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商銀行開業定位物聯網科技 民營銀行負債創新之監管問題迫切

2020-12-28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4月16日,無錫錫商銀行正式開業成立,這是全國第19家、江蘇省內第二家民營銀行。

江蘇也是截至目前唯一擁有兩家民營銀行的省份。另一家是2017年6月份開業的蘇寧銀行。

自2014年首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以來,民營銀行的發展已走過6年曆程。

「總體來看,民營銀行發展到今天表現不錯,基本實現了當初監管試點的初衷,拓展了銀行的服務範圍,將一批原來不屬於銀行服務的群體納入了進來,一些線上創新也為銀行業經營探索出了新道路。但民營銀行內部差異是非常大的。」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如此評價民營銀行的發展。

定位物聯網特色科技型銀行

4月15日,無錫錫商銀行完成了工商註冊,註冊資本20億元,總部設立在無錫市,由紅豆集團、江陰澄星集團、興達投資集團、恆科新材、雙象集團、利創新能源、感知技術、紅豆股份8家股東發起成立,紅豆集團持股比例最高為25%,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CEO周海江擔任無錫錫商銀行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長。

此外,江陰澄星集團持股24%,興達投資集團、恆科新材、雙象集團、利創新能源均持股9.99%,感知技術持股6.04%,紅豆股份持股5%。

民營銀行自誕生起就自帶「科技」基因。由於物理網點受限(監管對民營銀行有「一行一店的限制」),民營銀行主要通過線上方式創新產品開展業務,部分民營銀行依託自身的股東生態背景,線上業務創新頗為成功,規模也急速擴大,並開始對外賦能,帶動整個銀行業紛紛向線上拓展。近幾年,傳統銀行發力金融科技,並形成一股成立科技子公司的風潮。

疫情期間,這一方向再次得到強化。「鼓勵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加強與主要依靠網際網路運營的民營銀行的業務合作,為小微企業精準滴灌,提高復工復產小微企業的貸款可獲得性。因為這些民營銀行手中有大量的大數據,主要是藉助網際網路去運營,這是他經營上的特點。」今年3月份,銀保監會在國新辦發布會中表示。

從定位上看,民營銀行大致分為兩類:注重線上業務的網際網路銀行,注重線下業務的產業、區域經濟銀行。從此前18家民營銀行的發展情況看,注重網際網路的民營銀行發展較快,尤其是兩家網際網路巨頭系的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

最新成立的錫商銀行明確自身定位:堅定科技普惠、錯位發展的方向,以移動金融和物聯網技術為手段,構建網際網路金融、物聯網金融相融合平臺,探索和打造具有物聯網金融特色的科技型銀行。

據了解,錫商銀行的行長和兩名副行長均來自中信銀行。兩名副行長中,一名為技術背景,曾在工商銀行和中信銀行的信息技術部門任職,此前曾任中信銀行的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另一名副行長主要擁有銀行資管和零售業務背景,曾是中信銀行資管中心副總裁和南粵銀行零售事業部總裁。

發展兩極分化和監管不確定性

此前18家民營銀行的經營情況,最大的特點是兩極分化。

截至目前,已經披露了2019年度業績的6家銀行來看,億聯銀行、振興銀行、富民銀行均實現營收和淨利潤翻番。湖南三湘銀行和富民銀行開始步入10億營收隊列。而在2018年,僅有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三家營收超過10億。

再從2018年的經營數據來看,截至2018年末,微眾銀行總資產2200億元,網商銀行為959億元。其他銀行與之相差甚遠,資產規模均在400億以下。

營收上的馬太效應更是明顯。2018年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的營收規模分別達100億和63億,同比增速分別為47%和49%;其他民營銀行營收均在10億以下。事實上,微眾銀行的淨利潤佔據了整個民營銀行的半壁江山。

受限於一行一店的制約,民營銀行發展受股東背景影響巨大,其他民營銀行股東的線上生態無法與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相比。

從監管初衷看,設立民營銀行並非為了與傳統銀行形成正面競爭,而是通過差異化定位、特色產品去服務傳統銀行覆蓋不到的小微企業。從經營和產品上看,相比傳統銀行,民營銀行的差異化和特色較為明顯;但在民營銀行之間,則同質化嚴重。比如,2018年微眾銀行推出「智能存款+」產品,很快幾乎所有的民營銀行都蜂擁而上。

在負債壓力下,不少傳統銀行近期也推出拼團存款等類似的創新,可見民營銀行的創新探索對行業影響深遠。但民營銀行的創新還面臨監管上的不確定性,比如智能存款產品就曾遭遇監管約談。

「監管需要儘快跟上和適應,如果還是以傳統思路來監管,把線上當做一種補充,禁止線上創新,那可能很難發展。但如果順應規則,鼓勵線上創新的方向,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這個監管方向明確下來後,對整個行業都影響深遠。」曾剛說。

根據天風證券的研報,其測算的14 家民營銀行截至2018年底的平均同業負債佔比達到30.84%。其中,新網銀行同業負債佔比高達 57%。隨著時間推移,民營銀行需要逐步達標同業負債不得超過1/3的監管約束,「一行一店」限制仍在,負債壓力將逐步凸顯。

相關焦點

  • 錫商銀行正式開業 紅豆集團CEO周海江任董事長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 李亞男民營銀行再添新丁4月16日,錫商銀行正式開業。作為江蘇省第二家、蘇錫常首家民營銀行,錫商銀行從籌建到開業經歷了近7個月的時間。在開業現場,錫商銀行董事長周海江表示,「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和激烈的競爭態勢,無錫錫商銀行將堅持「普惠金融八方共贏」,積極探索具有物聯網金融特色的科技型銀行,成為民營銀行中現代企業制度+企業黨建+社會責任的樣板,打造成全國民營銀行的標杆。」
  • 第19家民營銀行無錫錫商銀行開業 董事長為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
    來源:金融界網站4月16日,無錫錫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無錫錫商銀行」)開業暨支持復工復產授信儀式在無錫舉行。江蘇省、無錫市等多位領導出席開業儀式。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監管局負責人現場宣讀《關於無錫錫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開業的批覆》,並頒發金融許可證。會上,無錫錫商銀行分別與江蘇銀行、興業銀行南京分行、國聯證券、神州數碼、華為江蘇、數美天下、明略科技、深度好奇等單位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同時,為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無錫錫商銀行還與朝陽集團、泰信機械、華精新材、大經供應鏈、中恆大耀等企業舉行授信籤約。
  • 無錫錫商銀行開業 打造物聯網金融特色科技型銀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6日訊 今日,無錫錫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無錫錫商銀行」)開業暨支持復工復產授信儀式在無錫錫東紅豆財富廣場舉行。參加此次活動的江蘇省領導有吳政隆、許仲梓、陳建剛,市領導有黃欽、杜小剛、徐一平、周敏煒、陳德榮、朱愛勳,省金融監管機構領導,區領導有顧中明,等等。
  • 錫商銀行逆勢開業 物聯網金融特色銀行有何勝算?
    而在股權結構方面,錫商銀行共有八大股東,包括興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紅豆集團、江陰澄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等。周海江在開業儀式上表示,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和激烈的競爭態勢,無錫錫商銀行將堅持「普惠金融 八方共贏」,積極探索具有物聯網金融特色的科技型銀行,成為民營銀行中現代企業制度+企業黨建+社會責任的樣板,打造成全國民營銀行的標杆。
  • 第19家民營銀行成立錫商銀行成立 共有紅豆集團等八大股東
    2019年9月,錫商銀行正式獲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籌建批覆,成為我國第十九家、江蘇第二家民營銀行。錫商銀行定位於以移動金融和物聯網技術為手段,探索和打造物聯網銀行。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錫商銀行共有八大股東,包括興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紅豆集團有限公司、江陰澄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
  • 錫商銀行二股東陷借貸糾紛
    每經記者:李玉雯 每經編輯:廖丹近期,無錫錫商銀行的股權現身於阿里司法拍賣平臺。該行3.7億股股權被劃分為均等的37筆,即每筆1000萬股,將於11月10日拍賣。每筆股權起拍價為1000萬元,較評估價打了七折。記者注意到,錫商銀行於今年4月16日開業,是繼蘇寧銀行之後江蘇第二家民營銀行,也是全國第19家民營銀行,註冊資本20億元。
  • 錫商銀行股權順利拍賣,發展前景被看好
    近日,無錫錫商銀行第二股東江陰澄星集團所持該行3.7億股股權順利完成司法拍賣,來自江蘇的3家民營企業接下被拍賣的銀行股權。在疫情衝擊下,與大批城商行和農商行經營股權或無人問津、或多次拍賣無果不同的是,該行的股權拍賣一次就宣告結束,顯示競拍股東對錫商銀行發展充滿信心。江蘇恆科新材將成為第二大股東
  • 微眾、網商持續領跑:19家民營銀行的最新變化
    隨著江蘇無錫錫商銀行在今年4月13日獲批開業,我國已共有19家民營銀行。這19家民營銀行目前整體發展情況如何?各自如何定位?誰家最賺錢?今日薦讀來自公眾號「任博宏觀論道」的梳理文章。>  1、2019年9月16日獲批籌建的江蘇無錫錫商銀行於2020年4月13日獲批開業(蘇銀保監復(2020)132號),這是我國第19家民營銀行,錫商銀行註冊地為江蘇無錫、註冊資本為20億元。
  • 「捷徑」被堵 民營銀行另謀攬存出路
    看懂研究院研究員卜振興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網際網路渠道是民營銀行的導流基礎,目前轉換渠道肯定會導致負債端資金來源的不穩定性,民營銀行轉向第三方社交平臺,或者銀行App,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尤其是社交平臺可能成為新的導流窗口,但是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App推廣時也會面臨著推廣費用和推廣效果的問題。
  • 排名在民營銀行中掉隊 北京中關村銀行個貸管理存缺陷被監管處罰
    作為北京首家民營銀行,北京中關村銀行在開業首年即實現盈利,不過,這家由11家中關村知名上市公司發起設立的民營銀行在之後的發展中卻掉隊了。在19家已開業的民營銀行中,截至2019年末,北京中關村銀行總資產排在後幾位。開業不到四年,該行已換了三任行長。
  • 江西首家民營銀行裕民銀行成立
    每經記者:李玉雯 每經編輯:廖丹在銀保監會時隔兩年半重啟批籌後,民營銀行隊伍再次擴容。9月28日,江西省首家民營銀行江西裕民銀行成立,成為全國第18家開業的民營銀行。據了解,從批籌到成立,該行僅用時四個月,創下江西省銀行業機構成立速度第一。
  • 錫商銀行股權掛上拍賣臺 3.7億股將被拍賣?
    來源:證券日報網 • 2020-10-12 13:54:16 銀行股權在司法拍賣平臺上進行處置的案例屢見不鮮,而這次拍賣標的出現了剛剛成立僅半年的民營銀行錫商銀行的身影。
  • 開業三年半換三任行長!北京中關村銀行個貸管理存缺陷被監管處罰
    作為北京首家民營銀行,北京中關村銀行在開業首年即實現盈利,不過,這家由11家中關村知名上市公司發起設立的民營銀行在之後的發展中卻掉隊了。在19家已開業的民營銀行中,截至2019年末,北京中關村銀行總資產排在後幾位。開業不到四年,該行已換了三任行長。
  • 2019年民營銀行業績權限掃描:兩極分化加劇 同業負債壓降
    民營銀行成立之初由於缺乏線下網點,吸儲成為難題,同業負債佔全部負債比重較高,而存款佔比較低。從2019年年報來看,各家民營銀行的負債結構延續了2018年的調整步伐,同業負債繼續壓降,存款佔負債的比重繼續提升。
  • 非接觸式銀行,是科技型銀行還是有銀行牌照的科技公司?
    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是民營銀行中僅有的三家擁有異地展業資格的網際網路銀行,而其背後的股東分別是騰訊、阿里、小米三家網際網路巨頭,目前業績處於民營銀行的第一梯隊。三家銀行的股東資源、發展基礎、業務定位各不相同,產品結構、人員架構等也各有特點,因此在數據上也呈現出明顯的差異。
  • 錫商銀行3.7億股股份被拍賣,第三大股東拍得2.8億股
    錫商銀行3.7億股股份被拍賣,第三大股東拍得2.8億股 澎湃新聞記者 陳佩珍 2020-11-11 19:32 來源:
  • 中南銀行再現 湖北有望誕生第二家民營銀行
    我國民營銀行於2014年試點,目前已有19家獲批籌建,其中17家已開業運營。2014年1月初,銀監會網站透露,民營銀行將在2014年試點先行,首批試點3—5家,實行有限牌照。此後,由騰訊、百業源、立業等數十家民營資本參與,我國首批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設立。2016年6月,民營銀行開始進入第二批試點進程,整個2016年共批籌12家民營銀行。
  • 萬億民營銀行路在何方?
    另一邊卻是民營銀行高調試點,一出場就是騰訊、阿里等大佬壓陣,有股東的流量加持,又趕上金融科技快車道和網際網路金融大潮,儘管有人向總理叫苦「銀行是弱勢群體」,也有很多銀行人自嘲「金融民工」,但民營銀行依然高歌猛進,似乎風景這邊獨好。 時至今日,第一批開業的民營銀行已經歷五年發展,第二批開業的民營銀行也已走過三個年頭。
  • 北京中關村銀行:業績坐「過山車」,開業不到四年換三任行長
    作為北京首家民營銀行,北京中關村銀行在開業首年即實現盈利,不過,這家由11家中關村知名上市公司發起設立的民營銀行在之後的發展中卻掉隊了。在19家已開業的民營銀行中,截至2019年末,北京中關村銀行總資產排在後幾位。開業不到四年,該行已換了三任行長。近日,北京中關村銀行又收到監管罰單,因「個人貸款管理存較大缺陷、資產轉讓不合規」被罰80萬元。
  • 盤點18家民營銀行科技人員:微眾銀行超千人,新網銀行佔比達70%
    從2014年12月微眾銀行開業算起,截至2019年末,我國已經迎來了「民營銀行五周年」。這種全新業態由試點走向成熟,並具有濃烈的網際網路基因,未來監管層將批設更多的民營銀行,展現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