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旅融合正當時

2020-12-24 騰訊網

2020年,山西瞄定「建設文化旅遊強省」目標,堅持「四為四高兩同步」,實施品牌戰略,做優文旅產業,發揮「黃河、長城、太行」三大品牌優勢,加速推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

復工復產,文旅市場滿血復活

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擋了人們新春出遊的腳步。1月25日,山西全省216家A級景區關閉。3月25日,平遙古城、五臺山景區恢復開放。冬去春來,文旅復甦。為激活省內旅遊市場,釋放消費潛力,3月25日,山西省文旅廳宣布在全省範圍內正式啟動為期3個月的「山西人遊山西」活動。系列舉措吹響山西文旅業復甦的號角:山西遊客頭道門票免票或優惠、發放文旅消費券、加大對旅行社獎勵力度、舉辦「星光大道愛心行動音遊山西」、規劃設計11條美麗鄉村旅遊精品自駕線路。

7月17日,政策「紅包」迎來下半場,全省126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今年下半年工作日期間,向全國遊客免首道門票。

國慶期間山西共接待國內遊客5246.89萬人次,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16.38億元。

3月24日,山西博物院恢復開放第一天,遊客參觀需提前預約。

3月27日,大同古都燈會重新點亮夜空。遊客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下遊玩,全國醫務工作者憑相關證件可免費觀燈。攝影/穆帥

硬體升級,推動產業轉型發展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發展旅遊業的前提。到2022年底,山西將打通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遊大通道,包含3條旅遊公路主線、203條旅遊公路支線、699條旅遊公路連接線,共計約13060公裡。總體形成「一核一環七射」內聯外環的總體路網結構。

9月23日,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遊公路「0km」標誌文化驛站正式啟用。截至今年9月,三個一號旅遊公路已累計開工4250公裡,建成2883公裡,「旅遊+交通」將66個A級以上景區、130處非A級旅遊資源串成「線」、連成「片」,基礎設施的完善推動全省大文旅產業格局初步形成。圖為呂梁市離石區首條彩色旅遊公路。

金秋十月,2020第二屆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開賽。比賽以「騎遊山西、暢讀歷史」為主題,120名選手穿梭於太原東山、呂梁黃河、朔州右玉、大同長城、陽泉太行山、太原西山六大賽段,領略三晉風光,傾聽歷史留聲。圖為選手途經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

12月喜訊頻傳,鄭太高鐵開通,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即將運營,遊山西,說走就走!圖為即將營業的地鐵2號線。攝影/錢龍

創新賦能,線上線下共賞美景

山西文旅借力網際網路不斷升級,線上線下齊頭並進,充分利用數據平臺發揮後發優勢。

山西省文旅集團傾力打造智慧旅遊雲平臺,「遊山西」APP上線,實現政府一張網管全省,企業一個平臺搞運營,遊客一部手機遊山西。

5月1日,太原晉祠景區的「5G+VR」主播、導遊團隊直播活動,網頁瀏覽量達6萬多次。

7月2日,省文旅廳、山西晚報社聯合推出主題宣傳活動:「誰不說俺山西美 金牌導遊帶您遊」。百名金牌導遊在線講解,行走黃河邊、拾趣長城上、穿梭太行山水間,探訪三大板塊60餘景區,平均每場直播120分鐘,累計15場直播讓兩千萬網友大飽眼福。

8月15日,「晉門迎客·山西遊禮」2020年山西文化旅遊雲推介活動圓滿舉辦,4地連線互動、實景實地推介,直播期間,近200萬網友一起在手機端「雲」遊山西好風光。圖為臨汾壺口瀑布。

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雲上文博會)11月16日正式開幕。圖為山西展區線上VR展館。

文旅融合,講好山西文化故事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2020年,全省文旅融合按下「快進鍵」。紅色旅遊、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根祖遊、研學遊、航空遊各具特色。遊客在山西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

8月11日上午,「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發布103條精品旅遊線路,努力將「遊山西就是讀歷史」打造成全國知名旅遊品牌。圖為省委書記樓陽生講話並宣布活動啟動。

分步實施「一景一劇」全覆蓋,在99個4A級以上景區先行先試,創排中小型、特色化、定製類旅遊演藝項目,打造一批具有濃鬱「晉情晉味」的旅遊演藝精品。圖為大型水上實景演藝《如夢晉陽》。攝影/侯津剛

8月24日晚,2020年左權民歌匯盛裝開幕。本次左權民歌匯搭載了5G技術,開幕式通過人民網、央視頻等平臺全程直播,為山西民歌文化走向世界插上翅膀。攝影/李宏

9月21日,「尋根堯祖·圓夢中華」第三屆堯都文化旅遊節開幕。活動為期7天,採取「線下+線上」「現場+直播」等形式精彩呈現。

9月22日晚,山西運城第31屆關公文化旅遊節正式開幕。深入挖掘關公文化的民族價值、道德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國際價值,激發全省上下率先蹚出轉型發展新路的昂揚鬥志。

建設「國家通用航空業發展示範省」是山西轉型發展戰略之一,山西通用航空業呈現「飛起來、熱起來、強起來」的良好態勢。10月1日,2020堯城(太原)國際通用航空飛行大會舉行,飛機特技表演吸引遊人駐足觀看。攝影/錢龍

康養山西,此處亦有詩與遠方

9月21日,2020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發展大會在晉城市隆重舉行。政策扶持、市場參與、鄉村振興,積極探索康養產業與醫療、養老、文旅、體育等多業態深度融合,推動山西康養產業走上快車道。

晉城沁水杏則村大膽嘗試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徒步文旅小鎮。「入則寧靜,出則繁華」,杏則村搖身一變成為網紅打卡地。攝影/宋嶽廷

圖為沁水縣康養景區——太行洪谷國家森林公園,這裡是山西省唯一的「中華暗夜星空保護地」。聽盛夏蟲鳴,望銀河燦爛,悠閒度日,不虛此行。沁水宣傳部供圖

「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為山西文旅發展擘畫藍圖,「遊山西·讀歷史」以文化自信彰顯山西獨特魅力。人說山西好風光,百聞不如一見。2021,山西歡迎您!

策劃:黃河新聞網編輯部

文案:胡耀宇

相關焦點

  • 山西:文旅融合正當時 岢嵐空靈旅遊線歡迎來合作
    冬去春來,文旅復甦。為激活省內旅遊市場,釋放消費潛力,3月25日,山西省文旅廳宣布在全省範圍內正式啟動為期3個月的「山西人遊山西」活動。系列舉措吹響山西文旅業復甦的號角:山西遊客頭道門票免票或優惠、發放文旅消費券、加大對旅行社獎勵力度、舉辦「星光大道愛心行動音遊山西」、規劃設計11條美麗鄉村旅遊精品自駕線路。
  • 聚焦「數字文旅大會」(四) | 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智慧旅遊雲平臺...
    在近日召開的「2019數字文旅融合創新發展大會(山西)」上,國內首座省級文旅數位化綜合體驗展館——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和山西智慧旅遊雲平臺正式運行, 在推介「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的同時,助力山西智慧旅遊再升級。數字體驗遊山西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由山西文旅集團統籌投建,屬國內首座省級文化旅遊融合的數位化綜合體驗展館。
  • 山西杏花村文旅揭牌:布局杏花村小酒館,還要打造大型情景劇IP
    11月28日上午,山西杏花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杏花村文旅公司)揭牌儀式在山西太原文旅大廈隆重舉行。汾酒集團、山西文旅集團、呂梁市、汾陽市等各界嘉賓100餘人蒞臨參會。山西杏花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由汾酒集團、省文旅集團和山西杏花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注資7億元組建而成,旨在以「詩酒」開題,以「文化旅遊」為翼,共同打造極具山西特色的杏花村酒文旅項目。
  • 山西文旅集團公開選聘總經理
    在傳出高建光赴任另一省屬國企後,備受關注的山西文旅集團總經理人選有了最新動向。3月10日,山西文旅集團對外「意外」發布一則公開選聘報告稱,為充分發揮核心競爭優勢,推進集團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現面向全國公開選聘總經理,這也是山西省屬國企首次以市場化選聘的方式確定集團總經理人選。
  • 山西文旅獲2020博鰲國際旅遊獎「年度文化創意大獎」
    舉報   日前,記者從省文旅廳獲悉,在11月21日舉行的2020博鰲國際旅遊獎頒獎盛典上,以山西文旅
  • 徐州:奮力開創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
    徐州:奮力開創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 發布日期:2020-10-01 08:01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9月29日,兩場大型活動拉開了「十一」黃金周的大幕。走出疫情影響,徐州文旅市場正迎來強勢復甦。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崔鋒說,堅持守正創新,勇於擔當作為,奮力開創文旅融合發展嶄新篇章。文旅融合「融什麼、怎麼融」,是一個新課題。
  • 山西全面推進智慧旅遊雲平臺融合建設工作
    為加快整合全省文化和旅遊信息資源,推進「網際網路+文化旅遊」產業融合,構建省級智慧旅遊雲服務體系,促進全省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凝聚文旅產業發展新合力,3月5日,省政府印發《關於推進我省智慧旅遊雲平臺融合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山西文旅資源集中亮相2020年成都國際旅遊展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慄美霞11月28日,為期3天的2020(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落下帷幕。此次國際展會,山西省文旅廳攜太原等11市和山西文旅集團,組成了今年規模最大的山西參展團將豐富、厚重的山西文旅資源進行集中展示,進一步提升了山西「華夏古文明 山西好風光」和「遊山西讀歷史」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有效拓展西南客源地市場。在展會現場,山西展區格外引人注目。
  • 山西轉型又添新樣板 山西杏花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揭牌
    近日,山西杏花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太原文旅大廈舉行,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和山西文旅集團董事長王文保為山西杏花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揭牌。杏花村文旅公司將打造山西特色的酒文旅項目,再現「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意畫卷。
  • 浙江開化:創興構建文旅IP體系,為文旅融合注入 催化劑
    2020年,在全國大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開化縣創新構建「1+10+N」文旅IP體系,以「1個核心IP,10個優質IP」為重點發展方向,其他IP為補充的模式推出了全國首個縣域級文旅IP,為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文旅產業升級和城市品牌提升注入「催化劑」。
  • 我市赴太原開展文旅推介活動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活動旨在進一步開拓國內客源地市場,促進我市文旅市場復甦,帶動旅遊消費,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全面提升我市品牌形象,切實提高我市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推介會上,我市就「草原鋼城」、「稀土之都」包頭的文旅資源、文旅線路、文旅品牌 、歷史文化、民族民俗風情、便捷交通、優惠政策等方面作了特色推介。
  • 杏花村文旅公司在太原揭牌
    杏花村酒文旅融合發展,促成了一方政府、兩家國企的精誠合作,不僅打造了一個基於共建共享的政企合作全新模式,也必將為我省轉型發展提供成功的模式與樣板。張春生在致辭中表示:「杏花村文旅公司將融合杏花村源遠流長的文化基因、汾酒千年品牌優勢與山西文旅集團產業優勢與平臺優勢,進一步延伸文化旅遊產業鏈,以創新開發「酒旅」深度融合文化旅遊產業,打造山西具有示範意義的文化旅遊新模式。」
  • 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 共度良辰美景好時光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的惠陽,正成為大灣區東部重要鄉村文化旅遊目的地。去年廣東省文旅廳公布首批鄉村旅遊精品路線名單中,惠陽區故裡客韻線路作為惠州6條線路之一入選,今年市文廣旅體局發布2020年惠州十大鄉村旅遊精品路線,惠陽良辰美景鄉村體驗之旅榜上有名。 在「雙區」驅動背景下,深莞惠等城市的文旅消費需求日益增加,惠陽正搶抓行業新風口,加快文旅業向上突圍。
  • 南京江寧湯山:文旅融合注入發展新活力
    清代詩人袁枚曾在南京湯山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如今的湯山除了溫泉,文旅融合發展正不斷為湯山注入新的活力。 「溫泉+」打造多元業態 推動文旅產業新格局 湯山上億年的地質變遷孕育了優質的溫泉資源,日出水量近2萬噸,常年水溫60℃~65℃。
  • 山西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徵集上千件作品 為文旅發展注入「創意元素」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愛琴表示,創意設計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動力,更是深化文化旅遊融合的絕佳粘合劑。第二屆山西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頒獎活動13日在山西省圖書館舉行。 王文華 攝活動當天,山西省文旅廳、山西省文化和旅遊發展中心、山西文旅雲遊集團、山西省圖書館、故宮文創研發交流中心、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山西省產權交易中心、山西工美集團、山西文博集團、太原美術館、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太原師範學院、山西傳媒學院、山西藝術職業學院等單位負責人以及獲獎代表等150餘人參加。
  • 佛山:讓「數字」為文旅融合賦能
    11月15日,「承榮耀 傳武道」武術文旅新文創合作發布會在武術明星李小龍的故鄉佛山市順德區舉辦。廣東省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和佛山市順德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和騰訊《王者榮耀》共同揭曉了「榮耀之路·武術文旅路線」「廣佛線武術主題地鐵專列」等文旅合作項目,助力佛山文旅融合數位化發展。
  • 白銀:文旅融合展新姿
    園區將有效融合一二三產業、改變傳統農業發展模式,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引領鄉村振興。靖遠縣蔬菜研究發展局局長楊愛華介紹道:「示範園帶動了咱們周邊老百姓發展蔬菜產業,解決了很多老百姓的勞務問題,主要是周邊的群眾來打工,也是帶動群眾收入的途徑。」
  • 浙江發布實施意見 加快推進文旅融合IP工程建設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了解,《實施意見》指出,浙江將以文旅融合IP建設為切入點和著力點,推動文化和旅遊「雙萬億」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2年,全省文旅融合產品專利、商標、版權註冊申請總量位居全國前列;全省文旅融合IP原創衍生產品生產銷售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扶持一批成長型文旅融合IP,打造一批創新型文旅融合IP,推出一批示範型文旅融合IP;認定100個左右省級文旅融合品牌IP,其中10個為省級文旅融合重點
  • 無為市文化惠民工程激活文旅融合發展
    無為市文化惠民工程激活文旅融合發展 近年來,無為市緊緊圍繞文旅融合發展理念,依託文化惠民工程,精心打造文旅品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挖掘利用文化資源,打造文旅融合品牌。 以「濡水情」民俗文化展演活動、「鄉韻無為」地方戲曲展演為兩大品牌活動為載體,結合文化惠民活動,著力挖掘文旅資源,打造特色文旅隊伍,以文化惠民文藝演出、鄉村春晚,新創劇目展演、廣場舞比賽等文體活動為主體,在鄉村旅遊景區、省級美麗鄉村、旅遊集聚地廣泛開展文旅融合活動。
  • 文旅融合勾勒美麗鄉村升級版
    富春江(蘆茨)慢生活體驗區和合村生仙裡被評為「2020杭州·浙西文旅融合示範項目」,江南古村落風景區被評為「2020杭州·浙西文旅消費示範點」。近年來,該鄉精準高效打出「組合拳」,推動旅遊發展向全員發力、全域共建、全季升溫加速奔跑,著力打造以「運動探險」為主打品牌的鄉村旅遊,重點建設田園風情帶、民俗文化帶、民宿集聚帶和運動休閒帶「四條精品帶」,提升全域景區一體化、多樣化、個性化,豐富景區業態,打造了雅魯漂流、520飛行基地、桐廬國際滑雪場、竹溪樂園等水陸空一體休閒旅遊項目,建成了生仙裡昭德水街和小木廠鄉村夢工廠,其中昭德水街是合村鄉文旅融合的另一代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