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位資深業者共同發聲!未來銀行如何向智慧「轉身」?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金融+科技」已成為傳統銀行創新轉型的主要方向。

然而新形勢下,如何從理念、方法、基礎架構、業務模式、組織機制等方面整體「轉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金融」,拷問著每一個金融從業者。

今日,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20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智慧金融峰會」隆重舉行。在下午的演講環節,來自工行、交行、光大、中信、浦發、廣發、民生、招行、平安銀行、北京銀行和江蘇銀行的十一位資深業者,就銀行智慧金融發展共同發聲。

光大楊兵兵:

從傳統銀行脫胎成為數位化銀行需久久為功

中國光大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楊兵兵在本屆論壇上表示,從傳統商業銀行脫胎成為數位化銀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兼容並包,久久為功。

楊兵兵認為,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使得銀行數位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推動銀行業態轉型升級,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經過多年發展,國內主要商業銀行線上化、智能化建設已取得長足進步,銀行數位化轉型正在進入深水區。

當前,銀行數位化轉型過程中面臨著風險管理能力不足、風險管理能力不足、客戶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楊兵兵認為,未來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將會沿著業務數位化、數位化治理和數字業務化3個主要方向發展,並在開放平臺建設、細分場景拓展這2方面積極尋求突破。

楊兵兵指出,從整個銀行業市場來看,數位化轉型將呈現出螺旋上升、交替加速的競爭態勢,未來還有大量的發展空間。

「具體來說,一是整個國民經濟特別是第一、第二產業還在數位化轉型的初級階段,這些部分將是銀行數位化轉型的藍海;

二是金融科技還在迅速發展迭代的上升曲線中,銀行在區塊鏈、物聯網、虛擬實境等金融科技應用還存在較大創新和突破空間;

三是雖然目前市場需求端已經形成了幾個較為成熟的網際網路商業生態,而在供給端,還沒有佔據領導地位的商業生態,在智慧政務、跨境服務等領域也還有很多市場空間等待開發。」楊兵兵表示。

平安銀行李躍:

金融機構利用數位化手段助力經濟復甦

平安銀行交易銀行事業部總裁兼創新委員會秘書長李躍表示,今年以來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暴發和蔓延,給全球經濟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數字經濟成為對衝疫情影響、重塑經濟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不少金融機構也在利用線上化、數位化的手段助力復產復工、經濟復甦和社會運轉。

李躍表示,作為平安集團金融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平安銀行高度重視科技的創新引領作用,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據介紹,截至2019年末,平安銀行科技人員超過了7500人,較上年末增長超過34%。用於創新研究和運用的科技投入超過了10億元。在對公業務層面,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平安銀行全面構建對公業務的「AUM+LUM+平臺」的經營模式,進一步做精做強,打響新型供應鏈、票據一體化、客戶經營平臺、複雜投融、生態化綜拓五張牌。

北京銀行李建營:

銀行應高度重視數位化渠道拓展和線上流量經營

北京銀行零售業務總監李建營認為,數位化轉型是一項需要自上而下推進的戰略性、系統性工程。當前,銀行數位化轉型已經從網際網路金融業務、電子渠道等早期的焦點逐步拓展到包括組織架構、業務、渠道、營銷、風險以及IT建設等全領域。

「相較大型銀行,中小銀行數位化起步較晚、根基較弱,需要儘早從通過頂層設計明確數位化轉型的戰略地位和目標,合理選擇「技術+金融」的路徑;在戰略的執行層面,要明確以體驗為核心、以數據為驅動、以技術為支撐的數位化發展框架,在整合客戶、產品、場景、服務等關鍵要素的同時,全力將其轉化為數字形態,打造更加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競爭優勢。」李建營說道。

他指出,線上渠道的快速發展,並不意味著實體網點的退出消亡。線下渠道在複雜產品銷售、價值客戶維繫以及品牌價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銀行必須重新審視網點的市場定位和價值定位,從崗位職責、人員設置、服務功能等方面加速向輕型化、智能化、特色化方向轉型,與線上渠道互補互聯、成為有效延伸。

工行陳忠德:

推進數位化轉型要把握資訊時代的四個特徵

中國工商銀行網絡金融部資深專家陳忠德表示,深入推進數位化轉型,首先要把握好資訊時代的四個特徵。

第一,呈現高度互聯的特徵。信息科技的創新應用推動了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場所和形式的關係的不斷演進,社會將全面進入萬物互聯的時代,智慧銀行需要不斷推動產品互聯、服務互聯、場景互聯、數據互聯,加強與產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政府網際網路的連接,以客戶為中心,提供互聯、交互、實時的金融服務。

第二,呈現數據驅動的特點。數據作為經濟發展的底層資產和關鍵生產要素,將成為重要的創新驅動力。數位化推動消費行為從功能型向數據型,從一次性消費向持續性消費,從個體消費向群體消費發展,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發展的主動權。智慧銀行要強化數據治理、數據採集、數據分析和數據應用,發揮數據的高賦能性和高復用性,發揮數據的乘數效應,實現業務數據化、數據價值化。

第三,呈現極致體驗的特徵。伴隨數位化進程的發展,全社會數據資產日益豐富,依託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能夠準確識別客戶所處的時點、位置和場所,智能感知客戶的情緒,深刻洞察客戶的潛在需求,成為及時、快速地提供個性準確、主動響應的智能金融服務。

第四,呈現共享、協同的特徵。5G、雲計算、物聯網等數字基礎設施為跨部門實現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智慧銀行需要強化G、B、C三端聯動,滿足客戶多元化服務需求,打破服務場所、服務內容、服務新形式的邊界,構建開放、合作、無界的智慧金融場景生態,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服務。

陳忠德進一步表示,深入推進數位化轉型要具有全局意識和戰略意識。「數位化轉型絕不僅僅針對IT系統或某個單一產品或服務,數位化轉型一定是戰略層面的,銀行要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和胸懷迎接數位化轉型浪潮。」

交行劉雷:

手機銀行已然成為近幾年商業銀行比拼的主戰場

交通銀行軟體開發中心總經理劉雷表示,數位化時代與區塊鏈、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塑造著新產業、新業態,對金融業的數位化轉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手機銀行作為對銀行的主要觸點,客戶量最多,交易量最多,已然成為這幾年科技轉型的重中之重,是商業銀行比拼的主戰場。

劉雷介紹,交行2019年重建了手機銀行4.0,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完成,並不斷地持續優化、發展,形成了現在的手機銀行體系。

劉雷表示,手機銀行app的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不僅需要技術與業務結合,不斷優化客戶體驗,努力創造用戶觸點,增加客戶粘性;也需要技術與技術結合,通過底層核心技術和中後臺系統的強大能力支撐,確保實現在手機銀行上的客戶想要什麼,我就給客戶提供什麼;還需要技術與外部結合,得到外部機構的幫助與指導。

展望未來,劉雷認為,手機銀行渠道、銀行應用都會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5G、物聯網等新技術不斷地湧現和應用,銀行應用將會慢慢地走向融合化,未來核心系統應該需要分布在雲計算方向作出針對性的改進。核心系統不應該只有一個,銀行有很多系統可以承擔核心的功能,而未來銀行的渠道也會更多地融入到各種場景中。

「也許若干年以後手機銀行也許只有神在而形不在,我們銀行的渠道將無處不在,我們的客戶能夠無處不在地感受到我們銀行的產品與服務。」劉雷稱。

中信銀行王燕:

金融數位化正在從小步快跑轉變為中長期長跑

中信銀行數字金融部總經理王燕在本屆論壇探討了商業銀行數位化發展的探索和實踐。王燕表示,金融數位化正在從小步快跑轉變為中長期長跑,商業銀行的數位化轉型已經進入到比拼耐力和體力的長跑期。

首先金融是產業數位化和社會治理數位化的加速器,金融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血液,是各種經濟活動的潤滑劑,在數字中國的進程中金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伴隨物聯網的供應鏈金融、智慧城市過程中的便民金融服務等,數位化將有利於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有利於提高銀行服務的效率。

其次銀行本身是數位化變革的重要領域。從金融信息化、網際網路金融、金融科技,金融業始終走在前列,一些商業銀行,不僅提出了完備的金融科技發展戰略,甚至提出打造「金融科技公司」的發展願景,金融領域的金融科技新成果正在不斷顯現其價值,在網際網路思維和數字經濟思維引領下,正在經歷新一輪發展戰略和業務結構的深度轉型,意圖實現經營管理「前中後臺」的全面數位化轉型。

商業銀行數位化發展在激烈的競合中創新發展。不僅面臨同業競爭,還要直面跨業的激烈競爭。從跨界競爭看,銀行不得不直面金融科技企業的數位化跨界競爭,所受到的衝擊已從產品功能層次,上升到業務模式和服務生態層次。同時,也看到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有競爭更有合作,從技術合作到業務合作,銀行與科技公司合作範圍不斷拓展,合作深度也在增加,金融科技與銀行業務場景不斷融合,正改變著商業銀行的服務內容和業務邊界。

最後,劉燕表示,必須高度重視數位化過程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個人隱私保護,這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更是倫理和法律問題,對此銀行面臨著全新的挑戰。

浦發銀行薛建華:

銀行業在5G支持下會出現更多金融服務新形式

浦發銀行總行網絡金融部(移動金融部)總經理薛建華表示,2020年所有銀行人都經歷了波浪起伏的一年。但疫情也促進了銀行業務的數位化,促進了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疫情使很多行業改變了原有傳統的服務形態,實現了快速的數位化發展。

薛建華認為,在所有行業中銀行業是最具有數位化基因的,具體原因有三點:一是金融行業傳統上具有天然數位化的基因;二是金融行業是穿透各行各業的基礎;三是金融行業是整個國民經濟數位化基礎最好、信息科技人才儲備最好的行業,也是信息化水平比較高的行業。

「這一切決定了金融行業、決定了銀行人在整個數位化浪潮中具有神聖的使命,擔當起整個行業的領頭羊。」薛建華說道。對於未來金融業務的發展趨勢,薛建華認為,現有銀行業務會全面數位化、銀行服務高度的移動化、在5G支持下更多新的金融服務形式將會出現。

廣發銀行關鐵軍:

從業者應立足本崗 積極思考和解決數字鴻溝

廣發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關鐵軍在本屆論壇上探討了「數字鴻溝」這一近期熱點話題。關鐵軍表示,我國有研究指出,數字鴻溝造成的差別正在成為繼城鄉差別、工農差別、腦體差別之後的「第四大差別」,並且正在成為指向創造財富能力差距的問題。

「顯然,這個原本屬於信息不對稱範疇的問題,其影響超乎我們想像。尤其在當前我們所處的國內外整體環境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十四五新徵程中,如何實現「自立自強」,填平和跨越數字鴻溝,尋找和駕馭發展新機遇,是我們每個從業者立足本崗,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關鐵軍稱。

關鐵軍認為,從微觀層面,對於數字鴻溝,不能不約、不玩、無視、迴避,必須通過積極解決,讓更多人搭上數位化列車,進而形成有利於數字經濟發展的整體氛圍。「怎麼解決微觀層面數字鴻溝問題:加強智能創新,提升服務能力,健全服務體系。」關鐵軍說道。

針對手機銀行,關鐵軍表示,在普及智能技術應用方面,應緊貼長者需求特點展開智能創新,提供更多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並加強推廣應用,讓長者能用、會用、敢用、想用,讓各種服務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在線上支持保障方面,應細化視覺、聽覺、交互、操作提示等方面體驗規範,提升體驗設計保障能力。

民生銀行羅勇:

銀行向數智化轉型需在經營模式上實現三個聚合

在中國民生銀行直銷銀行事業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羅勇看來,數字時代,銀行金融服務正在進化。

「現在不管是企業還是銀行,大家都在提數位化轉型,那麼在數字時代,銀行要向數智化轉型,它在經營模式上的進化要實現三個聚合:『聚合流量+聚合服務+聚合數據』,」 羅勇表示,「從聚合流量這個層面來說,其實就是打造以客戶服務為中心,去做獲客、活客以及粘客。從聚合服務這個層面來說,銀行數智化是以生態平臺為場景,提供開放金融服務。從聚合數據這個層面來說,銀行數智化經營要以數據畫像為基石,去做數據產品創新。在聚合流量和聚合服務的基礎之上,雲銀行雲上渠道運營能力的創新和提升日益離不開數據的支撐和使用。」

羅勇認為,銀行數智化轉型的過程中,將呈現出以下四個基本特徵:一是在客戶運營上,要構建精細化的客戶經營體系;二是在產品創新上,要構建以客戶未中心的多元化產品體系;三是在風控模式上,要依託金融科技的雲風控體系;四是在盈利模式上,打造基於數字生態的利益共享模式。

而對銀行而言,要實現數智化經營,必須具備四個核心能力,一是數據運營能力;二是敏捷響應能力;三是IT服務能力;四是生態協同能力。

招行杜志明:

銀行面臨的競爭更多來自於異業競爭和衝擊

招行信息技術部零售應用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兼杭州軟體中心總經理杜志明在本屆論壇上分享了招行手機銀行建設的經驗,並探討了銀行數位化轉型與科技賦能。

杜志明認為,現在的銀行面臨的競爭早已經不僅僅是同業之間的比拼了,更多是來自於異業的競爭和衝擊。從生活、社交、直播、支付到金融核心場景,都在逐漸地被滲透,網際網路巨頭步步緊逼。

「商業銀行感受到的是什麼呢?靠我們傳統的金融經營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業務發展的需要了,必須要尋找新的經營模式。我們在組織機制、理念、方法論本身可能大家都有一定的思考。」杜志明表示。

杜志明介紹,招行的《清風公約》裡面有一句話,叫數據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們IT組織與業務團隊做融合的過程中,做項目制的過程中,我們把整個的數據化做到了從需求到需求價值,到需求的開發、測試、上線、運維以及後續的運營整體所有的環節。在所有的數據呈現之後,我們可以更好地驅動我們組織能夠自發地去改進,自發地去創新,自發地去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給到客戶。所有的這一切最終是能夠體現成我們最終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真正是為用戶、為客戶提供什麼樣的智慧的金融。」

江蘇銀行梅振坤:

帶給客戶智慧化體驗 要夯實內部流程等基礎

江蘇銀行零售業務部總經理梅振坤表示,隨著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客戶的金融需求越來越趨向於線上化、個性化,傳統零售銀行業務發展模式逐漸受到制約;同時,疫情的發生倒逼和加速了銀行業智慧化轉型的進程。

梅振坤認為,客戶與銀行產生交流和互動最主要的兩大場所是網點和手機銀行。近年來,網際網路平臺憑藉著對線上銷售渠道的先機佔領和對新興技術的運用包裹客戶的各類生活場景,逐漸剝離銀行與客戶之間的聯繫。江蘇銀行推進渠道轉型和場景建設,力求帶給客戶所需皆可尋的省心體驗。

在推進智慧管理升級,繼續打造放心銀行方面,梅振坤表示:「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帶給客戶的智慧化體驗離不開內部流程、系統等基礎的夯實,離不開風險和安全系統的嚴格建設,只有做好內功的修煉,才能確保帶給客戶所辦皆安全的放心體驗。」

相關焦點

  • 臺灣企銀積極布局開放銀行藍圖 目前接觸的業者近十家
    臺灣企銀積極布局開放銀行藍圖,並分階段將公開信息以API方式給第三方服務提供者(TSP)串接,提供不同類別的資料查詢服務。藉由OPEN API與各領域的TSP業者合作,知道客戶在哪裡,把服務送到客戶生活圈。
  • 數智賦能未來——第十六屆信息化領袖峰會暨2020美業數智生態峰會...
    本次峰會分為主論壇「聚焦數位化轉型」,和「聚焦信息技術創新發展」、「聚焦美業數智營銷」兩大平行論壇。峰會吸引近400位CIO、IT負責人以及行業知名信息化服務商等業內資深大咖共聚一堂,撞擊智慧火花,深入解讀行業數位化轉型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探索數字營銷未來走向,共同譜繪「數字時代」新篇章。
  • 高美,讓智慧發聲
    讓智慧發聲,讓未來可見。在2018上海國際清潔技術博覽會期間,高美舉行了「預見未來——2018高美智慧清潔圓桌會議」,100多名全球優秀高美人代表共享發展成果,共繪美好未來!聚沙成塔,未來可期更多面向未來,高美建立的全球化智慧清潔體驗館有著極具想像力的遠大前景;高美不僅是一家創新的製造公司,更是數字時代智慧清潔的創立和推動者。
  • 構建「未來銀行」興業銀行智慧網點轉型全面提速
    目前,興業銀行智慧網點與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直銷銀行、微信銀行等線上渠道實現互聯互通,共同建立起線上線下虛實結合、覆蓋全國、銜接境內外的龐大服務網絡,「天地對接」服務模式初步成型。「滿目皆綠」背後是興業銀行十多年深耕綠色金融的堅持和不懈努力,這家由江蘇省環保廳與興業銀行共同打造的江蘇省首家綠色主題網點,將最先進的環保科技與綠色發展理念應用在網點建設、運營和服務的全過程。
  • 構建「未來銀行」 興業銀行智慧網點轉型全面提速
    目前,興業銀行智慧網點與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直銷銀行、微信銀行等線上渠道實現互聯互通,共同建立起線上線下虛實結合、覆蓋全國、銜接境內外的龐大服務網絡,「天地對接」服務模式初步成型。「滿目皆綠」背後是興業銀行十多年深耕綠色金融的堅持和不懈努力,這家由江蘇省環保廳與興業銀行共同打造的江蘇省首家綠色主題網點,將最先進的環保科技與綠色發展理念應用在網點建設、運營和服務的全過程。
  • 臺灣開放銀行第二階段挑戰與未來新藍海
    臺灣金管會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未來將加速推動「開放銀行」,並訂定相關規範開放金控轄下子公司客戶資料共享,以及跨機構間客戶資料共享。開放銀行是共享資料之前哨場域,目前雖有多家銀行已積極準備參與,但也有些銀行態度觀望,主要原因可歸納如下:一、銀行篩選TSP問題。
  • 構建「未來銀行」 興業銀行智慧網點轉型全面提速_個股資訊_市場...
    構建「未來銀行」 興業銀行智慧網點轉型全面提速 2020
  • 蔓之研丨榮耀喬遷,向未來生長!
    未來,相信在劉總等核心領導層宏大的格局與睿智的運帷下,蔓之研必將為扛起民族護膚品牌大旗而全力以赴,綻放蓬勃生機,向未來生長。創新與科研並駕齊驅,助力中國美業再攀新高蔓之研今日的壯大,同樣離不開國家政策及各級領導和人士長期以來的熱切關心和大力扶持。
  • 智慧交通業者積極備V2X通訊技術
    南非近年來積極籌備V2X通訊技術,為了進一步加強當地行動網路,電信巨頭MTN為智慧交通做足準備,早於2017年與華為合作推出車用解決方案Connected Driver,利用物聯網(IoT)檢測系統並評估駕駛行為。
  • 柳源LIUYUAN-年輕的資深美業店務管理諮詢師
    柳源(LIUYUAN)先生從事美業11年、美容院及綜合美容養生店諮詢管理8年,作為年輕的資深店務諮詢師,店務診斷實踐專家,幫助數百家店家突破瓶頸,提升客源,提升高業績受到了全國各地美容行業店面的追捧和模仿。
  • 有讚美業引領者大會圓滿落幕,私域+數位化助推美業破局增長
    1月13日,有讚美業引領者大會以「數字美業正當時」為主題在深圳舉辦。在這場年度聚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美業人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討美業過去一年的經歷,促進引領者更多分享、向行業引領者致敬,洞察美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 智聯未來,跨界賦能 1211首屆傳神者大會圓滿落幕
    2018年12月11日,"1211首屆傳神者大會"在中國武漢隆重召開,來自不同領域的千餘名行業翹楚齊聚江城,共同探索語言文化傳播領域如何跨界融合發展,構建行業全新生態。大會以"跨界·連接"為主題,由中國光谷多語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全球創新型多語信息處理與服務提供商傳神語聯網承辦。
  • 數智賦能未來,第十六屆信息化領袖峰會暨2020美業數智...
    企業如何把握機遇,依託領先數位技術手段,加速推動產業數位化和智慧化轉型?12月19日,我們將齊聚上海,聚焦「數字轉型」和「數字營銷」,與跨界CIO們一起探討數字發展轉型新趨勢,探索數字營銷未來走向。每一個歡聚的團圓,都是從一次相聚開始。
  • 2021傳媒業:破局突圍 智慧發展
    2021年的傳媒業,將在政策、技術、市場、用戶等多維驅動下系統創新。在傳承歷史與邁向未來的節點上,我們以展望的視角思考2021年的傳媒業發展,聚焦熱點話題,剖析發展趨勢。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已有20餘個省份發布了各自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和2035年遠景目標,每個省份均將「媒體深度融合」納入未來發展規劃。2021年將是各級媒體規劃「十四五」發展的關鍵之年,不論是中央級媒體、省市級媒體、縣級融媒體還是新興商業平臺,如何明確定位、系統謀劃發展都將是頂層設計中的重中之重。
  • 廣發銀行「智慧城市」建設之路
    過去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銀行服務從網點向線上轉變現在隨著信息化和行動支付的成熟銀行服務從線上向移動端轉變對於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單靠任何一個板塊一家企業都無法完成這項偉大事業,需要城市產業生態的各家企業協同合作,共同創造價值。
  • 中信銀行信用卡積極推動金融服務向主動化、個性化、智慧化發展
    隨著新核心系統投產運營,中信銀行信用卡積極打造數位化產品體系,構建運營大腦,貫穿從監控預警、分析決策、決策執行、決策評價的全流程,搭建數據挖掘全生命周期模型。中信銀行信用卡深化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構建自主可控的AI+智能生態,推動金融服務向主動化、個性化、智慧化全面發展。
  • B端之下,產業網際網路上行;京東方攜手阿里雲打造未來智慧社區;轉身...
    ▌京東方攜手阿里雲打造未來智慧社區 其中,BOE智慧康養社區解決方案亮相大會,讓人們感受到未來智慧社區帶來的健康生活體驗。 據悉,本次雲棲大會亮相的上虞健康小屋是BOE智慧康養社區解決方案的落地項目,也是和阿里雲合作共建浙江未來社區健康生態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 世界地球日,旅行裝備引領者UTC 行家聯合多領域創新品牌共同發聲!
    ,」在路上,在一起「,為守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貢獻力量。UTC行家進行馱袋置換計劃,使用出租的方式來增加旅行產品的使用率,減少浪費; 將回收的舊旅行用品清潔、維修、延壽等方式修復出租給需求者繼續使用,減少垃圾的產生。     2019 年 6 月,UTC行家聯合南京亞洲戶外展,在第 14 屆亞洲戶外展現場,再次升級裝備環保旅行,發布「EVERYSTEP"環保公益之旅項目。
  • 2020中國美業數智貢獻人物&創新人物獲獎名單正式公布
    12月19日,由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指導,上海市計算機用戶協會、暢享網、美數思享會、上海浦東軟體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以及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校園網絡專業委員會和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大力支持的數智賦能未來——第十六屆信息化領袖峰會暨2020美業數智生態峰會在上海隆重舉行
  • 「智慧零售 布局未來」2020購百智慧零售行業閉門會
    本次會議邀請了天津南開大悅城、天津和平大悅城、中原百貨等多家購百行業意見領袖共聚一堂,圍繞「智慧零售,布局未來」的主題,深入探討後疫情時代線上化,數位化轉型如何布局?線上如何做出特色,吸引用戶留存?如何從供給側和流量側來進行升級?線上線下如何協同布局新零售等行業熱門話題。智慧圖作為組織者,表示用技術手段與聯合運營機制,推動購百行業向智慧新零售數智化轉型,作為購百的合伙人,與購百一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