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平臺docker的安裝與基本設置
Windows10MACLinux目前主要的三個作業系統,在docker官網,win10和Mac都提供了文件,直接下載即可。
Linux文件的話,推薦直接使用安裝腳本。
個人綜合使用感受,win10下推薦通過wsl2來安裝docker,MAC的話直接採用虛擬機或者遠程伺服器來使用。Linux不用說,這個是原生的。這裡提供一個Linux下的安裝腳本,直接複製粘貼執行即可。
curl -fsSL https://get.docker.com -o get-docker.shsudo sh get-docker.sh配置docker用戶權限
如果是非root用戶的話,在使用docker命令時通常都要加sudo,有時候讓人感到非常的不方便。輸入以下代碼增加權限,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sudo usermod -aG docker $USER備註:該命令在註銷用戶或者重啟之後即可生效。
配置docker開機自啟動
然後我們還需要做的一點就是配置docker的開機自啟動:
sudo systemctl enable docker配置docker鏡像加速器
因為docker是海外軟體,國內使用速度十分感人,因此配置必要的鏡像加速就成為了必然。
目前主流的加速平臺有三個,分別是:
ubuntu\debian8+\centos7 等平臺配置方法
進入使用文本編輯器,進入docker配置文件./etc/docker/daemon.json,將你的加速地址輸入。
類似上圖,我同時設置了三個加速地址。從上到下,分別是阿里雲、網易雲、百度雲。當然,一般一個就可以了。
Windows10下配置docker鏡像加速
打開dockerdesktop右鍵點擊settings點擊docker engine將以下代碼複製進去:{ "registry-mirrors": [ "https://hub-mirror.c.163.com", "https://mirror.baidubce.com" ]}點擊docker desktop軟體右下角,重啟軟體即可。
如上圖所示。
MAC下配置
同理WIN10,不過我沒有蘋果電腦,所以無法給出圖片。
檢查加速器是否成功
打開你的命令行界面,輸入以下代碼:
docker info
看到輸出界面有上面兩行信息則表示加速成功。
docker最常見的「增刪查改」四個功能
倉庫、鏡像、容器
想要對docker進行增刪查改,首先要有倉庫、鏡像、容器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從倉庫拉取鏡像運行容器。也可以說是from dockerhub pull image run container.
如果你現在不能理解也沒關係,因為我自己也是搞了很久才了解的。記得這句話,腦中有這個概念就好。
增——「docker pull」
也即本地增加鏡像,我們使用pull命令,從鏡像倉庫來拉取鏡像。比如我們要拉取一個Nginx鏡像,輸入以下代碼:
docker pull Nginx這個命令將拉取一個最新版本的Nginx鏡像。如果你對於拉取哪個鏡像有自己的選擇的話,你可以先使用。
當然,這樣拉取下來的鏡像是不會運行的。通常我們使用docker run 命令來一步到位運行容器。
docker run
命令在執行的時候,會優先檢查本地是否有你需要的鏡像,如果沒有的話,他會先執行docker pull 命令拉取一個最新版本的鏡像到本地倉庫。然後再運行並獲得一個容器。
docker search nginx搜尋一下Nginx版本。
刪——「docker image rm」
刪除鏡像的時候可以根據鏡像的名字,ID或者鏡像摘要來操作。
例如我們有以上幾個鏡像,刪除的時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選取鏡像ID的前三位。例如我們要刪除這裡的Redis鏡像,只要輸入以下代碼:
docker image rm 501將Redis鏡像從本地倉庫刪除。
當然,作為新手,我們一般都比較喜歡以下命令刪除所有鏡像
docker rmi $(docker images -q)刪除所有容器
docker rm $(docker ps -aq)以上兩項命令在生產環境的時候慎用,只在新手測速的時候可以用。
查——「docker image ls」
列出當前所有的鏡像,如上圖所示。
改
對於新手來說,能夠找到鏡像,拉取鏡像,使用鏡像即可。改的話,這裡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