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很苦,堅持很酷。
正如小鵬汽車的創始人何小鵬在微博曬出了一張與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的合影,並配文道:「三個苦逼,在憶苦思變。」
這想起去杭州那會兒,公司還處於創業期。
成天跟著老闆邀請大咖,給全國各個園區企業做資本對接會,那時身邊的人都是在談夢想、談情懷、踐行著馬爸爸幾年後才說到的996福報……連朋友圈也跟何小鵬他們一樣。
後來看到園區的公司來了又走,失敗的人多了,才漸漸明白:
人說什麼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什麼。
當一個企業創始人成天動不動就畫大餅,一扯就是國家、民族或者英雄主義的情懷,或者是講自己的悲慘經歷,這個企業註定也走不遠了。
真正能讓企業走得更遠的,是實力!
是企業的產品、商業和服務,對用戶和社會來說是不是有價值的?
這句話,蔚來、理想與小鵬也同樣適用。
因為,市場留給他們仨翻盤的時間,不多了。
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新能源汽車這片江山也不例外。
前有行業領頭羊特斯拉,後有後發制人的傳統車企,擠在亂世中的新興代表蔚來、理想、威馬、零跑與小鵬等怎麼看都是有些悽涼。
不過,素來都是光腳不怕穿鞋的。
新興代表年輕,也意味著敢拼。
本就沒有資金實力、沒有自己工廠的造車新勢力,但經過最近半年多的時間,新興代表在廝殺中算是暫時站穩了腳跟。
這裡我們以純電動車銷量為例,根據乘聯會口徑數據,2019年,國內造車新勢力合計銷量7.2萬輛,市場份額8%,特斯拉國產+進口在國內彼時的市場份額為5%;
2020年前6個月,特斯拉如期實現高增長,在國內銷量達到近5萬輛,其中4.6萬輛均為國產版的model3,市場份額快速提升到19%;
但讓人驚訝的是,新興代表合計出貨量達到了3.4萬輛,市場份額提升到13%,其中蔚來1.4萬輛、威馬0.8萬輛、小鵬0.4萬輛,位列新勢力前三甲。
王興預言造車新勢力中只有理想、蔚來、小鵬可以活下去,參加與合資企業、民企的角逐。
前面我為什麼說造車新勢力是暫時站穩腳跟?
因為活下去才是2020年真理。
別再被媒體鼓吹的「正面PK特斯拉」誤導了。川普揚言要對中概股下死手,求生欲超強的理想、小鵬還「逆流而上」,背後原因你細品。還不是為了上市圈錢活命,順帶給股東一顆定心丸。
(1)研發投入拖後腿
還幻想著「正面剛特斯拉」,別的不說,單單研發投入這一項,2020年Q1,特斯拉研發費用折合人民幣22.6億。蔚來、小鵬、理想季度研發費用依次為5.2億、3.1億和1.9億,合計10.2億,僅為特斯拉的45%……
雖然之前老是有人說鋼鐵俠·馬斯克是個騙子,但人家鈔能力是實在的。
連隔壁的跨界小能人許家印都比理想、蔚來、小鵬闊多了,基地建設一出手就是千億起。
還搞了個王炸級別的設計團隊。
恆大搞新能源車能不能成還不好說,反正許總的鈔能力是真的霸氣。
畢竟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錢不到位,研發不給力,說什麼情懷都是虛妄,這也註定了新能源造車這條路不大好走。
(2)銷量上剛不過。
再說回到造車三強的銷量上,目前呢,蔚來暫時領先,理想差強人意,小鵬吊車尾。
話說呢,2019年Q2,小鵬銷量一度是蔚來的189%,那時理想還沒有開始交付。但G3是SUV、P7是轎車,初創公司一下搞定兩類車型難度大、分散了寶貴的資金和研發資源。
可惜困難總比辦法多。在Model 3和比亞迪漢兩面夾擊之下,小鵬的P7並沒有廝殺出一條血路。期間,反倒是隔壁的蔚來ES6接替ES8撐起了門面。
所以2020年Q2,小鵬G3、P7交付分別為2903輛、325輛。G3交付數同比下降56.8%,以致季度交付數同比下降52%,勉強佔據了第三位置。
而理想汽車從2019年12月交付973輛,到2020年6月交付1834輛,累計交付10473輛,在新勢力中居第四位。
並且在2020年H1(上半年),蔚來、理想、小鵬分別交付1.03萬輛、9500輛和5499輛。理想交付量相當於蔚來的92%,小鵬分別是蔚來53.2%、理想的57.9%。
但是跟特斯拉以及傳統車企一比,新勢力的銷量數據就不夠看了。下面這張全球新能源汽車TOP20銷售量,自行感受一下。
(3)蔚來看似很穩,然而虧損能力讓人擔憂。
雖然蔚來好歹也算爭氣,擠進了全球新能源車銷量T20,但擺在蔚來的難題是如何摘下這頂「虧損能力」最強的帽子。
根據今年的財報來看,目前小鵬每輛G3毛虧損8000元,虧損率4.9%;每輛P7毛虧損1.6萬,虧損率8%。而蔚來則是每輛虧2.43萬,虧損率7.4%。
典型的賣一輛虧一輛。
通過比對造車三強單車成本及售價,貌似只有理想能賺到毛利潤,但這成本下降有點快,希望能經得起推敲吧。
研發不給力,產能跟不上,嚴重的虧損,營銷沒聽到多大動靜……擺在三強面前的難題,都急需鈔能力來解決。
有時候新賽道,就是用燒錢燒出來的路。
蔚來:在4月底和合肥建設投資等戰略投資者籤署最終投資協議,戰略投資者和蔚來汽車分別向蔚來中國合計投資112.6億元。
但是,通常要等項目建設大半,甚至完全建成、只差些許流動資金啟動生產,金融機構才會放款。這對於蔚來而言,反而是負擔。
小鵬:2019年11月剛完成C輪4億美元融資小鵬汽車,2020年7月,據稱又完成了C+輪近兩筆合計8億美元融資。同時,還傳出8月將赴美股上市的消息。
理想:2020年6月24日,理想汽車公告稱已完成5.5億美元D輪融資,7月31日美股上市後,又拿到了11億美元左右的IPO融資。
看樣子,資本護法的造車三強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究竟最後誰能笑傲江湖?
正所謂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拭目以待。
用戶發表的資料、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