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臨近春節,又到了合家團聚的日子。一張承載團圓期待的火車票依舊成為很多人煩惱的事。儘管官方購票系統12306上線「候補購票」功能為用戶「搶票」,但是依舊難以滿足大量的出行需求;不少用戶選擇用搶票軟體購票,購買「VIP包」、請好友幫忙「加速」等招數各顯神通……
記者調查發現,搶票軟體依舊存在「打擦邊球」進行捆綁搭售的行為,且大量高速刷票擠佔了12306的網站資源。業內人士以及部分用戶建議,不斷完善購票方式、渠道,進一步優化升級12306系統功能,提升用戶購票體驗,給予用戶公平公正的購票環境。
搶票軟體偶有捆綁搭售等
「擦邊球」行為
2018年12月27日起,鐵路部門在12306網站(含手機客戶端)上線「候補購票服務」功能。據了解,「候補購票服務」試點是:春節節前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廣東地區始發,終點到四川、重慶地區的所有列車;春節節後四川、重慶地區始發,終點到北京、滬寧杭、廣東地區的所有列車。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候補購票」功能全免費。候補購票功能不收取額外費用,搶票速度和成功率均優於搶票軟體,每名用戶可提交一個候補訂單、選擇兩個相鄰的乘車日期、預訂三張車票。
記者採訪的多位購票人士均表示,熱門線路很難通過12306系統買到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搶票軟體買票。
記者在手機應用商城搜索「火車票」,發現有幾十種具有搶票功能的APP,隨機下載攜程旅行、智行火車票、去哪兒旅行、飛豬、同程旅遊、高鐵管家、鐵友火車票等知名度較高的APP後發現,這些APP都有「自動識別驗證碼、自動搶票、監控餘票、預約提醒」等功能,預約加價搶票,需要支付幾十元不等的費用,或者請朋友點擊幫助「加速」。
記者所在的幾個微信群,每天都有人在群裡轉發替好友加速購票的連結。他們表示,搶票軟體收服務費也無可厚非,起碼還有希望買到票。如果沒有搶票軟體,可能更沒希望。
在北京工作的林倩倩老家在安徽,回家的線路屬於熱門線路。她在去哪兒旅行APP購買了40元的「加速包」,又請朋友加速,現在已經到達「光速搶票」了,距離最高級別「極速搶票」只有「一步之遙」。「多花百八十元買到票,也能接受。」林倩倩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1月1日起正式實施,以往屢遭消費者投訴的售票捆綁搭售問題,是否得到有效遏制?以後通過這些在線旅遊網站或APP、搶票軟體預訂飛機票、火車票,還會遇到那些捆綁搭售「陷阱」嗎?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APP或微信小程序除了加價購票外,還有捆綁銷售的問題,「打擦邊球」的銷售保險、餐食、租車等套餐等依然存在,價格在十元到幾十元不等。
記者在智行火車票嘗試搶票,系統默認推薦40元/人的急速搶票。如果需要選擇免費的「低速搶票」,需要在最開始的設置中將速度選為低速。在高鐵管家12306購買界面,記者看到,立即預訂下有一行小字,註明「VIP優享出票10元」,而不需要付費的「普通預訂」選項不易發現。在攜程旅行APP,記者點擊「預訂」後彈出一個頁面,這個頁面如果不仔細看,很容易點擊平臺用顯著深色突出的「加入行程」入口,而點擊這個入口是要加收38元服務費。雖然旁邊有「我不需要,繼續預訂」入口,但這個入口不僅用了不顯眼的淡灰色,而且字號也非常小。在微信小程序「同程藝龍酒店機票火車票」上,有兩種方式購票:一種是「12306購票」,一種是「便捷購票」,可以7×24小時購票,但需收取增值服務費。
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工作人員登錄多家在線旅遊平臺網站,體驗購買機票和火車票過程中是否存在默認勾選等違規搭售行為。體驗調查發現,各在線旅遊平臺均沒有發現明顯默認勾選行為,基本能做到「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但個別在線旅遊平臺在營銷策略上,仍抱有「打擦邊球」的僥倖心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十九條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第七十七條更是「剛性」:電子商務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搭售商品、服務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搶票軟體對12306網站速度
構成一定衝擊
業內人士表示,從2012年「小作坊」式的自製搶票軟體,到成系列、成規模的搶票軟體,其背後往往都有「養號」、惡意註冊等行為。而且大量搶票軟體對12306網站速度也造成衝擊,影響了購票的公平公正。
據了解,目前,12306售票處理能力已提升到1500萬張/日,日常運行平穩。同時,12306網站上推出了訂「外賣」平臺、接續轉乘、動車組選座等全新功能。
面對複雜的網絡環境,挑戰還不僅僅是使用人數的上漲。惡意搶票等網絡售票黃牛和很多搶票軟體的誕生又讓12306系統面臨巨大壓力。業內人士介紹,人工刷新網頁的速度和次數是有限的,而機器或軟體自動刷新網頁的速度可任意設置,極容易將12306伺服器內存空間佔滿。
鐵道科學研究院電子計算技術研究所一位工作人員也表示,如果沒有刷票行為,按照12306的網絡帶寬和系統能力來說,處理普通旅客購票會很輕鬆,但搶票軟體對系統的處理能力造成比較嚴重的衝擊。很多「黃牛」從別處獲取個人信息,然後在搶票軟體平臺上搶註導致個人無法正常使用個人帳戶。去年春運高峰一秒30萬次查詢,查詢量之所以大,主要是因為刷票軟體在不停地刷。
中鐵銀通支付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晴說,目前12306系統日處理能力近2000萬張,三分之一到一半都被第三方軟體搶走,大部分系統處理能力變為刷票軟體服務,很多數據處理造成無效浪費。「現在第三方軟體都是以客戶的身份來刷的,我們又不能禁止。大量的刷票軟體對網站造成衝擊。」羅晴說。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李紅昌說,對火車票銷售的公平性應有更嚴格的要求。「搶票軟體造成了購票的不公平,搶佔了12306大量的流量資源。」
業內人士表示,惡意註冊網際網路帳號和「養號」是網絡黑灰產業的源頭之惡,這一行為在網際網路空間廣泛存在,也包括搶票軟體。
網絡搶票軟體還成為一些網絡黃牛的囤票「幫兇」。去年9月,佛山鐵路警方在開展打擊倒票行動中,發現了一家網店存在倒賣車票、交易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行為。在涉案嫌疑人的作案電腦裡,警方查獲了其從網上非法購買的鐵路「12306」個人購票帳號信息4000餘條、公民個人信息5.6萬餘條。據嫌疑人周某交代,其自2016年8月開始其非法從事網絡倒票活動,在QQ、微信、淘寶等網絡平臺廣泛發布倒賣火車票信息,在網絡搜羅和購買他人鐵路「12306」購票帳號,並租用搶票軟體搶票後囤積火車票,以每張加價30元至50元不等的價格倒賣,與客戶在線上完成支付交易。
此外,通過搶票軟體還有信息洩露的風險。用戶使用網絡搶票軟體之前,授權平臺方使用自己的12306購票帳號及密碼。記者發現,在授權過程中,平臺會獲取旅客帳戶中的所有常用聯繫人的姓名與身份證號等信息,信息可能有洩露或被竊取風險。
完善12306系統功能
給用戶更好體驗
儘管12306不斷完善功能,給購票者更好的體驗,但是距離用戶的期待還有一段距離。除了用戶吐槽的系統經常出現「網絡出錯」「驗證碼錯誤」等,很多用戶認為春運、國慶等時段通過12306系統越來越難買到票。業內人士建議進一步完善12306系統功能,優化購票渠道和功能,給用戶更好的使用體驗。
在北京工作的劉宇老家在遼寧。自從1月2日起,她每天上午10點和12點半都準時在12306系統搶票,可是都沒有買到。試了4天之後,她通過智行火車票APP購買一張北京到吉林的全程票,中途下車。「12306不好用,前些年還能搶到票,這兩年都是靠搶票軟體。」劉宇說。
「如果12306很好地實現了預約候補功能,相當於把失去的市場拉回來,第三方搶票平臺自然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市場。」李紅昌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喬新生認為,目前尚沒有專門法律對這種行為進行規制。如果用戶在官方票務平臺購買火車票非常便利,他們就不需要通過搶票軟體搶票。他認為解決途徑在於改進官方票務平臺的服務質量。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建議公安部門積極與鐵路部門配合,從源頭上阻斷惡意訪問,對於惡意刷票的行為,要嚴肅查處並定期向社會公布。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