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設備測睡眠靠譜嗎? 醫生:尚不能替代監測儀

2021-01-08 東方網

  東方網4月1日消息:據東廣新聞臺報導,智能手錶、智能手環這些智能穿戴設備逐漸走入普通人的生活,對於人體健康自測的功能是多數產品的一大賣點,除了計算走路步數、卡路裡消耗外,還包括了睡眠質量監測,這樣的監測結果靠譜嗎?

  智能穿戴設備很受歡迎,它不僅像戴手錶一樣方便,還功能多樣。不過對於睡眠監測功能,個人體驗卻是褒貶不一,有的人覺得很酷,第二天一早就能知道自己頭一天晚上睡眠質量如何。也經常有人在朋友圈曬監測圖表,展示自己的深度睡眠時長,對這個功能讚不絕口。也有人吐槽,這裝備智能得不夠聰明。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人洗澡後把手環忘在了浴室,第二天一看,監測結果是一夜好眠。

    醫學專家指出,睡眠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生命現象,醫院裡監測睡眠狀況,使用的是「多導睡眠監測儀」,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吳雲成醫生認為,眼下的智能穿戴設備還不能替代監測儀,準確反映睡眠狀態。

  而醫院裡使用的睡眠監測設備叫做多導睡眠檢測系統,這是至今唯一可以客觀地、科學地、量化地記錄和分析睡眠的技術。由主機、顯示器、放大器、採集盒、胸腹運動傳感器、熱敏氣流傳感器、血氧傳感器、鼾聲傳感器、體位傳感器、信號電纜、隔離電源組成。

  當然,使用智能穿戴設備提高個人對於自身健康的關注是個好事,但不能過於依賴。吳雲成醫生提醒,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進行專業的睡眠的監測,但平時也要多關注自身的睡眠,睡眠這件事上,自我觀察比智能設備更靠譜。如果連續失眠三天以上;睡眠中易醒多夢;一周失眠兩三次,持續一個月以上;出現這些現象還是需要到醫院尋求專業的幫助。

  科技改變生活,和人更為親密的穿戴式智能設備是科技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我們在期待它帶來更好的未來之前,可能還要等待它的完善和進步。具體到睡眠監測手環的用戶來說,能依靠它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當然好,健康上有問題還是要記得求助權威的醫療機構。

相關焦點

  • 智能手環檢測睡眠真的靠譜嗎_智能手環如何檢測睡眠_原理是什麼
    一、智能手環檢測睡眠真的靠譜嗎 現在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們大多數都有或多或少的睡眠問題,有些是因為工作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存在難以入眠、深度睡眠時間不夠長;有些是因為環境汙染問題,會打鼾、經常憋醒,甚至影響家人睡眠。不管是哪種情況,都是為我們的健康敲醒了警鐘。
  • 一種智能終端的睡眠監測系統——多導睡眠監測儀
    睡眠障礙包括100多種疾病,如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發作性睡病、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等。對於有需要的情況,臨床中還會利用睡眠監測儀了解患者的睡眠狀況,比如睡眠呼吸監測儀,患者佩戴在腹部上,可以監測入睡時間、睡眠時長、睡眠體位等。
  • 【靠譜嗎】睡眠質量好不好 戴個手環就能測出來?
    、淺睡眠的時間……這些監測數據靠譜嗎? 鄧佳慧介紹,目前智能手環監測睡眠的設計原理主要有兩種。智能手環目前還不具備監測腦電和眼動功能,只依據體動或心率計算的睡眠質量只能作為參考,是不準確的。因此,消費者不要對智能設備寄予過高的期望。
  • 智能手環監測睡眠靠譜嗎?專家建議:還得去醫院
    2018年6月5日訊,戴上手環睡覺,第二天早上醒來,數據就會告訴你這一晚深睡眠的時間、淺睡眠的時間……這些監測數據靠譜嗎?對於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以及不寧腿症候群等有睡眠問題的患者來說,睡眠手環的數據也不能作為參考。鄧佳慧介紹,目前智能手環監測睡眠的設計原理主要有兩種。大部分價格比較低的智能手環是通過體動記錄儀來分析睡眠狀態,也就是通過重力感應器和傳感器傳導佩戴者體動頻率來分析睡眠狀況。
  • 智能手環測睡眠質量靠譜嗎 專家:數據僅作參考
    智能手環測睡眠質量靠譜嗎專家:數據僅作參考,如有睡眠障礙還得看醫生記者楊梅「連續一個星期,每天晚上的深度睡眠都只有短短幾分鐘,真是焦慮加著急!」從事IT工作的網友付先生在朋友圈內發的一條信息,引發很多跟帖和評論。原來和他一樣有睡眠監測習慣的朋友不在少數,他們每天晚上都要戴著一樣東西入睡,那就是智能手環。
  • 百億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 僅靠健康服務立得住腳嗎?
    相比於智慧型手機,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普及似乎沒有那麼「給力」。多數人購買智能穿戴設備,包括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能眼睛等,都是將其作為健康輔助設備,用來測心率、測卡路裡等,但僅僅依靠健康服務,智能穿戴設備立得住腳嗎?
  • 戴個手環監測睡眠?可惜它們的睡眠分析不靠譜
    最近諾基亞推出了一款售價千元的智能睡眠監測儀「Sleep」,據稱這款設備只需要放置在床墊下方,就能偵測出用戶的睡眠周期(包括深度睡眠、淺度睡眠、快速眼動睡眠),跟蹤心率和監測打鼾情況。智能睡眠監測儀「Sleep」諾記的「新玩具」一經推出,關注智能設備的小夥伴又再對睡眠監測這玩意提出了質疑:一個幾十塊的手環也說能監測睡眠,甚至下載個免費的手機App也能告訴你昨晚睡得好不好,這些智能設備到底靠不靠譜?這還得從它們監測睡眠的原理說起。
  • 【答疑解惑】智能手環監測心率靠譜嗎?
    因為每次心跳都會引起身體的震動,通過高精度的傳感器捕捉這種震動,再經過信號處理可以得到心跳,一般來說,智能坐墊或智能按摩器一類的產品多會採用這種測量方法,手環則比較少見。一問易答:可測心率的手環靠不靠譜?可測心率的手環精確度如何?
  • 用手環檢測睡眠靠譜嗎?
    在醫院進行的睡眠監測能夠為我們提供腦電、心電、眼電、肌電、呼吸、運動、鼾聲、脈搏、血氧飽和度、脈搏波、呼吸頻率、體位等睡眠呼吸參數。但去醫院做睡眠監測對於大部分人都是個不容易的事兒,不僅僅要請假去醫院,還要在醫院陌生的床上,帶著各種監測設備進入夢鄉,尤其是多數時候是在白天進行的這項監測。而這些原因卻成就了一個新的領域,那就是智能監測睡眠。
  • Withings Sleep智能睡眠監測儀現可進行呼吸紊亂檢測
    法國互聯健康智能品牌Withings於3月12日發布了智能睡眠監測儀Sleep的全新功能——呼吸紊亂檢測功能。Withings一直致力於改進現有產品功能,從而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幫助他們開啟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此次的產品全新功能的研發,正是品牌邁向睡眠呼吸紊亂檢測的第一步。
  • 智能手環測血壓,靠譜嗎?
    如今,不少市民特別是喜歡運動的人群都用上了智能手環,這種手環不僅可以提供運動數據、實時檢測睡眠質量,有的甚至能測量血壓和心率。小小的手環真有這麼神奇嗎?今天我們的實驗對象就是智能手環。在很多網購平臺,都有智能手環銷售。賣家表示,智能手環功能強大,一些平常藉助醫院的專業設備才能測量的項目,如血壓和心率,智能手環就可以做到。
  • 睡眠監測手環靠譜嗎?
    智能手環顯示的睡眠周期可信嗎?要判斷智能手環的監測結果是否可信,首先要了解其原理。大部分智能手環的原理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睡眠時肢體活動少,清醒時活動增多。智能手環據此利用運動傳感器記錄總睡眠時間、總清醒時間、覺醒次數等指標。這與睡眠醫學科常用的監測設備手腕式體動記錄儀原理類似,而體動記錄儀和多導聯睡眠監測的記錄的總睡眠時間有良好的一致性。
  • 智能穿戴設備心率監測實現的幾種方法及原理
    如今,以智能手環和智能手錶為代表的智能穿戴產品配備的心率監測功能正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甚至有的人早已把它當作了選擇產品的必備功能之一。那麼,智能穿戴設備是如何監測心率的呢?今天,就來聊聊心率監測那些事兒。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7839.htm  為什麼要測量心率?
  • 79元的穿戴設備靠譜嗎? 小米手環評測
    穿戴智能設備這兩年來一直都有很高的熱度,市場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產品。此次小米發布的小米手環雖然在外觀和功能上看似沒有太多的亮點,但79元的價格相信已經讓很多廠商欲哭無淚。小米價格殺手的尖刀已經「切」入了智能穿戴設備市場,或許很多人也在為這個行業中的暴利所驚嘆。
  • 「智能可穿戴設備+健康險」的新玩法
    進一步來說,如果能將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大數據模式引入健康險領域,既能增加保險產品的吸引力,提高服務質量,又能改善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醫療機構的信息不對稱困境,積累精準定價經驗,控制醫療風險,一舉打破很多保險企業的健康險盈利難的窘境。美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健康險」的市場借鑑國外保險公司早已意識到智能可穿戴設備將對健康險市場帶來積極作用,並在努力嘗試創新。
  • 【IT之家眾測作品】小米手環 4 NFC 版:智能穿戴新方式
    本文系IT之家眾測第四期作品。稿件內容、照片均為眾測作者原創。智能穿戴新方式:一個蛋蛋後小蘿莉與小米手環4NFC版的不期而遇一開始,智能手環功能單一,僅僅是為了彌補手機缺少運動傳感器的產物,沒有屏幕,連時間都看不了。
  • 用科技改善睡眠 愛牽掛睡眠監測儀上線淘寶眾籌
    智能手環往往是第一選擇,但考慮到手環的監測精度和必須每夜佩戴的繁複,或許智能睡眠監測儀就是個更加穩妥的選擇。  為了幫助睡眠障礙患者更好地改善睡眠質量,愛牽掛智能健康睡眠儀BL11面世了。通過將監測儀放置在床墊下,就可以監測用戶的睡眠數據、心率和呼吸率,以及是否打鼻鼾,通過app進行總結分析,為用戶提供睡眠周期報告與改善建議。
  • 智慧型手機用作醫療設備,靠譜嗎?
    家庭醫生稱,其體重、血糖「雙雙失控」。「我有糖尿病家族史。醫生說,我必須做點什麼。」託諾斯在其專欄文章中寫道。 這一次,他用了好幾個智能設備:每天兩次用藍牙袖帶測血壓。餐前,用智能相機拍下滿桌食物,上傳專門的軟體、測算熱量。飯後,用藍牙血糖測試儀,採集血樣、監測血糖。
  • 外觀簡單粗暴,華為又出新科技智能穿戴設備,手錶也能測血壓了
    華碩兩天前的臺北電腦展上發布包括ROG Phone在內的眾多智能新品。其中,有一款比較特殊的新品_VivoWatch BP。據悉,它是全球第一款可以跟蹤檢測血壓的智能穿戴設備,恐怕在此發布之前,我們測血壓還主要依靠去醫院用聽診器,或者使用家用的血壓儀來測血壓。而這款手錶,就能實時測量了。
  • 那些能監測心率的「智能手環」靠譜嗎?
    目前市面上很多智能手環主打健康品牌,宣稱能監測心率,保護心臟健康。那麼,這些手環真的靠譜嗎?我們先看一下某東商城,以「心率+手環」為關鍵詞搜索的結果。看上去都挺厲害的。問題1:智能手環算醫療器械嗎?既然主打心臟健康,那麼很多用戶都會問,智能手環算是醫療器械嗎?畢竟國家對醫療器械的審批和管理,還是非常嚴格的,如果某款手環被認定為醫療器械,那麼還是能夠放心購買的。事實上,目前國內主流產品中,沒有任何一款產品被認定為醫療器械。很多產品也在宣傳上,特意註明本產品不是醫療器械,不能代替醫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