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天,大家早上好呀!近期看到很多粉絲留言說,能不能介紹下Lightroom這款修圖軟體呢?沒問題,帶著大家的疑問,這次專門做了一篇文章給大家介紹這款修圖軟體的「全能王」。
此次文章內容涉及知識點比較多,大家記得留心做好小筆記哦~
█ 文章目錄
1、LR基本操作面板介紹
2、學會看懂直方圖
3、了解影調和色調
4、熟悉HSL工具
5、後期技巧之認識顏色
6、後期技巧之萬能曲線工具
7、後期技巧之選擇性局部工具
一開始。讓我們先來看一組利用Lightroom修出來的手機攝影作品。
Warren倫仔
Lightroom號稱萬能修圖軟體,當我們熟悉其中知識和原理後,就能可以通過後期修出風格多變的照片啦。話不多說,讓我們進入正題!
1. LR基本操作面板介紹
對於剛接觸一款陌生的修圖軟體,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知道每一個功能分布的位置,了解每一個功能是相對於調整什麼。下圖中紅色標註的幾大板塊是重點,也是需要我們對它進行深度剖析,請接著看下面~
2. 學會看懂直方圖
直方圖作用:可以清楚的幫我們了解畫面的過曝和欠曝區域以及顏色的分布。
熟悉直方圖每個區域相對應位置的作用,真正理解了黑色,陰影,曝光度,高光和白色的意義,以及每個顏色元素分布的高低。我們才能根據照片的直方圖「對症下藥」,處理影調和色調關係,修出理想的照片。
3. 了解影調和色調
了解Lightroom基本面板和直方圖後,首先來理解兩個詞彙「影調」和「色調」。任何一張照片都是由影調和色調兩部分組成的。
第一張黑白圖片,它體現出了照片中的明暗黑白灰層次和線條輪廓。這種明暗和輪廓,就可以理解為照片的「影調」。我們經常說一張片子是暗調深沉的,亮調清新的,對比突出的,朦朧虛無的,就是指的照片的影調。第二張圖是上色後的效果,它體現出了照片中顏色的色相和濃度。我們形容一張照片偏冷,偏暖,很濃,很淡,就是說的照片的色調。
# 影調介紹
曝光度:影響畫面全局亮度的高低變化
對比度:可以控制畫面的層次變化。右滑時照片對比度加大,從黑到白的漸變層次變多,從而色彩表現越豐富。當然後面也可以通過色調分離,調整陰影,白色,黑色區域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高光:畫面較亮的部分,減少高光可以避免畫面過曝,還原較亮區域細節。
陰影:畫面較暗的部分,提高陰影可以還原暗部細節,反之則增加暗部黑色。
白色色階:照片中最亮的部分,基本沒什麼細節
黑色色階:照片中最暗的部分。
影調界面
通過調整以上各類數值,對畫面黑白灰關係進行處理,也稱之為一級調色。
影調調整最後一個參數是「清晰度」。清晰度滑塊右移會增加照片中間調(曝光度區域)的對比度,並且重點強化主物體邊緣的對比度,從而讓物體的紋理和細節更加清晰,對巖石,眼睛,衣服等表面有豐富紋理的物體,提高清晰度會讓他們的細節更加突出,反之則減弱。
# 色調介紹
色調界面
色溫和色調參數控制了照片的整體色相,而「飽和度」和「自然飽和度」滑塊則可以調整照片的色彩濃度。
色溫:向左移動可以讓畫面變藍、加冷色調,右移會讓照片變黃、加暖色調。
色調:左移會讓照片更偏青色,右移會讓照片更偏紫色。
自然飽和度:度顧名思義,在調整照片時讓色彩更「自然」一些,因為它是重點提升照片中不太飽和的色彩,已經很飽和的色彩則被保護了起來。
飽和度:右移會加強照片中所有色彩的純度,讓顏色更加濃烈,左移則會減少色彩純度,減到-100時照片就成黑白的了。
4. HSL工具
什麼是HSL:意思就是色相(Hue)、飽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Lightness)這三個顏色屬性的簡稱。
通過調整HSL各類數值和分離色調,對畫面顏色進行改變,協調統一,也稱之為二級調色(風格化)。
# 色相介紹
色相(Hue)是色彩的基本屬性,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顏色名稱,我們可以在一個圓環上表示出所有的色相。
色環上的0度、120度、240度位置,分別對應了RGB模型的紅、綠、藍三原色。原色兩兩混合形成了二次色。比如黃色(60度)就是由紅色和綠色混合而成;藍色和綠色則相加形成青色(180度);品紅(300度)則由紅藍兩色組成。
#飽和度介紹
飽和度(Saturation)是指色彩的純度,飽和度越高色彩越純越濃,飽和度越低則色彩變灰變淡。
#亮度介紹
亮度(Lightness)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亮度值越高,色彩越白,亮度越低,色彩越黑。
5. 後期技巧之認識顏色
調色是大家學習攝影后期時的一大難題。其根源並不在於我們不明白各種調色工具的使用,而是大家常常缺乏思路,不知道怎樣搭配色彩才舒服、好看。
要學習色相的搭配,首先要認識RYB色環,這個色環是以紅黃藍這三種顏色為原色的色環。
色環上一共有12種主要顏色。在0度位置是黃色,120度位置是紅色,240度位置是藍色。
黃色和紅色之間,有黃橙、橙、紅橙三種顏色。紅色和藍色之間,有紫紅、紫、藍紫三種顏色。在藍色和黃色之間,有青、綠、黃綠三種顏色。
基於RYB色環,有以下的常見色彩搭配模型:
#單色
單色搭配,就是整張照片裡面,幾乎只有一個色相,只依靠色彩的明度和飽和度變化來產生層次。單色搭配的極端情況就是黑白照片。
單色照片的氛圍感很強。而且由於缺少色彩的吸引眼球,讀者可以更加關注畫面的明暗、構圖和內容。
天空海水都是純藍色系,由於只有一個色彩,畫面會顯得乾淨純潔。
#相似色
有的時候畫面中顏色太多,如果統一成單一色相會非常的奇怪,而我們又想保持色彩的和諧。此時我們就可以用相似色的搭配模型。
相似色搭配,就是在RYB色環中,找到一組相鄰的色相來搭配照片(不一定非要是3個相鄰色相,位置相近是2-4個色相都是沒問題的)。相似色比單色更加豐富,但由於色相相近,不會產生太多的衝突感。
日落時候的建築場景,用了相似色的搭配模型,整張的色彩是色環上的黃色、橙色和紫色。相似色的搭配,讓整張照片顯得更加凸顯黃昏時的寧靜、和諧。
#互補色
攝影中最受歡迎的色彩搭配模型,非屬互補色搭配了。黃橙-藍紫,橙-藍等等黃金互補色,大量應用在日落日出大片和城市夜景風光中。
互補色,指的是RYB色環中,180度相對的兩種顏色。互補色的搭配,非常的具有衝擊力。
而且很多自然場景,比如日落時的藍色天空和橙色陽光,本來就是互補色的組合,人類在千百年的進化中,已經深受自然影響,對互補色有很強的感知力。
夕陽,利用了常見的互補色原理,天空的青藍色與橙黃色建築物搭配。
#冷暖
在色環中,黃色、黃橙色、橙色、紅橙色、紅色叫做暖色,綠色、青色、藍色、藍紫色、紫色叫做冷色。黃綠和紫紅比較中性,成為了冷暖的分界線。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一定非要把照片調成橙-藍、黃橙-藍紫這樣的黃金互補組合。其實只要我們用一個冷色,搭配一個暖色,效果就足夠出眾了。
人物服飾的暖色與天空海水藍色形成冷暖對比,利用顏色的變化很好的突顯畫面層次以及區分空間前後關係。
6. 萬能曲線調色工具
RGB通道曲線,它是由紅(R)綠(G)藍(B)三個通道的曲線疊加而成的,可以「近似的」理解成圖片的亮度曲線。
RGB曲線調整的核心其實就是對原圖亮度的變換。曲線的橫軸是原圖的亮度,曲線的縱軸是目標圖(調整後)的亮度。橫軸上還顯示著一個直方圖,顯示出原圖各個亮度上,分別存在著多少像素。
通過在曲線上添加控制點(錨點),我們就可以把曲線變成各種各樣的形態,從而達到我們想要的影調效果。
#紅色曲線
紅色通道曲線,提上加紅,提下減紅變青。因此拉出一個S形,可以調出來的照片高光偏紅,陰影偏青(紅色互補色)。
#綠色曲線
綠色通道曲線,提上加綠,提下加紫。因此拉出一個S形,可以調出來的照片高光偏綠,陰影偏紫。
#藍色曲線
藍色通道曲線,提上加藍,提下加黃。因此拉出一個S形,可以調出來的照片高光偏藍,陰影偏黃(冷暖)。
7. 選擇性局部調整工具
選擇性局部調整工具,有三種形態:①手動塗抹、②圓形、③徑向選擇。
# 手動塗抹
手動塗抹:可以精準選擇,特別是有不規則形態下,避免對不必要處理的畫面幹擾。
# 圓形選擇
圓形:利用於局部範圍的調整,也可以反選操作進行對畫面的調整。
# 徑向選擇
徑向調整:適用於大範圍區域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對於後期調色也一樣,只有我們掌握和熟悉每個後期APP的功能以及特點後,結合專業知識,才能更好和快速修出好照片,也就不會再像之前那樣無從下手啦!
最後看看本次修圖的完整過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以上就是今天所介紹關於Lightroom的一些內容,知識點比較多,大家可以慢慢消化。如果覺得這期教程文章對你有所幫助的,歡迎留言講講你的收穫、心得!最後,也別忘了動動你們小手點讚哦,嘻嘻!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