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數位化浪潮趨勢下,集成電路的基礎設施地位日漸凸顯,中國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也亟待改善。近年來,人工智慧產業在5G商用的帶動下,快速發展,面向人工智慧領域的AI晶片需求也得到釋放,並有望成為中國晶片實現「換道超車」的核心關鍵。在國產替代的政策和國家對人工智慧行業的重視、行業的技術積累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AI晶片發展進程提速,市場規模有望持續高速增長。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人工智慧晶片行業研究報告》主要針對AI晶片的發展環境、市場規模、應用場景和市場趨勢方面進行了分析。
中國AI晶片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迅速,預計2023年有望突破千億元
AI晶片市場增長迅速,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AI晶片規模達到115.5億元,比2018年的63.6億元增加了接近一倍,發展勢頭迅猛。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5G商用的普及將催生AI晶片在軍用、民用等多個領域的應用需求,中國政府也有望趁5G的領先優勢,傾注大量資源發展AI晶片,搶佔科技戰略制高點。在政策、市場、技術等合力作用下,中國AI晶片行業將快速發展,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將持續加強,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晶片製程的演進和產品需求的多元化是AI晶片的機遇。製程工藝升級可以提升晶片集成密度,隨之而來的是晶片性能的提升和功耗的降低,這也使得工藝升級成為晶片製造巨頭比拼的關鍵。當集成密度逼近物理架構的上限,晶片性能升級效用變弱,開闢新路徑、新方法升級晶片性能將成為必要之舉,進而為AI 晶片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另一方面,目前AI技術及應用場景大多體現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弱AI上,隨著場景的廣泛覆蓋以及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AI晶片產品也將更加細分多元。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AI晶片商用前景廣闊,但落地困難的局面導致行業並未形成穩定的市場格局,對於行業新老玩家而言是挑戰,更是機遇。
AI晶片下遊應用場景廣泛,晶片效率與算力要求日漸提升
AI晶片作為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核心,需求場景分布廣泛,但發展速度並不均衡。雲計算、消費電子、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是目前市場滲透度較高、發展速度相對領先的場景,而機器人、自動駕駛、智能製造和智慧醫療等應用領域發展相對緩慢,具有較大潛力。在AI晶片加速落地的過程中,基於效率和成本的考慮,下遊對晶片的性能和功耗要求越來越高。在下遊強需求的驅動下,AI晶片的技術創新進程提速,長期停留在理論階段的「存算一體架構「晶片取得了較好的進展,少數企業已經率先實現了產品的零突破。
以知存科技為例,公司開發的多款晶片適用於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手機等領域。由於採用了存算一體化的路徑與技術,極大地提高了運算速度。相比於基於馮諾依曼架構的AI晶片,更契合終端應用場景對高算力、低功耗、低成本、低時延的要求。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5G、大數據、雲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將加速萬物智聯時代的到來,對高運算力、低功耗的存算一體AI晶片產品需求將日益強烈。知存科技自主研發的產品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引領,還有望走在量產商用的前列。
數字經濟將推動晶片行業新一輪增長,存算一體化晶片前景廣闊
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為搶佔數字經濟制高點,中國加速推進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將催生大量高端晶片、專用晶片的需求,驅動國產晶片行業創新發展。受益於存量需求替代以及增量需求釋放,晶片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階段。
新型基數設施的完善,推動了人工智慧技術在消費領域以及工業生產領域的應用,落地場景趨向細分化、垂直化。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下遊應用驅動AI晶片由通用架構向專用架構變革,急劇增長的數據量對AI晶片的算力和功耗提出了更高要求。存算一體技術不僅能夠使AI設備性能得到提升,還能降低成本。在下遊應用的強驅動下,存算一體AI晶片將成為未來主流發展方向,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