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日本刀,和大馬士革刀不在一個檔次,非常廉價

2021-01-06 匠人工坊小刀匠

本文作者:尚開紅,「老尚叨刀」系列文章和視頻由匠人工坊團隊創作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明代《明會典》中記載了一組有趣的數據:日本國附進刀劍每把鈔三貫,鑌鐵大刀每把絹五匹,大絹一匹值鈔百貫。照此計算,當時產自西域的鑌鐵大刀價格是日本刀的166倍。這裡的鑌鐵大刀就是大馬士革刀。唐朝貞觀年間生於疏勒國的慧琳和尚編寫的《一切經音義》記載,鑌鐵,以諸鐵和合。意思是說鑌鐵可能是多種鐵經鍛焊(將兩片以上金屬加熱後鍛打,使之融為一體)而成。

《明會典》是明朝官方編纂的法典,記錄當時的典章制度,可信度很高。這樣說來,日本刀在明朝的時候並不值錢,也就相當於現在的陽江貨。可是為什麼到了現代,日本刀以及日本的制刀工藝卻被推上神壇,搖身一變成了世界名刀呢?

探究日本刀成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日本人敬重自己祖先的制刀傳統,對古法非常重視。他們重視古法的原因,並不是古法能獲得比現代工藝更強的性能,而是懷著一種對歷史的敬畏。因此相對於其他國家和地區,日本人保存下來的古法制刀工藝最為完整。這其實是一種文化,就像郭德綱傳承的相聲、評書、小曲一樣。我們國內一些刀友動不動就愛問:傳承古法有什麼用,古法做的刀能比現代工藝還鋒利嗎?從文化傳承的角度,兩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用古代工藝制刀,如果用心去做,性能完全可以達到甚至超越現代一般的工業量產刀,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古法體現了工藝傳承。日本人對工藝傳承的重視,值得我們學習。

△匠人工坊大馬士革花紋刃

嗜血是日本刀的本質,「村正」最負盛名,被冠以「妖刀」之稱。村正可以說是德川家族的剋星,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在與織田家族的作戰中被殺,從右肩劈到左腹,所用的刀就是村正;德川家康的父親松平廣忠被人行刺致殘,所用的也是村正;德川家康的兒子信康被人懷疑是內奸,被迫切腹自盡時,介錯人(負責砍頭的人)的刀銘上仍是村正,以至於德川家康禁止部下持有村正刀。華麗與嗜血,這二者既對立又統一,這兩者關係的對立是日本文化的縮影。武士刀外表華麗象徵日本武士的至高榮譽,在日本人看來,這是「自我負責」的精神,刀劍已不再是一種兵器,而是一種精神的象徵。

△匠人工坊大馬士革花紋刃

日本刀成名的另一個原因是成功的營銷。在千禧年之前,日本刀就進入中國市場,隨之而來的是日本成體系的制刀工藝,各種技術名詞,歷史典故,在當時收藏刀市場一片空白的情況下,俘獲了一大批國內收藏愛好者芳心。其實不止在中國,歐美也有很多日本刀的愛好者。他們熱愛日本刀真的因為日本刀更鋒利更耐用更符合設計美學嗎?恐怕不是,成功的營銷佔了很大成分,這一點和日本車有異曲同工之妙。了解了這些,你還迷信日本刀嗎?

相關焦點

  • 大馬士革刀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刀嗎,為什麼?
    不同的收藏品具有不同的興趣點以及收藏價值,比如有人喜歡收藏二戰兵器,還有人喜歡日本刀,更有人喜歡中國古兵器,有人喜歡現代工藝製造的陶瓷刀、不鏽鋼刀,以及多功能刀比如瑞士軍刀。把不同興趣點的收藏品混為一談去比較它們的收藏價值是沒有意義的。
  • 世界上的三大名刀,日本刀上榜,唐刀卻名落孫山?
    在古代冷兵器是比較盛行的,而且世界上三大大刀也是流行開來。都說中國古代的歷史是源遠流長的,但是在世界三大名刀裡卻沒有中國的。但是日本刀,卻能評為三大名刀之一。但是如果對這方面有相關了解的人都可以看出來,日本人製作的這個刀其實和中國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但是中國卻沒有能進入,實在是很令人惋惜。
  • 大馬士革刀的定義
    其中最著名的是瑞典粉末鋼刀,由於其性能和外觀均屬上乘,人們通常也把它視為正品大馬士革刀,簡稱瑞粉大馬。其他的如雷射雕刻、噴塗、酸蝕等花紋工藝,造價相對低廉,性能缺乏保障,往往被視為仿冒大馬士革刀。大馬士革在歷史上曾是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的首都,號稱「人間的花園」、「地上的天堂」。歷史上,歐洲人常以大馬士革代指阿拉伯地區,就好像以北京代指中國。十字軍東徵時,歐洲人發現阿拉伯將領使用的花紋鋼彎刀性能驚人,表面布滿神奇的花紋,於是給這種刀起名叫大馬士革刀。其實大馬士革刀是古代花紋鋼刀的一種,它的發源地並非阿拉伯地區。根據古兵器學家周緯的研究,歷史上最早的花紋刃起源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
  • 國際頂級大馬士革刀什麼樣?究竟什麼是大馬士革刀?
    ——1991年麻省理工學院出版《世界科技文明史:千年歷史》第80頁,Pacey Arnold著。在日語中,大馬士革鋼叫ダマスカス鋼,日本人認為這是一種印度冶煉的烏茲鋼,因在敘利亞大馬士革被鍛造成刀劍武器而得名。日本人現在把各種金屬層疊鍛打出來的刀劍也稱為大馬士革刀。
  • 這倆刀友太牛,憑一己之力把大馬士革刀推上神壇
    前情是倆網友在評論區說匠人工坊的刀有點貴,然後刀友「心若向前,何懼遠方!」有點看不下去,留言道:那些說價格高的,去看看國外的垃圾折刀,動不動好幾千塊。微技術的跳刀,動不動上萬,卡巴軍刀,這類低端軍刀,也要幾百塊!這家的大馬士革刀,是國內少有的真品,而且性能還鋒利,還能粗用,不是樣子貨,這是很重要的!可不是某寶上一搜一大堆的假大馬士革刀。
  • 大馬士革刀的起源
    薩拉丁說:「就像我沒有在戰場上見過死神的火焰一樣,我不相信人類的手臂能夠揮舞這麼巨大的長劍。我請求獅心王能靜下心來揮舞一下這把長劍,讓我們見識一下,這就權當您試一試力氣吧。」「願意從命,尊貴的薩拉丁」。理查答道,並環視四周尋找可以檢驗他力量的東西。他看到一個伺從手持的鐵質權杖,帶一個直徑大約一英寸半(約4釐米)的鐵質手柄。獅心王把權杖擺在一塊木頭上。
  • 大馬士革刀,為什麼被稱為冷兵器第一名刃?
    大馬士革刀 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大馬士革刀,完全由匠人手工打造,凝聚著匠人的靈性,精美而獨特。它那與生俱來的魔性花紋彰顯著高貴的靈魂,在古代,只有貴族才能擁有,更因其動人的傳說和自身的優異性能,成為世界上最昂貴、最堅韌、最著名,同時也是刀具收藏界的極品之刃。
  • 大馬士革刀鑑定心得,這四個維度決定一把刀真正價值
    選材刀具選材包括刀身鋼材、刀柄材料和其他的裝飾材料。關於刀身用料,不管是手鍛大馬士革鋼,還是瑞粉,不同類別價格是不一樣的,在你的能力範圍內,選擇自己喜歡的某種刀具鋼即可。但是優質鋼材始終是第一原則,有一些為花紋而花紋的大馬士革刀,性能這關都過不了,中看不中用,更不必提有什麼收藏價值。
  • 唐刀跟大馬士革刀誰更牛?這一制度上的優勢起決定性作用!
    唐刀不僅是中國環首刀系最後的巔峰之作,同時也對後世中國、日本等整個東亞的刀劍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很多人經常將唐刀和歐洲人們所信奉的世界名刀,放在一起比較。那麼唐刀在當時世界各國的刀劍中,究竟有又什麼樣的地位呢?在唐朝存在的七至十世紀,現如今人們常說的「世界三大名刀」中,只有大馬士革刀已經出現。
  • 大馬士革刀的秘密已經破解,為何市面上卻鮮少有之?
    若是有人說他想要收藏一把由「花紋鋼」打造而成的刀。相信絕大多數第一時間在腦海裡浮現的,除了我國自古就有的由「摺疊花紋鋼」打造的刀劍以外,還會浮現另外一個名字,也就是由「烏茲鋼」鍛造而成的「大馬士革刀」。
  • 著名的大馬士革刀鍛造工藝,據說是地球上流傳最久的一流鍛刀技術
    世界著名的大馬士革鋼,了解它的也不在少數,這種材質和烏茲鋼極為相似,以至於有人嘆息,大馬士革刀早就失傳了!大馬士革刀其實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鑄造型花紋鋼,即烏茲鋼。發展到後來,鍛造型取代鑄造型,成為了現代的大馬士革刀。
  • 失傳的世界名刀——大馬士革刀
    大馬士革刀用烏茲鋼錠製造,擁有鑄造型花紋,通常為彎刀,其最大的特點是刀身布滿各種花紋,如行雲似流水,美妙異常。這種花紋是在鑄造中形成的。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馬士革刀獨特的冶煉技術和鍛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技術秘密,不為外界所知。大馬士革刀以伊朗為代表。
  • 大馬士革刀的起源 - 匠人工坊小刀匠
    薩拉丁說:「就像我沒有在戰場上見過死神的火焰一樣,我不相信人類的手臂能夠揮舞這麼巨大的長劍。我請求獅心王能靜下心來揮舞一下這把長劍,讓我們見識一下,這就權當您試一試力氣吧。」「願意從命,尊貴的薩拉丁」。理查答道,並環視四周尋找可以檢驗他力量的東西。他看到一個伺從手持的鐵質權杖,帶一個直徑大約一英寸半(約4釐米)的鐵質手柄。獅心王把權杖擺在一塊木頭上。
  • 廚房裡的大馬士革刀,真的值得買嗎?
    大馬士革紋今天廣泛用在刀具裝飾上,除了廚刀,各種收藏和實用的刀劍上都很常見。大馬士革鋼卻已經是個歷史名詞。大馬士革鋼並不產於敘利亞大馬士革。一般認為,大馬士革鋼原料是印度產的烏茲鋼( Wootz )。從3世紀到17世紀,烏茲鋼錠被從印度運往中東,在那裡武器工業蓬勃發展,它們被製成各種彎刀,用於戰場。所以在交手多次的西方人眼裡,這種武器就是大馬士革刀。
  • 匠人工坊與新中式大馬士革刀
    古代波斯諸族掌握了一種特殊的鍛造工藝,把原產於印度的烏茲鋼錠,加熱到具有一定的延展性,然後和硬度較低的熟鐵放在一起鍛打,從而鍛造出硬度和韌性俱佳的極品刀劍。從原料產地上來說,早期鍛造大馬士革刀的烏茲鋼錠來自印度烏茲地區。從工藝發源地來說,大馬士革刀工藝最初掌握在古代波斯諸祖手裡,以烏茲鋼為原料的平面花紋刃經由中亞重要的貿易城市大馬士革傳入歐洲,因此被歐洲人命名為大馬士革刀。
  • 世界六大名刀(冷兵器)
    (1)大馬士革刀大馬士革刀是用烏茲鋼錠製造,武器通常為彎刀,花紋如行雲似流水,刀身美麗至極。波斯人獨特的冶煉技術和鍛造方式,使得大馬士革刀極為著名。豐臣時代,日本名工良匠層出不窮,冶鍛技術日益完善,使武士刀得到大力發展。鍛造過程中,淬火硬化以及融入非金屬(碳),比其他普通刀具更加堅硬,刀身纖細鋒利,非常適合戰場上廝殺。白刃戰中,武士刀一擊皆斬,能夠輕鬆斬斷敵人的手臂和身軀,逐漸發展成為具有典型的日本特色冷兵器。
  • 國內刀匠2020年作品大全,民間手藝人,堅守傳統制刀工藝
    當地阿拉伯人打造的寶刀,沿著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向西傳入歐洲,向東傳入中國、日本等國,成為上流社會競相收藏和佩戴的奢侈品。歐洲人把這種刀稱作大馬士革刀,古代中國人稱之為鑌鐵刀。很多人以為大馬士革刀是一種軍事裝備。其實大馬士革刀的造價極其昂貴,使得它不可能作為常規武器來裝備軍隊。即使在它的原產地阿拉伯地區,也只有王公貴族及其近衛軍才有機會佩戴大馬士革刀。
  • 世界三大名刀,為何沒有中國刀卻有日本刀?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
    世界三大名刀,為何沒有中國刀卻有日本刀?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馬未都曾表示,世界三大名刀中沒有中國刀。世界三大名刀為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劍、日本刀,尤其是日本刀與中國刀中的唐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唐刀在歷史上是冷兵器的巔峰之作,無論是砍還是劈,各項性能指標都為歷史之最。唐刀興盛的背後,體現了唐王朝的興盛與科技發達。唐刀製作工藝雖然精湛,卻是複雜無比,並且昂貴之至,僅僅裝備於少量部隊,無法大規模批量裝備。及至宋朝,火器初步發展,重騎兵重裝甲登上了歷史舞臺。唐刀的砍殺功能雖然漂亮,可已經不能適用於時代發展。加之,唐刀「百鍊鋼」相關工藝失傳。
  • 男人與刀的不解情緣——備受歡迎的刀中精品
    他英勇善戰、毫無畏懼,在一次保衛故土的戰爭中,被三個敵人圍攻,他揮舞著他的大刀越戰越勇,最後3個殺手一個被開膛破肚,一個身首異處,一個天靈蓋開花。1836年的Alamo戰役中,吉姆·博伊不幸犧牲,手裡仍握著他的博伊刀。這場反抗戰爭使得德克薩斯脫離墨西哥獲得了獨立。英雄吉姆·博伊的抗戰事跡被永載史冊,而博伊刀,也成為了英勇不屈、頑強獨立的象徵,從此鑄就了它在刀具歷史中的地位。
  • 選擇大馬士革刀,有哪些重要的潛規則?
    其實,當初刀匠們敢給它扣上這個名號,就代表它的性能即便達不到「世界第一名刃」的程度,也得是刀劍中的佼佼者。要是從更實際的角度,以現代刀的標準來評判,那選料的過程和刀匠的水準十分重要:優質鋼材始終是第一原則,基礎鋼材的搭配也是一門藝術。大馬士革刀匠的職業病之一,就是不斷搜集各種各樣的鋼材,嘗試進行混合鍛打,積累經驗、期待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