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個動作,你再也不會閃到腰了——髖關節鉸鏈

2020-12-21 寶媽美體科普

在生活中,我們對「閃到腰」這個詞並不陌生,也許你也遭遇過。「閃腰」,除了腰部的劇痛,還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在醫學上「閃腰」稱為急性腰扭傷,是一種常見病,多有姿勢不正,有力過猛引起。

大家回想一下,或者現在重演一下搬重物的動作,是不是彎腰,雙臂下伸,用力搬起重物,這樣的過程呢?其實,這麼多年,你的用力方式都錯了。

我們的腰椎是有個向前的生理彎曲,如果我們搬重物的時候拱背彎腰,那就使腰椎反向彎曲,再加上重力的作用就很容易受傷了。

除了搬重物閃腰這種突然情況之外,腰間盤突出也是很普遍的疾病,多見於白領職業或者是重體力勞動者,在日常生活中長期腰部姿勢不正以及不正確的彎腰負重活動,都可以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形成。重體力勞動者主要也是由於剛才說過的負重搬物的姿勢不正確,那麼白領職業又是為什麼呢?

辦公室人員通常每天大約8個小時都是坐姿,本來坐姿對於脊椎沒有什麼危害,但沒有能8個小時都保持90度的坐姿。後背過度的彎曲,導致腰椎失去了正常的曲度,整天坐著也導致臀部屈肌緊繃,臀部肌肉力量減弱,臀部本應該是強大的、具有爆發力的肌群,長期的被壓在下面,已經漸漸沉睡,忘記了如何發力,它的工作被下背部接管,超負荷工作的腰部也開始出現各種問題。所以,為了減輕腰部的負擔,就要激活臀部,使臀部肌肉擔負起它應有的責任。

今天就教大家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的髖關節鉸鏈動作,只要掌握了這個動作,並多加練習,你就再也不會閃到腰了,也不會因為下背部出現各種問題而苦惱。

01髖關節鉸鏈動作有什麼好處?

髖關節鉸鏈是人體的基本運動之一,也是增強下半身力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使我們能夠移動更大的負重。比如,搬重物、硬拉、舉重,甚至跑步。在髖關節轉動時,保持脊柱對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脊柱力量,防止接住承受太大壓力。

髖關節鉸鏈運動可以鍛鍊到臀大肌,膕繩肌,豎脊肌,內收肌和股四頭肌,在鍛鍊過程中還會收緊核心肌肉。這個運動主要是針對後鏈的運動,改善前後肌肉發展不平衡的狀況。

當做這個動作時,脊椎保持中立,彎曲應該發生在髖部。如果您的下背部正在做鉸鏈或彎曲動作,將會引起疼痛並縮短運動範圍。 學習如何正確的在髖關節鉸鏈是一項技能,你可能需要慢慢練習才能正確地進行髖關節鉸鏈運動。

02開始練習

首先最基本的開始練習。

臀部靠牆

站在離牆30釐米的位置,雙腳分開與髖部同寬,腳趾併攏。通過把臀部推向牆,打開髖部進行鉸鏈動作。記住這是一個髖部的活動。繼續把髖部推向牆,膝蓋自然彎曲,但不要前移,小腿始終保持與地面垂直。把腳牢固的控制在地面,用你的臀部去碰觸牆面,然後回到初始位置。

這個練習的好處是將牆作為目標,可以告訴你運動從哪裡開始,雖然臀部碰觸到牆面的感覺很好,但這並不是我們練習的目的,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髖關節的運動模式,由髖關節主導,向後平移的過程。

掌握了上面的動作要點之後,就可以進行下一個練習,定位杆鉸鏈。

定位杆鉸鏈

雙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腳尖稍微向外。 將定位杆放在您的背上,用右手抓住脖子自然彎曲的一端,用左手抓住在底部的另一端。確保定位杆接觸到你的頭部,上背部以及尾椎骨區域。 將重心轉移到腳後跟上,在從髖關節鉸鏈向前的的同時將臀部向後推,感覺要接觸到後面的牆。鉸接時,定位杆不要與三個點失去接觸。如果是這樣,則表示您做錯了。軀幹與地面成45度角時停止。 收縮臀部,向前、向上推動髖部,反方向運動起身,返回初始位置。

這個練習最大的優點是通過三個定位點,能夠確定你脊柱的位置,如果失去了接觸點,就說明你的脊柱脫離了正確的位置。最常見的是頭部與尾骨失去接觸,這表明脊柱曲度變小。

03常見錯誤

1、把這個動作等同於下蹲

許多人可能認為髖關節鉸鏈與下蹲是一回事,這是許多鍛鍊者普遍存在的一種誤解。但只要看一下每種運動所涉及的關節,就很容易看出它們之間的差異。下蹲時,你的膝關節決定了你的運動模式。但進行鉸鏈時,運動首先是從臀部開始,因此重點是放在臀部上。

2、核心肌肉不參與

這個練習需要你在整個運動中都要保持核心緊繃。如果你放鬆這些肌肉,就有可能在鉸鏈時使臀部下傾,這會使你的下背部下傾,並可能會導致您的下背部疼痛。

3、使用下背部鉸鏈

一個常見的錯誤是使用下背部彎曲或鉸鏈,而不是從髖部開始運動。使用牆壁作為引導可以幫助減少甚至消除腰部過度彎曲的情況。

4、允許定位杆與身體失去接觸

當定位杆與背部三個接觸點中的一個或多個失去接觸時,表示你沒有進行正確的移動。如果頭部失去接觸,很可能使脖子向前彎曲。如果失去與骶骨的接觸,則在運動過程中可能會過度彎曲脊柱。當定位杆從你的上背部脫落時,這通常意味著你是從膝蓋而不是髖部鉸鏈。

04挑戰

準備好迎接挑戰了嗎?如果你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髖關節鉸鏈動作,想再增加點難度?那壺鈴搖擺是個絕佳的挑戰。

壺鈴搖擺是對整個身體,特別是核心和下半身的極好的鍛鍊。搖擺中的力量實際上來自臀部(髖關節推動),這是一哥非常強大的運動,迫使您的身體在重量上下擺動時找到穩定性。

雙手握住中等重量的壺鈴,兩腿分開與臀部同寬。從一些熱身的搖擺開始,以感受一下重量和運動軌跡。首先以髖關節鉸鏈動作開始,臀部向後推,拉緊雙腿之間的重量(手臂應接觸大腿內側)。保持軀幹直立,繃緊核心。把重量稍微向後移,髖部向前頂,收縮臀部肌肉,推動壺鈴,藉助爆發力,把壺鈴推到臀部水平的位置。達到高點,壺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至臀部下方,再次發力,把壺鈴推開。練習幾次搖擺之後,繼續將壺鈴向上拉高,直至肩膀水平為止。繼續擺動1-3組,每組8-16次。

注意:手臂不用要發力,在最高點時,手臂應該感覺不到重量。始終是通過臀部頂髖的爆發力在使壺鈴上下搖擺。不熟悉壺鈴訓練的人,要從小重量開始,逐漸增加。你會發現,重量越重,你就越會用髖關節的推力,但在保持身體穩固運動之前,不要加過多的重量。

學會了髖關節鉸鏈以後,再也不要直接彎下你的腰來提重物了,你的第一個動作應該是把臀部往後推,然後利用臀部的力量把重物拉起,不要把力量都落在下背部了。

相關焦點

  • 改善體態、細小腿|彈力帶壺鈴搖擺:被嚴重低估的髖關節鉸鏈訓練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從地上搬起一個有點重的東西,結果把腰閃了。彎腰起來的時候,發現背咔嚓一下——扭到了!還差最後半秒就能衝進地鐵門,結果一個急停,胯傷了!髖關節鉸鏈,是身體通過髖部彎曲、伸展的動作,同時膝蓋微彎。
  • 修正髖關節鉸鏈不可或缺,避免下背部疼痛
    髖關節鉸鏈(Hip Hinge),是我們人體最基本的運動模式之一,像T槓划船動作的準備和收尾動作,就需要運用髖關節鉸鏈。 四、髖關節鉸鏈有什麼用 學會正確的「髖關節鉸鏈」可以有效地減少背部疼痛的發生機會。
  • 加強髖關節靈活性練習動作
    最近我們腰突訓練營中不少小夥伴們在做關於髖關節靈活性動作的時候都做不到位,很多小夥伴們由於工作久坐,引起各種疼痛,尤其是腰痛和肩頸不適的很多。時間久了,骨盆前傾,脊柱側彎等症狀接踵而至,甚至後面髖關節靈活性越來越差,導致腰痛加劇。
  • 「腰」好才是真的好——八個下背部肌肉訓練,緩解背痛,增強腰力
    ,為了你的「腰」,一定要收下,並勤加鍛鍊。四、髖關節鉸鏈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動作,一定要學會它。因為它可以幫你完成更具挑戰性的硬拉運動。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利用這個動作搬動重物才不會受傷。找一個掃帚棍或其他直杆。
  • 怎麼又閃到腰?4情形是身體信號,別拖延快就醫!
    『我又閃到腰了!』不少人都有閃到腰的經驗,每次總是痛得差點飆淚,不過大多數人可能認為『閃到腰過幾天就會好,不用看醫生啦!』但醫生提醒,如果出現4種情形時,可能是合併了其他脊椎方面的疾病,可就不是單純休息就會好,務必儘早就醫檢查!
  • 強化髖關節,避免功能性失衡的訓練動作!
    髖關節為多軸性關節,由股骨頭與髖臼相對構成,能作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而髖關節作為人體的樞紐關節,如果我們能正確地利用髖關節並有效地執行這個動作,我們的臀部就能發揮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主要原因是:髖關節屈伸的動作中會啟動腿後側肌肉群(臀部,膕繩肌),同時還能維持軀幹脊柱穩定中立。
  • 一活動髖部就覺得緊張怎麼辦,教你如何全面提升髖關節活動度
    髖關節我們髖關節的活動主要由屈曲、伸展、外展和內收四個動作組成,所以當涉及這四個動作的肌肉緊張的時候,就會引起我們髖關節的活動受限,也就會出現髖太緊的情況。如何提升髖關節的活動度一、髖屈肌的放鬆針對髖屈肌的放鬆主要以髂腰肌為主,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動作來有效放鬆髂腰肌:採取站姿,身體保持正直,右腳向前跨出一步,單腿蹲至最低點;
  • 髖關節損傷,你要注意這些問題!
    我們先來看一下髖關節:髖關節是一個杵臼關節,杵臼關節就是一邊是個球狀,一邊是窩,球深陷到窩裡完全被包裹住,很類似搗蒜的杵臼。大家在下方可以看到,它是由大腿骨最上方的股骨頭和髖臼組成的,髖關節把大腿和骨盆聯合到一起。
  • 伸展、強化腰肌的瑜伽動作,如何鍛鍊難以捉摸的腰大肌
    這套較短系列的瑜伽動作應該在肌肉已經發熱的情況下進行拉伸,它是為自行車休閒騎行愛好者設計的。1.骨盆運動腰部放鬆。想像你的骨盆是一碗水。躺在背上,膝蓋彎曲,骨盆向後傾斜,使「水」溢出到腹部,同時腰脊椎壓實地板。吸氣,呼氣。重複10次以上動作。
  • 深蹲蹲不下去,上不了大重量,很可能是你的髖關節和踝關節受限
    髖關節受限會導致蹲不下去和前傾我們可以通過對這兩塊肌肉進行規律的拉伸,就能夠幫助放鬆這兩塊肌肉,讓他們恢復到正常的肌肉長度,不再限制我們髖關節的屈曲,提升髖關節的活動度,我們在深蹲的過程中就不再會感受到髖關節緊繃的感覺了
  • 「閃了腰」,該怎麼辦
    什麼叫「閃了腰」閃了腰一般是叫做急性腰扭傷:往往因為某些姿勢不當、彎腰做某些動作、失足導致腰部突然扭轉、而產生腰部肌肉、筋膜和韌帶承受某些超負荷力的活動,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纖維斷裂損傷或出血。一般民間叫做「閃了腰」。疼痛比較劇烈,有時候第二天才會有強烈的劇痛。咳嗽、大聲說話、肚子用力、翻身都會讓疼痛變得更厲害,一般要2-3個星期才會完全康復,治療處理得當的話1個星期疼痛減輕。
  • 髖關節緊張,練習這個動作,可以有效得減少運動損傷提升運動表現
    走、跑,跳或蹲,在涉及到下半身的動作中,你的髖關節都在做著大部分的工作,髖關節活動度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你的運動損傷以及運動表現,但是由於現代人的日常生活習慣,很多人讓髖關節失去了它最開始功能,帶著這樣「有名無實」髖關節去生活和運動,會將後患無窮……
  • 啟動你身體的「美麗發動機」:髖關節的功能解析與訓練分享
    從左到右:髂腰肌群、股直肌、縫匠肌與屈髖相反,髖關節的伸展指的是股骨(大腿)與軀幹前側之間角度逐漸變大、大腿逐漸向後移動的過程;同樣常見於行走、跑步之中,如果你喜歡舉鐵,今天的這些動作也可以作為你臀腿訓練的完美熱身!
  • 《重啟》走戲花絮,名場面有隱藏故事,「閃到腰」的不是吳邪?
    比如《重啟之極海聽雷》劇中有一個十分搞笑的名場面,吳邪在北極閣氣象博物館尋找三叔留下來的線索,卻在翻桌子不幸閃到腰,這個扶腰的動作讓無數觀眾忍俊不禁。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個名場面背後還有隱藏的小故事!當天的拍攝現場可以說是狀況百出,在第一次走戲的過程裡,朱一龍想都沒想直接翻過桌子,但上一秒鐘的他還是身手矯健的模樣,下一秒就閃到腰了。等翻過去了,朱一龍發現自己閃了腰,他只好慢慢起身扶著腰站直了身體,再繼續拍攝。
  • 跑步中的「黃金技術」——送髖(別說這個部位你找不到)
    對於想要追求成績的進階跑者來說,應該做到「以髖為軸,核心發力,帶動大腿,大腿帶小腿」的跑法,簡單說就是要學會「送髖」。送髖做得好,不僅能讓你擁有大步幅,跑得更快,還能更省力。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外旋的肌肉:臀大肌、臀中肌、髂腰肌、梨狀肌、閉孔內肌、閉孔外肌。前面不是說了髖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角度麼,當你某個方向的活動角度不足時,就可以通過放鬆這個功能位上的肌肉,進行改善。
  • 閃到腰其實要按肩胛骨!專家教你如何正確解腰痛
    許多人可能日常生活中會有類似的經驗,尤其年紀大的人可能會較頻繁發生,當你舉起重物時,腰部突然感受到無比的疼痛,沒錯,你閃到腰了。 閃到腰很頻繁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當你咳嗽、打噴嚏如果太用力的話,都有可能會發生,之所以會那麼痛,是因為負責支撐你腰部的肌肉與韌帶拉傷或斷裂,對神經造成刺激的關係,閃到腰其實就是腰部扭傷。
  • 腰肌是指哪塊肌?2個動作幫你測試它是緊張還是無力!
    而腰肌因為是造成這種常見姿勢功能障礙的主要肌肉,因此常常被提及,但是腰肌指的是哪塊肌肉,你知道嗎?腰肌通常理解為腰大肌或者腰大肌和腰小肌結合的腰肌群為什麼會有兩種理解呢?腰肌與走路腰肌是唯一一塊連接人體上下半身的肌肉,通過脊柱傳導動作,還可以在行走過程中將人體軀幹的重量向下肢轉移。在行走的開始,腰肌協助髂肌屈曲向前伸腿,在行走的後期,腰肌離心縮短把股骨頭控制在髖臼內,降低步行速度,調整髖關節和脊柱伸展的角度。
  • 腰疼、膝蓋痛的真正原因,不是運動,而是髖關節太緊
    你可能下意識覺得是「運動傷膝、傷腰」,然而,事實上,這些表象背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你的髖關節靈活性出了問題!當髖關節靈活性不足、受限時,不但會無法正常完成某個動作,還會導致附近關節的代償,影響到下背部、腿部、膝蓋、腳踝。
  • 早安式體前屈:並不適合「早安」做的動作!好的不好的,都告訴你
    然而,早安式體前屈,可能並不是一個適合早晨做的動作。它的名字意義與它的訓練場合有著戲劇性的衝突,正相反!早安式體前屈的好處早安式體前屈是一種髖關節鉸鏈運動,這意味著運動來自於髖關節的鉸接或腰部的彎曲。這個動作訓練的是我們鉸接髖關節的能力。我們生活中的許多日常動作,都必須通過髖關節鉸鏈才能安全地完成,例如從地板上撿東西)。動作要領:如圖。我們可以將髖部抵在桌子前面。
  • 疫情宅在家,不如一起來鍛鍊髖關節,讓你輕鬆收穫好身材
    Hello~各位小夥伴們,受疫情的影響,宅在家的你是不是覺得有些無聊了呢。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夥只能響應政策乖乖的待在家裡。可是長期宅在家缺乏鍛鍊可是不利於身體的健康,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組有關髖關節的鍛鍊動作,讓你輕鬆擁有蜜桃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