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教學目標:
1. 知道電流的形成和方向
2. 知道電路的組成。
3. 記住並會畫一些電路元件的電路符號。
4.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知道電源有正負極。
5. 知道並能夠識別通路、斷路、短路三種電路狀態,知道短路的危害。
6. 會讀、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7. 能夠根據實際電路畫出它的電路圖,能根據文字敘述的要求畫出它的電路圖。規範作圖,培養學生讀圖及作圖的能力。
02(二)教學重點:
電路的組成及作用、電路的三種狀態、電路圖的畫法
03(三)教具:
電池兩節,電燈、開關、電鈴各一個,磁性黑板一塊,導線若干根,電路常用元件示教板塊。
04(四)教學過程
一、電流
1、教師:引導學生看課本內容P10第三段,試說出電流時怎樣形成的。
學生:看課本內容後回答: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教師:講解電流方向的規定,並引導學生說出圖11-2-2中的電流方向。
學生:說出圖11-2-2中電流的方向:正極——用電器——負極,認識電流方向的規定。
二、電路的構成
觀察與實驗:電路的連接
引出電路的組成。
1、電路的組成:由電源、用電器以及導線、開關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
2、電路元件的作用:
(1)電源:提供電壓的裝置。乾電池、蓄電池、發電機等都是電源。
(2)用電器:指利用電流來工作的設備。如電鈴、電風扇、電視機等。
(3)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的器件。有拉線開關、撥動開關、按鈕開關等。
(4)導線:傳送電流。
三、通路、斷路和短路
1、通路:處處連通的電路。
此時電路是閉合的,電路中有電流通過。如圖所示:
2、斷路:斷開的電路,也叫開路。
此時電路不閉合,電路中無電流。如圖所示:
3、短路: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用導線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在一起或用導線把某一用電器的兩個接線柱連接在一起。電源短路時電路中電流很大,會損壞電源,並使導線絕緣皮燃燒。連接電路時必須避免短路。
如果電路是接通的,但用電器兩端被導線直接連通,這種情況叫做該用電器被短接。
觀察與實驗:短接小燈泡
按描述做實驗,想一想,為什麼當用一根導線接在一個小燈泡的兩端,你會看到這個小燈泡熄滅了,而另一個小燈泡還發光?
教師總結:實驗現象表明,這個小燈泡被短接而熄滅,電流流經外加導線而繞過了這個小燈泡。
電路中各元件的符號在設計、安裝、修理各種實際電路的時候,常常需要畫出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為了簡便,通常不畫實物圖,而用國家統一規定的符號來代表電路中的各種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畫有各電路元件符號的投影片,並作說明。
四、電路圖
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
示範:畫出圖1的電路圖(圖2)。
介紹課本P13幾種常用的元件及其符號。
學生練習:
(1)讓同學畫出用電鈴做實驗時的電路圖。讓同學說明電路中的電流方向。
(2)變換一下圖1實驗中元件的位置,再讓同學們練習畫出電路圖。注意糾正錯誤的畫法。
(3)根據同學們畫電路圖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稜有角,導線橫平豎直。
05(五)課堂小結:
電路組成,元件符號,三種電路,電路圖
06(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