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聯大」)官方宣布,將以新臺幣每股45.8元公開收購取得文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曄公司」)已發行且流通在外之普通股,預定最高收購數量為177,110,000股(約為文曄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之30.0%),收購期間將自2019年11月13日上午9時00分至2019年12月12日下午3時30分止。
(截圖源自大聯大官網,點擊圖片放大查看)
據股權收購決議內容顯示,本次公開收購最低收購數量為29,516,800股(約為文曄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之5.0%),若參與應賣之普通股股數達最低收購數量,本次公開收購條件即為成就,大聯大並將依法繼續以本次預定最高收購數量為上限收購所有文曄公司應賣之普通股股數。若參與應賣之普通股股數超過前述預定最高收購數量,大聯大將依計算方式以同一比例向所有應賣人收購應賣持股。
大聯大透露,本次公開收購取得部分文曄公司股權,主要目的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希望通過對文曄公司的投資為大聯大帶來良好的長期投資收益;二是藉此機會與文曄公司開啟良性對話的機會,以便後續推動企業數字轉型、整合資源,更好地建構協同生態及企業本身穩健發展。
強強聯手,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大聯大收購文曄公司消息一出,頓時引發業內熱議。眾所周知,大聯大、文曄分別為亞洲排名第一、第二大的半導體零組件渠道商,二者聯手,勢必會對亞洲乃至全球的半導體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此前,大聯大子公司世平和文曄公司雙雙被德州儀器(TI)取消了代理權。因此,業內有人士猜測大聯大收購文曄公司是否會與此有關。大聯大副總經理袁興文向媒體表示,大聯大絕對沒有要進入對方董、監事會,亦沒有要影響對方經營計劃、策略,單純希望能藉由投資文曄以獲得良好收益。
(數據源自大聯大官網)
據大聯大第三季財報顯示,企業前三季累計合併營收為 3818.3 億元新臺幣,較去年同期減少 7.6%,稅後淨利潤為 47.18 億元新臺幣。其中,第三季度合併營收達1408.2億新臺幣,同比增長9%,第三季度稅後淨利潤為17.8億新臺幣,同比增長9.6%。第三季財務關鍵指標營運資產報酬率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分別為9%與12%。
大聯大第三季財報顯示,在子公司世平失去了TI代理權後,還能取得不錯的業績表現,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核心產品3C等領域的穩健增長;
2、CPU出貨保持暢旺;
3、手機市場旺季來臨,相關零部件供應正常運轉;
4、供應鏈庫存恢復正常。
此外,5G商用化逐步落地,大聯大以物聯網技術為基底的IoT、智慧城市等相關解決方案陸續增加,為搶佔市場先機打下良好基礎,多種IoT智能產品的研發與推廣,為客戶提供了更高附加價值服務,增加產品市佔率。
除了自身發展需求以外,大聯大之所以選擇文曄公司,也是經過了一番考量。近年來,文曄公司營運績效及獲利表現亮眼,連續創造了單月、單季營收歷史新記錄。其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累計合併營收約2,384億元,同比增長約為27%。此外,文曄公司近兩年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約13.5%、平均現金股息殖利率約有6%,財務投資目標表現良好,這對大聯大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長期投資目標。
作為半導體零組件領軍企業,大聯大與文曄公司的強強聯手,必然擦出不一樣的火花。如今距離TI與世平、文曄公司的代理權終止日期還有1年多的時間,不知道在這1年多的時間裡,兩大半導體分銷商的融合布局,是否會讓TI後悔當初的決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