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蘇寧易購售賣的機油「有問題」,被澎湃新聞給曝了出來。
起因是這樣的:
一個客戶在蘇寧易購自營專區上購買了道達爾快馳7000 5W-30 4L裝的機油,。根據道達爾官方的防偽驗證方法,在二維碼正常無破損的情況下,卻無法驗證真偽。
*道達爾正品的驗證方法:通過道達爾潤滑油微信公眾號,點擊養護之道 – 防偽驗證,使用手機掃描機油瓶身上的二維碼以進行防偽驗證,若無誤即為真品。
於是客戶懷疑機油是假貨,要求平臺進行真偽檢測並「假一賠三」,蘇寧易購售後核實後確認,但並不同意客戶賠償要求,隨後客戶便投訴至澎湃質量報告,藉此澎湃新聞對此事進行了跟蹤調查採訪。
其實,我個人是不傾向於蘇寧易購售賣假機油的,家大業大沒必要砸自己招牌啊;蘇寧易購的客服及公關人員也一口保證:蘇寧易購自營出售的機油保證正品。
但傾向歸傾向,其實蘇寧易購單方面的公關說法也沒有什麼說服力。畢竟這種事是有前車之鑑的:當年京東也是一口咬定其自營專區出售的殼牌和美孚機油肯定是正品,最後還不是翻了車,廠商鑑定是假貨,全部商品下架且被噴的體無完膚...
而且,縱觀此次事件,蘇寧易購在道達爾官方介入之後,頻頻被打臉。這點讓人理解不能。
打臉1——
蘇寧公關表示經過「授權」
道達爾否認。
澎湃新聞採訪了蘇寧易購的公關人員,其表示蘇寧平臺銷售的商品是經過授權,並通過經銷商渠道進貨的,可保證正品。通過經銷商渠道的授權鏈進貨,屬於二級授權。
道達爾官方客服告訴澎湃新聞:道達爾公司目前認可的是京東商城與天貓商城兩家電商平臺上的官方店鋪,並未和蘇寧易購平臺合作,並不清楚蘇寧易購平臺是如何拿到的貨源。
這裡有一個概念叫:二級授權。打個比方,是指商標權人,授權公司銷售A銷售其品牌商品,該公司A又授權商家B銷售該產品,商家B銷售產品時需提供商標權人給予A的授權書及A給與商家B授權書。
1、如果蘇寧易購是屬於道達爾的二級授權,那麼直接拿出來兩張授權證明就完了;不用這麼麻煩的解釋來解釋去;
2、如果像蘇寧公關說的那樣,機油是正品,那很可能是蘇寧直接從經銷商那拿貨,並沒有授權書。
3、像蘇寧這樣大的電商平臺,有很多各種手段拿貨和籤供應商。也不排除給其供貨的供應啥裡面有貓膩。當然這也只是概率問題,如果有,我也相信蘇寧易購的初心並非如此!
但只要是從道達爾官方渠道出的貨,均帶有二維碼且可以查詢真偽。至於蘇寧易購上的機油為什麼二維碼無法驗證真偽?二維碼是真是假?貨源從哪裡來?我們不得而知,以上只是猜測而已...
打臉2——
蘇寧公關:已和道達爾官方核實,通過微信「掃一掃」能跳轉道達爾官網即為正品。
道達爾否認這一說法。
根據澎湃新聞的採訪,對於範先生所說的「防偽驗證」問題,蘇寧易購公關人員表示,已經和道達爾官方進行了核實,通過微信「掃一掃」能跳轉道達爾官網即為正品。
但澎湃新聞在採訪道達爾官方客服時,該客服人員對於「掃出官網即為正品」的說法並不認可。
我們也在道達爾官方微信公眾號看到了其官方的驗證防偽方法。
關於蘇寧公關的說法,如果不是在和道達爾官方核實的時候信息傳達有什麼誤會的話,那「跳轉官網即正品」的說法就非常業餘了吧...畢竟一個假的二維碼上掛個道達爾官網連結,那真的是再簡單不過了。
打臉3——
蘇寧公關:正品也有可能出現掃不出驗證碼的情況。
被道達爾否認。
該蘇寧公關人員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自己已諮詢道達爾公司,微信掃碼防偽驗證是今年五六月陸續推出的功能,消費者購買的產品生產日期為2019年4月,或許會出現掃不出驗證碼的情況。
但道達爾公司客服人員向澎湃新聞介紹,微信公眾號防偽驗證功能是從2019年1月推出,「今年4月生產的產品是肯定可以查到(驗證碼)的。
而我自己在諮詢道達爾期官方旗艦店客服的時候,其客服稱:「這款機油(道達爾快馳7000 5W-30 4L)如果是今年4月生產的話,一定用的新包裝,新包裝是肯定可以驗證真偽的。」
首先,我本人是不站隊的,不肯定蘇寧賣的是假貨,相反上文也說了,我本人相信蘇寧易購的初心絕對不是拿假貨坑騙消費者。
其次,道達爾官方只是一再宣稱:蘇寧易購售賣的道達爾機油非官方授權。言外之音是蘇寧易購平臺出售的機油,如果出現任何問題與道達爾無關。畢竟觸碰了道達爾工廠以及眾多經銷商的利益。
登峰猜測,很多時候會不會是品牌制衡電商平臺的策略。
但就拿蘇寧公關回應的這三條話術來說,如果第一,第二條可能因為和道達爾官方溝通出現誤會或者偏差的話,但第三條確實就有點說不過去了。誤會?還是道達爾官方正品出現了問題?...
另外,開放平臺一向是假貨配件泛濫的災區,尤其是機油。京東強哥之所以花大力氣在自營區打擊假貨,不是沒有道理的。自營的招牌裡有假貨,曝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清者自清,蘇寧易購如果沒有售假,想要甩掉這攤爛泥的話,拿出態度找品牌做個檢測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