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深陷洗錢醜聞 | 調查

2020-12-17 澎湃新聞

雷納爾多·帕切科

命案發生四天以前,全球銀行業巨頭滙豐銀行的合規官員就提出警告,數百萬美元正在打入香港一個由騙子控制的大額美元帳戶。這是幾個月以來,滙豐銀行內部監督機構就萬通投資銀行的可疑活動提交的第三份報告。

但滙豐銀行不為所動,繼續處理著數量巨大的傳銷黑錢,讓資金自由進出萬通投資銀行控股集團在該行香港分支的帳戶。

或許,這並不讓人意外。滙豐銀行一直在從有計劃的國際犯罪當中獲益,甚至在兇殘的毒販和罪犯服刑期間,他們的合作也還在繼續。2012年,滙豐銀行向美國檢察官承認,曾經幫助黑錢進入該行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其中就包括臭名昭彰的錫那羅亞販毒集團(Sinaloa Cartel)及其他墨西哥販毒團夥控制的至少8.81億美元。

當時,檢察官針對滙豐銀行提出了175項刑事指控。但在最終裁決當中,這些指控被擱置了,美國司法部沒有起訴滙豐銀行,而是允許支付19.2億美元罰金和解。作為和解的一部分,雙方達成為期五年的延緩起訴協議,由法院指定第三方機構監督滙豐銀行改進反洗錢措施。當時任命的獨立檢察官是前紐約州總檢察官麥可·切爾卡斯基(Michael Cherkasky)。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和BuzzFeed聯合100多家媒體,耗時16個月調查發現,滙豐銀行還在為被指控的犯罪分子、傳銷騙子和販毒集團提供金融中介服務。即使在五年的延緩起訴期間內,麥可·切爾卡斯基的監督之下,這種情況還在發生。

在美國做生意的銀行,都要向美國財政部下屬的一個情報辦公室提交可疑活動報告(Suspicious Activity Report,簡稱SARs),該辦公室的名字叫金融犯罪執法網(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簡稱FinCEN)。可疑活動報告指出的問題,代表著銀行內部監管部門的擔憂,但不一定是犯罪或不當行為的證據。

這篇調查報導的基礎是對十多份已經披露的可疑活動報告的分析,以及對十多位滙豐銀行前反洗錢職員的採訪。

金融犯罪執法網文件調查表明,滙豐銀行在香港的分支機構利潤豐厚,在洗錢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儘管只提供了一部分可疑活動報告,但這些記錄已經顯示,2013年至2017年之間該行負責監控客戶活動的美國合規員工提交了16家空殼公司的帳戶信息(缺少關鍵信息),僅通過滙豐銀行香港帳戶就完成6800次、總計15億美元的可疑交易。根據國際調查記者聯盟及其合作夥伴的分析,超過9億美元與空殼公司的犯罪活動有關。

披露的記錄顯示,2014至2015年該銀行幫助不明團體轉移3100萬美元,這筆錢是犯罪集團盜竊巴西政府的違規資金;2010至2016年該行幫助巴拿馬的Vida Panama轉移了2.92億美元,該組織被美國認定為販毒集團的主要洗錢者,但它否認有不當行為。記錄還顯示,2011年美國財政部發出警告,與蒂拉斯波爾地區的銀行做生意可能有風險,但滙豐銀行還是與當地銀行合作了四年。

接受國際調查記者聯盟和BuzzFeed採訪時,十多名前滙豐銀行合規職員對該行的反洗錢計劃深表擔憂,即便是延緩起訴期間。合規職員們表示,該行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調查可疑交易,美國以外的分支機構經常忽視他們的要求。在銀行內部,合規人員被視為二等員工,幾乎沒有權力關閉有問題的帳戶。

受騙的投資者發起了聯邦集體訴訟,指認滙豐銀行還在幫助萬通投資銀行實施詐騙。一位聯邦法官駁回了訴訟,理由是超出了管轄權範圍。

接受國際調查記者聯盟獨家專訪時,萬通投資銀行發起人徐明說,滙豐銀行沒有跟他聯繫,向他詢問香港帳戶轉移巨額資金的事情。

銀行的可疑活動報告是美國政府打擊洗錢活動的支柱。銀行如果懷疑客戶有不軌行為,需立刻提交可疑報告,並調查客戶身份,必要時,需凍結資金。但這套系統無法阻止大規模的洗錢,因為銀行通常不會阻止或者關閉涉嫌洗錢的帳戶,他們會通過簡單地向金融犯罪執法網報告交易,來完成關鍵的法律義務。去年,金融犯罪執法網收到200多萬份報告,遠遠超出了他們能夠閱讀的範圍。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及其合作夥伴查閱了2012至2017年的73份滙豐銀行提交的可疑行動報告。這些文件反映的可疑交易,時間跨度超過十年,資金總數超過44億美元。需要闡明一點,滙豐銀行每年向金融犯罪執法網提交的可疑活動報告數以萬計,73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它為我們提供了可以窺探滙豐銀行合規工作的窗口。

可疑行動報告是機密文件,它與前任員工的訪談一起顯示,比如股東信息、公司業務性質和資金來源等。調查還發現,合規職員要求分支機構提供信息,有時候會被忽略或者拒絕。

「沒有這些信息,這工作沒法幹啊,」阿萊克斯·葛魯理翁(Alexis Grullon)說。2012年11到2014年8月,他在滙豐銀行紐約負責監控國際可疑活動,需要各地分支機構配合,提供可疑帳戶的所有者信息。他說大多數時候,同事們會忽略他的請求。

「他們會說:『好的,我們會回復您。』但他們永遠不會答覆。」葛魯理翁回憶說。

他工作的關鍵部分是向聯邦政府提交可疑活動報告,但這些報告並沒有阻止客戶的可疑活動。「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提交報告呢?」他對此頗為好奇,「騙子的帳戶還是正常開著,實際上我們什麼也沒有做。」

01

「全世界的本土化銀行」

1865年,滙豐銀行在香港成立,當時名字叫香港上海滙豐銀行(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得益於管理英國政府在東亞地區的帳戶而快速發展。到了2000年以後,該銀行已成為全球最普及的零售金融機構之一,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數千家分支機構,一度被譽為「全世界的本土化銀行」(world’s local bank)。

這不只是一句口號。滙豐銀行是全球品牌,也是一個鬆散的聯盟,遍布全球的分支機構就像一塊塊自治封地(autonomous fiefs)。1941年,滙豐銀行把總部從香港遷到倫敦,這種權力的下放甚至延續到了反洗錢領域。

結果,滙豐銀行接受了許多富豪客戶,這些人給銀行創造了巨額利潤,但有些其實是犯罪分子。

2003年,滙豐銀行接受美國政府起草的同意令(consent order,美國聯邦反壟斷機構常用的處理案件的非正式程序),承諾解決反洗錢問題,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更多的客戶信息,同時加強合規部門的權力。

它並沒有按照承諾去做。相反,滙豐銀行不久便涉入最臭名昭著的洗錢事件。2006年12月,墨西哥前總統費利佩卡爾德龍(Felipe Calderon)上臺後,將打擊毒販列為首要任務,發起墨西哥毒品戰爭。據報導,毒品戰爭造成近30萬人喪命,73000人失蹤。

毒品戰爭爆發以後,毒販要轉移並結算數億美元的毒品,滙豐銀行為毒販提供美元帳戶。為了運送大量黑錢,販毒集團設計了特殊形狀的盒子,以適應滙豐銀行的出納窗口。

2010年,滙豐銀行被迫接受另一項法院命令,由其監管機構美國財政部貨幣監理署(the U.S. 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負責美國國民銀行以及在聯邦註冊的外資銀行分支機構的監管)擔保。該行承諾,將加強反洗錢體系,再次保證向合規職員提供更多相關客戶信息。

2012年夏天,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發布了339頁的報告(《美國在洗錢、 販毒和恐怖組織融資中的脆弱點——滙豐案例》 ,U.S. Vulnerabilities to Money Laundering, Drugs, and Terrorist Financing: HSBC Case History),指認滙豐銀行為墨西哥販毒團夥洗錢,與蓋達組織等恐怖分子有金融業務往來。

同年晚些時候,美國司法部和滙豐銀行達成延期起訴協議。批評人士認為,政府放棄起訴滙豐銀行及其高管向社會發出信號,大型銀行不會因為不當行為及其後果被定罪。

02

香港,跳動的心臟

今天,香港不再是滙豐銀行的總部所在地,但它仍是該銀行跳動的心臟。2015年,香港的業務(包括子公司恒生銀行)給滙豐銀行貢獻了近半利潤。它在香港的市場份額,也讓競爭對手相形見絀。

2012年6月20日,滙豐銀行的律師們向美國參議院調查人員描述滙豐銀行的反洗錢防範流程,同一天香港分支機構開始為一家名為Trade Leader的空殼公司提供資金轉移業務。到了2014年2月,這家空殼公司香港帳戶轉移的資金超過5.81億美元。

金融犯罪執法網文件中的記錄顯示,滙豐銀行美國的合規人員請求提供這個大額美元帳戶的信息,香港的銀行家同事只是答覆說「沒啥可提供的(none available)」。

根據國際調查記者聯盟和有組織犯罪與貪腐報導計劃(Organized Crime and Corruption Reporting Project,OCRP)收集的數據,Trade Leader是金融詐騙項目俄羅斯自助洗衣店(Russian Laundromat)在東亞的一個據點,它負責把前蘇聯國家的黑錢轉移到西方國家。2015年,Trade Leader提交給香港公司註冊處的文件列著一位董事的地址: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州一座蘇維埃時代遺留下來的衰敗公寓。

香港公司註冊處2014年的記錄有Trade Leader唯一的股東,一家名叫INHK的公司。Intercorp Asia是Trade Leader的註冊代理商,該公司在給國際調查記者聯盟的郵件裡承認,註冊INHK的唯一目的是為了隱藏Trade Leader的實際持有人,也就是眾所周知的最終實益擁有人(ultimate beneficial owner,簡稱UBO)。

Intercorp Asia的代表亞歷克斯·奧索(Alex Orso)寫道,INHK沒有「任何業務活動,只是用來在香港公司註冊處隱藏真正的UBO信息」。他拒絕透露更多Trade Leader的信息。

Trade Leader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 儘管金融犯罪執法網文件只披露了這期間的一小部分活動,但它表明滙豐銀行香港對可疑客戶的容忍度到了驚人的程度。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分析了2011年到2016年通過空殼公司轉入滙豐銀行香港帳戶的大約15億美元交易。我們發現,在每一個案例當中,滙豐銀行提交的可疑活動報告均未列出大額美元客戶的基本信息,包括客戶是誰、客戶居住在哪個國家以及錢從哪兒來。

美國參議院2012年的報告,就在警告合規官員對這些基本信息一無所知的危險。伊莉絲·比恩(Elise Bean)曾任密西根州民主黨人卡爾·萊文(Carl Levin,民主黨內的資深參議員和核心人物,也是參院軍事委員會的民主黨領袖)的助理,也是滙豐銀行報告的捉刀人。伊莉絲·比恩說:「信息共享是滙豐銀行的承諾之一。」

金融犯罪執法網文件顯示,滙豐銀行一再違反該承諾。

2013年夏天,滙豐銀行還處於五年的延緩起訴期,一家名為Vic Charm的空殼公司通過香港帳戶轉移了8000萬美元。除了該公司提供的香港地址和股東名字,合規職員幾乎沒有提出其他信息,他們甚至不知道股東是哪個國家的。

馬拉威的檢察官在2015年發出指控,說這家空殼公司在洗錢。根據馬拉威中央銀行的聲明,此案至今仍然懸而未決,滙豐銀行因為參與洗錢而被起訴。

2016年,合規職員向滙豐銀行香港發出警告,一個名為Enjoy Trading Shanghai的客戶可能在洗錢。一個月後,合規高管提交可疑行動報告的時候,未得到任何答覆。

同年五月,合規職員又提交了前客戶Alahdin的可疑活動報告,稱發布在網際網路上的信息顯示該客戶通過滙豐銀行轉移了超過5000億美元。滙豐銀行香港提供的信息只有Alahdin的所有者的姓氏、名字縮寫(SHAHUL H H M)和電子郵箱。

這份報告沒有指出,兩年前Alahdin已經更名為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bu Dhabi National Oil Company)。這家公司鮮為人知,但它的名字與幾十年前創建的巴基斯坦法蒂瑪集團的子公司Pakarab Fertilizers相同。2012年,美國軍方指責法蒂瑪集團為塔利班提供製造炸彈的化學藥品,這些炸彈用來對付在阿富汗的美國及聯軍。

2016年7月,滙豐銀行提交客戶Cool Distribution的可疑活動報告,稱該公司在2011年到2015年通過滙豐銀行帳戶轉移了9200萬美元。國際調查記者聯盟研究發現,其中1900萬美元轉到一個犯罪商人控制的公司,該商人在2015年義大利博洛尼亞的一起涉稅務欺詐案中被定罪。

可疑活動報告提到Cool Distribution的三位股東,只有名字,沒有地址和居住國信息。其中,兩人的名字與香港的一宗金融詐騙醜聞有關,另外一個人是俄羅斯智慧財產權大亨,他不想讓國際調查記者聯盟知道Cool Distribution的任何事情。報告還列出該公司在杜拜的地址,但搜索杜拜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公司註冊處,沒有發現任何記錄。

2017年3月,滙豐銀行提交涉嫌洗錢的空殼公司Well Fortune的可疑活動報告,該公司在五年多時間裡通過滙豐銀行帳戶轉移了1.67億美元。報告列出了該公司在俄羅斯和香港的地址、電子郵箱和所有者姓名,但沒有其他任何消息。

Well Fortune於2014年提交給香港公司註冊處的文件裡,披露了該公司唯一的股東貝里斯人阿德裡安·馬修·布拉德利(Adrian Matthew Bradley)。根據已經披露文件和公開的記錄,這個人的名字出現在全球數十家空殼公司的記錄之中。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給阿德裡安·馬修··布拉德利留下來的郵箱發了採訪請求,但未收到任何回復。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文章稱,布拉德利是烏克蘭寡頭塞爾希伊·庫琴科( Serhiy Kurchenko)的「假名」。烏克蘭檢察官指控,庫爾琴科通過逃稅和盜竊銀行投資者,斂財數百萬美元。2014年3月,因涉嫌參與國家腐敗,歐盟對其進行制裁。次年,美國又對庫爾琴科實施制裁。

2013年9月,世界各地的金融監管機構對萬通奇蹟展開調查之前,萬通投資銀行董事長徐明把公司總部從洛杉磯遷到香港。

10月,時任哥倫比亞總統胡安·曼努埃爾·桑託斯(Juan Manuel Santos)宣布,該國警察將對萬通投資銀行的非法活動展開調查。三天後,滙豐銀行合規高管提交了第一份萬通投資銀行可疑活動報告,稱過去三個月該帳戶轉移了600多萬美元。報告還說,網際網路上的信息表明該公司正在實施一項龐氏騙局(Ponzi allegations)。

四個月後,2014年2月,滙豐銀行提交了第二份萬通投資銀行可疑活動報告,稱該公司在2013年到2014年初,通過滙豐銀行香港帳戶及美國與滙豐銀行有美元業務往來的銀行轉移了1500萬美元。當時,秘魯、哥倫比亞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麻薩諸塞州已經公開對該公司進行民事或刑事調查。

然而,大量美元還在自由進出這個騙子公司的香港帳戶。

謝恩·裡德爾(shaneriedel)曾是滙豐銀行合規部門的高管,目前在柏林經營一家反洗錢諮詢公司。他說,通常銀行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採取行動。「如果龐氏騙局在一個國家被識別出來,而在另一個國家沒有關閉帳戶,那就不僅僅是一個失誤。」他說。

2014年3月,滙豐銀行合規高管提交了第三份萬通投資銀行可疑活動報告。當時,全球各地的執法部門都在嚴格審查萬通投資銀行及其開展的業務,但在它似乎仍在蓬勃發展壯大。四天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布限制令,要求凍結該公司的銀行帳戶。

限制令下達以後,萬通投資銀行在滙豐銀行的帳戶依然非常活躍。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任命的律師後來提交的法庭文件,萬通投資銀行通過滙豐銀行在接下來的一周轉移了700多萬美元,直到帳戶清零。

2010年,滙豐銀行與美國貨幣監理署籤訂了一項同意停止和終止令。按照終止令,該行必須檢查其對傳票和執法調查的處理情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限制令生效十一天後,滙豐銀行香港正式拒絕了美國法院的傳票。滙豐銀行給幫助受害者找回錢財的律師發了一封信,稱「我們不在美國法院的管轄範圍之內」。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稱,除了滙豐銀行,萬通奇蹟還用了多家銀行帳戶,但他們對這些帳戶的情況知之甚少,也知道究竟活躍了多長時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定律師提交的報告主要集中於滙豐銀行香港的帳戶。

大約同一時間,萬通投資銀行的高管買下南加州的高爾夫球場、價值百萬美元的住宅和聖巴巴拉縣的空地。創始人徐明告訴國際調查記者聯盟,萬通奇蹟應該成為一個基督教「關愛和分享的社區」。

2014年初,29歲的埃爾維斯··卡列哈斯(Elvis Callejas)正在玻利維亞最北端的農村地區建幾家零售店,這是他的夢想。然而當他的一萬多元積蓄,隨著萬通奇蹟騙局的崩潰而化為烏有時,他被迫解僱了幫助建零售店的人。「我覺得自己掉進了陷阱了。」卡列哈斯告訴國際調查記者聯盟,他可能要靠貸款才能補上這個窟窿。

被人殺害的雷納爾多·帕切科,也不是有錢人。根據當地執法部門的說法,他一直在尋找商機,碰到萬通奇蹟的時候,他認為這是合法的投資。最終,三位參與綁架和謀殺的男子被定罪。

徐明否認萬通投資銀行在搞傳銷,他告訴國際調查記者聯盟,美國證監會「掠奪」了他的財產。根據中國法院文件,2015年初徐明回到中國大陸以後,重操舊業,在當地復活萬通奇蹟騙局。11月,中國以涉嫌金融犯罪逮捕了徐明,後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法院指出,徐明旗下的合資企業不僅在多家中資銀行開設了帳戶,還在一家全球銀行開設帳戶,這裡指的就是滙豐銀行。

2012年的延期起訴協議是司法部檢察官對滙豐銀行的嚴重懲罰,它要讓銀行意識到後果,還要起到嚴格監督的作用。例如,它要求銀行把高管薪酬和反洗錢聯繫起來,如果高管達不到要求,薪水也應該相應減少。

但到了2014年,滙豐銀行又開始給高管發高額獎金了,包括時任執行長斯圖爾特·格列佛(Stuart Gulliver),他一年的獎金就超過250萬美元。獎金數額如此之大,滙豐銀行必須想辦法規避歐盟針對銀行高管的一項法規,即獎金不應超過年薪的兩倍。為此,他們不得不給高管提供大量津貼來規避。

「考慮到金融犯罪改革,我們大幅修改了薪酬方法,以確保它能贏得對我們在風險和合規方面的期望。」滙豐銀行的海蒂·阿什利(Heidi Ashley)說,「正如我們在年度報告裡披露的,2013以來執行董事的一部分浮動薪酬已經明確與風險和合規措施掛鈎,以強調集團的承諾。」阿什利同時指出,新的高管薪酬計劃由監管者評估,並經英國金融監管機構批准。

延期起訴協議給予滙豐銀行獨立監管者切爾卡斯基(Michael Cherkasky)很大的自由,他負責向檢察官提交滙豐銀行反洗錢績效評估的年度報告。這些評估是保密的,但法庭文件裡面的摘要,有時也能讓人瞥見切爾卡斯基的不滿。比如2016年,監管者提到滙豐銀行的帳戶內正在發生「潛在金融犯罪案例」;它還質疑滙豐銀行是否要滿足延期起訴協議的所有要求。

2017年末,隨著滙豐銀行的延期起訴協議接近尾聲,檢察官正在考慮是否結束該協議。同年12月,司法部同意結束該協議。滙豐銀行也聲稱,它已經「履行了延期起訴協議裡所有的承諾」。

聽到這一消息,一位滙豐銀行前反洗錢高管感到吃驚。他在延期起訴協議到期不久就離職了,因害怕被報復,他選擇匿名發言。他將香港列為該銀行金融犯罪問題的震中,並表示在監管期間,那裡的問題「基本上未被觸動」。

這位前高管稱讚滙豐銀行引進頂尖人才應對延期起訴協議的做法,其中包括引進前金融犯罪執法網負責人詹妮弗·卡爾維(Jennifer Calvery)。但他也表示,銀行領導層似乎並未意識到在基層實施變革的難度。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採訪的6名前滙豐員工表示,延期起訴協議結束之際,正值滙豐銀行從強調合規轉向強調盈利之時。他們說,這一轉變包括裁員、與反洗錢員工解約和關閉德拉瓦州紐卡斯爾的一個交易監控辦公室。

滙豐銀行拒絕透露延期起訴協議結束以後的員工數量,但他們指出,從事金融犯罪合規的人員在2017年已增至約5000人。在給國際調查記者聯盟的答覆中,該行還吹捧了其在延期起訴協議解除後採取的反洗錢舉措,其中包括2018年推出一個平臺,通過分析社交媒體,讓滙豐銀行更容易識別潛在的犯罪客戶。該行表示,它每月篩選2.36億個帳戶中的6.89億筆交易。

自達成延期起訴協議以來,滙豐銀行和美國政府一直竭力保護著切爾卡斯基的監督報告,不讓它公開。

2015年11月,小休伯特·迪安·摩爾(Hubert Dean Moore Jr.)起訴滙豐銀行,指控後者對他提出的抵押貸款減免請求處理不當,要求解封切爾卡斯基的監督報告。法官表示同意,但上訴法院的一個小組推翻了這個裁決,認為報告不是可發布的文件。

2019年,BuzzFeed News提起訴訟,要求公布切爾卡斯基的最終報告,認為政府處理滙豐銀行的案子涉及公眾利益。美國司法部繼續讓文件保密,並以新冠肺炎大流行為由,多次推遲聽證會。目前,訴訟正在進行之中。

延遲訴訟期間,邁克·科茨(Mike Coates)在滙豐銀行從事金融犯罪合規工作,2018年離職。他認為在整個行業,以利潤為中心的激勵結構仍凌駕於打擊金融犯罪的鬥爭之上。「這是金融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他說。

(完)

原標題:《滙豐銀行深陷洗錢醜聞 | 調查》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滙豐渣打等銀行捲入洗錢醜聞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已展開調查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滙豐渣打等大行捲入洗錢醜聞,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已展開調查  英國當地時間9月21日,有國際組織和媒體爆料稱,在1999年—2017年間,多家跨國銀行涉嫌轉移非法資金,向世界各地的高風險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規模高達2萬億美金。
  • 滙豐、摩根大通等5大銀行洗錢醜聞曝光,涉案金額超過2萬億美元
    洗錢、縱容龐氏騙局……美國財政部流出的秘密文件,揭開了西方大銀行的又一樁醜聞。滙豐等5大銀行涉嫌洗錢據路透社報導,9月20日公布的一項88國參與的國際調查指出,大量髒錢多年來透過摩根大通、滙豐、渣打等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型金融機構流動,暴露出銀行防護的漏洞。
  • 又陷醜聞事件!英媒報導滙豐銀行涉嫌縱容5億元投資騙局
    隨著美國財政部秘密文件被曝光,英國最大銀行——滙豐銀行——涉嫌洗錢、縱容投資騙局的行為引起關注。外洩文件、「龐氏騙局」、可疑報告,此次滙豐銀行醜聞裡的關鍵信息一一被外媒披露!而FinCEN文件顯示,此前滙豐因洗錢在美國被罰款19億美元,當時滙豐銀行曾承諾取締與投資騙局相關的銀行交易。另據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的分析顯示,在2013年至2017年期間,滙豐發現行內帳戶的可疑交易超過15億美元,其中約9億美元與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有關。
  • 滙豐渣打等大行捲入洗錢醜聞,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已展開調查
    涉及的金融機構包括:滙豐銀行、渣打銀行、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銀行、紐約梅隆銀行等。第一財經記者從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了解到,目前該局已對涉嫌民事和刑事違規的相關行為展開多項調查,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將針對部分調查作出裁決。
  • 機密文件公開 滙豐銀行再陷大醜聞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機密文件公開,滙豐銀行又陷大醜聞英國廣播公司(BBC)20日援引一份洩露的機密文件稱,滙豐銀行(HSBC)在明知有客戶存在欺詐行為正被調查的情況下,仍允許欺詐者在世界各地轉移數千萬美元
  • 滙豐銀行、摩根大通等陷洗錢醜聞股價大跌,但實則是「背鍋俠」?
    在周末發布的數千份洩密文件顯示,許多主要機構多年來參與處理了高達2萬億美元的洗錢交易。這些文件是屬於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的文件集合的一部分,該網絡是美國財政部下屬機構,負責檢測和預防金融犯罪,並由BuzzFeed News和國際調查記者聯合會首次出版。
  • 深陷危機!滙豐銀行投射出疫情下全球銀行現狀的縮影
    據外媒報導,由於被曝光的「醜聞事件」,近日,總部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的國際銀行滙豐(HSBC)深陷危機。該公司股價自今年1月以來已下跌50%,跌至25年來的最低水平。滙豐在日前所以涉及的「不當行為」包括因在美國充當墨西哥毒梟的渠道而招致15億加元的罰款,以及通過其日內瓦分行的一家巨大的逃稅企業。在調查期間,滙豐銀行還多次與監管機構發生衝突。受到影響,滙豐銀行的股價暴跌。20年前,滙豐銀行的股價約為一股10英鎊(約87人民幣)。現在股價徘徊在2.80英鎊(約24人民幣)左右,價值遭到了災難性的破壞。
  • 多家世界級銀行捲入洗錢醜聞 洗錢的後果將是致命的!
    由此可見,此次銀行爆雷是一件多麼令人可怕的事。資料顯示,滙豐銀行明知客戶涉嫌「龐氏騙局」,卻仍縱容其將8000萬美元資產從美國滙豐銀行的帳戶轉至香港帳戶;摩根大通涉嫌為黑手黨頭目轉移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德意志銀行涉嫌幫助犯罪組織、恐怖分子和毒販洗錢;巴克萊銀行涉嫌為俄羅斯億萬富翁逃離制裁、進行洗錢。然而,更勁爆的莫過於渣打銀行了!
  • 滙豐銀行又陷醜聞!捲入這場5億「龐氏騙局」
    在這些文件中,除了滙豐,出現頻率最多的銀行分別是渣打、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這一醜聞隨著美國財政部秘密文件的洩露,引起人們關注。在滙豐被曝「龐氏騙局」醜聞後,當地時間9月21日,滙豐控股股價大幅下跌,截至收盤,大跌5.33%,報29.30港元/股,創11年來新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滙豐股價已經暴跌50.39%,慘遭腰斬。
  • 再次陷入大醜聞,構陷華為的滙豐捲入洗錢案件,這回還能洗白?
    導讀:構陷華為的滙豐銀行如今再次陷入一樁大醜聞,滙豐銀行被指捲入了洗錢案件,這一回滙豐銀行還能洗白呢? 滙豐的操作讓整個世界都為之訝然,一句滙豐高管並不知情,然後將相關的高管給解僱,滙豐就是這樣成功構陷華為,然而如今滙豐再次捲入一樁大醜聞案件了
  • 滙豐再陷洗錢醜聞 八千萬美元被曝經美國轉至香港涉案帳戶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滙豐銀行(路透社)海外網9月22日電88個國家的108家媒體近日發表聯合報導,揭露滙豐銀行等大型銀行在明知交易可疑的情況下,仍然幫助詐騙集團、恐怖分子、毒販和貪腐官員等轉帳及洗錢據統計,這些銀行在1999年至2017年間,共涉及轉移2萬億美元贓款,其中滙豐銀行涉及幫助一個龐氏騙局集團將8000萬美元經美國轉至香港。綜合香港《大公報》等媒體22日報導,根據美國財政部的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規定,銀行在懷疑某項交易涉及洗錢、詐騙等非法行為時,需要提交可疑活動報告。
  • 滙豐銀行被爆出大醜聞,銀行董事在旁連使眼色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滙豐銀行又遭一記絕殺。其一份內部機密文件內容洩露,滙豐銀行在知曉有客戶存在非法行為,目前在接受調查期間,還允許其在各地轉移高額資產,在13年和14年之間,欺詐者仍然在通過美國業務將資金進行帳戶之間的轉移,但滙豐銀行並不承認,稱他們在履行法律義務。
  • 多家世界級銀行涉嫌洗錢 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股價大跌
    銀行本應是信譽的化身,世界級銀行往往還身處反洗錢的前線。但調查發現,一些世界級銀行實際為寡頭、罪犯和恐怖分子進行資金服務。可疑活動報告反映了銀行內部監管機構的關切,不一定是犯罪行為或其他不當行為的證據。不過,金融機構內部合規官會將超過2萬億美元的交易標記為可能的洗錢或其他犯罪活動。  這些機密文件顯示,美國多家銀行無視政府反洗錢行動,為犯罪網絡成員和一些不法分子轉移了巨額非法現金。  而文件中最頻繁提及的5家跨國銀行分別是滙豐控股、渣打銀行、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
  • 滙豐銀行又陷大醜聞:明知客戶涉嫌詐騙 仍允許其轉移資產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滙豐銀行又陷大醜聞:明知客戶涉嫌詐騙,仍允許其轉移資產【文/觀察者網 鞠峰】洗錢、縱容龐氏騙局……美國財政部流出的秘密文件,揭開滙豐銀行的又一樁醜聞。這一醜聞隨著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的系列機密文件於20日被公開,而引起關注。文件還顯示,滙豐在縱容詐騙犯轉移資產之前,剛因洗錢被美國政府處以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8億元)罰金,並承諾要打擊此類行為。被一同爆出涉嫌洗錢的,還有摩根大通銀行、渣打銀行、德意志銀行以及紐約梅隆銀行。
  • 美檢方指稱滙豐屢教不改涉嫌縱容恐怖分子洗錢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兩個檢察官辦公室針對滙豐集團美國部門的調查報告稱,過去就在對洗錢監控不力方面犯過錯誤的滙豐集團美國部門屢教不改,涉嫌縱容源自毒品交易、恐怖分子籌款和其他不法行為的洗錢活動。
  • 2019年「洗錢」醜聞再現!因未能遵守反洗錢規定 歐洲三大銀行面臨...
    Finance Magnates周二(12月15日)援引瑞典媒體《每日工業報》報導稱,美國聯邦當局正在調查北歐斯安銀行、瑞典銀行和丹麥丹斯克銀行是否未能適當遵守反洗錢規定。北歐斯安銀行的股價一度下跌9%,此前有報導稱,這些銀行繼續與涉嫌洗錢和其他不法行為的客戶進行業務往來。
  • ...曝光,滙豐又攤上大事!股價應聲暴跌,成今年全球最「熊」大銀行
    這一醜聞隨著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的系列機密文件於20日被公開,而引起關注。據環球網援引BBC報導稱,滙豐銀行(HSBC)在明知有客戶存在欺詐行為正被調查的情況下,仍允許欺詐者在世界各地轉移數千萬美元。
  • 外媒:滙豐銀行私密帳戶遭披露 為國際通緝犯洗錢
    舉報人Herve Falciani曾為滙豐銀行技術人員,離職時帶走5個磁碟的資料(資料圖)  彭博援引國際調查記者聯盟發布的一份報告,滙豐銀行控股的私人銀行部門多年來通過為一系列犯罪者經營秘密帳戶攫取巨額利潤
  • 機密文件曝光 滙豐又出驚天大醜聞!明知客戶涉嫌欺詐 還縱容轉錢
    原標題:機密文件曝光,滙豐又出驚天大醜聞!明知客戶涉嫌欺詐,還縱容轉錢 摘要 【機密文件曝光 滙豐又出驚天大醜聞!
  • 滙豐因洗錢案被處以巨額罰款
    7月16日,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發布報告,指認滙豐銀行沒有能夠阻止關聯販毒團夥的帳戶洗錢、與關聯「基地」組織的金融機構有業務往來。該公司首席合規官承認滙豐銀行淪為洗錢工具。滙豐墨西哥遭2750萬美元巨額罰款墨西哥的監管機構判處銀行巨頭滙豐銀行2750萬美元罰款,因其未能遵守不得替客戶洗錢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