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報調查|院線電影轉網是特例 電影整體格局不會變

2020-12-27 臨沂網信

7月20日,伴隨著電影院復工,疫情期間從院線轉網絡的《囧媽》、《大贏家》和《肥龍過江》等影片也再度被提及。臨沂大學傳媒學院教授姚玉傑分析,影片院線轉網是疫情影響下的特例,復工後電影的整體格局不會發生較大改變。

 「網際網路+影院」應為發展常態

受疫情影響,電影《囧媽》與其他6部電影宣布撤出春節檔。隨後,電影《囧媽》又宣布大年初一在網絡平臺免費播出。

「電影《囧媽》作為院線電影轉網絡平臺播出,是疫情衝擊下的一個特例,不會成為常態。」臨沂大學傳媒學院教授姚玉傑說,院線電影有其自身的價值,不可能全面轉到網絡上播放。目前來說,相當數量的電影不止在電影院發行,還會在網絡上發行,院線和網絡同步發行或者院線下線後轉網絡,這種模式會是電影發行的常態。

姚玉傑分析,從觀眾進入被感染藝術欣賞的角度來看,在電影院觀影和通過網絡觀影區別是非常大的。「在電影院觀影,觀眾眼睛看到的是熒幕,耳朵聽到的是與電影情節同步的聲音,幹擾項少,觀眾會全身心的投入到電影情節中,深度的被情節、情緒和氣氛所感染;通過手機、電腦屏幕網絡觀影的話,周圍環境要複雜很多,快進、暫停等操作讓觀眾可以隨時放下電影去做別的事情,注意力很難全身心的投入到影片上。」姚玉傑說,這也就出現一個現象,影片拍得有「尿點」,在電影院會得到噓聲一片,而通過網絡觀看,對此感受就沒有那麼深刻。

另外,兩個人各自捧著手機看電影,互動交流少。很多人把去電影院看電影當作溝通交往的手段和方式,這也是電影院吸引觀眾的重要原因。

觀影受眾有共性也有差別

在受眾方面,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普遍存在受眾年輕化的特點,但是年輕化的表現也存在差異。

「一部電影本身是設有目標受眾群體的,電影院裡的觀眾年輕人居多,但是也存在一些特例,有些電影在拍攝時的受眾設定可能偏向中老年人。現在業內有一個發展趨勢,專門針對中老年人的電影正在逐步增多。」姚玉傑說,與院線電影相比,網絡電影的觀眾年輕化更加明顯。

姚玉傑分析,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很大一部分有電影情懷,會通過看一場電影來實現對藝術修養的追求和鑑賞,在電影院的氛圍下打動內心。網絡電影對這一部分人的吸引力就較小。

電影在院線和網絡同步發行或者院線下線後轉網絡,在網絡上的播放是否都會取得好的效果?姚玉傑告訴記者,院線電影上網後,播放效果的好壞還要看電影本身是否適合在網絡是播放。在網絡上有一個「淺閱讀」現象,手機、電腦用戶,他們的注意力沒有辦法長時間集中在一個內容上,這也就要求內容必須非常的淺顯,觀眾不需要去動腦子去使勁的思考問題,不需要深度的沉浸。

「在院線口碑很好的電影,上網後『撲街』的現象也有很多。」姚玉傑說,從觀影模式上來說,網絡電影在影片畫面方面,要求畫面非常漂亮美觀,在演員的選擇上偏重有一定流量的演員,情節緊湊、熱鬧的影片更受網絡平臺的青睞。而在影片內容的深刻性、情節的完美程度上要求相對低。

電影分眾化是重要發展思路

「電影要表情達意,傳達情緒很關鍵。影片中,觀眾之所以能沉浸到電影裡的情緒中,是因為這一段情緒的爆發點來由於上一段的鋪墊生發出來的,情緒的爆發不可能突然之間跳出來。這就對影片情節的完整性提出了要求。」姚玉傑說,現在流行的短視頻,將一部電影剪輯成幾個小片段,失去了電影原本的藝術價值。

7月20日,電影院陸續復工。影院復工後,如何刺激市場,讓更多的人來觀影?「從內容上來講,希望多出高質量的影片。雖然看起來在家看電影和用手機看電影『很香』,但是實際上到電影院看電影的群體仍舊潛力巨大,要有信心。」姚玉傑說。

姚玉傑分析,從院線角度來講,不同的影片,其受眾特徵更明確一些,做宣傳的時候更有針對性一些,影片分眾化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思路。

 相關連結:全國影院復工首日票房破百萬

從1月24日影院關閉以來,全國院線按下暫停鍵。根據國家電影局7月16日發布的通知,低風險地區的電影院在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7月20日6時26分,全國影院復工首日的預售分帳票房達140.4萬,觀影人次5萬。如果計入每張3元的服務費,7月20日全國預售票房已經超過150萬。

根據貓眼數據顯示,2020年7月20日零點場次,在南寧和杭州,共有4場電影放映。

據了解,目前上映片單較豐富,除了第一時間發布定檔消息的《第一次的離別》(7.20)、《妙先生》(7.31)、《我在時間盡頭等你》(8.25)、《蕎麥瘋長》(8.25)等片,還有兩部好萊塢新片定檔7月24日上映。一部是「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主演的《多利特的奇幻冒險》,一部是「速度與激情」系列主演範·迪塞爾的《喋血戰士》。貓眼數據顯示,《多利特的奇幻冒險》的想看人數已達3.3萬人。

目前確定復映的經典電影則有《捉妖記》《美人魚》《十二生肖》《北京愛情故事》《何以為家》《狼圖騰》《中國合伙人》《戰狼2》《風聲》《哪吒之魔童降世》《夏洛特煩惱》《白蛇緣起》《一條狗的使命1、2》《超時空同居》《大鬧天宮》《大魚海棠》《阿凡提之奇緣歷險》等。另外,迪士尼也宣布《尋夢環遊記》《瘋狂動物城》《超能陸戰隊》將分別於7月20日、7月24日、7月31日復映。

另外,有望下半年上映的還有《信條》《花木蘭》《1917》《喬喬的異想世界》《刺蝟索尼克》《小婦人》《絕地戰警3》《急先鋒》《姜子牙》《鄰裡美好的一天》《紐約的一個雨天》《哪吒重生》《溫暖的抱抱》等片。 

臨報融媒記者 郇恆雪 褚菲菲 實習生 紀蘅軒

相關焦點

  • 影院復工一百多天後,為何還有院線電影轉網?
    回顧2020年的電影業,「院線電影轉網」是個繞不過去的高頻詞。 年初《囧媽》的一聲驚雷,拉開了院線電影轉網的序幕。截止到目前,至少已經有19部院線電影已經或即將在網絡視頻平臺首播。
  • 快手上線首部院線電影,「院轉網」平臺再添一員
    預計抖音快手在未來還會推出更多類型影片,甚至可能還會與部分電影項目深入合作,參投、參與發行主流電影也有可能,繼續向影視領域擴張業務版圖。院轉網或成為常態?隨著海外疫情愈加嚴重,院轉網的現象更加明顯。以環球影業為例,其跳過院線三個月的窗口期,直接在付費點播平臺上線《魔法精靈2》等電影,環球影業CEOJeff Shell表示,僅一部《魔發精靈2》,在不計入營銷費用的情況下有望獲得7700萬美元的收入,對於環球影業來說,要比與院線的合作分成更高,以往與院線合作,只能以五五或六四分成,而院線在分成上佔大頭。院轉網的明顯優勢,甚至改變了部分片方未來的放映策略。
  • 又一部院線電影轉網播
    6月15日,原定檔於今年4月上映的影片《灰燼重生》官微宣布正式定檔6月25日,優酷全網獨播。這是繼《囧媽》《肥龍過江》《大贏家》《我們永不言棄》《春潮》後,再一次院線電影轉網播。據悉,電影《灰燼重生》由李霄峰執導,羅晉、聶遠、黃覺、姜珮瑤、辛鵬主演,方勵友情出演,影片講述了兩位男主角在十年前犯下罪行後各奔前程,相約永不再見。十年後,兩人再度相遇,展開了一場新角逐的故事。
  • 爭議之下,電影「院轉網」成功了嗎?
    回顧2020年的電影業,「院線電影轉網」是個繞不過去的高頻詞。 年初《囧媽》的一聲驚雷,拉開了院線電影轉網的序幕。截止到目前,至少已經有19部院線電影已經或即將在網絡視頻平臺首播。
  • 數據盤點|什麼樣的院線電影轉網能火?
    2019年在院線上映的電影下映後上線網絡平臺,並進行單片收費正逐漸成為行業的標準動作。無論是在院線成績表現優異的《流浪地球》《少年的你》,還是在影院上映後表現不佳的《素人特工》《跳舞吧!大象》等,上線後都有一段進行單片收費的過程,收費時間少則半個月,多則小半年,這無疑為院線電影又開闢了第二個營收陣地。
  • 後疫情時代,院線電影要不要「倒牛奶」?
    到目前為止,國內已有三部電影通過「院轉網」的措施進行上映。而美國自三月份到六月份原本計劃上映的影片有37部,其中大部分都選擇延遲發行,僅有一部環球影業的《魔發精靈2》直接上架網絡平臺。一部電影的市場周期始於院線,院線票房收穫越高,則其相對應的下級市場也會得到更好的反響。通常情況下,從院線的下映到後續上線家庭娛樂市場,一般會歷時六個月。 近兩年也有不少中外業內人士進行探討,是否可以適當縮短這一窗口期,甚至能否真正做到「院網同步」。不過美國院線聯盟NATO在發布的《家庭影院上線窗口長度與電影銷售之間的關係》研究中則認為,縮短窗口期無異於切腹取卵。
  • 線上平臺火了,為什麼不放手院線電影?
    影院即將回歸,院轉網依舊不停,實際上也不可能停止下來,它已然是綜合視頻領域積極尋求新放映渠道,探尋可持續化模式的一種延伸。 現今流媒體、短視頻平臺如日中升,網大、網綜、網劇做得風風火火,院轉網獲得極高關注。
  • 院線電影與網絡大電影的區別
    網絡大電影,一般被稱之為網大,主要是以網絡作為播放平臺,而院線電影則是以電影院作為主要播放平臺的。兩者的審查機構以及審查標準也有所不同,院線電影的發展及正規程度更高,所以審查會更加的嚴格,同時要求也更多。而網大作為一個新興的項目,目前大部分網大都是以小演員以及傍大IP為主。
  • 看電影選院線還是選網絡,答案是「好電影」
    從字節跳動收購《囧媽》開始,到《肥龍過江》《大贏家》《我們永不言棄》,疫情期間幾部轉網的院線電影並沒有讓人發出「欠一張電影票」的感嘆。面對轉網誘惑,真正屏得住氣的,還是那些有實力、有自信的佳作。而那些比上不足、比下也未必有餘的影片,此時轉網也許是更聰明的策略。
  • 院線電影轉戰網絡,誰有望成為下一個《囧媽》?
    比如唐季禮,「《急先鋒》拍的時候就是一個大電影的格局,IMAX、中國巨幕、3D、4D版本都有,是在大銀幕上很好看的動作片。有的電影也許影院看和網上看差別不大,但《急先鋒》這種大場面大製作的影片不太適合」。
  • 飄零電影2020院線電影觀看_飄零電影最新院線電影免費看_18183軟體...
    飄零影院你能在這上面免費觀看平臺的所有視頻資源,在這裡電視劇、電影、綜藝等內容應有盡有,是你免費看視頻必備的神器。飄零電影2020院線電影觀看簡介:飄零影院是一款專為廣大安卓影迷打造的手機視頻播放器,這款軟體有著最為全面的影視資源庫,有著最為強大的視頻解碼功能,用戶可以免費進行高清無廣告觀看,給您帶來最佳的觀影體驗!
  • 電影院線網絡協同趨勢增強,優酷電影將轉向用戶付費點播模式
    自製電影廠牌走院網協同路線對於發布會上的重頭戲——「可能製造」自製廠牌推出,其廠牌負責人柳青伶介紹,「可能製造」將以自制的形式,在創作方向上高度聚焦三大主題內容:當下春、趣味人生、近未來科幻。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檔不少院線電影選擇轉戰線上,這引起業內不小的爭議。在會後的採訪中,李捷提到:「『院轉網』我覺得有非常強的疫情特徵,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它是走兩套立項審批流程的,如果是院線電影你要走電影局的標準,如果是網絡電影走的是網電網絡播放許可流程。因此這是疫情下的特殊舉措,應該上院線的電影不得已轉成網絡電影。」
  • 片方自救,第四部院線電影轉網絡線上播出,韓庚轉型作品疑似抄襲
    所以,在此基礎之上,眾多影視公司開始謀求回本,擺在院線電影面前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等內地院線重啟,重新定檔,宣發上映,但肯定會造成影片積壓,還有上映後票房撲街的風險;要麼片方自救,放棄院線轉網絡線上播出,迅速收回一波成本,日後再戰院線。
  • 經歷撤檔、轉網、雲影展後,電影將重回影院
    消息一出,電影產業一片振奮,有從業者在社交平臺表示:「眼淚都要掉下來了。」的確,一百多天的等待,對片方、院線、影院、觀眾以及電影本身而言,都太久了。接二連三的撤檔、飽受爭議的轉網、或延期或轉至雲端的電影節、12分鐘線上宣布的金像獎……疫情之下,電影行業面對線下關停困境的同時,也正在經歷流媒體帶來的衝擊與改變。當電影得以重回影院,至少是復甦的開始。
  • 《大贏家》之後 免費院線電影我們還能看多久?
    那麼,這陣風颳過之後,線院電影將會怎麼走?免費的下一步:字節跳動之後,各大視頻巨頭如何行動?字節跳動這次攪動了一直以來穩定的電影格局,做了愛奇藝、優酷、騰訊等視頻網站想做卻沒做成的事。目前已有兩部院線電影在頭條系平臺網播,字節跳動的布局可見一斑。但是院線電影網絡免費上映,只有字節跳動一家公司在做,有沒有後來者,尚未可知。
  • 華納兄弟宣布明年17部電影「院轉網」,全球影院要經歷水深火熱了?
    徹底「院轉網」有跡可循雖然此決定令人驚訝,但這並非偶然,而是華納兄弟在屢次試水後較好的選擇。華納媒體工作室和網絡集團的主席和執行長安·薩爾諾夫在一份聲明中說:「沒人比我們更希望電影能回歸大屏幕。不過與《花木蘭》不同,華納兄弟的新片不會讓HBO Max的訂閱用戶額外花錢。一個對比是,華納兄弟此前也在院線上映了諾蘭的電影《信條》,本以為諾蘭的大製作能引爆院線,結果票房表現平平,華納兄弟曾坦言「我們沒法跟你說《信條》發行是成功的」。除此之外,院線轉網絡播放的選擇也更多了。
  • 郭敬明《爵跡2》「院轉網」,網絡能否成院線撤檔片的棲息地
    而一旦上映,某種意義上來說,《爵跡2》的票房,將直接關係著郭敬明在電影市場的話語權,甚至可能影響到郭敬明下一部新片《晴雅集》。郭敬明顯然不敢冒這個險。相比之下,《爵跡2》「賣身」騰訊視頻,或許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明顯要穩妥很多。賣了多少錢,沒人知道,但熱度肯定不會太低,播放量應該不會太差。丟《爵跡2》,保《晴雅集》?
  • 流量電影公式失效後,改名轉網的《爵跡2》只能是犧牲品?
    12月4日,蟄伏兩年的《爵跡2》更名《冷血狂宴》且放棄院線,以PVOD的模式轉網,登陸視頻平臺擔任「郭家軍」先鋒,或迎接觀眾因郭敬明作品原罪論而引發的負面口碑的「狂轟濫炸」。同日,郭敬明監製、落落執導的《如果聲音不記得》在影院上映,該片憑藉尖銳的社會議題,意圖再次復刻《悲傷逆流成河》的票房成績。
  • 院線電影會被網絡電影取代嗎?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發給電影行業發展帶來了不少挑戰,但同時也帶來了機遇。  在電影院停擺的半年間,有院線大片從院線電影變為網絡電影免費首映,也有更多的院線電影準備在市場回暖後選擇合適檔期重回熒幕。
  • 美國院線迎至暗時刻,華納兄弟明年17部電影全面轉網
    此次華納宣布明年17部電影同步在HBO Max放映,意味著取消院線窗口期,華納電影在北美院線上映當天將同時在流媒體上線。電影在HBO Max同步放映,對於華納而言無奈但明智。截至2020年12月5日06:39分,美國新冠肺炎現有確診病例高達576.53萬人,累計死亡人數約28.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