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7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故意傷害案件是所有刑事案件中比較高發的案件類型之一,大多起自爭執,既有熟人之間的矛盾衝突,也有陌生人之間的一言不合。相對傷害結果也各自不同,有小到輕傷的骨折、皮外傷,也有大到重傷、死亡的致命後果。同時,這類案件往往也意味著幾個家庭的破碎。王某故意傷害案就是這樣一個悲劇。
案情簡介
爭執後的傷害
破案在黎明破曉前
王某與被害人原本就是朋友。當晚,兩人在朋友家一起吃飯,因為興致高漲,兩人都喝了不少酒。酒足飯飽之後,三人決定去其他地方玩玩。如此,便由沒有喝酒的朋友駕車載著兩人出發了。行至半路,酒後的兩人卻因為瑣事開始爭吵,由最初的口角漸漸發展為拳腳相加,被害人率先動手打了王某,王某也予以還擊。但因為位置問題,王某漸漸落入下風。「酒壯慫人膽」的王某拿出了他原先放在的車上的尖刀。一陣糾纏之中,被害人被刀刺中。發現情況的朋友立即駕車將被害人送往醫院。
把被害人送到醫院後,王某決定前去將被害人的家屬接到醫院,然後接受法律的制裁。此時,接到報警的公安民警也正在部署對王某的抓捕,民警先是去了王某的家,又去了被害人的家。最後,在醫院抓獲了自投羅網的王某,此時天還未亮。
情理法的
交織與融合
這樣的案件讓接到法律援助指派通知的陳俊偉律師感到無比的遺憾,通過閱卷和會見,對案情有了較深認識的陳俊偉律師意識到如何將兩個家庭的傷害減少到最小,可能是本案援助工作的重中之中。一個情理法交織在一起的案件,於情,兩家人關係甚好,勝似親眷;於理,被害人動手在手,王某予以還擊,不能說過錯全在王某;於法,王某持兇器傷害被害人造成死亡的嚴重後果,構成故意傷害致人死亡。
鑑於王某本人自願認罪,陳俊偉律師三管齊下,開始了援助工作。對於王某家屬,耐心勸導,積極促成對被害人家屬的賠償;對於王某,釋法說事,讓王某明確理解事實與法律規定;對於檢察機關,據理力爭王某有自首情節及引發案件的原因。
最終,王某家屬對被害人家屬進行了賠償,被害人家屬表示了對王某的諒解;王某自願認罪認罰,檢察機關提出了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建議。
律師提醒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言語爭執在所難免,但任何言語爭執都不應該轉變成行動上的衝突,一旦發展為動手,往往意味著難以預料的後果。君不見,警察叔叔是這樣勸導我們的「不要打架,打贏坐牢,打輸住院,沒有贏家。」
END
撰稿|台州市法律援助中心 浙江利群律師事務所 陳俊偉
原標題:《【我的法援故事第534輯】白夜追兇:情理法的交織》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