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新勢力啞火?
進入後疫情時代,中國車市也逐漸走出了跌跌不休的狀態。
而作為國內四大車展中首發的成都車展,無疑成為了各品牌新車雲集的地方。
那麼蓄勢近半年之後,各品牌都有什麼大招呢?
一、豪華品牌
▎奔馳GLA級
售價:30.38萬元
在豪華品牌中,奔馳對成都車展的關注度似乎是最高的,這回一次性帶來了全新GLA SUV、全新CLA四門轎跑車和CLA五門獵跑車三款新車。
其中,對於GLA級這款車型來說,最明顯的改變在於變得更「爺們兒」了。
畢竟老款GLA級是A級轎車平臺的產物,坐姿偏低,無論看上去還是開起來都更像是底盤抬高些的兩廂轎車。
而這回全新GLA級明顯多了幾分SUV的味道,尺寸增大的同時,後排空間的劣勢也得以改善,內飾則換成了家族式的貫穿式雙屏設計,靜態體驗上幾乎很難挑出毛病。
只是值得注意的是,新車的動力水準有些不升反降的感覺,老款1.6T/2.0T的動力總成換成了1.3T,最大功率為120kW,與之匹配則還是7DCT,而30.38萬元的售價卻已經與老款車型2.0T頂配的終端價格相近。
外在升級,內在「縮水」,GLA級的未來似乎也存在許多懸念。
▎紅旗H9
預售價:33-60萬元
作為首款真正意義的中國品牌豪華中大型轎車,紅旗H9自曝光之初就吸引了大量眼球,被不少人調侃為「國家勞斯萊斯」。
從尺寸來看,5137*1904*1493mm的三圍已經勝過了市面上的大多數豪華中大型車,軸距也達到了3060mm,2.0T與3.0T版本的最大功率分別達到了185kW和208kW,動力在同級中也屬於佼佼者。
只是由於H9是一款標軸車型,因此在後排空間上與很多進行過加長的同級車型還存在差距。
何況如今二線豪華品牌的中大型轎車如沃爾沃S90、凱迪拉克CT6等終端起售價大多在30萬元以內,而H9這33萬元的預售起售價已經與奧迪A6L等一線豪華品牌同級車型平齊,難免讓人感覺有些冒險。
不過,作為公務用車先樹立起高端形象,走奧迪A6L的老路,H9未必沒有機會。
▎寶馬4系
在換代3系逐漸向舒適妥協之後,寶馬似乎決定為換代4系注入更多運動和個性的元素。
所以寶馬4系用上了比X7還大的「雙腎」,衝擊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只是這設計似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據了解,全新寶馬4系基於3系相同的CLAR平臺打造,提供2.0T低/高兩種動力版本車型,最大功率分別為135kW和190kW,均匹配來自採埃孚的8AT,動力系統基本與3系一致。
二者最大的區別應該在於造型設計和駕駛風格上,以往3系是B級車的操控標杆,如今似乎要交到4系手上。
全新4系將於7月24日開啟預售,參考現款的價格,未來4系想必會比3系貴出好幾萬,想玩操控的朋友似乎該多準備些預算了。
▎路虎衛士
越野圈的朋友對路虎衛士一定不陌生,即將上市的是衛士110系列,也就是長軸距版本,預售價格79-99萬元,後續短軸距的90系列也將引入國內。
可以看到新車延續了衛士方盒子般的造型,C柱部分顯然是在向經典致敬,而打開車門則能看到,新車還有很多外露螺絲的設計,論硬派也就奔馳G級能跟他拼拼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衛士大多是工具車的形象,但這回可以看到新車增加了全液晶儀錶盤、大尺寸中控屏、電子擋杆等等,內飾也多了些豪華氛圍,這是一個顯著的提升。
不過相信越野迷們更會注意的一點是,這回新車採用的是承載式車身,儘管官方宣稱新衛士的車身強度比最先進的非承載車身還提升了3倍,比承載式車身提升了10倍,但沒了非承載式車身,衛士還能算是一款越野車嗎?
興許奧迪Q7、寶馬X5、奔馳GLE級這些才是他的競爭對手吧。
二、合資品牌
▎現代索納塔
售價:16.18-20.58萬元
作為曾經的「屌絲三寶」之一,索納塔當年月銷破萬都是常事,只是如今地位不再,在B級車市場早已邊緣化。
所以在索納塔十身上,我們看到了現代徹頭徹尾的改變,包括「鯰魚臉」的造型,更具質感的內飾,更大的空間以及更為強悍的動力。
索納塔十分為1.5T+7DCT和2.0T+8AT兩個動力版本,最大功率分別為125kW和177kW,動力水準已經超越了大眾帕薩特等主流車型,而16.18萬元的起售價卻明顯更低,現代還給出了贈送1年商業險、5年10次基礎保養等「變相」優惠。
只是考慮到同級的競品大多有較大幅度的優惠,索納塔十的價格優勢並不大。
而若單靠顏值和大空間賣座,索納塔十的壓力難免大了些。
▎本田思域兩廂
對於現款本田思域車主來說,想必大多數都擁有一個Type-R夢。
雖然後者與我們的距離仍舊很遠,但更像Type-R的思域兩廂版本或許能夠一定程度彌補這個遺憾。
可以看出國產兩廂思域基本延續了海外版的設計,中置兩齣排氣暗示著不遜的性能,雖然它搭載的還是那款最大功率130kW的1.5T地球夢發動機,但據說新車的懸架風格、方向盤手感等方面都進行了重新調校,並將提供手動擋的高配車型。
熱愛駕駛的本田粉絲們有福了。
▎本田飛度
預售價:8.18萬元起
即便配置很低,內飾很爛,噪音很大,一點檔次感都沒有,但有著「平民超跑」之稱的第三代飛度在微型車市場始終佔據著不低的地位,這很大原因要歸功於其出色的空間利用度和不錯的操控性。
而第四代飛度在繼承這兩點優勢的同時,又補足了內飾檔次感較低的短板,還新增了跨界風格的超越MAX版本,或將能夠從小型SUV市場奪取一定的份額。
只是在改善劣勢的同時,第四代飛度的味道也有些變了,三代的「犀利眼」變成了「大眼萌」,雖然更能吸引女性車主,但對男性車主來說或許有些難以接受。
另外,新車還取消了手動擋車型,而沒了手動擋的飛度,似乎也不再是那款「平民超跑」了。
三、自主品牌
▎哈弗H6
雖然現款H6仍舊佔據著國內SUV銷冠的寶座,但其與第二名的銷量差距已經越來越小,而且終端成交價也大多低於競品,曾經SUV王者的地位已經明顯減弱。
所以對於換代H6,很多人抱著更大的期待。
從實車來看,雖然外觀上並沒有給人很大驚喜,但基於全新檸檬平臺的它已有質的不同。
據說新車相比上一代減重超100kg,軸距則增加58mm至2738mm,同時未來還可衍生出HEV、PHEV等多種車型。
憑藉中國首個真正意義的自研全球化智能整車平臺檸檬平臺,或許有望進一步穩固H6在SUV市場的地位。
而且這一回,H6還有了同平臺的哈弗大狗這個「兄弟」助力。
▎WEY 坦克300
哈弗大狗之後,WEY也跟上了復古硬派的潮流,而且也用上了坦克300這個同樣很接地氣兒的名字。
不過與哈弗大狗不同的是,坦克300是基於全新縱置後驅的坦克平臺打造的車型,新車將採用非承載式車身,並將配備三把鎖(前橋、中央、後橋差速鎖),是真正的硬派越野車。
作為WEY品牌首次向越野車領域的嘗試,坦克300自誕生起,似乎就已經具備了不俗的越野配置,考慮到30萬以內幾乎沒有太多主流越野車型,坦克300或將有望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領克06
作為最便宜的領克車型,領克06從外觀上或許很難發現它與其它領克車型的不同,甚至給人感覺有點像領克02,但實際上領克06是基於BMA平臺的產物,要比領克常用的CMA平臺低端一些。
而且新車的內飾並不是領克的家族式風格,相對更像吉利繽越一些,只是進行了更多精緻化的處理。
考慮到繽越同樣基於BMA打造,領克06似乎一定程度可以看作繽越的領克版本,它出現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領克品牌的門檻,並進一步細分市場。
不過繽越今年都重回四缸了,領克06全系三缸發動機終究還是有些冒險。
▎比亞迪宋PLUS
雖然宋Pro的銷量一直不錯,但比亞迪似乎並不滿足於此,這不宋PLUS也來了。
新車的三圍為4705*1890*1680mm,軸距2765mm,介於宋Pro和唐之間,不過在設計層面,宋PLUS已進化至DragonFace 3.0設計語言,整體看上去相比宋Pro和唐也更為成熟。
考慮到宋Pro的起售價為8.98萬元,唐則為12.99萬元,介於二者之間的宋PLUS的起售價或將落在11萬元左右,這也意味著長安CS75 PLUS、榮威RX5 MAX等車型將會成為它最直接的競爭對手。
而相對而言,宋PLUS可提供更多動力選擇,除了傳統的燃油版,還有PHEV和EV版。
▎榮威iMAX8
在MPV市場中,上汽通用的別克GL8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那麼倘若上汽再出一款尺寸相近的MPV呢?
上汽榮威iMAX8的三圍尺寸達到了5016/1909/1788mm,軸距3000mm,已經趨近GL8,而設計風格則幾乎達到了國產MPV的巔峰水準。
據了解,新車將搭載2.0T發動機,最大功率172kW,看得出榮威幾乎是把自家最好的東西都給到了iMAX8,未來售價或許也不會低,車聚君猜測起售價或將在15萬元以上,與廣汽傳祺GM8直接競爭。
有意思的是,兩款車型都與埃爾法有些神似,不知大家更看好哪款?
▎五菱宏光MINI EV
預售價:2.98-3.88萬元
2020年還在做續航一百多公裡的純電動車,大家想必覺得是哪款不入流的品牌做得非主流的車型,但五菱宏光MINI EV卻顯然並非如此。
雖然它的續航裡程只有120km/170km,但預售起售價不到3萬元,是如今最便宜的純電動車型。
而且新車車長不到3m,卻提供了4個座位,在行車更便利的同時,又保證了能夠滿足日常家用的空間,頗有幾分日本K-Car的感覺。
對於那些手頭略緊,而用車需求基本只是上下班代步的消費者來說,五菱宏光MINI EV近乎完全戳中了需求。
四、造車新勢力
▎蔚來EC6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成都車展已經少有造車新勢力的影子,而即便是來參展的造車新勢力,也基本沒有全新車型推出,這也使得蔚來EC6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全新車型。
只是作為蔚來的第三款量產車型,EC6所帶來的新鮮感並不多,其基本可以看作ES6的轎跑版,加速和續航基本都在相同水準,內飾也沿用了ES6的風格,其更大的意義似乎還是進一步細分市場。
考慮到ES6在今年6月的銷量已達2476輛,倘若EC6定價合理,未必沒有希望進一步帶來四位數的銷量增量。
車聚小結
從今年的成都車展可以看出,豪華、合資和自主品牌都在很努力的宣傳自己的新車,尤其自主品牌甚至拿出了更多醞釀已久的新車,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造車新勢力已經不見了蹤影。
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新能源市場並沒有像之前想像的那般高速增長,而在把車造好和把車賣出去這兩點上,造車新勢力又缺乏經驗,難免會出現優勝劣汰的局面。
只是不知到明年成都車展的時候,還能剩下幾家造車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