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已來,都跑不了!但聯發科和高通可沒臺積電那麼幸運

2020-08-28 科技小學弟

在移動晶片領域內,除了三星、華為以及蘋果等能夠自研處理器的廠商外,其它廠商幾乎都是清一色地採用高通和聯發科的晶片。

即便是三星、華為以及蘋果,其在晶片領域內,也多多少少會用到高通和聯發科的晶片。

例如,蘋果主要用高通基帶,華為則使用高通和聯發科的低端晶片,而三星用處就廣了,正是因為如此,高通和聯發科幾乎佔領了移動晶片市場。

由於美國持續升級對華為在半導體晶片領域內限制,讓全球半導體行業的日子都不好過。

據悉,美國先是限制高通向華為出口晶片等元器件,隨後美國又限制臺積電等代工生產華為晶片。

近日,美國又突然宣布新政策,限制使用美國技術和美國設備的晶片企業,其向華為出口成品晶片等,也需要經過美國的許可。

可以說,美國一步步升級限制政策,雖然也影響了華為,但也重傷全球半導體行業。

以至於連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都看不下去了,站出來發聲,這都是因為限制政策實在太嚴格了。

而且,由於嚴格的限制政策,對高通、聯發科以及臺積電而言,想恢復或者繼續向華為供貨,幾乎是不現實的。

但這三者都依賴華為,失去華為將會帶來巨大損失,動輒都是幾十億甚至百億的損失。

所以才說危機已來,三者都跑不了,但相比之下,聯發科和高通可沒臺積電那麼幸運,原因如下。

首先,高通和聯發科都是晶片研發、設計企業,自身並生產製造晶片,其研發、設計的晶片,往往都交付給臺積電代工生產後,最後才交給付給華為使用。

由於美國在2019年就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高通被禁止向華為出貨晶片,而華為也就直接不用高通晶片,用海思以及聯發科等晶片替代。

但是,放棄高通晶片的不只有華為,受斷供的影響,小米、OPPO以及VIVO等國廠商也紛紛放棄高通晶片,更多的採用聯發科晶片,就是未雨綢繆。

例如,高通中端晶片在國內遇冷,廠商紛紛使用聯發科天璣800系列,而高通新上市的驍龍865 plus處理器和驍龍690處理器,國內廠商幾乎是無人問津。

但聯發科的低端晶片天璣720處理器卻是風生水起。

由於國內廠商不斷放棄高通晶片,導致高通晶片在國內佔比大幅度降低,今年第一季度僅為32%,而去年同期卻高達48%。

不僅如此,高通今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29%,僅4億多美元,可以說,高通是三者中受傷最深的,所以高通才發出新的警告,希望恢復向華為供貨。

其次,聯發科在4G時代已經被擠到邊緣角落裡,由於在5G晶片上發力,再加上機緣巧合,華為等國內廠商紛紛採用聯發科晶片。

尤其是華為,有消息稱,華為已經向聯發科訂購了1.2億顆晶片,這對聯發科而言,不僅是一個超級大客戶,還是聯發科衝進高端市場的唯一機會。

因為臺積電已經表示,將會在9月14日後不再供貨,華為可能也只能用聯發科的晶片。

在麒麟高端晶片絕版的情況下,華為將聯發科晶片用在高端手機上,自然是順水推舟的事情,畢竟華為可能沒得選。

而高端市場對聯發科而言,是夢寐以求的事,但遲遲沒能進入。

如今華為給聯發科希望,結果美國新的政策出臺,聯發科不僅可能會失去超大訂單,高端市場的夢想也基本沒戲了。

最後,雖然華為是臺積電第二大客戶,臺積電也不想失去華為,但這由不得臺積電,畢竟臺積電多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更何況,美國已經宣布了更嚴格的政策。

不過,雖然失去華為,會讓臺積電失去華為貢獻的300多億營收,但臺積電已經表示,有其它廠商願意填補空缺。

另外,從近幾個月臺積電發出的營收數據來看,臺積電營收是一路增長,尤其是5nm晶片的需求持續增長,蘋果、高通以及英偉達等都在搶產能。

最主要的是,英特爾已經宣布7nm工藝延期,6nm晶片訂單會交給臺積電代工生產,這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臺積電的營收和利潤還會繼續增長。

也就是說,聯發科、高通失去華為訂單,可能是沒有廠商填補空缺,但臺積電不一樣,其有蘋果、英偉達以及英特爾等填補。

所以才說聯發科和高通可沒臺積電那麼幸運。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點讚、分享。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和聯發科都不希望看到這個結果
    眾所周知,自2019年以來,美國一直對華為施加不必要的鎮壓和限制,主要集中在晶片上。據報導,美國已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並禁止其使用高通及其他與美國有關的組件。今年,美國不僅延長了對華為的限制期限,而且還限制了臺積電和其他使用美國技術與華為合作的海外公司。
  • 由於華為,臺積電、聯發科都賺瘋了,高通沒想到會是這結果
    作為5nm晶片和5G晶片的強力需求者,華為的一舉一動,對於臺積電和聯發科都能帶來很大影響。從目前臺積電和聯發科發布的最新業績報告來看,因為華為的需求強勁,臺積電和聯發科都賺瘋了,這可能讓高通沒有想到。一句話綜合來講,就是由於華為的需求強勁,臺積電、聯發科都賺瘋了,而在高通這邊,沒想到會是這結果。
  • 華為接受高通!但臺積電和聯發科都不能用
    說實話如果別人不鬆口的話是很難解決的,沒有處理器了這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那麼到底真的手機要面臨缺貨的窘境,還是說這個事會另有轉機呢?比如說高通?有人說聯發科都不能用了,高通還有機會拯救華為嗎?其實這個邏輯是這樣的,你可以用我的東西,但是你不能自主研發,你可以打工但是絕對不能創業,那邊的人可能就是這樣想的,而且華為買高通也是別人賺錢了。
  • 華為瘋狂對晶片掃貨,聯發科和臺積電成贏家,高通望眼欲穿
    導讀:華為瘋狂對晶片掃貨,聯發科和臺積電成贏家,高通望眼欲穿最近這幾年,隨著華為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華為除了在國內市場上發展的良好以外,華為還在不斷的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並支持起國貨來,在眾多國人的支持下,華為遭到打壓的這兩年時間裡,並沒有做出任何的妥協,而且整個營收還一直在逆勢增長,這也是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不得不說華為的實力還是比較強的!
  • 華為瘋狂對晶片掃貨,聯發科和臺積電成贏家,高通望眼欲穿
    導讀:華為瘋狂對晶片掃貨,聯發科和臺積電成贏家,高通望眼欲穿最近這幾年,隨著華為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華為除了在國內市場上發展的良好以外
  • 高通、聯發科接連」小動作「,臺積電也已默默出招,反擊早已開始
    9月14日後,臺積電將無法再為華為供貨。受美國禁令影響,這次雙方無法繼續合作,這對臺積電和華為來說都是大的損失。2020年5月中旬,美國商務部修訂了針對華為的限制規定,禁止全球所有使用美國半導體技術和設備的企業未經自身批准向華為出售晶片。在無望獲得許可的情況之下,許多企業開始反擊。
  • 沒了晶片,華為再遇危機,高通聯發科或成最大贏家
    如今核心技術被封鎖,華為將採用聯發科或高通的晶片,補足供應鏈上的空缺。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現在,一家公司不可能做全部的事情,晶片更是如此。最主要的原因,大家都明白,太難了。我們熟知的高通驍龍、蘋果的A系列、聯發科等都沒有生產能力。想要生產晶片必須要經過生產晶圓-光刻-摻雜-封裝等大致四個部分,其中最為關鍵的光刻機,荷蘭AMSL全球壟斷,我國並沒有。雖然中芯國際花巨資購買7nm光刻機,但至今沒有到貨。自主研發的22nm光刻機,較為落後,達不到要求。
  • 不妥協!臺積電正式宣布,高通、聯發科不願看到的事出現了
    這樣一來,高通和聯發科肯定不太高興了!首先高通和聯發科肯定不想華為出事!所以他們是願意供貨華為的,問題沒有供貨的許可證,高通和聯發科一直在申請,希望可以獲得!原本華為的輪值董事長郭平發聲願意使用高通的驍龍晶片。
  • 高通、臺積電、聯發科紛紛出手助華為,美國也沒料到會是這種結果
    這一期,小語要跟大家聊聊「美國人限制並且禁止華為採購半導體晶片」後,臺積電和高通以及聯發科做出了哪些讓美國人自己都沒想到的事情。說實話,美國人醜陋的嘴臉是一次又一次地挑戰著大家的底線,這幾乎就成了沒有下限的地步。
  • 連鎖反應出現,臺積電和ASML也沒能倖免,果然是一個都沒跑
    據悉,最先受到打擊的是高通,尤其被限制出貨後,國內廠商紛紛放棄高通晶片,更多地採用聯發科晶片,導致高通晶片在國內佔比快速下滑。據悉,三星、聯發科、SK海力士以及索尼等也不能自由出貨,導致其損失嚴重,以至於三星都欲通過降價消耗庫存。
  • 臺積電和聯發科都始料未及,這結局誰都不想看到
    眾所周知,自2019年以來,美國對華為進行了不必要的壓制和限制,主要集中在晶片上。據報導,美國已將華為列為實體,禁止其使用美國高通公司及其他相關公司的組件今年,美國不僅延長了對華為的限制期限而且還限制了使用美國技術的海外公司(例如臺積電)與華為合作。
  • 聯發科發出聲明!華為措手不及,沒想到臺積電才是真愛?
    導讀:聯發科發出聲明!華為措手不及,沒想到臺積電才是真愛?,而現在遭遇了晶片斷供危機以後,研發國產晶片已經迫在眉睫了!;既然沒有人能給華為生產海思麒麟晶片,那麼華為還是可以從第三方晶片巨頭手中購買晶片的,而此前就有消息表明聯發科將供給華為大批量的晶片,雙方的合作也將有利於互惠共贏,不僅華為能解決晶片斷供危機,而且聯發科也能藉此擴大市場規模,從而與美國高通展開競爭,重回市場顛覆位置!
  • 臺積電和高通同時出手!真相越來越明朗,反制措施終於有希望了
    臺積電和高通都去申請繼續出貨華為,原因肯定沒那麼簡單!要知道之前臺積電還拍著胸脯說即使不能為華為代工晶片,產能也能迅速被補齊。這並不是什麼大話,臺積電六月份營收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1200億新臺幣。蘋果光A14晶片都向臺積電下單了8000萬片,華為的800萬片麒麟1020相比之下九牛一毛。
  • 斷供基本沒用,華為太強大,已找到替換高通和臺積電的供應鏈
    克日有消息稱臺積電向美國請求續供華為的背後不簡單,或許是聽到什麼風聲了,高通臺積電的擔憂不無意義。本年聯發科異軍突起,國產廠商紛繁跳槽,高通一躍成為是最易被代替的那一個。至於臺積電,近幾月5nm產能已被蘋果和高通佔盡,而中芯已能實現7nm,有了中芯的7nm和14nm,中高端晶片完全沒問題,臺積電自然也可代替了。所以說現現在最該著急的不是華為,而是臺積電和高通。
  • 華為梅開二度,聯發科、高通、臺積電遇難題,聯通發力
    華為近幾個月一直受到美國的打壓,就連英國、印度等國也在跟風,停止了和華為的合作。此刻,華為面臨著比較大的危機,問題也比較多,晶片能夠設計,但沒辦法大量生產......就更不用說後期華為有什麼發展,如果能有什麼突破是再好不過了,不過華為也沒讓我們失望。近期科技領域有三條新消息,涉及到華為、聯發科、高通、聯通等幾個公司。
  • 聯發科突然發聲!高通也沒料到,其實自己的危機遠沒有結束
    不過後面倒不是聯發科出了問題。聯發科突然發聲華為和聯發科的合作是挺好的,你情我願,但是老美不高興了,阻止了華為跟第三方晶片供應商的合作,據說聯發科剛剛為華為準備的幾千萬顆晶片都只能是尋求小米、OV等公司的幫忙。
  • 華為芯危機:臺積電、中芯國際、聯發科,晶片的三大後路全封了
    海思、高通、聯發科、展銳、三星、蘋果,臺積電、中芯國際、聯發科。其中蘋果和海思都是自產自用,不給外部企業代工,三星的獵戶座倒是可以給別的企業供貨,但出於競爭的需要,數量非常少,高通和聯發科是可以給外部企業供貨,高通主要做旗艦、高端、中高端。
  • 臺積電就那麼牛逼嗎?英特爾、蘋果、高通都要找它求援?
    近日有市場消息傳出,高通原本計劃交由三星代工的 5 奈米製程晶片進展不順,高通已緊急向臺積電求救。消息表示,高通原本要在三星投產的數據晶片 X60,以及驍龍 875 處理器將轉單至臺積電,預計明年下半才能開始量產。
  • 華為和臺積電都將迎來寒冬
    ,臺積電是現在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商,也就是說無論誰設計出來晶片都需要臺積電來製造。它不僅能製造高端晶片,而且還能量產,穩定性還極高,就產能來說全球獨步,像高通、聯發科這樣的晶片製造工廠也需要臺積電代工。誠然臺積電的主要客戶其實就是蘋果和華為,蘋果佔其全部業務大概25%左右,華為佔16%左右。
  • 臺積電正式斷供,華為是否有晶片「備胎」?聯發科 or 高通?
    美國制裁華為,這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而是蓄謀已久。現在大家或許已經發現,華為、榮耀發布的新機都未搭載自家研發的麒麟晶片,而是採用聯發科的天璣820。或許會有人認為是聯發科的晶片價格廉價,這種中低端機型,不適合搭載中端晶片麒麟820,當然,這只是一個原因罷了,最大的原因就是華為晶片庫存不足,為了華為Mate40系列的正式發布,而將絕大一部分庫存用於高端機型,其餘的暫時使用聯發科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