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這一天是「世界平面設計日」,全世界的平面設計師將於這一天舉辦各種活動,宣傳平面設計的意義和作用,展現通過設計創造更美好世界的意願。在電玩史上,兩位日系遊戲頂級大佬在前後相隔十年的這一天於任天堂家用機上推出了最新作。那麼4月27日發售過什麼樣的遊戲,『今昔往年電玩史』帶你一起來看看。
『1990年4月27日』
《最終幻想3》日版發售
登錄平臺:FC
《最終幻想3》(以下簡稱FF3)是系列在FC平臺上的最後一作,高達4MBit+64K的容量足足是2代的兩倍之多,達到FC上的巔峰水準,也正式這部有著諸多創新與改變的巨,開創了「最終幻想」系列之後作品的基本雛形。最初的《最終幻想》身上有著不少《勇者鬥惡龍》的影子,而本作為了徹底走出屬於自己的風採,避開了在1990年2月發售的「日本國民級RPG」DQ4,將發售日期安排在了4月低的遊戲淡季,也正是這一措施讓更多的玩家關注到了這部FF3的驚豔之處,日本銷量一舉突破百萬大關,超過了前兩作的總和,成為FC歷史軟體銷量榜第五名,讓「最終幻想」系列正式躋身一線大作。
遊戲背景首次採用多層大陸的世界觀,故事發生在三層上下重疊的空間之中:漂浮大陸,外側大陸,海底三層逐一展開。強烈的地震使大地上的光之水晶沉入海底,無數妖魔怪物開始在大陸中肆掠,此時4名被光之水晶選召的勇者,踏上了拯救世界的道路。在1990年年度遊戲大賞中,FF3也從DQ4中搶走了最佳劇本獎,實現「最終幻想」系列在此獎項上的三連冠。
玩法上FF3摒棄了2代中使用的武器熟練度,回歸初代的等級制度,並且將初代中較為模糊的職業設定加以完善成熟,種類達到22種,玩家還能在遊戲過程中隨時進行職業間的切換,體驗多種職業相互搭配的極限玩法。「最終幻想」系列最受玩家歡迎的召喚獸系統正是在FF3中首次登場,伊夫裡特,希瓦,巴哈姆特等著名召喚獸形象第一次出現在「最終幻想」系列裡。在FF3發售整整過了16年後,本作的第一個復刻版才登錄到NDS上,隨後又分別移植到IOS、PSP和PC,讓這部「元老」之作展現在更多玩家眼前。
『1990年4月27日』
《塞爾達傳說:梅祖拉的假面》日版發售
登錄平臺:N64
《塞爾達傳說:梅祖拉的假面》作為《時之笛》的續作,在時間軸上也是少見的緊接著《時之笛》的劇情:回到童年的林克被一個戴面具的人搶走了時之笛和愛馬艾波納,在追逐中誤入了一個奇怪的異世界,自己也變成一個迷之生物,而這個異世界將在3天後被月球毀滅,林克需要利用假面變身和時之笛時光倒流的能力,闖過4個迷宮拯救這個世界。本作最大的特點就是遊戲時間與現實同步,玩家在遊玩過程中有著充分的緊迫感,失敗或浪費時間的結果只有利用時之笛帶著重要道具回到遊戲的第一天,加之迷宮設計難度達到系列最高水準,因此本作也被稱為「最絕望的塞爾達傳說」。
現實世界的1秒中約等於遊戲裡的1分鐘,因此《梅祖拉的假面》背景中3天時間,留給玩家的只有短短1小時左右,因此無論是做任務還是探索迷宮都要爭分奪秒,幾乎無時無刻都處在心急火燎的狀態,不過玩家可以通過演奏「時逆之歌」來讓時間的流逝暫時減半,爭取到多餘的喘息時間。當然如此時間設定並不僅僅只是為了考驗玩家,更是將整個遊戲世界變得栩栩如生,裡面的每位NPC都會在相應的時間點做相應的事情,就如同活生生的人一般,且每個任務都有著嚴格的時間限定,不少事件只會在某一天的某幾小時內才會出現,一旦錯過就只能轉頭重來。
就像《梅祖拉的假面》的名字一樣,「假面」是本作的另一個關鍵玩法。遊戲林克可以收集到24個不同的假面,佩戴和可以變身成為德庫族、鼓隆族、佐拉族等不同族人外觀,並且獲得相應的能力,活用好這些能力,是通關迷宮的關鍵所在。本作在推出之時獲得IGN9.9分的高分評價,和被譽為「遊戲教父」的前作《時之笛》之相差0.1分,全球超過300萬套的銷量足以體現這部外傳性質的「塞爾達傳說」相當成功。後來任天堂在2015年推出加入裸眼3D效果、並新增諸多原創關卡的《薩爾達傳說:梅祖拉的假面3D》重製版,則是更多玩家所熟悉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