為「湄洲的女兒、媽祖的精神、親親的媽祖、世界的媽祖、心中的媽祖」5個主題,以時間、空間的推進、交錯相結合的脈絡開展。
  • 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春祭典禮在湄洲島舉行
    4月15日,農曆三月廿三,一場沒有往年盛況卻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的祭典在媽祖故裡湄洲島舉行。上午10點,在典雅的祭典音樂裡,以「同謁媽祖,共享平安」為主題的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春祭典禮在媽祖祖廟聖旨門廣場莊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