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版個稅計算器哪個好?選擇對了算薪更快

2021-01-12 IT168

2018年末,新稅法改革正式啟動,先是個稅起徵點提升至5000元,緊接著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於2019年1月實施,全民減稅的大喜事,對HR來說卻是工作量的驟增。2019新版個稅計算器哪個好?i人事第一時間幫助企業應對新政,打造出讓HR算薪更快、更準、更便捷的新稅算薪軟體,更附有個稅計算器,HR可直接輸入員工稅前工資及保險、附加扣除額,一鍵點擊,即可獲取本月實發薪資。

由於首次應用了累計預扣預繳的方式,公式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簡單概括一下變化:

1、按月預扣預繳—用的是年度累計稅率表;

2、增加專項附加扣除;

3、與年度已發放工資掛鈎。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某員工1月工資10000,2月工資15000,個稅怎麼算?

如果營銷部門50人,每人每月工資數據都不一致,個稅怎麼算?

如果公司整體800人,每人每月每人專項抵扣數據全部不一致,個稅怎麼算?

……

2019新版個稅計算器哪個好?i人事新稅算薪軟體,全面支持新稅法改革,工作檯自帶最新個稅計算器,算薪模塊從功能上實現「專項扣除一鍵導入+新稅關聯薪資計算」,HR可於一個平臺完成薪資計算、個稅調整、工資條、累計報表等所有薪稅工作流程:

1、3步搭建算薪體系,20秒完成千人薪資計算

擁有適用於千家企業的薪資方案模板,HR可自定義算薪架構,計稅方式、個稅表,也可按需套用內置模板;

2、各類數據自動關聯薪資計算,降低算薪時間99%

異動信息、日常考勤數據、附加抵扣額度自動關聯「薪稅處理」,免除信息的重複輸入與繁複計算困擾;

3、支持六項抵扣模板導入,算薪更便捷

抵扣明細直接關聯薪資計算,薪資結果一鍵生成,保證薪資計算準確性;

4、各類薪稅報表一鍵生成,輕鬆實現一鍵個稅申報

數據信息多維度統計分析,自動生成薪資報表、新稅累計報表、工資單等,自動匹配國稅系統,Excel一鍵導出,HR無需另行編輯,即可實現一鍵報稅;

2019新版個稅計算器哪個好?HR通過使用i人事進行薪酬計算,手動操作減少70%,效率提升99%,準確率達100%,真正實現HR算薪超快、超準、超便捷的目標。

HR算薪完畢,還可通過個稅計算器進行工資覆核,隨後用i人事一鍵工資條進行全員電子工資條群發,其表頭不僅包含常規工資明細,更包含專項抵扣明細,員工於簡訊、微信、郵箱多渠道接收,第一時間了解工資詳情,避免HR反覆宣介困擾。

現在起,立即免費試用個稅計算器,啟用i人事新稅算薪軟體:

https://www.ihr360.com/web/page/login/#/?source=xwy&keyword=gsjsq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2019稅後工資計算器,有沒有好用的可供HR使用?
    對於HR來說,此次新個稅改革最大的算薪難點在於累計預扣法的實施,工資薪金所得按年為單位計稅——工資一樣,稅不相同。先是個稅起徵點由3500提升至5000,再是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的納入,全民減稅的大喜事,對HR來說卻是忙碌的開始,更是有不少HR參加了各類培訓,只求能夠準確算薪。
  • 5000元新個稅計算器
    2019年已經成為過去了,人們進入新的一年,做好了工作規劃,定好了存錢目標,那應該了解一下5000元新個稅計算器了,因為這也會影響到上班族的到手工資。各大網站都有個稅計算器,這是上班族必備的工具。
  • 稅務總局推出「新版工資薪金個稅計算器」,快快收藏,天天用得上~
    新個稅法過渡期政策實施後,個稅減除費用標準從每人每月3500元上調至每人每月5000元,並適用新的稅率表。目前正值11月徵期,納稅人已經普遍享受到了個稅改革帶來的紅利。不過,由於個稅都是單位代扣代繳,很多人都不會算,也不知道自己能減多少稅。
  • 個稅計算器在線計算,一鍵點擊更快捷
    使用個稅計算器在線計算更方便更快捷更準確。通過使用i人事個稅計算器在線計算,只需輸入必要信息,如納稅期數、稅前工資、保險、附加扣除等信息,一鍵點擊,即可生成最終實發薪資,方便、準確、快捷。究竟每月可以多拿多少錢,大家不妨可以使用i人事2019新版個稅計算器在線計算來算算到手工資。
  • 個稅怎麼交划算?「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計算器」上線
    個稅有多少?怎麼交划算?輕點手機上的「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計算器」,市民就可以一目了然。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開發的「稅秒算」三期——「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計算器」在閩稅通APP和「泉州稅務」官方微信平臺正式上線。
  • 2018新個稅法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含新個稅計算器)
    新版個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其中,應納稅所得額 = 稅前收入 - 三險一金(廣州是五險一金) - 免徵額(5000元) -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 專項附加扣除  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範圍、標準和實施步驟還在確定中
  • 廣州2019年度個稅年度彙算什麼時候申報?
    廣州2019年度個稅年度彙算什麼時候申報?  答:2020年6月30日之前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個人所得稅APP、WEB端)網上辦理或者郵寄進行申報哦!  推薦閱讀:    2019年度廣州個稅彙算郵寄申報指南    2019個稅年度彙算手機APP操作指引     2019個稅年度彙算辦理方式
  • 個稅調整最新消息:2019個稅新版稅率表 2019個稅計算公式
    新版個稅計算公式(個稅起徵點5000)  =ROUND(MAX((C1-C2-C3-C4-C5-C6-C7-5000)*{0.03,0.1,0.2,0.25,0.3,0.35,0.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
  • 船員個稅計算器(美元收入納稅)——消解船員管理公司的納稅隱憂
    2019年11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20年1月1日起到2023年底,對一年在船航行超過183天的遠洋船員,其工資薪金收入減按50%計入個稅應納稅所得額。至此遠洋船員個稅減免方案塵埃落定,對船員個稅徵繳工作正式提上工作日程。
  • 2020年最新個稅計算器公式 預扣預繳個稅Excel計算方法
    2019年1月1日開始,採用累計預扣預繳方式進行個稅計算。  新版個稅累計預扣預繳Excel計算公式2020,個稅Excel計算公式-個稅起徵點5000。 相關推薦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表2020 個人所得稅徵收標準 個稅
  • 2019年度廣州個稅彙算郵寄申報指南
    2019年度廣州個稅彙算郵寄申報指南  【申報時間】  需要通過郵寄申報方式辦理2019年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的納稅人,請在2020年6月30日前將申報資料以國內特快專遞方式郵寄到本通告指定的接收郵寄申報的稅務機關。
  • 個人所得稅app系統開小差 個稅APP登錄困難
    備註:【申報時間】需要通過郵寄申報方式辦理2019年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的納稅人,請在2020年6月30日前將申報資料以國內特快專遞方式郵寄到本通告指定的接收郵寄申報的稅務機關。郵寄申報日期以郵政部門收寄郵戳日期為準。
  • 2019 稅後工資計算器,能夠準確算薪
    先是個稅起徵點由 3500 提升至5000,再是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的納入,全民減稅的大喜事,對HR來說卻是忙碌的開始,更是有不少HR參加了各類培訓,只求能夠準確算薪。那麼,是否有一款好用的 2019 稅後工資計算器可供HR使用呢?
  • 個稅2019年度彙算超過彙算期需要向哪裡辦理申報
    個稅2019年度彙算超過彙算期需要向哪裡辦理申報?  如果您沒在規定的年度彙算期間完成申報,稅務機關將依次根據您的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最後所屬期內金額最大的綜合所得收入來源地確定您辦理年度彙算的主管稅務機關。屆時,您需要向該稅務機關辦理年度彙算申報。
  • 個稅2019年度彙算可以在任意辦稅服務廳辦理嗎
    個稅2019年度彙算可以在任意辦稅服務廳申報嗎   答:不可以,您需要在您主管稅務機關的辦稅服務廳進行申報。  到辦稅服務廳申報需要攜帶什麼資料?  答:您填報好申報表及相關資料信息後,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寄送至相應地址:  (1)有任職受僱單位的,需將申報表寄送至任職受僱單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公告指定的稅務機關;  (2)沒有任職受僱單位的,寄送至戶籍或者經常居住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公告指定的稅務機關。
  • 個人所得稅計算器公式,用軟體算更便捷
    個人所得稅計算器公式,用軟體算更便捷2019個人所得稅計算器公式,算薪功能更支持專項抵扣,由於首次應用了累計預扣預繳的方式,公式如下: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
  • 全能語音計算器
    全能語音計算器 生活工具 大小: 4.35MB
  • 是否可以放棄個稅2019年度彙算退稅
    是否可以放棄個稅2019年度彙算退稅  答:可以。申請退稅是您的權利,您可以放棄退稅。  選擇放棄退稅後,可以再次申請退稅嗎?  答:可以。但您需在稅收徵管法規定的期限內重新申請退稅,同時遵守稅收徵管法的相關規定。
  • 什麼是個稅2019年度彙算綜合所得稅
    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僅彙算納入其範圍的四項所得,不包括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也不包括納稅人選擇不計入綜合所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等。  三、年度彙算的「年度」怎麼算?
  • 【個稅年度彙算】「申訴≠退稅! 」個稅APP中的「申訴」你用對了嗎?
    【個稅年度彙算】「申訴≠退稅! 」個稅APP中的「申訴」你用對了嗎?澎湃號·政務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份「退稅攻略」,教大家在個稅年度彙算時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