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保護增添新利器 我省建成長江首座智能化洗艙站

2020-12-28 瀟湘晨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戴輝、通訊員胡安梅、趙姍)12月27日,宜昌化學品船舶洗艙站建成投入使用,成為浩浩長江上首座智能化洗艙站,將為長江大保護增添新利器。

化學品運輸船舶,在更換不相容貨物、進港檢修時必須洗艙,以保證運輸安全,防止江水汙染。洗艙站,是清洗這些危化船船舶液貨艙的專用設施,包括碼頭、洗艙設備和洗艙水接收、處理或轉運設施等。

宜昌化學品船舶洗艙站,位於宜昌港枝江港區羅家河待閘錨地水域,佔地114畝,由長航集團投資3.45億元建設。建設者克服疫情、汛期影響,僅用137天建成這座先進洗艙站。其中,兩艘投資6000多萬元的洗艙躉船,是目前長江沿線品種最全的化學品洗艙躉船。

這個宜昌地區首座洗艙站,洗艙對象涵蓋長江水運所有危化貨船,洗艙汙水全收集集中處理。洗艙技術上,配備智慧洗艙系統,實現一鍵控制洗艙作業,大幅改善洗艙作業環境,提高作業效率,避免違章操作和誤操作的安全風險。

據介紹,在宜昌布局建設長江沿岸最先進洗艙站,主要因素是這裡緊鄰三峽大壩。近年來,通過三峽船閘和升船機的船舶、貨物,特別是危險品船舶及貨物快速增長,過往船舶特別是待閘船舶提供洗艙、汙染物接收、加油加氣、船舶岸電、船員生活、應急救助等服務十分必要。過閘危化船舶洗艙後,將解除燃爆和汙染水體的風險,有效保障三峽船閘運行安全和庫區水體安全。

據了解,長江沿線地區石油化工品產量佔全國的40%以上,幹線港口危化品年吞吐量達1.7億噸,7000多艘化學品、油品船舶行駛在長江上。此前,長江洗艙站數量少,功能也不完善,長江湖北段僅有武漢一家用於處理油汙的洗艙站。根據交通運輸部《長江幹線水上洗艙站布局方案》,長江沿線將建設13處智能化洗艙站,其中湖北兩座。長航集團董事長張銳透露,武漢智能化洗艙站將在年底建成投用。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長江中下遊相繼建成三座水上洗艙站 為長江大保護增添「綠色砝碼」
    12月27日、28日、30日,由中國長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航集團」)投資建設的宜昌、南京、武漢長江化學品船舶洗艙站相繼建成並正式投入運營。
  • 揚子石化船舶洗艙站項目順利中交
    11月30日下午,揚子石化賓館喜氣洋洋,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省海事局、江北新區、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市海事局,以及項目總承包商和各主要分包商、供應商領導,歡聚一堂,共同慶祝揚子石化船舶洗艙站項目順利中交。
  • 每4小時更新數據 發現異常立即預警 湖北長江段57座水質自動監測站...
    根據生態環境部要求,在長江及其重要支流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是客觀評價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基礎。據了解,長江經濟帶累計建成614個跨界斷面水站,實現水環境風險及時預警,進一步釐清了省、市、縣水汙染防治責任。
  • 我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成果不斷提升——332家沿江化工企業...
    地處長江中遊的湖北,坐擁1061公裡長江岸線,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兩年多來,湖北緊鑼密鼓推進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長江沿線模樣大變。疫情、汛情雙重衝擊,湖北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進展幾何?「各專項戰役成果不斷提升」,11月16日舉行的2020年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省指揮部工作推進會上,省指揮部副指揮長、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呂文豔評價。
  • 長江流進南通「第一站」,沙鷗翔集水雲間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合理整合沿江岸線資源,落實長江流域十年全面禁捕要求,加快建設夾江兩岸生態廊道、沿江景觀防護林帶、溼地生態系統。」如皋市長江鎮黨委書記盧志敏說,在不斷做實長江大保護的基礎上,發展好生態經濟、循環經濟,高質量建設長江口綠色生態門戶第一站。
  • 踐行囑託開新局丨長江流進南通「第一站」,沙鷗翔集水雲間
    如皋市長江鎮是南通境內分享這股清水的第一站。然而,這裡曾一度過度開發,清水有了異味,江豚吹浪、沙鳥得魚的景象少見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7年,長江鎮集中攻堅,一舉拆除31座沿江非法碼頭,騰地803畝,全部復墾復綠。2018年,投資1.4億元,高標準建成汙水處理廠排口人工溼地生態屏障工程,綠色生態底色逐步繪就。
  • 觀音寺長江大橋開始招標 湖北雙層長江大橋將增至7座
    湖北日報訊 (記者戴輝、通訊員吳茜)串聯武鹹荊宜的東西大通道湖北沿江高速將修建雙層公路大橋——觀音寺長江大橋,該橋為我省規劃建設的第三座雙層公路大橋。此前,我省已建成4座公鐵兩用大橋,這意味著我省雙層長江大橋將增至7座。
  • 江蘇代表委員熱議共抓長江大保護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我們聚焦長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實施『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汙染治理『4 1』工程等徹底整改,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之顯也前所未有。」「我們以目標為導向,以規劃為引領,堅持系統思維,強化保護優先,為長江大保護作出水利貢獻。」
  • ...翔集水雲間——如皋長江鎮高質量建設長江口綠色生態門戶第一站
    如皋市長江鎮是南通境內分享這股清水的第一站。然而,這裡曾一度過度開發,清水有了異味,江豚吹浪、沙鳥得魚的景象少見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7年,長江鎮集中攻堅,一舉拆除31座沿江非法碼頭,騰地803畝,全部復墾復綠。2018年,投資1.4億元,高標準建成汙水處理廠排口人工溼地生態屏障工程,綠色生態底色逐步繪就。
  • 綠色航運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幹線貨物通過量突破三十億噸
    日前,記者從長江航務管理工作會上獲悉,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考驗,長江航運實現幹線貨物通過量30.6億噸,同比增幅超過4.4%,再創歷史新高。  疫情防控常態化後,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專門出臺3大類22條深化港航企業服務保障舉措,全年減免外貿貨物港建費及船舶油汙基金約16億元,精準推動和服務長江港航企業、涉水重大工程項目復工復產。  2020年,長江航運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長江口南槽一期工程交工試運行,長江口再添一條長86公裡、水深6米的優質輔助航道。
  • 綠色航運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 長江幹線貨物通過量突破三十億噸...
    日前,記者從長江航務管理工作會上獲悉,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考驗,長江航運實現幹線貨物通過量30.6億噸,同比增幅超過4.4%,再創歷史新高。
  • 綠色航運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 長江幹線貨物通過量突破三十億噸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考驗,長江航運實現幹線貨物通過量30.6億噸,同比增幅超過4.4%,再創歷史新高。  疫情防控常態化後,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專門出臺3大類22條深化港航企業服務保障舉措,全年減免外貿貨物港建費及船舶油汙基金約16億元,精準推動和服務長江港航企業、涉水重大工程項目復工復產。  2020年,長江航運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長江口南槽一期工程交工試運行,長江口再添一條長86公裡、水深6米的優質輔助航道。
  • 修復生態環境推進長江大保護
    推進長江大保護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近年來,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協同發力,共抓大保護不斷取得新進展。2020年一季度,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94.5%。圍繞長江大保護,以《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為綱領,以專項規劃、實施方案和指導意見為配套的「1+N」規劃政策體系已基本形成。不過,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面臨的挑戰和突出問題。一是生態環境形勢依然較為嚴峻。長江水質總體良好,但幹流局部水域、部分支流河段和湖泊汙染嚴重,沿江汙染型產業分布密集,導致汙染物排放基數大,長江經濟帶廢水排放量佔全國的40%以上。
  • 書寫長江生態大保護的「鎮江答卷」
    自古以來,於華夏兒女而言,長江還是一種象徵:她,是美景,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她,是鄉愁,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她,是親情,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 江陰制定長江大保護三年行動計劃
    江陰制定長江大保護三年行動計劃 發布日期:2018-07-10 10:44 來源:江陰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江陰市制定出臺《加強長江大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和年度項目安排表,明確實施6大類55個項目推進長江生態保護,主要為:高標準實施規劃布局,編制《江陰市加強長江大保護
  • 蘇州張家港打造「江海第一灣」 抓好長江大保護
    孟夏時節,站在刻有「張家港灣」四個大字的石頭邊,遠眺長江,江風撲面,水天一色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張家港灣,這是張家港在落實長江大保護中,對「母親河」做出的「綠色承諾」。在上起老沙碼頭,下至段山港,約12公裡的長江岸線上,張家港緊鑼密鼓實施一系列生態提升工程,一幅水清岸綠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 湖北長江段57座水質自動監測站聯網運行
    據介紹,湖北長江段57座水質自動監測站正式建成,實現聯網運行。這些監測站監測的各類水質監測指標每4小時更新一次,發現異常立即預警。  過去,長江流域水質監測以手工統計為主,每月採樣監測一次。「十三五」以來,長江流域開始採取儀器自動監測方式,逐步提高水質監測頻率和效率。
  • 奏響「長江之歌」浙江篇章 浙江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紀實
    今年1月5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五周年。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五年來,一首謀求高質量發展的「長江之歌」唱響長江沿岸。浙江積極主動作為,將參與和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與全省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效結合起來,全省域全方位參與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1月4日至10日為我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宣傳周,本報推出專題報導,反映我省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生動實踐。敬請垂注。
  • 長江保護 | 在這裡看見綠水青山,湖州致力當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
    ,配合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浙江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宣傳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今日起,我們開設「長江保護」微信專欄,啟動長江保護修復攻堅宣傳月活動。我們將選取一批典型案例,展示我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和成效。省生態環境廳將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不懈地打好長江保護持久戰,忠實踐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奮力打造共抓大保護重要窗口。
  • 全省各部門合力攻堅,積極推進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
    今年是《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浙江省實施方案》的決勝之年, 2019年以來,各部門全力攻堅,爭當共抓大保護「重要窗口」,力爭把我省率先建成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為共築長江生態屏障貢獻「浙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