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科技
臺積電曾經強調,客戶的成功才是臺積電的成功,想要與客戶一起努力解決問題,甚至有報導稱如果老美不放寬限制,或將會打造一條"去美化"的生產線,有人猜想就算不是很先進的代工生產線,哪怕是7nm或5nm對於華為都是友好的!但是近期有網友爆料,臺積電50臺的EUV光刻機即將布局到位!
從本月中旬開始,由於老美的禁令生效臺積電也不能給華為代工,華為麒麟晶片也被迫成了"絕唱",此前有消息稱臺積電多次通過文件解讀希望在規則之下給華為供貨,但是在第三次規則之下,臺積電也無法再積極供貨華為,因此,也失去了自己的第二大客戶。
暫不說華為每年為臺積電提供多少利潤,單純的看臺積電多次積極主動申請供貨和加班加點趕工足以看出,臺積電不想失去這樣的客戶。而隨後臺積電錶示客戶的成功才是臺積電的成功,甚至表示願意同客戶一起努力攻克難關。
而隨後臺積電被爆出3nm工藝將會在2021年試產,2022年量產,甚至在2nm的晶片產能方面都比較有把握。
或許是因為老美對華為的制裁也觸動了臺積電的敏感神經,於是我們聽到有人說臺積電開始建立一條"去美化"的生產線,但是近期卻爆出另一個消息,於是網友就問,這還能脫離老美技術嗎?
製造晶片,就要用到光刻機。
我們之前已經說過很多次製造光刻機的難度多大,目前只有荷蘭的ASML公司能夠完成頂尖的光刻機,但要認真說,其實荷蘭ASML公司也是一家"組裝公司",畢竟很多零部件甚至是技術都是來自他國,比如日本的特殊材質、德國的蔡司鏡頭、老美的設備等等,一多半的設備和零部件都是來自世界各地。
而最近有消息爆料稱臺積電為了加快發展步伐,到2021年光刻機數量將會超過50臺,要知道在這一塊排名第二的三星還不到30臺。
光刻機生產難度之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曾經一個美國工程師說,為了調一個零部件花了將近十年,所以有的企業就算是排隊去買都不一定買得到,但是臺積電卻能拿到最先進的光刻機,這是因為臺積電是其股東之一,具有優先選擇權。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兩個信息,第一就是ASML公司每年產量並不多,但是臺積電數量已經是三星的一倍多,說明這幾年ASML公司所生產的高端光刻機優先給了臺積電,其他公司或許真的買不到。
第二就是前文所講,荷蘭製造的光刻機說白了也是"組裝"而來,其中含有老美技術,那麼臺積電之前所說想要打造一條"去美化"的生產線的可能性就不大了,畢竟始終繞不開老美的設備或技術。
有人說臺積電這不是騎虎難下嗎?其實也不完全是,劉德音在今年七月表示,臺積電追求的是技術領先,在半導體領域不採取頂尖設備,是難以做到的。只是想要短期內打造出這樣一條生產線,難!
臺積電想要"去美化"就要考慮光刻機是否沒有老美相關的東西,如果有,那麼這個想法還是很難實現,如今我們看到臺積電為了進一步擴充市場產能也是拼了,一臺光刻機售價不菲,再加上臺積電想要在2021-2024年之前衝擊下一階段的晶片製程,招聘新人、建設工廠都需要一筆錢,而良品率也不好保障,後面的路還真不好說。
其實不管是臺積電還是華為還是其他企業想要自主生產,還是需要紮根基礎科學,在半導體領域全面落實,靠別人終究不是辦法。
對於臺積電的這一舉動,你怎麼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