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中LCD及相機的視頻解析度越高,數據工作的頻率將超過40MHz,對抑制無線EMI與ESD而言,傳統的濾波器方案已達到它們的技術極限。為適應數據速率的增加且不中斷視頻信號,設計者可以選擇本文討論的新型低電容、高濾波性能EMI濾波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7024.htm隨著無線市場的繼續發展,下一代手機將擁有更多的功能特性,例如帶多個彩屏(每部手機至少有兩個彩屏)以及百萬像素以上的高解析度相機等。
圖1:LCD模塊周圍的噪聲與ESD傳輸路徑
仍舊受緊湊設計趨勢的推動,實現高解析度LCD及相機將使設計者面臨多種挑戰,其中一個主要設計考慮便是這些新模塊對電磁幹擾(EMI)的敏感性。 對於目前流行的許多手機(尤其是翻蓋型手機)來說,彩色LCD或相機CMOS傳感器通過連接在手機(上下)兩個主要部分之間的柔性或長走線PCB與基帶控制器相連。 一方面,該連接線會受到由天線輻射出的寄生GSM/CDMA頻率的幹擾。另一方面,由於高解析度CMOS傳感器及TFT模塊的引入,數位訊號工作於更高的頻率上,從而使該連接線會像天線一樣產生EMI/RFI或可能造成ESD危險事件。總之,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所有這些EMI及ESD幹擾均會破壞視頻信號的完整性,甚至損壞基帶控制器電路。
為抑制這些EMI輻射並保證正常的數據傳輸,可考慮實現幾種濾波器解決方案,這可通過使用分立阻容濾波器或集成的EMI濾波器來實現。
圖2:GSM衰減頻率對應濾波電容
EMI及ESD噪聲抑制方法
如果考慮到板空間、手機工作頻率上的高濾波性能以及保存信號完整性等設計約束,目前已知的解決方案正在達到其技術極限。
分立濾波器不能為解決方案提供任何空間節省,而且還只能提供針對窄帶衰減的有限濾波性能,故大多數設計者目前都在考慮集成的EMI濾波器。
在配有高解析度LCD及嵌入式相機的手機中,信號是通過特定頻率(取決於解析度)從基帶ASIC被傳送至LCD及內嵌的相機上。
視頻解析度越高,數據工作的頻率亦越高。迄今為止,一般數據工作在大約6至20MHz的頻率上,且解析度的競賽還會促使相機模塊製造商繼續將此頻率提高至40-60MHz。
圖3:新型濾波器單元結構(串聯電阻為100歐姆,線電容為17pF)
為適應數據速率的增加且不中斷視頻信號,設計者必須選擇考慮了理論建議的低電容的濾波器,即:濾波器截止頻率(1/2πRC)必須大約為時鐘頻率的5倍。
在目前的無線終端中,對於30至60萬像素的相機模塊來說,時鐘頻率大約介於6至12MHz之間。故建議將濾波器(上下)截止頻率選擇在30至50MHz範圍內。很多濾波器解決方案都遵循此理論建議,但隨著解析度的提高以及時鐘頻率超過40MHz,濾波器截止頻率必須處於200MHz範圍內。因此,可預見一些濾波器解決方案正在達到它們的極限。
表1給出了幾種濾波器電容值與截止頻率的對照,以及時鐘兼容性。這表明低電容濾波器是最適合高頻率、高速數據信號傳輸的解決方案。
EMC相關文章:EMC是什麼意思
濾波器相關文章:濾波器原理
濾波器相關文章:濾波器原理
led顯示器相關文章:led顯示器原理
cdma相關文章:cdma原理
電源濾波器相關文章:電源濾波器原理
數字濾波器相關文章:數字濾波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