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將於明日在樟木頭...

2020-12-24 東莞日報i東莞

麒麟舞是樟木頭鎮傳統表演項目。

非遺傳承,健康生活!麒麟競舞,迎祥納福!12月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舉行,15支隊伍將在樟木頭鎮同臺競技,以極具客家文化特色的活動方式,迎接即將到來的2021年。

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

邀請賽活動流程

(一)「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廣東省非遺墟市一日遊

地點: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東側)

(二)「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廣東省麒麟大巡遊

參賽麒麟隊伍巡遊路線:鎮市民休閒廣場→銀河中路→帝豪路→東城路→柏興三路→銀河中路(在鎮行政廣場集中)

(三)「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

地點: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舞臺

「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 15支隊伍同臺競技

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樟木頭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活動期間,當地還將舉行省非遺墟市一日遊、麒麟大巡遊、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等,旨在傳承和弘揚傳統麒麟文化,推動廣東省麒麟舞創新發展,促進全省各地青少年麒麟隊伍互相交流。

主辦方介紹,組委會從來自全省各地的報名參賽隊伍中甄選出15支隊伍入圍參賽,其參賽作品均為2018年以後創作、尚未獲得過市級及以上獎項的新作,舞蹈動作、結構編排、伴奏音樂、舞臺設計、服飾等必須有別於傳統麒麟舞表演。

樟城麒麟成功舞向世界

作為歷史悠久的客家古鎮,樟木頭鎮早在明清時期就興起麒麟舞表演活動,傳統至今已有450多年歷史。作為東莞市唯一的純客家鎮,樟木頭鎮有著極富特色的客家文化資源,麒麟舞、麒麟製作、客家山歌、餈粑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異彩紛呈,麒麟舞也成為本地一道獨具風格的文化風景線。樟木頭人崇尚麒麟、愛舞麒麟,一代代客家人舞起了麒麟,表達迎祥納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良好願望。

近年來,樟木頭鎮麒麟隊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屢創佳績,先後獲得中國(樟木頭)首屆麒麟大賽金獎、中國第七屆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首屆傳統舞蹈展演銀獎,還應邀赴加拿大進行傳統藝術交流,美名遠揚。

樟木頭麒麟舞曾兩次進京獻演,在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的相關表演活動中均有露臉,還登上央視《群英匯》舞臺,成功被列為國家「非遺」保護項目。樟木頭鎮還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麒麟舞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樟木頭麒麟舞成功舞出家門、舞出國門、走向世界,在國內外掀起一道道客家麒麟舞旋風。

「中國麒麟舞之鄉」打造嶺南地區旅遊目的地

樟木頭鎮藉助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傳承,擬打造嶺南地區旅遊目的地。樟木頭鎮位於東莞市東南部,地處廣州、深圳、東莞、惠州四個城市的中心地帶,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先後獲得中國百強鎮、國家級生態宜居示範鄉鎮、中國麒麟舞之鄉、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省生態森林小鎮等榮譽稱號。

樟木頭鎮城市配套設施完善,四面環山、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全市最高達68.2%,市級生態社區覆蓋率100%。從生態環境來看,石馬河貫穿樟木頭全境,經過數年的攻堅整治,河道中魚群重現,白鷺棲息,水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目前該鎮正推進石馬河等萬裡碧道建設,打造山水相依的灣區森林小鎮。

近年來,在樟木頭鎮委、鎮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樟木頭鎮文化事業發展日新月異。新圖書館投入運營,高質量完成樟木頭文化分館建設,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濱河體育公園即將投入使用;每年創編推出具有樟木頭客家文化特色的文藝精品,在國家及省市獲得榮譽獎項保持15個以上,全鎮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轄區有國家及省級森林公園、蔡氏宗祠、三家巷、冠和博物館、「觀音綠」名品荔枝等豐富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目前樟木頭鎮正以成功創建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積極挖掘旅遊資源,完善旅遊配套,定位打造嶺南地區旅遊目的地。

扶持企業做大做強 加快「產城一體化」步伐

今年以來,樟木頭鎮積極出臺政策,扶持企業做大做強,促進經濟回暖升溫,加快「產城一體化」步伐。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樟木頭鎮經濟運行總體上仍呈現出持續恢復的良好態勢。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28.98億元,自4月起連續5個月實現當月同比正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達28.31億元;消費市場逐步回暖, 社會消費零售總額52.03億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樟木頭鎮9宗重大項目進展順利,今年累計完成投資9.06億元,佔1-9月計劃投資的119.1%,安佳、樂的和樟木頭醫院綜合住院大樓等項目建設進度較快。接下來,樟木頭鎮還將對目前已籤約的民泰、中控、羅曼、安佳、樂的、基爍、稻裡、樟洋電廠等項目,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推進項目進度,確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標。

同時,促進塑膠產業提質增效,繼續大力實施「塑膠產業三年培育行動」,著力擴大塑膠交易規模,力爭用2-3年時間實現產值增至千億元,打造華南塑膠產貿城。

此外,樟木頭鎮還加大企業和項目扶持力度。今年以來,樟木頭鎮積極實施社保降費減負,為企業減負近3000萬元;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有效緩解群眾跑腿墊資之憂;疫情以來發放就業補貼近70萬元,同比增長10%。該鎮將持續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密切掌握企業經營狀況,大力保障企業保訂單搶訂單穩市場,全力培育企業穩定發展、做大做強。

城市品質提升 打造宜居宜業宜商新樟城

在城市品質提升方面,樟木頭鎮投入大量資金,推動城市更新、改善交通路網,提升民生服務品質,打造更加宜居宜業宜商的新樟城。

目前,官倉舊改、裕豐舊村改造、銀嶺工業區工改工、特藝達工改工等項目基本已完成總體方案編制等前期準備工作,正在全速推進當中。其中綠景RTD新城項目已確定實施主體、官倉舊改已確定前期服務商。

同時,樟木頭鎮投入5000萬元升級永寧路、泰安路路等5條道路,採取擴建車道、加鋪瀝青等措施提升道路快速通行能力;投入1700萬元開展「千景繡東莞」景觀系統提升工程,在25處重點路口建設一批精品景觀,對新興街等9條道路進行綠化和市政設施升級,對鎮標公園的綠化景觀和設施設備進行升級改造。

在民生服務方面,鎮中心小學、實驗小學兩所學校的新建教學樓均已投入使用,實驗小學新建體育館鎮正加速推進,預計本月可以投入使用。第一幼兒園已經投入使用。三所學校總共新增公辦學位2000餘個。與振豐教育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建立一所十二年一貫制優質民辦學校,將提供優質學位5000多個,預計2022年9月投入使用。樟木頭鎮第一小學、樟木頭鎮第一中學選址工作也正在加速推進,爭取年內立項。

遠近聞名的「中國麒麟舞之鄉」,正在升級為一座更加宜居宜業宜商的新樟城。

文、圖/謝英君、蔣幸端

相關焦點

  • 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舉行
    近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隆重舉行,來自全省的16支隊伍同臺競技,一爭高低,共同展示客家麒麟舞的新傳承。
  • 羅山拳傳承中心麒麟舞隊代表海豐參加省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
    12月15日,由我縣選送的麒麟舞「玉麟獻瑞」參加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以獨特的表演展現海豐麒麟舞魅力。麒麟競舞,鑼鼓喧天。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東莞市樟木頭鎮舉行。
  • ​麒麟舞樟城—廣東16支麒麟隊齊聚樟木頭同臺競技
    「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12月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東莞市樟木頭鎮舉行,16支隊伍同臺競技,迎接即將到來的2021年,讓市民群眾大開眼界。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樟木頭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 麒麟大巡遊來了,就在樟木頭!
    今日(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樟木頭舉行,來自全省各地共有16支隊伍入圍參賽。邀請賽期間舉行省非遺墟市一日遊、麒麟大巡遊、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等,旨在傳承和弘揚傳統麒麟文化,推動廣東省麒麟舞創新發展,促進全省各地青少年麒麟隊伍互相交流。
  • 省非遺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結束
    12月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隆重舉行,來自全省的16支隊伍同臺競技,共同展示客家麒麟舞的新傳承。活動當晚雖然寒風呼嘯,但是麒麟舞表演者和現場觀眾的熱情不減,精彩絕倫的表演吸引大量市民群眾前來觀看,贏得了在場所有觀眾的歡呼和喝彩。
  • 全省16支麒麟隊齊聚東莞樟木頭大巡遊
    12月15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系列活動之廣東省麒麟大巡遊,在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正式啟動,來自全省16支麒麟隊歡聚樟木頭客家古鎮,以各自獨特的表演向廣大市民展現麒麟魅力,送上美好祝福。
  • 16支青少年隊伍同臺競舞展現客家麒麟舞新發展
    中新網東莞12月15日電 (李映民 李純)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15日在中國麒麟舞之鄉——廣東東莞樟木頭鎮舉行,16支由青少年組成的麒麟舞隊伍同臺競技,以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活動方式,展現客家麒麟舞的新傳承。  有客家人的地方,必有麒麟舞。
  • 淮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摜蛋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類重要表現形式,它是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和積澱下來的傳統體育文化資源。 江蘇擁有豐富的傳統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包括像江南船拳、徐州的武術、拳類等,尤其具有江蘇的地方特色。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5017號(文化...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5017號(文化宣傳類350號)提案答覆的函粵府函〔2020〕274號民進界:  你們提出的《關於以嶺南文化助推中國海洋文明體系建設的提案
  • 非遺廣東|「以武為舞」——坂田永勝堂麒麟舞
    坂田永勝堂麒麟舞是根據「麒麟永遠勝利」的意義而命名的,據記載該舞由坂田永勝堂麒麟隊創始人熬頭四(花名)於1840年創編,沿襲至今已傳承有十一代,距今約170年的歷史。坂田永勝堂麒麟隊組建於鴉片戰爭時期,為了避免外村人及強盜來襲,創始人熬頭四為增加村中年輕人習武的興趣,將南派武術融入到舞麒麟中,模仿動物貓、虎等動物搖頭、擺尾、嬉戲、玩耍的動作和情狀,並融合武術步法、拳術、大刀、棍、鐵叉、內針、對打等,表演麒麟出洞、嚼腳、弄麒麟尾、打瞌睡、擺青、踢青、採青、水仙花、十字清、鷯花園、麒麟翻王等套路創編了永勝堂麒麟舞。
  • 2020年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論壇即將召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重點工作任務,做好2021年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醫藥委員會定於12月21日在廈門舉辦「2020年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論壇」,同期召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醫藥委員會常務委員擴大會議
  • 烏丙安:如何科學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編者按:今年的6月11日是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在具體指導所有項目工作中,「我們要保護什麼?」和「我們該怎樣保護?」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 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區文物管理所掛牌
    九龍報訊(記者 曾建渝)6月11日上午,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九龍坡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區文物管理所(重慶巴人博物館)掛牌成立。據了解,九龍坡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要承擔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關具體工作,履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政策諮詢;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研究;舉辦學術、展覽(演)及公益活動,交流、推介、宣傳保護工作的成果和經驗;組織實施研究成果的發表和人才培訓等工作職能。九龍坡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掛牌至區文物管理所,並與重慶巴人博物館一起,實現「三證合一」。
  • 小故事 大道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入門
    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很多問題,但是如果把它歸納起來,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大問題:第一,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為什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三,怎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把這三大問題上升到哲學高度,那麼,「什麼是」解決的是本體論問題,「為什麼」解決的是價值論問題,而「怎麼辦」解決的則是方法論問題。下面我們就集中精力來解決這三大問題。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何謂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取決於那些一代又一代將其傳統、技能和習俗的知識傳遞給社區其他成員或其他社區的人……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儘管脆弱,但面對日益增長的全球化趨勢則是保持文化多樣性(cultural diversity)的一個重要因素。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員會|非物質文化遺產_網易訂閱
    2020-12-18 15:46:39 來源: 掌中大連 舉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
  • 這裡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卻是廣東存在感「最低」
    首先,河源在廣東省的經濟不是很優秀。在2017年廣東省GDP排名中,河源市GDP總量為廣東省第三低,僅為952億元。雖然GDP總量不是廣東省最低的,但是說到人均GDP,河源是穩穩的佔據了倒數第一的位置,所以從經濟上來說,河源自然沒有那麼顯眼。除了經濟差,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讓河源相對低調,那就是河源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