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海運企業——來自中遠海運集團的...

2021-01-09 中國網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一個明顯的軌跡,就是由內陸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強盛。」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

海洋是融入世界的大通道。海洋事業關係民族生存發展狀態,關係國家興衰安危。目前,中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運大國,年造船產能全球第一,海運量世界佔比全球第一。全球最大的航運企業——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許立榮感嘆:「海運即國運,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作為全球貿易最主要的載體,海運的地位和角色始終沒有變,至今仍然不可替代。」

海運是強國背後難以複製的動力因素,是強國不可或缺的經濟要素。本報調研組採訪中遠海運集團,就是要探尋這個全球綜合運力排名第一的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的成長之路,傾聽新中國遠洋運輸的故事。

伴隨新中國誕生,同步成長

回溯中遠海運集團的歷史,可以說是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誕生,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而發展,伴隨著新時代的高歌而奮進。中遠海運作為新中國航運事業的開創者,參與了中國航運70年從近海到遠洋、從追隨到領跑的歷史進程,親歷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波瀾壯闊的偉大變革。70年來,中遠海運作為中國海運事業的主力軍,用實力創造了無數世界第一,用行動詮釋了航運「國家隊」託起海運強國夢的使命擔當。

1949年,在新中國的召喚下,香港招商局及招商局旗下「海遼」輪等17艘船舶,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毅然宣布起義,回到人民的懷抱,大量滯留海外的私營航商先後北歸。中國共產黨創立的新政權在一窮二白中開始了新中國航運事業新的拓荒。隨著幾十年的發展,我國遠洋運輸的兩大主力船隊——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日趨壯大。

2016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成立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同年2月18日,中遠海運集團在上海正式成立。重組3年來,中遠海運集團在國際競爭中實現了從跟跑向並跑、領跑的轉變,從規模增長、盈利能力、抗周期性等方面,集團已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綜合性航運企業。截至2019年1月,集團在職員工總數近14萬人。集團遠洋航線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個港口,在規模上擁有「六個世界第一」和多個世界前列。

聚焦海運強國,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視察期間指出,「經濟強國必定是海洋強國、航運強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中遠海運集團指明了發展的方向,進一步堅定了集團做強做優做大、打造世界一流航運企業的信心和決心。

堅持戰略引領,改革重組穩步推進。許立榮介紹,「中遠海運集團以深化國企改革『1+N』系列文件為指導,堅持『一個團隊、一個文化、一個目標、一個夢想』的『四個一』理念,按照『6+1』產業集群戰略,不斷推進『深改』『快改』。」集團先後完成總部、集運、航運金融、能源運輸、散運、碼頭、物流、重工、海外區域公司及海外網絡、中遠海控、船員和船舶管理體制、財務公司、信息資源等19個重點領域的重組整合。

今年2月底,集團新成立了青島、大連、天津三家地區公司,財務公司也完成了重組掛牌。在推進改革重組的同時,不斷推進機制體制創新。重點抓好董事會建設、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權激勵機制改革和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進一步釋放了改革紅利,提升了改革效益,煥發了改革活力。2018年12月,集團成功入選了第二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為集團下一步改革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收購東方海外,集團實現第二次飛躍。2018年7月,中遠海運集團完成對東方海外的收購,貨櫃船隊規模近300萬標準箱,迅速進入全球班輪行業第一梯隊。收購完成後,在集團「六個保留」的承諾下(即保留東方海外獨立品牌經營、保留東方海外上市公司地位、保留東方海外總部在香港運營、保留東方海外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保留東方海外管理團隊和全球服務網絡、保留東方海外薪酬福利體系),東方海外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實現了「客戶不流失,貨量不下降,份額不降低」的目標。收購完成後,東方海外和中遠海運集運共同推動「全球化」「端到端」「數位化」「雙品牌」四大戰略,不斷放大協同效應,競爭力不斷增強。

堅持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遠海運集團持續推進瘦身健體,優化產業結構。截至目前,集團在「壓減」方面,累計減少法人單位541戶,壓減比例為30%,管理層級壓至4級,「壓減」工作走在央企前列。集團造船產能縮減至748萬載重噸,較設計產能累計壓減407萬載重噸;海工產品產能縮減至9個,較設計產能累計壓減9個項目,均大幅超過目標進度。集團以拆舊造新為契機,推進船隊結構優化。同時,建造了一批國民經濟發展急需的超大型貨櫃船等高附加值、高技術船舶,目前集團船隊平均船齡8.8年,平均噸位8.64萬載重噸,為未來長遠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強化創新驅動,著力打造創新型企業。中遠海運集團堅持向創新要動力、要實力,為長遠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創新經營模式方面。近3年,集團圍繞「智慧航運、智能製造」立項29個,項目投入近2億元。集團牽頭成立了「上海海洋工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組織了「智能船舶」「深水半潛式支持平臺」等8個國家科研專項,著力提升海洋裝備自主研發能力。由集團投資建造的航運技術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總投資10億元,2022年全部投入使用後將進一步提升航運和造船基礎研究能力。

服務國家戰略,踐行「一帶一路」倡議

「作為我國參與國際航運市場競爭的主力軍,始終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己任,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發展,服務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爭做『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開拓的排頭兵和先鋒隊。」中遠海運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俞曾港介紹說。

突出全球布局,打造港口碼頭新支點。截至目前,集團全球投資經營碼頭共56個,在「一帶一路」沿線投資額達到558億元,「一帶一路」沿線投資碼頭18個,包括比利時、荷蘭、希臘、阿聯、西班牙、新加坡、土耳其等。其中,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臘最大港口,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地中海區域的重要樞紐。經過10年的辛勤耕耘,比港碼頭吞吐量從接管之初68.5萬標準箱提升至2018年500萬標準箱;利潤由接管之初虧損621萬歐元提升到2018年盈利超過7000萬歐元;比港在全球港口的排名由第93位躍升至第32位。2018年底,中遠海運比港管理團隊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第三屆「央企楷模」。

突出紐帶連接,編織海上運輸新絲路。為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互聯互通,集團持續優化全球航線布局,相繼開通歐亞等地區多條班輪航線。目前,集團在「一帶一路」沿線布局貨櫃班輪航線174條,投入161.4萬TEU的運力,佔貨櫃總營運船隊規模的58%,2018年集團完成貨櫃箱量1215.2萬箱,同比增長9%。

突出海陸並舉,開創綜合物流新局面。在國際班列方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集團不斷加大對亞歐海鐵聯運、亞歐國際班列業務的投入,先後開通班列共25列,2018年完成箱量2.35萬TEU。在中歐陸海快線方面,集團大力推進以希臘比港為基地的「中歐陸海快線」建設,深入中東歐腹地開闢中國與東歐之間的物流新通道。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方面,增加了以廣西欽州港為始發港或經停港的遠洋航線,開通了海南—東協(新加坡)航線。在「一帶一路」沿線物流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先後收購新加坡高昇物流公司,投資哈薩克斯坦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阿聯阿布達比碼頭貨櫃拆裝箱場站等重大物流項目,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突出極地開發,積極拓展冰上絲綢之路。2013年下屬中遠海運特運永盛輪作為中國貨輪首次穿越北極東北航道,開闢了我國商船北極航行的先河。截至目前,集團共執行22個航次的北極東北航道商業化航行,在人類航海史書寫了壯麗的篇章。2016年,永盛輪又首次以商業模式運作南極菲拉茲科考站物流運輸項目,再次開創由商船承運南極科考站建設物資的先河,集團下屬中遠海運特運成為全球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南極和北極航線服務的公司。

面向未來,中遠海運集團正以海洋強國、航運強國建設為己任,同舟共濟,奮力拼搏,以跑贏市場、跑贏變革、跑贏時代的精神風貌,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航運企業。

(調研組成員:石偉 翟月熒董亞煒)

相關焦點

  • 天津港與中遠海運旗下這三家公司籤署戰略協議
    9月8日,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與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與三家公司建立緊密的戰略夥伴關係,加快推進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推進海運強國、交通強國建設,共同加快天津港航運發展,推進天津港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建設,為更好服務國家戰略貢獻力量。
  • 中遠海運集團重組三年綜合運力世界居首
    來源:長江商報中國遠洋集團與中國海運集團聯合重組已過三年,重組成效如何?5月30日,國資委發布《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工作指引》(簡稱《指引》),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黨組副書記孫家康表示, 集團用3年時間,實現了10家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全覆蓋。
  • 國企公開課丨聽中遠海運許立榮講海運與國運
    5月7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在上海交大徐匯校區文治堂聯合舉辦「領導幹部上講臺」國企公開課上海交通大學專場報告會。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許立榮作題為《海運即國運》的報告。小新為您分享金句如下——國企公開課上海交大專場報告會金句集錦 1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思想,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服務國家戰略為使命,持續深化改革,大力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綜合航運企業。2海運即國運。海運是強國背後難以複製的動力因素,是強國不可或缺的經濟要素。
  • 領導幹部上講臺 · 國企公開課|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上海交大...
    介紹了集團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思想,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服務國家戰略為使命,持續深化改革重組,大力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了規模與效益、改革與發展同步增長,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綜合航運企業的改革歷程和重大成就;四是踐行「一帶一路」是做強海運的最大機遇。
  • 中遠海運集團為中國郵政「護航」
    中遠海運集團為中國郵政「護航」作者:記者 呂磊時間:2020-04-14     來源:中國郵政網  4月10日,搭載著7噸中國郵政國際郵件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的貨輪從上海出發駛向紐西蘭。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導致多家航空公司大範圍減航的突發狀況下,繼中歐班列鐵路運郵之後,中國郵政保證國際郵件正常發運作出的又一有益探索。截至4月13日,中國郵政與中遠海運集團已試運行上海—紐西蘭、上海—日本、上海—以色列三條國際郵件海運線路,累計發運國際郵件近30噸,保障了國際郵路和防疫物資運輸渠道的暢通。
  • 中遠海運與普洛斯籤署合作備忘錄!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11月25日    普洛斯集團創始人、執行長梅志明一行到訪中遠海運集團,與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許立榮等進行了會談。  普洛斯是專注於物流、不動產、基礎設施、金融及相關科技領域全球領先的投資管理與商業創新公司。  中遠海運與普洛斯進一步在產業鏈、物流鏈等多個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有利於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協同發展。
  • 三項制度改革案例:中遠海運集團的實踐與創新
    中遠海運集團深入貫徹《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關於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建立市場化的選人用人機制與激勵約束機制,通過實施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開展股權激勵,不斷激發員工的活力,煥發企業改革發展的生機。
  • 全球最大特種船公司「中遠航運」更名為「中遠海運特運」
    原標題:全球最大特種船公司「中遠航運」更名為「中遠海運特運」 摘要 【全球最大特種船公司「中遠航運」更名為「中遠海運特運」】12月7日,中遠海運集團旗下全球最大的特種船公司中遠航運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 張為任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
    目前中遠海運集團共有5名副總經理。據中遠海運集團官網顯示,中遠海運港口董事會主席、總經理張為,已擔任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歷任中遠集運市場部運價處副處長、處長,美洲貿易區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中遠集運美洲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中遠集運美國分部副總經理,中遠集運戰略發展部總經理,中遠集團運輸部總經理、運營管理部總經理,中國遠洋海運運營管理本部總經理、整合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遠海運港口總經理、董事會主席、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中遠海運控股副總經理、黨委委員、黨委書記等職。
  •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中遠海運響應「一帶一路」倡議 遠洋航線覆蓋...
    中遠海運作為航運業的國家隊骨幹,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海洋強國和海運強國戰略,肩負著重大責任和使命。如何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迎來海運業的新發展成為中遠海運人的題中之意。  「作為全球最大的綜合航運物流企業,中遠海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依託龐大的船隊運力和全球服務網絡,堅持與境內外企業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中遠海運集團黨組工作部部長劉海濤說。
  • 中遠海運全球合作夥伴支援中國抗擊疫情
    【環球網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遠海運眾多合作夥伴及供應商通過中遠海運慈善基金會,將愛心傳遞給中國人民,支援中國抗擊疫情。截至目前,中遠海運慈善基金會已收到來自義大利、比利時、希臘、烏克蘭、土耳其、西班牙、羅馬尼亞等多個國家的集團海外機構當地合作方和供應商捐贈善款,用於支援武漢疫情防控。
  • 上海市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赴中遠海運集團調研
    張恩迪表示,要從全球戰略角度,思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建設。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大數據分析來看,航運市場需求量是巨大的,在持續做好港口上下遊、前後端延伸的同時,要加強海運和水運的開發,全面提升行業競爭和能力。現在國家強調「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上海要抓住機遇,儘量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以黨建工作掌航行之舵、鑄強企之魂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由原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原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於2016年2月重組而成,集團在職員工總數達14.3萬人,在境內外共有40家直屬單位、10家上市公司,綜合運力1.05億載重噸排名世界第一。這樣一家特大型國有企業,這樣一個產業集群,該如何運籌帷幄、謀篇布局?
  • 中遠海運集團科技與信息化平臺正式宣告啟航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6日訊(記者劉瑾)中遠海運集團科技與信息化平臺日前在上海正式宣告啟航。 中遠海運集團科技與信息化平臺是中遠海運集團整合旗下主要的科技和信息化公司,依託轉制科研院所上海船研所及其下屬單位,以上市公司中遠海運科技為載體組建而成。
  • 綠地控股與中遠海運合作 涉金融地產及物流產業
    其中,產業地產及城市更新項目開發方面,雙方將依託各自資源和經驗優勢,在全國主要城市獲取土地建設物流地產項目進行開發;共同致力城市更新項目開發,探索城市產業轉型發展中老廠房等工業工地的改造利用,發揮雙方所在領域的行業優勢,創新存量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充分利用現有工業遺存,綜合運用節能和新能源技術,打造具有工業文化特質的綜合性改造示範項目。
  • 與中遠海運、寶武集團兩大央企強強聯手,浦發銀行如何打造金融服務...
    記者|張曉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之下,根植於上海的浦發銀行如何與中央企業強強聯手?界面新聞獲悉,9月5日下午,國務院國資委與上海市政府在滬籤署深化合作共同推進落實國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浦發銀行(600000.SH)與中遠海運、寶武集團兩家央企分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中遠海運物流「嶽陽-深圳」貨櫃專列正式運行
    8月28日,由廣州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聯合湖南霞凝內陸港有限公司、湖南泰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組織舉辦的「嶽陽-深圳」貨櫃鐵路專列正式運行儀式在嶽陽北站圓滿舉行。「嶽陽-深圳」專列是響應嶽陽市政府號召,並在當地政府機構的幫助下,由中遠海運物流下屬的深圳中遠海運物流嶽陽分公司主導運營,使用公鐵海聯運的模式,在廣鐵集團等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傾情打造的一條國際出海通道,連接了海上絲綢之路,是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政策下又一條內陸銜接海運的主幹線,也是嶽陽走向世界的重要標誌之一。
  • 中遠海運:發揮重組效應 保障物流暢通
    2016年2月18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運)在上海重組成立。自重組成立以來,中遠海運致力於打造全球領先的綜合物流供應鏈服務平臺,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收入規模年均增長8.3%,世界500強排名四年累計提升196位,6+1產業集群穩步發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全面啟動。
  • 隱山資本參與寧波中遠海運混改,助力國企轉型升級
    此次寧波中遠海運物流積極響應國家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戰略,啟動混改工作,也為中遠海運體系全系統推動混改和全面深化改革做了重要探索,積累寶貴經驗。普洛斯中國區首席戰略官、隱山資本董事長及管理合伙人東方浩表示:「參與寧波中遠海運物流的混改,對於擴展普洛斯與中遠海運集團雙方未來的協同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 【國企改革故事】重組「出海」 中遠海運加快全球布局
    【國企改革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曹繼軍  10月18日,中遠海運集團第九艘20000TEU「星座系列」超大型貨櫃船「中遠海運人馬座」輪命名儀式在上海外高橋船廠碼頭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