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海洋大國嗎?

2021-01-08 南海老林

(原創)南海老林

中國公認是一個世界陸域大國,但能不能稱為世界海洋大國?通 常可用一個指數作為判斷,即該國管轄海域面積與陸域面積之比,作 為該國海洋大小之判據。指數大於1,即為海洋大國,指數小於1,即為海洋中小國。全世界沿海國家平均指數0.94,而中國該指數僅為 0.41,不到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而我們鄰國日本指數11,越南指數 2.19,菲律賓指數6.3,都大大超過中國。由此判別中國尚不能稱為一個世界海洋大國。相反一些小國家由於其區位特殊,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區劃原則,其管轄面積很大,可稱之世界海洋大國,但不一定是世界海洋強國。

太平洋中部的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由607個島嶼組成,其陸地 面積為705平方公裡,卻擁有750萬平方公裡管轄海域(領海及專屬 經濟區),是陸域面積的10638倍之多,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大國。按群島原則,橫跨西太平洋約2900公裡單邊長度的四角形島鏈。對比一下,美國陸域面積963萬平方公裡,海域面積1217萬平方公裡; 俄羅斯陸域面積1707萬平方公裡,海域面積756萬平方公裡;而中國陸域面積960萬平方公裡,海域面積只有395萬平方公裡。可以看出陸域小國密克羅尼西亞卻是一個海洋大國,美國是陸域大國 也是海洋大國。而中國能稱為陸域大國,但還不能稱為海洋大國。中國主權海域人均佔有面積不足3000平方米,只有世界人均的十分之一,在世界排名122位,世界海洋漁業資源約為6億噸,人均0.12噸,而中國近海漁業資源大約480萬噸,人均只有0.004噸,從人均視角來講,只能算是海洋小國。

正因為中國不能稱之為海洋大國,就必須更加珍惜利用、開發、 保護396萬平方公裡的海洋國土。大力發展海洋裝備業、造船業、開發油氣產業、海洋旅遊業、海洋漁業、海洋服務業等,把構建海洋經濟強國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目標。

中國目前面臨最大挑戰之一是維護南海海洋國士的統一與完整。美國2010年之前聲稱對南海主權爭議不持立場,但到了2010年後,美國執行回歸亞太戰略,開始選邊站,直接介入南海爭議,利用南海爭議達到遏制中國發展步伐。支持周邊國家與中國對著幹。美國支持菲律賓原阿基諾政府提出針對中國南海仲裁案。幕後導演日本人組成庭長的仲裁法庭,經過三年時間,寫了400頁的訴狀,判決菲律賓「勝訴」。日本人公然指鹿為馬,顛倒黑白判定南沙群島最大島太平島不是島而是礁。連太平島都是礁了,南沙那還有什麼島?這從根本上企圖否定南沙中國擁有領海與專屬經濟區的權利。可見美日政客對中國南海海洋權益不遺餘力的徹底否定與完全剝奪的險惡用心暴露於世。

美日政客不是企圖否定中國南海海洋權益嗎?中國的反制措施 是啟動填海造島戰略行動,擴大海洋國土管控面積,在短短一年半時間內,造出了八個人工島,總共9平方公裡面積。其中永暑島、美濟島、渚碧島建有大型機場,大大改變了對我不利被動局面,可以說如同在南沙建造八艘不沉的航空母艦。美國對我造島之神速能不惱怒恐慌嗎?

當然,中國造島也是和平利用南海的需要,對南海真正的航行自 由、漁船導航、海難救援、氣象觀測預報、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科研以及今後開發的海洋旅遊、海洋體育等方面都會發揮重要作用。島上 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周邊國家開放與利用,這也是我國作為世界海洋經濟強國的擔當。∨

相關焦點

  • ...海洋治理——中國「海洋強國」的國家目標及其對未來世界和平的...
    從全球治理(全球海洋治理)和世界和平(全球海洋和平)之間的關係,以及中國如何通過參與全球海洋治理而走向世界海洋和平的認識出發,中國已經是世界海洋和平的一個重要國家行動者,事實上已經在推進海洋領域新的國際協和。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下,中國提出的「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對於全球海洋治理和世界海洋和平具有充分的國際規則和國際規範的意義。
  • 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印尼的海洋面積大於中國
    印度尼西亞擁有大小島嶼17508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這個國家的陸地面積190萬平方公裡。印度尼西亞的人口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排名世界第四位。印度尼西亞海洋面積317萬平方公裡。中國管轄的海洋面積300萬平方公裡。
  • 從淺海到深藍,從海洋大國到海洋強國
    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洋面積相當於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
  • 發展中國海洋史學 構建中國海洋話語體系
    1998年他主編出版的《海洋與中國叢書》(8本),標誌著中國海洋社會經濟史的構想已初步實現,為中國海洋史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3—2006年,他主編出版的《海洋中國與世界叢書》(12本),引領中國海洋史從邊緣走入主流。2016年,他主編出版的《中國海洋文明專題研究》(10卷),標誌著中國海洋文明史學術領域一支以老帶新、功力紮實、富有開拓精神的學術梯隊正在形成。
  • 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丨匯聚精英智慧 打造海洋盛宴
    10月15日上午,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對標國際一流和中國第一,海博會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國際性海洋經濟展會,也是全新的對外展示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世界沿海國家開放合作、共贏共享的重要平臺、推進海洋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功能平臺、促進海洋經濟國際合作的高端經貿平臺。
  • 鄭永年:中國要主動參與全球海洋開發與合作的規則制定
    鄭永年,CCG學術專家委員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 研究近代以來的世界經濟史,我們發現,高質量的發展、質量經濟一直與海洋有關係。近代以來的世界經濟史,海洋經濟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中國十大海底世界,遨遊整個海洋
    2、亞龍灣海底世界亞龍灣海底世界位於中國海南省三亞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內,不僅擁有中國最迷人的海灣、沙灘,而且在其附近海域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軟珊瑚族群以及豐富多彩的硬珊瑚、熱帶魚類等海洋生物,是中國乃至世界開展海底觀光旅遊的最佳景區之一。
  • 發揚中國載人深潛精神 挺進世界海洋最深處
    (新華社)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毛主席就提出要「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這寄託了先輩們探知海洋、利用海洋的夢想。但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載人深潛技術還停留在600米。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中國研製大深度載人潛水器,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
  • 雙魚島海洋世界來了!漳州港未來還遠嗎?
    雙魚島海洋世界來了!漳州港未來還遠嗎? 一個令全國14億人民矚目的地方 它是享有「中國杜拜」之稱的雙魚島 是中國首例最大生態人工島
  • 全球海洋治理的未來及中國的選擇
    已有的研究與實踐還表明,同全球治理的其他領域一樣,全球海洋治理體系的維持有賴於國際規則與制度和國際體系中主要大國積極參與,私營部門、國際組織和跨國非政府組織對全球性或區域性海洋問題的治理作用日益凸顯,但這些非國家行為體發揮作用的基礎仍依賴於國際體系主要大國的支持。
  • 央視記錄片《大國崛起》,介紹了九個對中國發展有借鑑意義的大國
    但是靠單純的殖民掠奪是無法持久的,隨著海洋力量的衰弱,兩國最終讓出了世界霸主的位置。    這就是近五百年來崛起的九個大國,同時,也有一些大國衰敗,比如奧斯曼帝國。  為什麼說,中國不算呢?因為中國不太合適用崛起兩個字,中國只能用復興。
  • 2020年中國大國外交的戰略定力與圖景
    大國,是實力與責任的複合體。  2020年的中國外交體現出鮮明的大國外交的戰略定力和戰略能力,有效應對了疫情和世界百年變局共振造成的「動蕩變革」,中國外交的「大國」特徵更加鮮明。  中美關係在2020年經歷了建交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來,美國大選的選情與美國愈發嚴重的疫情形成了疊加態勢。
  • 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我國深海項目也傳捷報,漸漸成為世界科技大國
    近年以來,中國在許多領域進行科研、探索,包括航天、海洋、軍事等領域,幾乎都傳來了捷報。據了解,2020年12月16日,是執行有關印度洋巖石圈構造演化科學考察航次的首航,由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球物理團隊組織實施,本航次的成員共54名,他們大多來自海洋研究所、海洋裝備有限公司以及各大高校的實驗室等。目前,「向陽紅01」就是我國最先進的現代化海洋綜合科考船,該船隸屬於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貴陽保利大國璟:中國屋簷下的世界府院
    央企保利 國之砥柱和者築善 美好生活同行者央企保利,世界500強,秉承「和者築善」理念,27載布局100餘城,成為美好生活同行者。2005年, 保利入黔,14載深耕,匠築10餘座標杆作品,為超5萬戶家庭締造品質生活。2019年, 保利攜「大國璟系」鉅作盛勢待發,為貴陽鑄就大國風華!
  • 同樣是人口大國,為何中國滿世界買糧,印度卻成了糧食出口大國?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們是一個有著四億人口卻吃不飽飯的大國,經濟水平非常落後,糧食的產量也不高。但在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之後,中國已經是國泰民安,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中國並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飛速進步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的鄰國印度也是一個致力於經濟和軍事發展的國家,如今在很多方面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比如火箭和電子產業,他們都發展得越來越好了。中國和印度的相似之處在於人口眾多,分別列於世界第一和第二,印度的人口增長還比中國更快,可能在將來會超過中國。但令人驚訝的是,印度和中國在對待糧食問題上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 從《大國崛起》看紀錄片的表現手法
    摘 要:紀錄片是一種內容追求本真、貼近拍攝對象主體本身的片種,它的內涵精神就是「真」,並且注重影片的畫面質感,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組織了一次集體學習,內容是「15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的發展歷史」,這便是《大國崛起》產生的背景,而《大國崛起》的出現讓中國電視紀錄片重新受到了關注,在內容方面另闢蹊徑,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 《足跡:共和國記憶》|「大國重器」蛟龍號_書香_中國財富網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發與應用項目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從2002年6月項目立項,到2012年深潛突破7062米,再到2017年完成試驗性應用航次,蛟龍號不辱使命,在遠海大洋刻上了中國深度,實現了我國載人深潛技術由跟跑向領跑的跨越,為實現從海洋大國邁向海洋強國作出了突出貢獻。
  • 海衛一是一個海洋世界嗎?
    她在加利福尼亞帕薩迪納的由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舉辦的世界空間科學大會上說,這些噴射流可能是由水蒸氣驅動的,水蒸氣從海面下的許多公裡處蒸發出來。類似的海洋被認為出現在太陽系外的其他幾個衛星上,包括木衛二和木衛三(在木星)以及土衛二和土衛六(在土星)。
  • 世界海洋日:「蛟蛟」帶你探秘神奇的海洋世界
    【編者按】今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於海洋,現有的各種動物和各種植物,包括我們人類,都是原始生命的後裔及發展。海洋也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場所,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發展成了「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生物世界。同時海洋又是一個用之不盡的天然生物資源寶庫。
  • 中國聯塑肩負大國重器之責,以匠心構築美好生活
    每個時代都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超級工程,驚豔世界的港珠澳大橋、西氣東輸、北京大興機場……它們彰顯了國家強大的基建實力,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在這些令人矚目的工程背後,還是在平凡的千家萬戶中,一直有一位強大的超級英雄——中國聯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