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段「宅生活」,小月陸續分享過幾篇「宅家手機拍攻略」,很多夥伴表示好玩有趣,沒想到在家還能拍的這麼「高級」。
▼ 3篇 宅家拍攝技巧(點擊藍字可直接查看)
宅家手機拍夜景|透過一扇窗拍盡「闌珊夜」!
宅家「劈」照片學攝影|原來照片還能這麼玩!
宅家「拍水果」如何更高級?教你3招玩轉手機創意拍!
但同樣也有朋友留言說:「沒啥攝影基礎,看著有些難,而且家裡好多物件都不好看,拍出來也難看」。
其實不管在哪拍,拍什麼,只要內心有嚮往,很多生活中的小美好,都是來自於我們的營造和發現。
哪怕雜亂的環境,普通的生活用品,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同樣能找到屬於它的美。
就拿我們家裡都有的「衣架」來講,不能再普通的日常用品了,如果你去仔細觀察,每種衣架都有其特別之處。
無論是外形,色彩,整體的結構 ,甚至是懸掛,排列的方式等,挖掘它們的亮點,一樣能拍的很美 。
今天小月就用一組在陽臺拍攝的「晾衣架」為例,分享幾個宅家的攝影小技巧——1-教你如何從侷促的場景中尋找亮點,變化拍攝視角,拯救雜亂環境?
2-拍攝同一主體,如何通過變化對焦點,變化拍攝視角 ,拍出新感覺!
為避免有些夥伴說「小月家的拍攝環境好,漂亮的小擺件也多」,所以這次的拍攝現場是有點小亂「老屋陽臺」(見下圖)。
一、找亮點|確定拍攝元素:
小月上面提到——再亂的環境,再普通的主體,都可能存在「亮點」,而每個人的注意力,觀察視角不同,所以面對同樣環境時,不同的人會拍出不同感覺。
究竟如何尋找環境中的亮點,小月有個方法——觀察環境中,第一眼最吸引你注意的「點」。
▼ 就比如在這個陽臺中,首先吸引小月注意的是「一抹陽光」,準確說是清晨的陽光照在晾衣架上,而正好影子投射在牆邊一塊小菜板上這個畫面。
◆ 確定畫面3個主要元素:衣架(主體)、菜板(背景)、光影(陪體)。定了拍攝主題,接下來就是拍攝。
二、看一個衣架的3種拍法
先來看看小月是如何利用這3個元素,在雜亂的環境中,將同一主體拍出一組畫面。
1-拍局部|解決雜亂環境
因為拍攝實景環境又小又亂,所以小月乾脆只拍「衣架的局部」,這樣就成功「避掉」雜亂元素(見下圖)。
拍攝這張畫面有2個關鍵點——對焦和虛化。
也就是當手機近距離拍主體時,當對焦在最近處的夾子,背景會同步自然虛化,達到弱化雜亂背景的目的。
2-拍局部+光影|豐富畫面元素
攝影最開始要「化繁為簡」儘量去掉多餘元素,突出主體。而後則是「由淺入深」豐富畫面元素的同時,依然能突出主體。
▼ 就比如同樣拍攝角度,依然是拍衣架局部,小月嘗試把背景上的「影子」加入,讓畫面更有立體層次(見下圖)。
拍攝這張畫面也有個關鍵點—— 變化對焦位置,切換虛實畫面。
如果仔細看會發現,這張畫面中「夾子」是發虛的,只因拍攝時小月特意手動對焦在背景的「衣架光影」,這樣就呈現了「主體發虛,背景發實」的「前虛後實」畫面。
雖然主體拍虛了,但因為背景的衣架光影依然是主體的一部分,所以依然主題明確,而我們要了解—— 當對焦位置變化後,畫面的虛實會有變化,運用好則能拍出層次感,用不好則就是對焦不準(俗稱「跑焦了」)。
3-變化拍攝視角|拍光影
以上幾張不管是拍局部,還是虛實,畫面中都有主體「衣架」的存在。而在現實狹小的環境中,如果想拍出不同感覺,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拍攝視角,從另一角度來表達主題。
▼ 比如:背景的那塊「菜板」
前面拍攝實景中能看到一個靠在陽臺牆面的「小菜板」,而衣架的光影正好映襯在上面,形成大半的「衣架形狀」。
▼ 所以同樣拍衣架,小月換個視角,只拍這塊板上的光影(見下圖),主題依然沒變,感覺卻變了。
雖然影子拍到了,一眼也能看出是個晾衣架,但中間還有一道陽臺窗框形成的光影,實在是「礙眼」,怎麼辦?
▼ 方法1:二次構圖|截掉多餘畫面
在原圖基礎上,通過後期將多餘畫面裁掉,可以用後期軟體處理,也可用手機自帶的圖片編輯功能都能實現。
▼ 方法2:繼續靠近|避開障礙
如果覺得後期處理太麻煩,那就在拍攝時找好角度,將鏡頭繼續靠近,直接拍一張光影畫面就好啦。
以上3種方法,就是在雜亂的陽臺環境中,拍攝普通晾衣架的方法,只是從小月的觀察視角出發,不知道看到這的夥伴有沒有自己的新視角,歡迎一起來分享。
三、後期修圖|呈現更多感覺
可能有心的夥伴注意到,上面拍攝過程中,部分圖片小月用了「黑白片」,這其實就是一種後期處理的方法之一。
1- 黑白色|去掉雜色,淨化環境
這組畫面之所以選擇黑白後期處理,主要2個原因
◆ 一來,統一色調可以快速去除多餘雜色,讓畫面乾淨整潔,進一步拯救雜亂環境。
▼ 比如:下面彩色原圖,畫面中出現了3種色彩,加上衣架和光影整體感覺很亂。
▼ 後期直接變黑白色,瞬間畫面都變「肅靜」
◆ 二來,黑白色和光影類畫面很「搭」,會更突出主體和畫面的質感。
2-手機變化黑白效果:
雖然現在很多手機相機有自帶的各種濾鏡,但小月不建議在拍攝時直接用黑白濾鏡拍,這樣會限制我們的後期調整,所以建議先原圖拍攝,之後根據情況再變「黑白片」。
▼ 變黑白片很容易,用手機就能直接變,一般都在相冊的「編輯」功能中——
1-打開手機相冊,選擇要變黑白的照片
2-選擇「編輯」工具
3-點擊「濾鏡」
4-根據原圖選擇適合的「黑白濾鏡」
5-點擊「對號」保存黑白效果
3-給圖片加字|傳達情緒
很多夥伴喜歡給自己拍的照片加上文字,一來很有專屬感,且直接說明照片想傳達的情緒;
二來,則起到點綴修飾,彌補畫面構圖缺陷,美化圖片。
比如上面這張照片,未加字前畫面顯得有些單調,左上角略空,所以後期加上了文字作彌補。
▼ 手機製作圖文有很多方法,可點擊《想給圖片加文字、留白、小印章?手機5步搞定!》(藍字查看)
以上這幾種拍攝及後期方法是不是很簡單?還是那句話——生活的小美好源於我們的營造和發現,之後才是如何去拍攝。
除了小月上面分享的方法,其實還有很多方法,根據不同的衣架,選擇適合的拍法,抓緊試試看吧。
圖文|嶽小月原創|本文 受維權平臺監管,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想了解更多手機攝影技巧,創意後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