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4根電極插入腦中,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這不是電影中的橋段,而是發生在重醫兒童醫院神經外科的真實場景:醫護人員在機器人輔助下,不開顱將顱內腫瘤「清除」,同時根治難治性癲癇。它顛覆了傳統的腦腫瘤切除和癲癇治療理念,是重醫兒童醫院神經外科手術和癲癇手術項目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
近日,重醫兒童醫院神經外科手術團隊成功實施了一例機器人輔助下的癲癇手術。「孩子終於擺脫困擾了5年的癲癇,而且不需要開顱就能將腫瘤清除,對孩子傷害很小!」即將帶兒子出院的陳先生介紹,他來自貴州,兒子小明(化名)5年前出現無緣由的驚厥發作,每天發作4-5次。他帶著兒子到重慶各大醫院就診,確診為癲癇,並通過行頭顱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癲癇發作的病因是下丘腦錯構瘤。
神經外科主任梁平教授介紹,下丘腦錯構瘤屬於較為少見的先天性腦組織發育異常性病變。主要於嬰幼兒及兒童期發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性早熟、痴笑性癲癇、認知功能障礙等症狀。
確診下丘腦錯構瘤後的5年時間裡,小明一直通過藥物治療癲癇,雖然發作頻率和次數有所減少,但一直沒有治癒。為了能徹底根治疾病,經多方打聽,4月前,陳先生帶著孩子來到重醫兒童醫院就診,經癲癇手術中心評估團隊聯合診斷,建議通過手術根治。
梁平教授介紹,傳統手術方式為開顱切除錯構瘤,但由於下丘腦錯構瘤病變位置隱蔽,位於大腦深部,病變體積小,周圍都是重要的腦神經和核團,導致開顱手術損傷重,完全切除難度大,且併發症較多。
為了減輕手術損傷,提高手術療效,減少術後併發症,兒童醫院癲癇手術中心為患兒實施了新的手術方案:利用一臺先進的手術機器人作為輔助,精準確定腫瘤的位置,在機器人引導下準確地將幾根立體定向深部電極同時置入到顱內腫瘤裡,再通過視頻腦電圖監測確定腫瘤內部具體「異常放電」的電極點及強度,最後對腫瘤進行反向電流熱凝損毀,「摧毀」腫瘤,從而起到消除癲癇發作的作用,手術成功後再將電極安全取出。
神經外科團隊運用此項新技術,在機器人的輔助下,成功「消滅」了患兒顱內的錯構瘤,並徹底解決了小明多年癲癇發作的問題。
「相比於傳統的開顱手術,該新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微創、精準及安全。」全程負責小明手術的主刀醫生神經外科副主任翟瑄教授,「這是一種全新的腫瘤『切除』方式,熱凝毀損腫瘤的過程中患兒甚至是清醒的,我們可以在術中檢測他的語言、視力和運動功能有沒有受到影響。這項手術能給患兒帶來更小的損傷、更好的預後。」
梁平教授介紹,機器人引導立體定向腦電圖技術,除了可運用在熱凝毀損錯構瘤手術外,還可進行腦內深層病灶的穿刺活檢、腦深部血腫外引流等。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文 重醫兒童醫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