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泰證券
我國基礎原材料發展滯後、高端材料創新能力弱,導致下遊高端應用領域長久以來得不到國產材料充分自主保障。在國家層面強調內循環經濟為主體的背景下,有望加快較為依賴進口的關鍵金屬材料國產替代化進程。儘管同類產品相比海外發達國家在質量、技術、穩定性和成材率等方面仍有較大差距,但政策環境的傾斜,將有助於國內相關企業技術發展和業務拓展,正向循環有望開啟;
高溫合金將維持較好景氣度:我國高溫合金實際產能較小,尤其是高端航空用高溫合金有效產能尚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國內相關企業直接競爭較少,多屬於競合關係,行業生態較為健康。未來2-3年行業供給端格局不會發生明顯變化,技術研發、市場先入和行業準入三大因素所構築的綜合性壁壘將有效維繫行業整體競爭環境。需求端,2018年隨著軍改逐步完成,軍品訂單包括航空和軍艦用燃氣輪機穩步恢復,目前國內航空航天領域用高溫合金嚴重依賴進口,在內循環經濟為主體大背景下,關鍵材料國產替代是大勢所趨。同時核電行業2019年開始迎來復甦期,疊加民用領域汽車行業需求的增加,多點開花之下高溫合金需求增長前景向好。國內供需關係趨緊,高溫合金盈利水平將維持高位,增量市場利好存量玩家;
核電+軍工發力,特種不鏽鋼盈利性有望提升:核電軍工雙發力,特種不鏽鋼需求有望穩步提升。中高端不鏽鋼產品行業供給端格局相對穩定,中期來看新增產能僅永興材料4萬噸偏民用領域技改項目投產。隨著供需格局改善,預計撫順特鋼和圖南股份特種不鏽鋼產品將量價提升,保持業內領先水平;
鈦合金-高端領域發展可期,中低端領域有潛在風險:我國鈦材市場正處於低端供給居多、高端供給不足的現狀,在航空領域尤其是軍工方向,直接參與企業較少,競爭環境穩定。中期來看,行業供給端競爭格局不會有明顯變化,類似高溫合金產品的技術研發壁壘、市場先入壁壘、行業準入壁壘等所構築的護城河將有效維繫頭部企業在鈦材行業當中的競爭優勢。下遊需求層面,2020年疫情事件對國際航空、化工等行業鈦材需求產生負面影響,其中民用航空市場受衝擊程度較大,從國內市場來看,隨著軍改結束軍用航空的逆周期發展能一定程度對衝疫情的影響,但海外出口市場不容樂觀,預計2020年整體鈦材行業供需關係相比2019年基本持平。但從中長期來看,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醫藥、化工等領域用鈦量將保持較好的增長趨勢,有效拉動整體鈦材需求。國內供需關係依然偏緊,鈦材產品盈利水平將穩中向好;
重點關注相關公司:高端特鋼板塊,相關受益標的包括ST撫鋼(高溫合金+特種不鏽鋼+高強鋼)、圖南股份(高溫合金+特種不鏽鋼)、鋼研高納(高溫合金);鈦合金板塊,相關收益標的包括西部超導(鈦合金+高溫合金)、寶鈦股份、西部材料;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抬升風險;募投項目不及預期;下遊需求增長及國產替代進程不及預期;行業需求測算偏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