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6 14:1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蔣緣圓 薛辰 張留
編者按:戰疫引才,杭向未來,蕭山在行動。
近兩年來,蕭山在趕超跨越發展中,引進和培育了眾多人才平臺。尤其是新一輪解放思想大討論發起以來,許多瞄準全球前沿科技、展現頂尖科研實力的創新平臺紛紛落戶,為蕭山轉型升級注入源頭活水,重塑著蕭山的競爭力。
一座好的城市不會辜負熱愛它的人們,伴隨著春風復甦的,是創新迸發的勃勃生機。今天起,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貫徹落實「三個年」 人才引育「動起來」》,深入解析蕭山人才工作為趕超跨越發展積蓄的磅礴之力,敬請垂注。
今日關注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與本土龍頭企業共建的聯合實驗室。
兩年多以前,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與北京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萬向集團、傳化集團、恆逸集團與研究院進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共建聯合實驗室,成為了實驗室裡「元老級」企業。
如今,除了3家「元老級」企業,研究院已與大勝達、榮盛、國家電網、火山口科技、微醫、華揚聯眾、鳳凰照明、微風智能、螢火蟲區塊鏈等10多家企業達成共建意向,撬動企業研發資金投入近一億元。
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是蕭山引進的一個重量級創新平臺。該院在全球範圍內招募頂尖專家,重點發展人工智慧、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未來信息經濟領域核心技術,五年內,在蕭山的全職研究人員將達到500人以上,其中國家級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將超過50人,不僅能為杭州佔據信息經濟產業制高點帶來人才支撐,還能為浙江建設灣區經濟新樣板貢獻智力。
值得一提的是,兩年多以來,圍繞重點產業領域,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與本土實體經濟完美融合,為千億級規模產業鏈提供創新人才和技術創新支撐服務。
與萬向、傳化、恆逸共建的聯合實驗室,便是一個最佳載體。兩年多以來,研究院提供人才、技術服務,合作企業將提供應用場景、資本支持,陸續吸引了10多家頭部企業加入,各方共同探索出一條產業數位化與數字產業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大勝達的智能包裝實驗室,便是由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合作共建。
針對包裝行業的個性化設計、商務需求挖掘、智能化生產、零誤差質檢等需求,北京大學抽調30多名科研力量,與大勝達共同組建研發團隊。研發團隊運用梅宏院士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雲-端融合的資源反射機制及高效互操作技術」以及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逐漸打通了從前端商務到後端生產、物流等場景,實現生產過程數位化、可視化、智能化。
研發落地以來,大勝達數位化改造成果顯著。訂單交付率提升5%以上,原材料利用率提升3%-8%,動態庫存周期減少至70%,一線銷售業務員的工作時長減少3.5小時/周。多項技術的合理運用,助力大勝達紙包裝智能工廠實現減員增效、快速擴張的目標,成功使其成為行業內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的示範性標杆。
未來,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將繼續通過聯合實驗室的構建,幫助製造業企業切實解決信息技術領域招人難、留人難的問題。尤其是加強與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推動整個產業轉型升級,助力蕭山打造新製造中心。
在智能化轉型整體解決方案諮詢方面,來自北京大學的智能化轉型整體解決方案團隊,通過在企業現場駐地辦公,深入調研企業業務流程、工藝路線和信息化現狀等,結合企業現實痛點和戰略目標,為企業智能化轉型量身打造最佳的整體解決方案。
在企業大數據研究方向,智能工廠實驗室大數據分析團隊專注於行業知識沉澱、數據中臺構建、智能可視化、決策輔助技術研究,推動企業各崗位將業務數據看得見、看得準、看得遠,有效輔助生產管理進行決策優化。
在自然語言理解方向,研發團隊將依託海量的網際網路及行業內部文本、圖片、視頻等數據,為企業抽取沉澱業務知識,幫助企業提高行業競爭力。
15914239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