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廠家在辦防爆認證,防爆合格證,防爆CCC/防爆3C過程中,對於做哪種型式防爆的選擇不是很清楚,下面對於防爆認證過程中的常用防爆型式的定義及區別做出解讀,以供廠家要做防爆防爆認證,防爆合格證,防爆CCC/防爆3C的過程中對照產品做出相應的選擇,防爆合格證及認證證書樣式見下圖。
既然要做防爆,那麼直接拿普通的產品來做一般是不行的,有一些技術人員聯繫說,我就是要做防爆,根本就不知道防爆只是一個大的定義,而產品要實現防爆,就必須有一種或多種防爆型式。舉個例子說你要去某地,怎麼去呢?步行、騎車、公交、火車、飛機等,你不能打電話說我就是要去某地。下面就實現防爆而採取的防爆型式和防爆標準做一下簡單的說明。
GB 3836.1中對常用防爆型式及標準編號如下:
GB 3836. 2-2010:氣體——隔爆外殼「d」;
GB 3836. 3-2010:氣體——增安型「e」;
GB 3836. 4-2010:氣體——本質安全型「i」;
GB 3836. 5-2004:氣體——正壓外殼型「p」;
GB 3836. 6-2004:氣體——油浸型「o」;
GB 3836. 7-2004:氣體——充砂型「q";
GB 3836. 8-2003:氣體——「n」型電氣設備;
GB 3836. 9-2006:氣體——澆封型「m";
GB 12476. 7-2010:粉塵——正壓型「pD」;
GB 12476. 4-2010:粉塵——本質安全型「iD」;
GB 12476. 6-2010:粉塵——澆封型「mD」;
IEC 61241-1:粉塵——外殼保護型「tD";
下面從常用的幾種防爆型式做簡單的介紹。
1.隔爆外殼「d」定義如下:
電氣設備的一種防爆型式,其外殼能夠承受通過外殼任何接合面或結構間隙進入外殼內部的爆炸性混合物在內部爆炸而不損壞,並且不會引起外部由一種、多種氣體或蒸氣形成的爆炸性氣體環境的點燃。
從上面的定義上來講隔爆外殼要承受進入外殼內部的爆炸性混合物在內部爆炸而不損壞,並且不會引起外部由一種、多種氣體或蒸氣形成的爆炸性氣體環境的點燃,所以要求外殼要有足夠的機械強度,隔爆外殼的材質一般採用鑄鋼、鑄鋁、不鏽鋼,還有一些特殊的也可以採用塑料等高強度的複合材料,其性能應符合GB3836.1標準中外殼的材質要求。因此隔爆外殼一般外殼比較厚重,適合固定式的產品,不適合可攜式的產品,因為隔爆產品的電路等產品部件要放在較厚的外殼內,也不適合具有無線通訊的產品。
2. 增安型「e」定義如下:
適用於額定電壓不超過11kV(交流有效值或直流)、採取一些附加措施保證在正常運行或規定的異常條件下不產生危險溫度、電弧和火花的電氣設備。
電氣設備的一種防爆型式,即對電氣設備採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在正常運行或規定的異常條件下產生危險溫度、電弧和火花的可能性。
注1:這種保護型式用「e」表示。附加的措施是那些符合本部分要求的措施。
注2:增安型「e"的定義不包括在正常運行情況下產生火花或電弧的設備。
增安型就是想辦法採取一些附加措施保證在正常運行或規定的異常條件下不產生危險溫度、電弧和火花, 增安型提及最多的就是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具體要求見GB3836.3的相關規定。這就要求兩個導電部件之間根據電壓大小採用不同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所以此種防爆型式以配電箱,接線盒類的居多,對接線部分的絕緣材料還有一定的要求,還有一些增安電機,由於其要求採取了一些措施,相對電機來說製造成本要比普通電機要高一些。同時為了限制溫度,一般需要採取溫度保護措施。
3.本質安全型「i」定義如下:
電氣設備的一種防爆型式,它將設備內部和暴露於潛在爆炸性環境的連接導線可能產生的電火花或熱效應能量限制在不能產生點燃的水平。
這個定義說了電路可以暴露在爆炸性環境中,所以有沒有外殼都行,對外殼要求比較低,防護等級要求也比較低,可以產品電火花或者熱效應,但是對他們的能量做出了限制,限制在不能產生點燃可燃物質的水平。所以本質安全型就從產品的電火花要求能量較小,根據功率的計算公式,功率的大小和電壓電流的大小成正比,能量較小就是電壓和電流非常小,當然還有一些電容的要求,具體的請查閱GB 3836.4,那麼大功率的肯定是做不成的。因此,本質安全型的一般是一些較小的儀器儀表,也包括一些需要攜帶的手機、對講機、可攜式氣體檢測儀等。
以上從常用的三種防爆型式簡單地介紹了一些,如果大家在防爆認證,防爆合格證,防爆CCC/防爆3C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