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用戶和電腦用戶一樣,都會遇到手機存儲不足的問題。之前的手機儲存空間分為手機存儲空間和sd卡存貯空間。sd卡存儲問題一般靠更換大容量的卡或者清理垃圾處理。而手機內部存儲空間則需要通過適當清理垃圾軟體,系統無用軟體和安裝在系統軟體過的的問題將其解決,除此之外,手機SIM卡也具備一定的存儲量,用來存儲通訊錄裡的人員信息,由於通訊錄裡的信息大都是以文字和數字結合為主,所以SIM卡的容量一般都很小,換句話說,運營商自帶的SIM卡容量已經足夠滿足用戶的使用。
不過,近來聯通與紫光國微合作高調的推出了一款5G超級SIM卡,與普通SIM卡不同的是,這種5G超級SIM卡以同時支持存儲功能和通信功能為特點,將有效緩解部分小儲存規格手機存儲空間不夠用的問題。
根據紫光公布的消息,5G超級SIM卡擁有32GB/64GB/128GB三個版本,而在廣州聯通新時空營業廳正式上市首銷的價格來看,首批上市的32G、64G這兩款5G超級SIM卡的市場售價分別為99元、199元。
相比於移動和電信,聯通的硬體升級策略明顯更勝一籌,面對5G時代下的狂熱風潮,聯通的變通會不會成為一場智慧變革呢?
自從三大運營商開始進行攜號轉網以來,用戶對於網絡的選擇可以說有了很大的自主權,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流程,有攜號轉網需求的用戶,只需編輯簡訊CXXZ#用戶名#證件號碼,發送至10086(中國移動)/10001(中國電信)/10010(中國聯通(5.810, -0.01, -0.17%)),即可查詢到號碼是否具備攜入資格,並獲取授權碼。
但由於用戶轉出以後,其附帶的額外消費也將小時,所以對於運營商而言,攜號轉網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存量用戶爭奪戰。根據工信部的數據,11月10日-26日,在全國範圍內,中國移動攜入用戶36413戶,攜出用戶30164戶,淨攜入達6249戶;中國電信攜入用戶25733戶,攜出用戶19555戶,淨攜入6178戶;聯通攜入用戶16525戶,攜出用戶28952戶,淨攜入-12427戶。
業內人士表示,可以看出,中國移動是攜號轉網試運行期間的最大贏家。為了在後面的競爭中贏得更大主動,12月以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家不僅開始變相挽留有轉出意向的用戶,也試圖通過改進服務來吸引更多用戶轉入。
而此番聯通的大膽變革,可以說直接的加重了挽留用戶的資本,但對於用戶而言,是不是真的需要呢?
首先從兼容性上說,超級SIM卡和Micro SD卡是同樣形狀,所以也比較挑手機,首先至少必須是能支持三選二設計的與或卡槽才行。其次是即便有這樣卡槽也不一定支持超級SIM卡,還要看具體機型。目前已經有兼容性列表可供查詢,華為、榮耀、小米和OPPO的很多在售手機都可以,其他手機則要看情況,除了硬體兼容性之外,有一部分手機是在軟體上做了限制而不兼容。這樣的一枝獨秀,對於聯通來說是一種變通更是一種考驗。
其次,從用智慧型手機角度上說,在萬物互聯時代的推動下,用戶的數據價值將越來越重要,而想要發揮這些數據的價值,就必須要發揮雲的價值,這也是現階段眾多智慧型手機加重布局的重點,尤其是像華為、小米這些有物聯網生態布局的企業,更是在極力的推動雲布局,雖然說人們對於內存擴大的需求越來越高,而智慧型手機也在極力的迎合用戶的這種需求,從當初的32GB到如今的512GB,內存的越來越大,意味著用戶可以存放的東西越多,但更大的存儲空間也意味著用戶要花更多的錢來買單,所以從直接利益上說,聯通的超級SIM卡可以說直接的影響了硬體支撐企業智慧型手機家族的利益。
再次,從用戶的角度上說,雖熱手機裡的存儲越大越受用戶的歡迎,但對於SIM這樣的重要角色,如果頻繁的滿足用戶的存儲需求,那勢必會引來損壞的風險,而且這種5G超級SIM卡基本不會普及到中高端智能上,因為各大手機廠商已經研發出自己的雲服務,開啟後,即可開始回收刪除的手機數據,用戶可以隨時恢復數據,而5G超級SIM卡不僅傳輸速度慢,還有可能面臨損壞的可能性。
因此,在雲時代大勢所趨的情況下,單純的給SIM卡硬體做存儲升級,只是給用戶多了一種選擇,並不能真正的成為留住用戶的核心要素,所以,對於移動和電信來說,或許只會站在聯通的門口呵呵大笑,或許也會經不住聯通的戰略誘惑跟隨,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