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料生活家,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到工資水平更高的城市闖蕩,農村朋友們在城市打拼著打拼著有了一定的積蓄後,慢慢的也在城市裡有了自己的歸宿。
曬曬婆家農村的房子,裝修不如城裡精緻,樓梯設計你肯定沒見過!
但中國人民骨子裡就帶有「落葉歸根」的觀念,尤其是對於在外打拼的人來說,家鄉的房子就是自己的一個牽掛、是自己永遠的歸宿、是最溫暖的存在。
所以即使是在城裡買房定居了,還是會在農村老家留著自己的房子,在七老八十的年紀,還是更願意回到家鄉生活。
今天就來給大家曬曬農村婆家的房子,裝修雖不如城裡精緻,但沒想到室內設計還不算過時,將獨特少見的樓梯造型發給朋友看也是嘖嘖稱讚。
它會是農村樓房裡的與眾不同嗎?
這是一棟裝修普通的三層高農村樓房,門前就是幾乎家家必備的泥巴地院子。
看上去可能是一棟房,但從兩扇門可以看出裡面居住著兩兄弟各自不同家庭。神奇的是推開兩扇門進入的卻是同一個客廳。
這樣的設計雖然不如城市房屋的精緻,但非常實用,公共領域完全可以拉近親情的關係。
圓盤餐桌寓意著團聚圓滿,牆上掛著手工繡的「家和萬事興」的十字繡,沒有其他五花八門的掛飾,更加容易勾起親人間的親情,也是對家人和睦的一種提醒和警示。
經過了公共客廳,各自的家庭就可以通過各自的門走進自己家了,兩扇門的背後又分別對應了通向自己家的左右兩個樓梯。
雖然兩個樓梯的造型設計非常有特色,卻也浪費了不少的空間。
不過從樓梯上看客廳倒也別有特色,只能說有得必有失了!
兩家的廚房都是偏現代化的裝修設計,雖然處於對立的位置,但廚房裡都是既安裝了現代化的櫥櫃,也保留了老式土灶。
血緣關係的加持果然厲害!
衛生間都未放置馬桶,而是安裝了方便簡約、易清洗的蹲廁,兄弟家也只是多放置了一臺洗衣機在衛生間罷了。
我們也認為這種做法有可取之處,一邊上廁所,一邊洗衣機運行,可以提高效率。
在此一定要誇一誇農村大家長的「大智慧」。
他們對子女並沒有偏心大的,也沒有溺愛小的,而是「一碗水端平」,子女成家後自然不如單身生活一樣,矛盾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既然要住在一起,又要防止兩個家庭傷了和氣,就在一棟房子裡做出了客廳公共使用,其他功能間各自獨立的巧妙設計。
既能一家人住在一起,又能有各自家庭的獨立生活空間,一石二鳥!
作為一棟房子裡的兩個家庭,也更應該處理好兩家的關係,不能只想著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而做出讓手足相殘的鬧心事兒,讓父母幸福的度過晚年生活才是兩家的共同目標。
畢竟父母的房子分給子女居住是愛的表達,不分也是應該的,千萬不要理所當然。
要時常保有一顆感恩的心,日子才能越過越好!
關注「有料生活家」,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家居、裝修知識,讓家更溫馨!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