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實習薪酬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又有重大變化

2020-12-23 中稅匯金

針對實習生取得的報酬是按照工資、薪金繳納個人所得稅還是按照勞務報酬繳納個人所得稅問題,曾經在網上掀起過一輪風波。2016年10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曾在官微中發表了《【新聞澄清】實習生「勞務報酬稅」是誤用稅收政策》,文章指出實習生群體被徵收勞務報酬稅屬於企業誤用稅收政策,實習生工資應當按「工資、薪金報酬」處理,與正式職工享受同等稅制。

但是,到了2020年,對於實習生報酬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口徑又發生了重大變化。最近,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3號),文件第二條規定: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2018年第61號)規定的累計預扣法計算並預扣預繳稅款。同時,公告解讀對第二條解釋如下:

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2018年第61號)規定的累計預扣法計算並預扣預繳稅款。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具體計算公式為: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收入額-累計減除費用)×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在本單位開始實習月份起至本月的實習月份數計算。

上述公式中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按照2018年第61號公告所附的《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執行。

如,學生小張7月份在某公司實習取得勞務報酬3000元。扣繳單位在為其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時,可採取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稅款。如採用該方法,那麼小張7月份勞務報酬扣除5000元減除費用後則無需預繳稅款,比預扣預繳方法完善調整前少預繳440元。如小張年內再無其他綜合所得,也就無需辦理年度彙算退稅。

所以,我們看到,到了2020年,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3號規定,大學生實習取得的報酬改為了按「勞務報酬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鑑於我們2019年實施的新《個人所得稅法》採用了綜合所得徵收,勞務報酬所得併入了綜合所得。因此,13公告雖然把大學生實習報酬從「工資、薪金所得」改為了「勞務報酬所得」,但實際上在當下稅制背景下不僅沒有給大學生實習報酬增加稅負,反而是減輕稅負了。

為什麼呢,第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規定: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也就是說,相對於「工資、薪金所得」而言,實習生報酬按「勞務報酬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可以多扣除「減除費用」,即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同時,在新個人所得稅法下,「勞務報酬所得」併入綜合所得,一年還可以減除6萬元的費用,扣除和稅率與按「工資、薪金所得」一樣。

因此,在新個人所得稅法下,國家稅務總局是用心良苦,特意將大學生實習報酬個人所得稅繳納項目從「工資、薪金所得」又調整為「勞務報酬所得」,且在平時預扣時就按累計預扣法預扣,實則是刻意來為大學生實習報酬個稅減負。

既然個人所得稅政策制定者在當下是如此響應國家減稅降負的號召了,後面就看要增值稅如何配合了。鑑於在企業所得稅上,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 ):企業因僱用季節工、臨時工、實習生、返聘離退休人員以及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所實際發生的費用,應區分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並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其中屬於工資薪金支出的,準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

鑑於企業所得稅將實習生報酬認定為工資、薪金。所以,我們認為,增值稅政策也應該從講政治的角度出發,跟著企業所得稅口徑走,即在增值稅上建議將實習生報酬認定為「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聘用的員工為本單位或者僱主提供取得工資的服務」,不繳納增值稅。從而對於實習生報酬,企業可以直接造清單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扣除。

我們建議,對於實習生報酬,個人所得稅按「勞務報酬所得」預扣繳納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認定為工資,不繳納增值稅且用企業自製清單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這才是將減稅降費紅利最大化惠及納稅人的做法,必將得到廣大納稅人的擁護和讚賞。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及時獲取實用好文章!

「理個稅」提供最專業個稅資訊及籌劃與綜合管理服務。

來源:財稅星空

相關焦點

  • 對自然人或企業來講,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是不同的徵稅對象和納稅義務人。對自然人來講只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不需要交納企業所得稅;對法人企業來講也只需要交納所得稅。在這裡需要強調的是,老闆不等於法人企業。
  • 實習大學生的個稅申報如何操作?財務們看過來!
    ~聽說實習大學生入職後,個稅繳稅不一樣了,我得趕緊諮詢諮詢,我也剛剛成為公司的財務新兵,不管是為自己還是為公司,這個政策得理清楚。問我可就問對人了!為進一步支持穩就業、保就業,稅務部門完善調整年度中間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等人員有關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一起來學習~最新政策真的有,適用對象需分析首次入職拿工資,基本減除算算清實習要是有報酬,累計預扣來幫您備查材料先準備,扣繳單位要判定政策依據《關於完善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
  • 2020年薪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年薪制個稅如何計算?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個人所得稅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對象所徵收的一種稅,但是並不是每位居民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因為個人所得稅有一個起徵點,沒有達到起徵點的居民是可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那麼年薪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2020年薪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 個人所得稅繳納新政策內容是什麼?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比例?
    [導讀]個人在什麼條件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所得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僱   個人在什麼條件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 個人所得稅有好幾項組成,不全是大家認為的工資所得繳納
    個人所得稅也是我國一個比較大的稅種,一般都認為是工資繳納,其實不然,還有其他構成部分。像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工薪繳納所得稅佔比還非常小(看下面表格佔比)。其他佔比也不小的個稅組成部分有:工商個體戶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等。
  • 公司怎麼申報實習學生個人所得稅?
    扣繳單位在自然人扣繳客戶端應該如何完成申報操作呢?  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  01、政策規定  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
  • 乾貨|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新變化
    個人所得稅2020 年7 月28 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完善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 年第13 號)(以下簡稱「第13 號公告」),對當年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和學生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預扣預繳方法進行了調整
  • 退休工資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這裡都講清楚
    大家都知道,上班族,工資高於5000元的,都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那麼,離退休人員,如果也領取了退休工資的,而且金額也達到了5000元,要不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減徵個人所得稅,具體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並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1、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2、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大損失的。因此,離退休人員的退休工資所得,不需要繳納個稅的。
  • 個稅預扣預繳方法有變化!
    13號公告的變化13號公告有兩個重要的變化。第一個變化:對一個納稅年度內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月份數計算累計減除費用。
  • 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調整
    導語:近日,身邊有一些新參加工作和一些在校大學生朋友反應:因為受這次疫情的影響,能夠順利參加工作或通過勤工儉學改善經濟條件,已經非常幸運,但是又面臨吃、住、行等必要的生活開支,壓力很大。目前個人所得稅預繳政策就上述二種人群的規定,不僅增加了預繳階段的經濟壓力,同時年終彙算清繳比較複雜,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計算。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為進一步支持:穩就業、保就業,減輕當年上述二種人群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階段的稅收負擔,最新出臺頒布了《第13號公告》。
  • 大學生「被入職」,背後竟有企業藉此偷逃稅
    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大學生發現自己莫名「被入職」。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近期稅務部門與公安、教育等部門依法查處了一批冒用個人身份信息涉稅案件,涉及北京、河北、寧波、深圳等地多家企業和部分地區高校學生。「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大學生信息洩露多指向學校內部。一些企業利用買來的大學生信息虛假申報,藉此偷逃稅。
  • 年終獎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按稅法規定,年終獎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年終獎需要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則根據每個人綜合所得和扣除項目的不同,來確定年終獎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全年一次性年終獎的繳稅方法目前有兩種,一種是按綜合所得的方式將一次性年終獎,合併到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中匯總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另外一種是員工取得的一次性年終獎單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財稅【2018】164號,執行至2021年12月31日)。應該說,這兩種計算繳納一次性年終獎的方式,對計算員工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結果,還是有區別的。
  • 2020年薪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年薪制個稅如何計算?(2)
    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1、應繳納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   2、應納稅額=應納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張三在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適用5000元新的費用標準和新的稅率表:
  • 大學生「被入職」,背後竟有企業...
    出現多起大學生「被入職」,企業藉此偷逃稅在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案件中,北京某設計諮詢公司冒用高校25名大學生身份信息進行虛假申報,虛列人員成本45.26萬元,偷稅11.25萬元;寧波3家公司冒用779名大學生個人信息,虛假申報個人收入1962萬元,逃避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392萬元。
  • 發放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該如何繳納?
    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如何處理?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第一條規定: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按照如下2種情形處理:情形1.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
  • 個人所得稅有變化!2021年起,新的扣繳、計算和申報方法來了!
    稅務局最新通知,2021年個稅扣繳方法又有新變化!明年1月1日起施行!我們具體來看一看! 01 稅局最新通知! 個稅扣繳、計算和申報都變了!
  • 退休返聘人員工資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有一種例外情況
    有例外情況!請關注「強哥說財會」。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以及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請繼續閱讀本文。但是,目前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很多人不清楚,返聘人員自己也不知道返聘工資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01正確理解個稅法免稅條款,退休後領取原單位的各類補貼要納稅為何專門提出?
  • 個人工資多少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介紹
    對於個人稅務的問題想必有不少人很是感興趣。不少人對個人所得稅不少人了解的並不深,畢竟相應的政策每年都有可能變化。所以相關政策,您還是需要有清晰的認知。那麼個人工資多少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下面我們來為您介紹一下,順便為您介紹一下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歡迎閱讀!
  • 員工工資為零,單位只繳納社保,個稅如何處理?今天統一回復!
    3.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應繳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覆》(國稅函〔2005〕382號)規定,個人兼職取得的收入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準後
  •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與繳納問題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與繳納問題 時間:2020-07-02 15: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