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華為向聯發科下單1.2顆晶片後,後續晶片的供給暫時可以解決,可就在這個時候,高通遊說美國政府,要求解除華為的相關禁令,誰知美國政府再次升級禁令。
有人說,高通遊說政府有可能是想美國政府真正解除華為某些禁令以達到自己可以對華為銷售晶片。華為的訂單不完全落入聯發科手裡,自己的晶片第一寶座也可以穩固。
但同時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高通遊說政府,其實是告訴政府,你對華為的禁令還沒有把華為堵死,華為不能向美國企業交易,但可以跟其他非美國企業交易,也可以利用其全球的的子公司去購買。
就在高通遊說之後,美國接著發布第三道禁令,凡是有使用美國企業相關零部件的設備,未經允許不得與華為38家子公司進行交易。也就是變相禁止這些晶片公司銷售晶片給華為。高通這一舉動可以說,一舉兩得,既保住了自己的第一寶座,又打壓了華為。歸根到底高通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就在華為第三道禁令發布生效的時候,我們「國家隊」也正式進場,並且立下目標,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2025年晶片自給率要達到75%。也正因為有了「國家隊」的加入,國內相關企業可以說信心大增。並且有了「國家隊」加入,在政策肯定會有相關的支持。
「國家隊」加入,我國晶片產業肯定會加速發展,但「國家隊」的加入真的可以馬上有成效嗎?可以說並不是這樣的,「國家隊」的加入,雖然不能讓晶片的困境得到解決,但由於「國家隊」的加入可以號召國內更多的該領域的企業共同研發。可以使進度得以加快。
我們應該承認目前我國在晶片領域跟他國的差距,實事求是。晶片領域的各個環節是沒有捷徑的,更多的是靠一步步走下去。我們應該慶幸的是,雖然我們總體差距跟他國很大,但是在晶片的設計上,我們還是可以比肩他國。
我們應該要廣納招賢,全世界招聘這領域的頂尖專家加入。並且在國內培養更多該領域的工程師。企業的發展,國家的發展並不是單單靠錢就可以的。
中國芯路在何方?引用一句魯迅的一句名言: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對於「國家隊」的進場,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以上由JM小李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即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