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區十大醫院:瀋陽1家,濟南1家,全部入圍中國醫院30強!

2021-01-06 阿力品百城

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聊過北方地區的十大醫院。今天我們通過復旦版本的百強醫院榜單,一起討論一下北方地區的醫療水平。從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有著南強北弱的局面。2020年,中國GDP總量十強城市,天津的位置將大概率被南京取代。中國城市十強經濟體,暫時有可能只剩下北京。但在醫院實力方面,南北的差距基本沒有,北京、西安、瀋陽等中心城市的醫療實力,都足夠亮眼。

根據復旦版百強醫院榜單,北方地區十大醫院依次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值得指出的是,北方地區十大醫院,全部都入圍了中國醫院30強,實力都很強大。

不過北方地區的頂尖醫院,主要集中於北京。從醫院的綜合實力來看,北京也是我國醫療實力最強的城市。復旦百強醫院榜單中,北京共入圍了21家,超過了總數的五分之一。而很多傳統強市的百強醫院數量,都在5家以下。像北方另一個直轄市天津,僅3家醫院入圍了百強醫院。北京的存在,也是瞬間拉高了北方整體的醫療軟實力。

從北方地區十大醫院的入圍情況來看,瀋陽、濟南、西安和鄭州各入圍1家,剩下6家全部在北京,這也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其實在整個復旦版的百強醫院中,北方地區沒有一個普通地級市入圍。除去省會和直轄市,北方地區還有青島入圍了1家,但青島的城市級別也是副省級計劃單列市。所以要想入圍該版本的百強醫院,難度是極大的。

所以北方地區十大醫院,體現的更是我國頂尖的醫療水平。從具體排名來看,西安的西京醫院位居全國醫院第8位,瀋陽的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位居第17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位居第18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位居第23位,這四大省會最高的醫院排名都不低。我們認為,這四大醫院的排名雖然有高低,但各自醫院的實力卻是比肩而立,非常接近。

仔細觀察,北方地區十大醫院也是剛好分布於五大城市群,分別是京津冀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和山東半島城市群。這五大地區,都是北方未來發展的重要節點。而如此關鍵的區域,都配備這樣一家頂級的醫院,也是實至名歸。

其實北方地區在十大醫院之外,還有很多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好醫院,如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同仁醫院、北京阜外醫院、瀋陽盛京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等等。那麼對於北方地區的十大醫院排名,你們又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中國西部十強醫院:華西醫院第1,西京醫院2,重慶入圍4家!
    有學者提出,最近幾十年,中國的發展差距已經從東西部地區轉變到了南北的差距。 不少機構已經預測,2020年全年的GDP十強城市數據,北方地區將只剩下北京。當然,這個僅僅體現的是經濟數據。如果論發展水平,北方地區其實並不弱。
  • 吉林省九大醫院:延邊1家,吉林市2家,剩下6家全部在長春!
    如今,各地對於醫院的發展都非常重視。東北地區曾經是我國發展的先行地,雖然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醫療水平依然不弱。我們認為,醫療的發展除了經濟因素外,還需要長時間發展的積累以及科教文衛的支持。之前我們聊了遼寧、黑龍江兩大省份的醫院發展,今天再來聊一聊吉林省的。
  • 華東地區十強醫院:瑞金醫院第1,浙大一附院第4,齊魯醫院入圍!
    復旦版本的最新醫院排名已經出爐,我們也得到了華東地區十強醫院的數據,依次是上海瑞金醫院、上海中山醫院、上海華山醫院、浙江大學一附院、上海仁濟醫院、浙江大學二附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上海九院以及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從排名來看,華東地區十強醫院全部入圍了全國30強,實力都非常頂尖。華東地區,如果從省份經濟實力來看,江蘇和山東的總量優勢明顯在浙江之上。
  • 浙江十大醫院:台州1家,溫州2家,寧波二院排在第10!
    剛剛公布的復旦版本百強醫院中,浙江入圍了5家,分別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
  • 安徽九大醫院:蕪湖1家,蚌埠1家,剩下全部在合肥!
    醫院的發展是一個地區的基礎,隨著地區經濟的崛起,醫療實力必然也會隨之提升。2020年前三季度,安徽的經濟總量已經穩居中國十大省份,也是首次超越了直轄市上海。十年間,安徽從一個落後的中部小省,一躍成為了我國強省第二梯隊的成員。安徽全省下轄16個地市,總人口約為6300萬,已經成為了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 浙江十大醫院:邵逸夫醫院第3,溫州入圍2家,杭州佔到8家!
    最近關於浙江十大醫院的討論不絕於耳,其排名是依據多年前的一份數據。如今看來,這個排名似乎也應有所變動。當然,任何排名都會有所側重,並不能做到完全準確。目前,關於醫院排名,大家最為信任的就是復旦大學醫療研究機構出品的百強醫院榜。復旦榜單中,能入圍的全部都是頂級醫院。
  • 雲南九大醫院:玉溪1家,曲靖1家,剩下7家全部在昆明!
    也正是因為雲南的旅遊業,才使得昆明的機場客流長期穩居中國十強機場。雲南的少數民族眾多,文化形態也較為豐富。雲南位於我國西南地區,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為4800萬。雲南境內主要以山地丘壑為主,河流眾多,可利用的平原面積不足一成。截至目前,雲南下轄16個地級行政區,GDP總量為23223億元。
  • 中國醫院50強:江蘇4家,廣東6家,四川華西口腔入圍前50!
    像西安、瀋陽等傳統省會,GDP還不足萬億,但整體的醫院發展明顯領先著蘇州、深圳、寧波等經濟強市。 比如西安的西京醫院雖然高居十強,但在中國50強醫院中,整個陝西也只入圍了一個西京醫院。所以,區位確實決定了頂級醫院的產生,但經濟水平同樣能提升醫療實力。
  • 安徽十大醫院:省立醫院第2,安慶醫院第10,蚌埠蕪湖入圍四強!
    無論是地區經濟、民生民富,還是科技創新、醫療水平等,都取得了全面的突破。近幾年,安徽的GDP總量、財政收入等核心指標,都已經排在了中國省份的前十。不少學者表示,從綜合實力而言,安徽已經坐穩了中國十大強省。從趨勢來看,安徽的發展還將持續前行。我們認為安徽能夠迅速躋身中國強省第二梯隊,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其一,是自身強大的科教實力支撐,安徽擁有中科大、合工大、安醫大等知名高校。
  • 湖北十大醫院:十堰太和醫院第4,中南醫院第5,宜昌襄陽入圍!
    湖北位於我國中部地區,總面積18.59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為6000萬。湖北下轄12個地市以及1個自治州,其中武漢是國家中心城市,行政級別為副省級城市。那麼湖北的醫院實力如何呢?從上個月最新公布的復旦百強醫院榜單中,我們感受到了湖北強大的醫療實力。首先是湖北的頂級醫療水平,百強醫院前十名中,湖北入圍了2家,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和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 黑龍江十大醫院:大慶油田總醫院第4,齊齊哈爾、佳木斯入圍!
    曾經的東北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地,目前依然是關鍵的重工業基地。但在各類經濟數據方面,東北地區的輝煌早已不復存在。黑龍江作為我國最北方的省份,經濟實力確實有些力不從心,但在地區軟實力方面依然有著特色。最新的復旦百強醫院榜單中,黑龍江就入圍了2家。至少黑龍江這個醫療實力,還是比不少省份強的。
  • 遼寧五大醫院:大連2家,瀋陽3家,遼寧醫療水平不輸山東、江蘇
    我們就來聊一聊遼寧的醫院發展,前幾日,廣東一機構公布了我國頂級醫院百強榜單,遼寧就入圍了4個。其中位於瀋陽的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高居我國醫院第13位,實力非常突出。
  • 北京十大醫院:同仁醫院第8,宣武醫院第10,積水潭出局前十!
    雖然上海的經濟實力長期位居我國城市第1位,但在綜合實力方面,北京還是略勝一籌。特別是北京的醫療實力和科教實力,更是遙遙領先。北京的公立三甲醫院就超100多家,比任何一個省份都要厲害。北京作為首都,集聚了全國各類頂級資源,人才更是數不勝數。北京醫療實力的強大,最為關鍵的還是其高校實力的支撐。
  • 上海十強醫院:華山醫院第3,上海六院第8,都入圍了全國50強!
    上個月,復旦醫療研究機構公布了最為權威的百強醫院榜單。其中,北京入圍了21家,上海入圍了18家,廣州入圍了9家。 根據最新的復旦版本的醫院榜單,上海排名前十的醫院依次是上海交大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交大附屬仁濟醫院、上海交大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這十家醫院也被譽為上海十強醫院,而且都入圍了全國醫院50強!
  • 上海十大醫院:仁濟第4,上海九院第5,共4家入圍全國20強!
    想必大家也經常看到不少網友討論上海十大醫院、上海十大高校之類的話題,科教和醫療是一對共生體,也是普通老百姓最關心的兩個領域。  當然,上海的醫院發展和北京一樣,主要是基於醫學院校的支撐。雖然在某些地區,地方醫院的發展可能勝過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但目前中國各大頂級的醫院,基本都是高校附屬的。
  • 上海10強醫院排名:4家入圍全國20強,上海交大瑞金醫院排第一
    估計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是貴州或者雲南那邊的某一座城市,因為那邊的環境比中東部地區要好很多,這一點是大家公認的。那事實上,中國人均壽命最長的城市,真的在雲南和貴州嗎?其實中國人均壽命最長的城市在東部地區,而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海。
  • 北京十強醫院:天壇醫院第7,阜外醫院第9,都入圍了全國40強!
    前天,我們通過復旦版本的百強醫院榜單,討論了一下上海的十強醫院。目前中國各大城市的醫療格局中,北京和上海的實力可以說是處於第一梯隊。此次復旦版本的百強醫院中,上海共入圍了18家,其中上海十強醫院都入圍了全國50強。
  • 北京十強醫院:協和醫院第1,阜外醫院上榜,都躋身全國40強
    就中國各大城市的醫療發展水平而言,北京和上海絕對處於第一梯隊領軍城市。根據復旦版本的百強醫院榜單,上海共入圍18家,前十強醫院都入圍全國50強。北京的醫療水平更厲害,共入圍21家,十強醫院全都上榜全國40強。縱觀整個華北地區此次共入圍了24家,全部被北京和天津拿下。
  • 遼寧3家醫院入圍全國百強,中醫大附一醫院、盛京醫院、戰區總院
    11月, 一年一度的復旦版本「中國醫院排行榜」出爐。排行榜前三甲的依舊是: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具體到遼寧省,有3家醫院榜上有名,全部都在省會瀋陽,分別是: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北部戰區總醫院。其中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都進入了全國前五十。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遼寧省實力最強的醫院,除了綜合排名高居全國十七,在一些專科排名上也是位居全國前列。
  • 中國百強醫院城市分布:北上實力超群,省會城市優勢顯著
    廣州上榜9家的規模,雖然相較於榜單上京滬之外的城市有一定的優勢,但是與京滬二城的差距仍十分明顯。 特別是在代表最頂尖醫療資源的十強醫院之中,上海上榜3家,北京上榜2家(但排名極高,第1&第3),廣州則僅上榜1家醫院。由此依舊可以看出,三城之間的醫療水平的實質性差別。具體情況,大家還可以通過榜單上各家醫院的總得分數據進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