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真的太難了!
繼臺積電宣布斷供華為之後,又有一家美國公司官宣斷供華為。
近日,根據國外半導體觀察媒體semimedia報導,在最近舉行的BMO虛擬技術峰會上,美國存儲晶片製造商美光回應媒體,表示該公司將無法在9月14日之後繼續向華為供貨。
美光作為世界第三大內存生產商,斷供華為,明顯是受到國際形勢壓力的不得已之舉,畢竟華為可是美光的大客戶之一,若美光斷供華為,將直接減少其20億美元的營收,弊端顯而易見。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為遭遇連續斷供的艱難時刻,DRAM現貨市場價格也出現了逆轉性的上漲。
據第三方的最新追蹤報導稱,在美光宣布斷供華為之後,DRAM現貨價格上漲了5%之多。
如此境地下,承受壓力重重的華為,該如何應對?
美光斷供華為是自斬其臂
美光與三星、海力士並稱全球三大內存巨頭。
美光的主營業務是內存(DRAM)、NAND Flash、CMOS圖像傳感器、其他半導體組件以及存儲器模塊。美光2019財年收入為234億美元,其中,內存(DRAM)份額位列全球第三,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份額全球第五。
對於美光來說,華為一直以來是其主要客戶。
此前,華為購買的晶片佔美光營收的13%,近年來逐漸降到10%。儘管比例下降,但是此次斷供華為,對於美光來說,將直接蒸發20億美元的營收,對其打擊不可謂不小。
其實這並非美光第一次斷供,早在去年,受禁令影響,美光暫停和華為的業務合作,直接導致美光股價下跌,營收也大幅下跌了78%,一季度便損失了約2億美元的收入。
如今二次斷供,對美光而言損失或更重於華為。
華為何去何從?
眾所周知,華為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對存儲晶片的需求主要依賴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提供DRAM和NAND Flash晶片。
從此次美光斷供可以看出,三星和海力士不久後應該也會相繼公布斷供華為的消息。隨著晶片難題接踵而來,華為的處境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目前華為庫存的晶片,雖然可以支撐華為的手機業務走到明年春天,但庫存用完之後,華為又當何去何從?
據了解,華為目前已經大量使用國產配件,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深刻體會到,必須要有自己獨立自主的產品,才不會被別人「捏住喉嚨」。
值得一提的是,國務院也已經正式宣布,到了2025年中國晶片的自給率要達到70%,隨著國產晶片自研加強,期待國內半導體產業崛起,能爭氣走上檯面,避免國內科技公司再被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