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金簡介

2021-01-04 央視網科教

       
       馬丁•路德•金(英語: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1948年大學畢業。1948年到1951年間,在美國東海岸的費城繼續深造。1963年,馬丁•路德•金晉見了甘迺迪總統,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196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領導工人罷工被人刺殺,時年39歲。1986年起美國政府將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
       
       生平履歷
       早年求學
       
       將「非暴力」和「直接行動」作為社會變革方法的最為突出的倡導者之一。1929年1月15日,馬丁•路德•金出生在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奧本街501號,一幢維多利亞式的小樓裡。馬丁•路德•金是牧師亞當•丹尼爾•威廉士的外孫,威廉士是埃比尼澤浸信會的牧師和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亞特蘭大分會的發起人;馬丁•路德•金是老馬丁•路德•金的兒子,老馬丁•路德•金繼承父親威廉士成了埃比尼澤的牧師,母親是教師。馬丁•路德•金的家族發源於非洲裔美國人的浸信會。15歲時聰穎好學的金以優異成績進入摩爾豪斯學院攻讀社會學,在結束亞特蘭大莫爾浩司學院的學業後,獲得文學學士學位。馬丁•路德•金又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克勞澤神學院和波士頓大學就讀,1951年他又獲得柯羅澤神學院學士學位,1955年他從波士頓大學獲得神學博士學位。在學習中,馬丁•路德•金加深了對神學的認識並探究聖雄甘地在社會改革方面的非暴力策略。
       
       前期運動
       
       1953年,馬丁•路德•金和柯瑞塔•斯科特結婚。
      
       第二年,他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的德克斯特大街浸信會當了一名牧師。1955年,他獲得了系統神學的博士學位。
      
       1955年12月5日 ,由於有一位黑人婦女不給白人讓座,被判蹲監獄2年,所以民權積極分子羅莎•帕克斯拒絕遵從蒙哥馬利公車上的種族隔離政策,在此之後,黑人居民發起了對公共汽車抵制運動並選舉金作他們新形式下蒙格馬利權利促進協會的領頭人。公共汽車抵制運動在 1956 年持續一年,馬丁•路德•金因其領導地位而名聲大噪。 1956 年12 月,美國最高法院宣布阿拉巴馬州的種族隔離法律違反憲法,蒙哥馬利市公車上的種族隔離規定也被廢除。
      
       為了尋求蒙哥馬利勝利後的進一步發展,馬丁•路德•金和其他的南部黑人領袖於 1957 年建立了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1959年,馬丁•路德•金到印度遊歷並進一步發展了甘地的非暴力策略。那年年底,馬丁•路德•金辭去了德克斯特的職務並返回亞特蘭大,和他的父親共同成為一名埃比尼澤浸信會牧師。
      
       1960 年,黑人大學生們揭起了入座抗議的浪潮,這促進了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的形成。馬丁•路德•金支持學生運動,並對創建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的青年分部表現出興趣。學生激進分子很欽慕他,但他們不滿於馬丁•路德•金自上而下的領導作風,進而決定取得自治。作為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的顧問,曾經擔任過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副主管的埃拉•貝克向其他民權組織代表闡明,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將仍是一個學生領導的組織。1961年「自由乘車運動」中,馬丁•路德•金由於拒絕參加活動而受到批評,加劇了他同青年激進分子的緊張關係。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和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之間的矛盾在1961年和1962年的奧爾巴尼運動中繼續著。
       
       發展壯大
       
       1963 年4月12日,馬丁•路德•金和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領導人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罕領導了大規模群眾示威遊行。金博士本人當天被捕。他在獄中寫作了《來自伯明罕監獄的書簡》。書簡中,他闡述了美國民權運動的初衷、期望和夢想,批駁了對民權運動的種種指責。1963年夏天,當沙特爾沃思牧師在白宮會見美國總統甘迺迪時,他說:「沒有伯明罕,我們今天不可能坐在這裡。」此地以白人警方強烈反對種族融合而著稱。徒手的黑人示威者與裝備著警犬和消防水槍的警察之間的衝突,作為報紙頭條新聞遍及世界各地。總統甘迺迪對伯明罕的抗議做出了回應,他向國會提出放寬民權立法的要求,這促成了 1964 年民權法案的通過。稍後,在 1963年8月28日 ,群眾示威行動在「華盛頓工作與自由遊行」的運動過程中達到高潮,此次示威運動中有超過二十五萬的抗議者聚集在華盛頓特區。在林肯紀念館的臺階上,馬丁•路德•金髮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著名演講。
       
       人生高潮
       
       馬丁•路德•金的聲望隨著1963 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和 1964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持續上升。然而,除了名氣和讚美,運動內部領導層也出現了矛盾。馬爾科姆•愛克斯的正當防衛和黑人民族主義理念引起了北方的共鳴,城市黑人的作用力超過了金為非暴力所作的號召。同時,金還要面對「黑人權力」運動發起人斯託克利•卡麥可的公開批評。
      
       2011年8日28日,馬丁•路德•金的紀念雕像在華盛頓國家廣場揭幕。在此前,只有華盛頓、傑弗遜、林肯和羅斯福等幾位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總統在這裡立有紀念塑像,馬丁•路德•金是第一位生前作為社會批評家的平民政治人物被在此加以紀念,也是第一位非洲裔政治領袖的紀念物,其意義非同一般。為何他能贏得和這幾位著名總統並列的聲望地位?正是他以和平抗爭維護了《獨立宣言》和《聯邦憲章》自由平等民主正義的基本價值觀,使他和這幾位總統一樣,為美國人民廣泛推崇而享譽美國歷史。
       
       遭遇暗殺
       
       1967年城市種族間暴力升級, 美國聯邦調查局主管埃德加•胡佛則趁機加強了破壞金領導力的全面努力。加之金對美國介入越南戰爭的公開批評,使得他與林登•詹森政府關係緊張。
      
       1967年底,馬丁•路德•金髮起了意在對抗經濟問題的窮人運動,這項活動並沒有得到早期民權革新運動者的支持。其後一年,在支持孟菲斯清潔工人的罷工中,他發表了最後演講「我已到達頂峰」。1968年4月4日晚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洛林汽車旅店二層被種族主義分子暗殺,終年39歲。

       

相關焦點

  • 紀念馬丁·路德·金高清組圖
    1月16日,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馬丁·路德·金的女兒伯尼斯·金(中)參加馬丁·路德·金紀念活動。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美國馬丁·路德·金紀念日。 新華社/路透1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歐巴馬參加馬丁·路德·金紀念活動時畫壁畫。
  • 我們是否高估了馬丁·路德·金?
    今天,在評價馬丁·路德·金和羅莎公園的抗議者時,人們常常忽視這些人曾被批判「有違美國精神」,南方的官員、乃至聯邦政府也對他們群起而攻之。白宮對馬丁·路德·金的態度也是反覆無常。彼時美國總統林登·詹森和前總統甘迺迪的胞弟、紐約州參議員羅伯特·甘迺迪是金最重要的夥伴,但白宮其他高層都對金和黑人運動頗有成見,頻頻在各大媒體上指責金是「國家安全的威脅」、「極端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
  • 新聞英語:美國慶祝馬丁·路德·金紀念日(視頻)
    由於歐巴馬公開宣誓就職大典正好是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他決定在典禮上使用兩本聖經宣誓,一本屬於前總統林肯,一本是已故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人物簡介:   馬丁·路德·金(英語: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1948年大學畢業。1948年到1951年間,在美國東海岸的費城繼續深造。1963年,馬丁·路德·金晉見了甘迺迪總統,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
  • 馬丁·路德·金子女再爭遺產
    原標題:馬丁·路德·金子女再爭遺產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3個子女為爭奪父親遺產再度對簿公堂,爭奪對象是父親生前最珍視的兩樣物品:1964年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獎章和隨身攜帶的《聖經》。   馬丁·路德·金的諾貝爾獎章和《聖經》目前都在女兒伯尼斯·金手上。
  • 蘋果官網上線馬丁·路德·金紀念日頁面
    站長之家(ChinaZ.com) 1 月 21 日消息:馬丁·路德·金紀念日是美國聯邦法定假日,紀念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牧師的生日。馬丁·路德·金紀念日定為一月的第三個禮拜一,是在他生日 1 月 15 日左右。今年則是在 1 月 20 日。
  • 南方日報: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實現了嗎?
    原標題: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實現了嗎? 明天是已故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髮表《我有一個夢想》50周年紀念日。「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 一如既往:蘋果再次將主頁奉獻給馬丁·路德·金紀念日
    ,和往年一樣,蘋果公司今年也在慶祝馬丁·路德·金(MLK)紀念日,其主頁Apple.com換上了馬丁·路德·金的全幅照片,紀念這位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並引用了金的一句話:任何地方的不公正都是對任何地方正義的威脅。
  • 非暴力主張者馬丁·路德·金如何成為了暴力的犧牲品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馬丁·路德·金(1929-1968)就是那篇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事實上,金代表的不僅僅是那個夢想,更是一場運動、一個年代以及一種精神。如今,他已被塑造成一位傳奇人物。1986年,每年一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一被立法定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許多道路、橋梁、街道以其名字命名;2011年,在華盛頓紀念碑、林肯紀念堂與傑斐遜紀念堂之間樹起了馬丁·路德·金紀念碑。
  • 馬丁·路德·金紀念日,美國抗議與遊行四起
    從1986年起,美國政府將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定為美國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全國紀念日。由於美國此前經歷了弗格森事件等幾起黑人殺害事件,今年的紀念日有了特殊意義。1月19日,美國多地出現遊行活動,抗議種族歧視和警察的執法不公,呼籲重拾馬丁·路德·金的精神。
  • 美國紀念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逝世50周年
    ·路德·金逝世50周年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孫丁 金悅磊  今年4月4日是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50周年紀念日。當天,歌舞、遊行、演講伴隨著鐘聲、音樂和鮮花……美國多地民眾舉辦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表達對美國當前種族狀況的憂慮,期望繼續推進金倡導的民權事業。資料圖:馬丁·路德·金紀念碑。
  • 馬丁·路德·金逝世52年,種族問題依舊敏感
    去世前夜,馬丁·路德·金的布道詞既沉重又謹慎,但也給人們帶來了希望。讓「黑人」獲得真正的自由,是他畢生的心願。 我有一個夢想   1929年1月15日,馬丁·路德·金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天賦聰穎的他從小就勤奮好學,學習成績優異。
  • 【名人演講】馬丁·路德·金:打破沉寂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名人演講>正文【名人演講】馬丁·路德·金:打破沉寂 2012-12-04 16:20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演講57周年
    「 57年前的今天,1963年8月28日,「為工作和自由向華盛頓進軍「的大遊行以馬丁·路德·金的演講達到高潮。 然而,57年過去,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仍是夢想。今天,美國數萬名示威者在華盛頓特區聚集,湧入國家廣場,舉行了疫情暴發以來當地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
  • 馬丁·路德·金三子女再度對簿公堂 爭諾貝爾獎章等遺產
    鬧上法庭    馬丁·路德·金的諾貝爾獎章和《聖經》目前都在女兒伯尼斯·金手上。伯尼斯的兄弟德克斯特·金和馬丁·路德·金三世上周請求法官下令伯尼斯交出這兩樣物品。    美聯社6日援引法庭文件報導,3人曾在1995年達成協議,將父親的許多物品交由「馬丁·路德·金財產公司」保管。伯尼斯此前一直承認這一協議,但現在卻拒絕交出《聖經》和獎章。
  • 短篇雜談:馬丁·路德·金的冷知識,FBI曾威逼他自殺
    1、馬丁·路德·金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並不是非洲。父親是牧師,母親是教師;2、他本名麥可,因父親對德國宗教改革先驅馬丁·路德十分仰慕,後來將其改名為馬丁·路德·金;3、馬丁·路德·金除了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的身份外,終生的職業是牧師。
  • 每天名言:馬丁•路德•金 名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天名言:馬丁•路德•金 名言 2013-02-18 15:50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Nothing
  • Google Doodle紀念馬丁·路德·金 聚焦其傳達的團結精神
    據外媒CNET報導,馬丁·路德·金為爭取平等而奮鬥的基石是團結:他認為如果人們要實現任何目標,就必須團結一致。他在1965年的一次演講中說道: 「我們必須學會像兄弟一樣共同生活,否則就像傻瓜一樣滅亡。」
  • 每天名言:馬丁·路德·金名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天名言:馬丁·路德·金名言 2013-02-18 15:53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Nothing
  • 綜述:美國紀念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逝世50周年
    新華社華盛頓4月4日電綜述:美國紀念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逝世50周年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孫丁 金悅磊今年4月4日是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50周年紀念日。當天,歌舞、遊行、演講伴隨著鐘聲、音樂和鮮花……美國多地民眾舉辦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表達對美國當前種族狀況的憂慮,期望繼續推進金倡導的民權事業。在華盛頓特區櫻花盛開的潮汐湖畔,9米多高的馬丁·路德·金紀念雕像前,美國首都居民為金舉行紀念儀式並獻上花束,膚色各異的民眾揮動著要求終結美國種族主義的標語。
  • 一個和諧的馬丁·路德·金是怎樣誕生的?
    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遇刺三天後,芝加哥爆發騷亂。「你們有禍了!因為你們修造先知的墳墓,而那些先知正是你們祖先所殺的。」2017年1月的一個寒冷的早晨,我走在華盛頓特區西波託馬克公園裡,腦海中突然想起耶穌斥責法利賽人的話。那個周一是「馬丁·路德·金紀念日」,華盛頓則因為更緊要的政治活動而喧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