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調整觸控面板訂單 轉向臺廠

2021-02-24 擴展資訊

華碩2014年憑藉ZenFone成功開闢中、低階智能型手機新戰場,近期新款ZenFone 2乘勝追擊,2015年下半更將針對大陸低階手機市場推出天馬系列機種,2015年全球出貨目標力拼2,500萬支。供應鏈業者指出,華碩不僅衝刺手機出貨量,為達成轉虧為盈目標,近期調整觸控面板訂單,從大陸歐菲光轉向臺系觸控面板廠,包括介面、宸鴻、洋華等分別搶下訂單。

華碩新款ZenFone 2傳出接單熱絡,儘管華碩在智能型手機戰場首役告捷,但手機事業仍處於虧損局面,2015年華碩對於供應鏈成本管控壓力更大,為尋求更低成本供應商,以及供應鏈出貨穩定度,華碩決定將觸控面板訂單回流臺廠。

供應鏈業者表示,2014年華碩ZenFone主要由陸廠歐菲光及臺廠介面供應薄膜觸控面板,然近來歐菲光屢次傳出因品質疑慮遭到退貨,使得下遊品牌業者逐漸轉移訂單,歐菲光亦在華碩首波供應商檢討名單中遭到除名,原有訂單轉給臺系觸控廠洋華及大陸觸控廠深越。

介面光電延續2014年與華碩合作優勢,2015年出貨比重持續提高,除了華碩新款手機外,2015年再囊括華碩平板觸控面板訂單,在新機出貨效應帶動下,介面3月起營收大幅回升,並看好第2季起業績將明顯走揚。

另外,華碩規劃2015年下半將針對大陸低階市場再推出天馬系列,由於華碩將大陸市場列為年度重點戰場,在小米、華為、魅族等眾多大陸手機品牌低價夾擊下,天馬系列將背負搶攻低價市場使命,儘管產品規格將進一步降低,但業界看好出貨表現,供應鏈預計6月起備戰出貨。華碩天馬戰鬥機種主要由臺系觸控廠宸鴻拿下訂單,陸廠萊寶高科亦順利打入供應鏈。

華碩2014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約850萬支,為達成2015年出貨2,500萬支目標,大陸智能型手機市場表現將是成敗關鍵,華碩預計大陸出貨將上看800萬臺。而隨著華碩將觸控面板訂單逐步向臺廠靠攏,可望帶動臺系相關觸控面板廠營運升溫。

推薦企業:深圳市網印巨星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大陸面板廠和觸控面板廠擴廠下,臺廠若無新技術就會遇到瓶頸
    大陸面板廠快速擴張 臺廠若無新技術將被淘汰。
  • 蘋果新專利新增二片觸控面板,臺觸控廠商新增訂單受惠大
    打開APP 蘋果新專利新增二片觸控面板,臺觸控廠商新增訂單受惠大 經濟日報 發表於 2020-01-06 11:11:37 蘋果創新應用再出擊,近期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新專利,未來蘋果MacBook筆電要在原先的觸控板兩側,再新增二片觸控面板,以強化筆電應用,將帶動觸控相關零組件用量倍數增加,臺灣觸控雙雄GIS業成、TPK宸鴻已是MackBook觸控供應商,後續新增訂單可期,受惠大。
  • 三星和大陸面板廠已開發可折迭OLED面板,但臺廠並未投入
    折迭OLED面板夯 韓中面板廠力推臺廠缺席。
  • 三星LCD電視面板訂單由鴻海集團相關面板廠夏普和群創承接
    04月14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鴻海集團旗下群創、夏普等面板廠將全面接手三星LCD訂單。南韓三星顯示器今年底全面停止LCD面板生產,因應自家品牌電視、平板等產品對LCD需求仍強,三星決定將自家品牌產品LCD訂單全數交由夏普、群創等鴻海集團承攬。三星是全球電視機龍頭、平板二哥,LCD訂單量龐大,鴻海集團相關面板廠承接大單,有助提升營收與市佔。
  • 京東方VS天馬 兩面板巨頭相爭內嵌觸控
    京東方及天馬量產LTPS產線後,都積極導入Full HD高解析度手機用面板及I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生產,力圖打入大陸前五大手機品牌面板供應鏈
  • 高階手機採用OLED面板壓力大 臺系LCD驅動IC供應商大小廠不同調
    面對2016年上半全球高階手機不斷加速轉向採用OLED面板的壓力,臺系LCD驅動IC供應商第2季營運表現明顯出現大
  • 倆岸TP廠競爭激烈.臺觸控低迷
    91站長微信號:ctphjh(交流與與合作)臺灣作為觸控產業的領頭地區,一直有著十足的資金和資源技術優勢,友達光電以其"時尚化、高規格、整合與商務應用"的中小型面板為標準在上半年獲利新臺幣40.24億元、群創光電在7月份也取得了364.31億元新臺幣的銷售額。
  • 宸鴻說OLED手機面板採外掛觸控面板,這趨勢未來3年不會變
    OLED外掛觸控商機 宸鴻樂觀看待。
  • 大中華區面板廠商強攻On-cell觸控
    91站長微信號:ctphjh(交流與與合作)現階段對O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較為積極的面板廠,包括:臺系面板廠友達、群創、華映、彩晶、陸系面板廠天馬微電子、京東方等。華映早於2013年10月即開始量產On-cell觸控面板,到2014年第1季為止,累計出貨量即破百萬片大關。
  • 觸控面板供過於求 轉攻車載求生存
    觸控面板供過於求,價格壓力大,今年第1季除鴻海集團旗下F-GIS業成控股有獲利外,其餘各家觸控面板廠均交出赤字,雖然各廠寄望下半年營收能有新轉機
  • 琦芯Metal on ITO 獲觸控面板廠採用
    近年在手機觸控面板高階極窄邊框應用市場,推出系列Metalon ITO Film產品,獲得臺、日觸控面板大廠採用,應用在中大尺寸觸控產品上的金屬網格Metal Mesh也頗受業界好評,未來一旦觸控面板產業大量導入Metalon ITO製程,琦芯可望率先受惠。
  • 天馬微電子和京東方先後量產In-cell觸控面板,目前僅能適用於HD解析度面板
    京東方及天馬量產LTPS產線後,都積極導入Full HD高解析度手機用面板及I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生產,力圖打入大陸前五大手機品牌面板供應鏈。不過DIGITIMES Research認為,天馬在5.5代LTPS TFT線量產時程及生產良率提升皆優於京東方,2015年相關出貨成長機會將優於京東方。
  • 宸鴻吞小米觸控面板訂單 取代勝華
    勝華重整的轉單效應發酵,F-TPK宸鴻成為大贏家,今年將取代勝華,取得小米觸控二成訂單,並通吃變形筆電訂單,加上蘋果Apple Watch觸控面板已出貨,挹注TPK本季淡季不淡,第2季起又有蘋果12.9英寸大iPad與iPhone 6s陸續出貨,在小米、蘋果訂單帶動下,TPK今年獲利可期。
  • 宸鴻取代勝華 吞小米觸控面板訂單
    勝華重整的轉單效應發酵,F-TPK宸鴻成為大贏家,今年將取代勝華,取得小米觸控二成訂單,並通吃變形筆電訂單,加上蘋果Apple Watch觸控面板已出貨,挹注TPK本季淡季不淡,第2季起又有蘋果12.9英寸大iPad與iPhone 6s陸續出貨,在小米、蘋果訂單帶動下,TPK今年獲利可期。
  • 義隆電手機觸控筆、整合觸控功能面板驅動ICS隨時可量產
    3D感測人臉辨識已可應用在手機上,影像辨識方案則打進日系一線車廠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前裝市場。 董事長葉儀皓(左)及特助葉宗穎(右)展示3D感測人臉辨識、智能型手機觸控筆等新應用義隆電在筆電觸摸板市場佔有率已是坐二望一,過去在觸控市場累積的研發能量,將開始轉向智能型手機市場發展
  • 鴻海集團業成 傳奪iPad Pro觸控模組7成訂單
    iPad面板供應鏈洗牌,將在本季底量產的超大尺寸12.9吋iPad Pro,外傳將採用IGZO面板,負責操刀的夏普試產順利,將成為新一代iPad的主要供貨商。在iPad觸控模塊方面,外傳業成(6456)與宸鴻(3673)供貨比重變更為7比3,相較於以往的5、5分,業成大增不少。原本傳出將在上半年推出的蘋果12.9吋iPad Pro,幾經難產,原因在於面板良率出問題,迫使量產時程延後到第3季底。供應鏈透露,不同於過去iPad都是採用a-Si非晶矽TFT面板技術,這次因為面板變大、耗電量增加,蘋果希望改用更省電的IGZO面板。
  • 手機觸控IC殺到見骨 臺廠轉向改吹利基風
    在2015年手機觸控IC報價只有更低、沒有最低的壓力籠罩下,臺系觸控IC供貨商已開始有意無意避開手機觸控IC市場,改將研發資源移往車用、工業用、家電及物聯網(IoT)等產品市場來作布局,以維繫觸控IC產品線的火種。
  • GIS業成吃下7成11吋iPad Pro觸控面板貼合訂單
    蘋果將推11吋iPad Pro GIS拿7成觸控貼合單。
  • 驅動IC廠矽創整合觸控暨面板驅動IC第四季完成產品設計
    驅動IC廠矽創(8016)進軍整合觸控暨面板驅動IC(TDDI)市場,目前預定今年第四季完成產品設計,並將送樣至模塊廠認證,明年搶食中高階智慧型手機訂單。智慧手機市場今年以來吹起TDDI風潮,原因在於產品整合觸控、面板驅動IC後,將可望節省認證時間及產品分開拉貨的成本,因此中國大陸各大手機廠華為、OPPO及Vivo等,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智慧手機幾乎都已經導入TDDI,讓相關IC設廠商大啖訂單。矽創早已嗅到這波趨勢,因此在近年開始啟動TDDI研發,終於今年可望開花結果。
  • 宏基華碩面板廠合作研發ultrabook面板
    我們獲悉,宏基、華碩電腦正在與友達光電(AUO)、奇美(CMI)兩家面板製造商合作,開發出新一代全高清筆記本面板,解析度1928x1080。蘋果公司2012年初發布下一代ipad,據稱將採用高解析度視網膜顯示屏,解析度在2048x1536,下一代ipad將推動市場選擇高解析度顯示屏,迫使品牌筆記本電腦廠商升級他們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