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

2020-12-24 新華網重慶頻道

  11月,重慶交通大學慶祝建校69周年金秋系列活動拉開帷幕,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020年度會議及學術交流活動在重慶交通大學雙福校區舉行。

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020年度會議舉行。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許志鵬、重慶市科學技術局社會發展處處長劉從軍、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科技處調研員王灑、長江航道局副局長李一兵等中心管理委員會領導;中國科學院院士倪晉仁、武漢大學李義天、天津大學王元戰、大連理工大學董國海、四川大學劉興年等中心技術委員會專家;重慶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副院長蔣江松,長江上遊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副總工呂平毓等協同單位代表,長江航道局技術服務處副處長萬平,長江航道局技術服務處教高鄧良愛,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重慶交通大學校長唐伯明,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王平義、周建庭及河海學院、西科所等中心建設單位領導及相關人員出席會議

重慶交通大學校長唐伯明講話。

  唐伯明向與會專家介紹了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在研究的三峽水運新通道、葛洲壩樞紐通航擴容、兩壩間長江石牌急彎通航隧洞、長江涪陵-朝天門4.5米生態航道的建設等項目研究進度。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楊勝發教授、總工劉懷漢教授、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劉明維教授分別作了「中心」一年來建設與運行工作報告。

  與會專家圍繞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與航道開發、智能化航道建設、三峽新通道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科技創新成果、科研平臺建設、體制機制、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討論交流。專家們建議要瞄準國家戰略,聚焦行業需求,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戰略,服務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要進行深入、有前瞻性的研究,將「山水城市」交通旅遊與傳統研究結合,促進綠色發展,並在長江魚類保護等方面下功夫,推動工程跟生態相協調;要關注國際、國內形勢,把握內循環經濟發展趨勢,及時調整研究方向與目標,拓寬內河航道研究範圍;運用好新基建、5G技術、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對流域內情況進行監控,採集大數據預測,精準治理航道;建立多方聯動、協同配合體制機制,將科研力量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倪晉仁作學術報告。

  會議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倪晉仁,清華大學教授傅旭東、鍾德鈺,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董國海,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華慶,重慶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規劃所副所長詹永渝分別作了專題學術講座,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世界科技發展前沿、行業發展時代特徵、人才培養模式和科研範式等多領域與重慶交通大學師生進行了分享交流。

  會議指出,內河航道整治工程已經成為當前交通強國建設的一項焦點。國家高度重視內河航道整治工程的發展,注重創新驅動轉變,努力構建交通科技創新體系。據了解,年會的舉行將推進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一步完善「十四五」發展規劃,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強化成果轉化應用、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培育創新人才隊伍、夯實科技創新基礎等方面實現新作為,力爭將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長江航運工程與智能航道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建成為水運工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發機構,水運行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基地,我國水運工程優秀人才培育基地,並在研究成果、技術創新、技術服務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陳昱寧 駿陽)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相關焦點

  • 渠化360公裡幹流航道 渠江風洞子航運工程今日開工
    12月22日上午,渠江風洞子航運工程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在渠縣天星街道五井社區舉行。這項工程是渠江梯級渠化最後一個未建梯級,其建設將打通渠江航道的最後瓶頸、掃除渠江高等級航道建設的障礙,實現渠江全江貫通。渠江是我省規劃的重要航運幹線之一,是全省內河水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泰信機械助力京杭運河施橋船閘航道整治工程
    泰信機械助力京杭運河施橋船閘航道整治工程 京杭運河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航道整治工程是省市共建京杭大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的先導工程,也是高質量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標誌性工程。
  •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關於印發西伶通道內河航道整治工程竣工驗收證書...
    粵交基〔2020〕823號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關於印發西伶通道內河航道整治工程竣工驗收證書的通知 省航道事務中心,南沙航道事務中心: 按照《航道工程建設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9年第44號)的要求,2020年10月29日至30日,廳組織了西伶通道內河航道整治工程竣工驗收會議,經竣工驗收現場核查組核查,該工程符合竣工驗收條件,竣工驗收合格。
  • 向海而興|幹觀德:從蘇州河到黃浦江,內河航運作用不可低估
    【編者按】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國際航運中心。1996年1月,國家從戰略層面決定加快推進以上海為中心、以蘇浙為兩翼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隨著內河船舶噸位增大,上海現有內河航道設施難以承受大噸位、高密度的航運需求,客觀上限制了上海內河航運的集約化經營。此外,內河航運投融資機制不夠健全,長期以來內河航道一直是依賴於水利建設工程項目得以維護和建設,政府很少撥專款修建航道工程。正是因為航道建設長期投入不足,從而積累起來的矛盾致使上海內河航運的潛在優勢難以發揮。
  • 航道維護水深提至3.8米,萬噸級船隊晝夜通航
    長江中遊荊江河段自然特性複雜,河床演變劇烈,洲灘變遷頻繁,航槽極不穩定,2009年以前,荊江河段枯水期只能勉強維護2.9米的航道水深,是長江航運發展的「瓶頸」。  2015年12月,荊江航道整治工程順利完工,提前5年實現國家2020年規劃目標。
  • 共建長江上遊航運中心、加快推動成渝高速擴容建設落地……重慶...
    據悉,在蓉期間,川渝雙方企業達成了系列共識,籤署了合作協議,明確將在高速公路項目投資、建設施工、路網營運管理、服務區業態拓展、智慧交通建設、航運樞紐建設、航道整治等領域與重慶高速集團開展深度合作,並列出了合作項目清單,制訂了溝通協調機制,共同攜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 淺談智能航道的發展趨勢
    2008 年 9 月,南京至瀏河口河段數字航道示範工程通過了交通運輸部專家組的驗收,我國首條數字航道正式建成並投入運行,成為我國水運信息化建設的裡程碑。2019 年長江幹線數字航道全面聯通運行。建設智能航道的關鍵技術包括:雲資料庫技術、航道信息智能處理技術、多功能電子航道圖系統等。
  • 常鯰航道再升級!常德從此千帆競渡
    要知道,今年湖南航運的新聞還真的不是很多,但只要有湖南的新聞就不是小事!一定非常受關注。眾所周知,湖南航運的發展仰仗於城陵磯港和湘江的航運「動脈」,這些年湖南航運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要仰仗於航道建設。前段時間湖南衡陽正在對航道進行升級,40億元的工程將徹底打通長江與珠江的交匯瓶頸,數年內船隻可從長江流域順湘江南下直達珠江水域。而如今,湖南另外一條大河也在對航道進行全面升級。沅水常德到鯰魚口航線2000噸級航道建設工程正式獲得省發展改革委核准,取得「開工路條」,預計2021年一季度開工。
  • 中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系列報導之內河航運篇 大江行船 有德為鄰
    但內河航道開發水平低,深水航道少、水系之間未能溝通、幹支不能直達等問題制約著我國內河運輸潛力的發揮。落後的現狀梗在航運管理者心頭,要學習先進技術把我國內河航道整治好——交通部下定決心。1984年,應原交通部部長李清邀請,聯邦德國交通部部長維爾納·多林格爾率領25人代表團來到中國訪問。
  • 京杭運河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航道整治工程六圩大橋橋梁監控項目...
    京杭運河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航道整治工程六圩大橋橋梁監控項目(以下簡稱「本項目」)建設資金已落實,江蘇唯誠建設諮詢有限公司受業主京杭運河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航道整治工程項目管理辦公室委託,擬採用競爭性磋商方式選擇供應商,
  • 保安全保生態 打造平安綠色內河航運
    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與救助系統布局規劃建設,升級船舶交通服務(VTS)等安全監控系統,加強北鬥導航系統、無人機、水下機器人等新裝備、新技術推廣應用,在長江幹線、西江航運幹線等先行先試,逐步推廣。此外,明確提出強化船舶溢油與危化品處置。
  • 重慶交通大學: 聚焦大工程發揮創新引領優勢
    交叉學科研究,用「CT」給橋梁看「內科」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重慶交大投入2.5億元建設了面積250畝的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主任、長江學者、國家傑青、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周建庭是知名的「橋梁醫生」,專門和危橋整治打交道。「我是一個給橋梁看病的『醫生』。」
  • 長江電子航道圖正式啟用 水深水淺都能告訴你(圖)
    據介紹,這臺黑色的機器便是長江電子地圖的終端機。據長江瀘州航道局航道處副處長李洪奇介紹,現在的船隻出廠時都有AIS系統(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與電子地圖系統兼容,船隻行駛到哪個位置都能夠看到,同時還能看到船隻的基本信息。提供信息長江水域進入信息化時代  相關專家表示,長江電子航道圖的正式應用,填補了我國內河水上船用導航的空白。
  • 五部門: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
    協調推進龍灘水電站和百色水利樞紐1000噸級通航設施建設,推動右江、紅水河、柳黔江、桂江、左江、繡江等上遊航道提等升級(含通航設施新改擴建);實施西江幹線航道擴能工程、珠江三角洲航道網完善工程;加快西江航運幹線貴港至梧州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研究推進東江航道擴能工程、北江航道擴能升級上延工程前期工作;推動礬石水道和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建設;研究開闢珠江口小船航路;推進湘桂運河、贛粵運河研究論證,開工建設平陸運河
  • 協同合作 共克難關 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開工儀式舉行
    南方網訊(記者/王曦晨)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開工儀式於今(10)日在江門市新會區崖門圍墾海濱大道會場舉行,省交通運輸廳、江門市政府、珠海市政府、省航道事務中心、新會區政府、高欄港管委會、江門航道事務中心、中交廣航局公司、中港疏浚公司等嘉賓出席並共同推動拉杆啟動項目開工建設。
  • 江蘇最大海港繪就內河航運「上揚曲線」!
    便捷高效 連雲港築牢航運發展「新高地」 我們都知道連雲港港擁有強悍的鐵水聯運和沿海港口運輸實力,但是大家也許還不知道,連雲港的內河航運發展也非常強悍。
  • 新萬福河航道具備試通航條件,我市即將再添一條新航道
    近期,新萬福河復航工程完成了航道工程、通航閘工程、橋梁工程交工檢測,航道具備了試通航條件,我市即將再添一條新航道。12月29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新萬福河復航工程全長61.3公裡,其中菏澤段約20公裡,航道設計底寬45米,底高程29.3米,設計水深4.5米。
  • 2020年度盤點 & 航道建設篇 —— 省東江航道事務中心
    ★ 東江航道擴能升級項目取得重大進展  今年,東江項目兩大難點問題——永久基本農田、航運與供水矛盾,均取得突破性成果。✔通過有效迴避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目前該項目已經取得全部5個縣區同意用地意見,環評、防洪報告已分別經報省生態環境廳及珠江水利委員會,基本解決項目用地難題。✔ 加強項目環評專題的協調。
  • 澧水石門至澧縣航道建設工程徵地拆遷啟動
    18 來源: 常德全媒 舉報   常德全媒訊(記者 田博彥)12月18日,澧水石門至澧縣航道建設工程徵地拆遷啟動儀式在澧縣澧南鎮舉行
  • 2019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大事件揭曉
    航運巨頭馬士基也宣布在新片區內建設國際物流分撥中心,首家外商獨資國際船舶代理公司偉朋特在上海落戶。新片區的改革紅利,將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創新發展帶來新一輪機遇。二、長三角港航一體化加速前行,長三角地區最大內河樞紐船閘建成試運行2019年長三角加速一體化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