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生:我的生活費被老媽虧空了?

2020-12-27 小迷妹拯救不開心

如今正值上學季,生活費成了不可迴避的話題。對於廣州的大學生來說,他們每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呢?

說起來有點逗的是,很多人高考前都很想出去外省讀書,是很多人,抱著出去看看的想法。後來報考時回歸理智,理智的出省,理智的不出省,均有。不是嘲諷。而我,就選擇了理智的在廣州本地讀書,原因是我除了喜歡廣州,依賴性強,還因為喜歡喝湯的我每周都可以回家喝到媽媽煲的老火靚湯,一直覺得大學生活我過得還算滋潤的,直到前幾天看到某機構對10000+廣東在校大學生進行了生活費的調查,匯總出部分廣東高校的生活費排行榜,我頓時欲哭無淚,我嚴重拖了同齡人後退了,難道這些年的生活費都被老媽虧空了?

廣東省大學生的標準生活費是:

1349元!1349元!

看清楚了,是1349元!

唉,大學生的生活終於也有被分出低、中、高檔這一天了,這叫一些倒數第一檔的我們如何面對高層次的同學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個檔次的情況吧!

| 基礎檔 |

1000塊以下:

這一類學校主要遠離市區,平時外出不方便,基本沒有什麼娛樂消遣的花費,而且學校的夥食相對來比較便宜。。然而,每一次要出大山的時候,都是一次對於錢包的無情壓榨......比如:

廣州中醫藥大學

廣中醫以800元生活費標準成為廣東各大高校生活費最低者,廣中醫學子是如何用800元生活費生活的呢?

飲食方面:廣中醫的食堂還是挺良心的,特別是二飯,好吃不貴,每月消費約450元。

必要開支:網費、水費、電費以及通訊費用是每月必不可少的開支,大約需要100元。

日常用品:大多數廣中醫學子要自己採購洗髮水、沐浴露等日用品,花銷約為每月250元。

綜上所述,廣中醫的寶寶們每月最低消費為450+100+250=800元,但這是在不出去玩耍、不參加聚會、不買衣服、不買化妝品、不買禮物、不交男女朋友、每天在食堂吃飯的情況下實現的。如果要出去瀟灑一下就另外計算了。

| 中等檔 |

1000-1400塊

這類大學多為每月花銷千元,來源於周圍交通方便,羊城通每月需要充值50-100塊,重要的是學校附近交通方便,外出容易,代表娛樂飲食玩樂的地方太多,宵夜、零食、外賣等額外支出每月也需上百元,再加上基本的話費、水電費,1000塊的生活費也就勉勉強強吧。這檔以華南農業大學為例:

華南農業大學

交通費用:華農在當地非常有名,華農周圍交通較為方便,學生們課餘時間進出會出去逛逛,每兩個月羊城通充值50元,而華農太大以至於同學們要坐校巴,總計月40元。

必要開支:比較固定的費用:水電費、網費、話費等都是必要支出,每月約需100元。

飲食篇:華農的食堂非常不錯,學生其實挺喜歡的,每日三餐約需22元,因為外出方便,宵夜、零食、外賣等額外支出每月也需上百元,總計每月花銷近860元。

華農人每月基本消費約為860+40+100=1000元,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費用了,華農校園很漂亮,經常有同學親戚到訪,估計這也是一項不少的開支。外出方便,購物、電影唱K等等估計也少不了,所以華農學子不容易,省著點用吧。

| 高水平檔 |

1500塊以上

此類學校之所以歸為「高大檔」是因為學校實在高標準、高檔次啊。中大、廣大他們的學生公寓設施一流,商業中心、中央空調、網絡埠等一應俱全。且基本就在市中心,出入方便得很,花費自然少不了。

而且這些大學的食堂菜色豐富多樣,多次登上廣東各大高校美食排行榜,那麼夥食上就相對比其他學校花費多,就800-1000塊花在吃上也不過分。

還有的這些學校的社團活動豐富,說明社團聚餐、聚會等活動絡繹不斷,每月在方面的花費200-300塊為最低標準,就以華南師範大學為例:

華南師範大學

日常費用:華南師範大學宿舍都有空調,水電費+日常用品等,每月總計約200元。

社團聚會:社團聚餐、聚會等活動絡繹不斷,每月200元為最低標準。

飲食篇:華師的食堂是華南地區非常有名氣的,全國各地的品種基本都不缺,因此基本夥食費一天30元左右是最低限度了。

穿衣打扮:華師沒有校服,許多人開啟男神女神改造計劃,護膚品、化妝品也是一筆開銷,每月總計消費300元甚至上千元。這項費用也因人而異。

零食娛樂:華師一出門食肆就琳琅滿目,奶茶店不少於10家,學校就有很多商場和飯店,這裡總計支出至少200元。

所以可以看到,華師人月銷1500元也只是基本解決溫飽問題,以及滿足自己部分的需求,但想要出行遊玩就有些困難。

所以,各位看觀,看來平均值在1349元也並不是空穴來風啊!

大學生應養成理性消費的習慣,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兼職工作來增加自己的收入,但也不能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生活。大學生活費絕大部分來源於父母,家庭經濟情況影響了父母能給你的生活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不必和別人攀比,要相信父母能給你已經是能力範圍內最多的了。

你的生活費是屬於哪一個水平的呢?關於大學生月生活費多少合適您呢?

相關焦點

  • 大學生活費多少合適?1500是標準,看看當代大學生要生活費的方式
    對大學生而言,出門在外求學,身上所必需的也就是盤纏了,換做現在的說法就是大學生在上大學期間還是需要生活費的,來滿足自己的日常開銷,。畢竟大學生上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嘛,還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這也就意味著大學生的生活費還是要靠父母來支持的,來滿足大學生的日常開銷。
  • 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
    大學生一個月三千元生活費會不夠用嗎?或者說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算夠用?像這樣的話題底下的回答總是五花八門,畢竟一萬個人眼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過法。
  •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多少合適
    這個問題是每個由高中生走來的大學生都要面臨的問題,從每天只想著學習到忽然自己管理自己的一切,自從學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就更加在乎那個生活費。1000,開學後輔導員給家長發了簡訊說建議生活費1500不要給太多,真的太感謝這個輔導員了...
  • 孩子上大學後,一個月給多少生活費合適?大學生:也就3000
    有一張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非常有意思,第1等的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在5000元以上,妥妥的土豪家庭。第二等的學生在2500~4000塊錢左右,也很富裕了。 第4等家庭每個月的生活費在1200塊到1800塊錢左右,也就是說一周的生活費最低才300塊錢,歸入了農村家庭。第五等家庭是較為貧困的家庭,每個月的生活費才700~1200塊錢。也就是每周的生活費不到200塊錢。大家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等家庭。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榜」出爐,實力懸殊,剛上大學就拉開差距
    孩子離開了父母之後,開始了一段自己獨立掌握生活費,愛怎麼花就怎麼花的時候。根據報告顯示,各個城市地區的大學生的生活費還是有所差異。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榜」出爐,實力懸殊就有這麼一個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榜新鮮出爐,這中間的實力差距懸殊,不僅讓網友們感嘆,剛上大學就拉開差距。
  • 大學生一月生活費究竟多少合適?
    9月初大部分的高校都已經開學,經過了激烈的高考後,高三考生們也終於迎來了新的身份大學生,踏進大學校園,開始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然,大學生活裡吃飯、買書、手機費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近日,一名大一新生發帖表示希望家裡每月給4500元生活費,但家裡沒有給,這個問題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很多人覺得4500太多了,也有人覺得在大城市一個月4500是正常範圍,所以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到底多少才夠呢?不少人給算了一筆帳,生活費每個月基本包括餐費、手機費、課本費、買衣服、女生的話還要加一項護膚品花費,這些費用多多少少加起來也超過三千了,所以一個月要4500的生活費也不多。
  • 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合適,看了別人家長報出的數,我沉默了
    大學校園說:我是大二的學生,家裡一個月給我1200元生活費,可是我還是想辦法從家裡拿到了1500元的生活費。穿衣同樣不能少,這個來說就比較有點不可言了,大學生都喜歡同學間相互比較,這樣也難免不會出現看著同學的衣服好看自己也要有一件,以現在的消費水平,一件普通的衣服也就是80元左右,這樣一個月差不多也有200到300多元。
  • 高校生活費調查:大學生一個月要花多少錢?
    今年8月,有媒體在北京大學生群體中隨機調查發現,近三成在京大學生每月生活費超過1600元。一時間,大學生的生活費話題被輿論熱議。  從全國範圍看,中國大學生平均消費水平如何?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202份,結果顯示,月生活費在1200元以下的佔比超過6成。  根據調查,有52.97%的大學生表示平均每個月生活費為800元到1200元,有33.17%的大學生表示平均每個月生活費1200元到2000元,而每個月生活費800元以下或者2000元以上則佔到少數,分別佔比例為7.92%和5.94%。
  • 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出爐,五個等級差距大,多數人都在第四級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每月生活費都在1200元左右,個別同學的生活費在2000元以上,這部分是少之又少,下面看看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名,看看各等級的差距,你在哪一個等級呢?多數人都在第四級。
  •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網友:父母給的生活費遠遠不夠花
    5%左右的大學生對自己的生活費很不滿意,總需預支下月生活費。從以上數據可知,大多數大學生覺得生活費還不夠用,如果再增加一倍估計才讓他們滿意。當問及目前每個月的消費水平,和其他大部分同學相比時竟然有89%以上的大學生認為比不過其他同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也許別的同學有其他生活開銷的來源,比如兼職收入比較多等等。
  • 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時,用過這些「小手段」,學姐:屢試不爽
    生活費是指維持生活的費用,由於大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沒有賺取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為自己賺取生活費,所以家長會在每個月的月初或者月末給大學生轉生活費。但有時因為花銷突然上漲或父母忘了主動支付生活費,就需要大學生主動「要」。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出爐,4個檔次差距大,你家孩子哪一級?
    相信大家在上大學的時候,每個月父母都會為我們打來生活費,自己就要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面,來合理的分配這些錢。 而之前在網上一直都有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家長每個月給大學生多少生活費合適?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發表了不同的看法,因為每一位家長給孩子的生活費都是不一樣。
  • 大學生假期打工,開學還要繼續跟父母要生活費嗎?
    有一位同學認為:「我一個女孩子寒假出去打工存了一些私房錢,開學以後父母就說我自己有錢不給我生活費了,可是我自己掙錢是想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想問問大家出去打寒假工的同學開學以後還會繼續給家裡要錢嗎」。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剛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也很迷茫,但是作為過來人,希望給大家提幾點意見,我個人認為這種事情不能盲目判斷,還是要分幾種不同的情況來看的。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出爐,為何即使是同一學校,也會存在差距
    2020年已經結束,現階段關於去年的所有的數據也已經基本出爐,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大學生生活費的數據。 不過大學生們的生活費標準也是不同的,今天要分享的就是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出爐,差距不是一點點,你家孩子在哪一等。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榜」出爐,你在哪一級?網友:這就是差距
    其中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父母總是會儘可能多地給孩子一些生活費,告訴孩子不要委屈自己,該吃的吃,該穿的穿,錢不夠家裡再給。這段時間網絡上流行著一張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榜,顧名思義,自然就是調查了解了各地大學生的每個月開支並且排名。
  • 2020年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新鮮出爐,快看看你在哪個等級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最新出爐的2020年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大家一起討論一下,自身處在哪個等級吧! 放在當年我上學那會1000元的生活費可以說得上是比較富裕的了,不過現如今通貨膨脹等原因,如今的1000元可比不上當年。
  • 大學生為了生活費,都是如何「套路」爸媽的?看看這其中有你嗎?
    在大學的4年時間裡,其實花錢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除了平時的一日三餐,還有很多花銷,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的大學生們,每個月的生活費更高一些。大學生們的生活費可分為4個檔次第一檔:800---1200這個檔次的花銷基本是學校位於二三線城市的大學生們,消費水平沒有很高,每天的吃飯開銷在20元的話,一個月600就夠了。
  • 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出爐,不同等級差距大,剛上大學就拉開了
    大學一個月生活費4500元,多嗎?網路上曾經有一名匿名網友發帖:稱自己是大學生,每個月向父母索要4500元的生活費,但是卻被父母拒絕,理由是高消費。大學生「生活費」榜單出爐對於大學生,一直都是社會上比較關注的群體。如今的大學生可謂是隨處可見,他們也由之前的單純變得十分社會化。尤其是近幾年針對大學生出現的話題更是不太友好,這不免這大眾對大學生群體有異樣眼光。
  • 2020年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出爐了,網友:這差距不是一般大!
    那該給大學生每個月多少生活費才夠用呢?根據《2019大學生消費理財觀數據》顯示,我國大學生目前的每月平均開銷為1197元,去除生活費較高的那部分同學去掉,多數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應該在1000元左右。然而卻有很多同學表示,這1000元除了吃飯和基本的生活,根本不夠用!
  • 研究生在學期間,還需要像大學生那樣讓家長定期給自己生活費嗎?
    在大學四年當中,大部分大學生家長耗盡「洪荒之力」為孩子提供學費、生活費,搞得心力交瘁。很多大學生家長既希望接到孩子的電話,但接孩子電話的時候壓力也特別大,因為孩子一打電話,十有八九是生活費花完了……那麼問題來了:研究生在學期間,還需要像大學生那樣讓家長定期給自己生活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