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新華視點(記者 韓潔 王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等
據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官方微博消息,近日,該局接到報警,福建某運動用品公司收到由美國聯邦快遞公司承運的一美國客戶寄出的快遞包裹,內有槍枝。
目前,福州警方已將槍枝暫扣,並開展立案調查。
美國聯邦快遞公司承運來華快遞涉槍公安機關已立案調查
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18日通報,該局近期接到報警,福建某運動用品公司收到由美國聯邦快遞公司承運的一美國客戶寄出的快遞包裹,內有槍枝。
目前,福州警方已將槍枝暫扣,並開展立案調查。
聯邦快遞迴應:6月已報警 將繼續全力配合調查
對於媒體輿論廣泛質疑的「精準失誤」,聯邦快遞迅速反應。
8月19日,聯邦快遞對該事件作出回應稱,「2019年6月14日,我們已就該票貨件向中國有關部門報警。我們對此事高度重視,將繼續全力配合調查。」
如果說,此番涉槍真的是一個「偶發事件」,但同樣暴露出了聯邦快遞的「不專業」。作為全球主要的快遞物流業企業,美國聯邦快速公司自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成為中國消費者和企業寄送國際快遞的一個重要選項。按照常理,在華30年,對於這樣一個跨國公司而言,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法律是必須有的底線標準。而向中國客戶運輸槍枝,則直接嚴重違反了中國關於槍枝管理的相關法律。這一點,聯邦快遞不可能不知道。
將涉華為公司快件轉至美國聯邦快遞:「誤操作」
近期,聯邦快遞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之上。
在美國政府今年5月將華為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後,聯邦快遞一而再、再而三地對華為公司快件做手腳。
此前,聯邦快遞將涉華為公司快件轉至美國,對此,聯邦快遞稱系「誤操作」。
7月底,國家有關部門依法對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未按名址投遞快件一案實施調查發現,聯邦快遞關於將涉華為公司快件轉至美國系「誤操作」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另發現聯邦快遞涉嫌滯留逾百件涉華為公司進境快件。調查期間,還發現聯邦快遞其他違法違規線索。國家有關部門將秉持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繼續依法深入開展調查工作。
聯邦快遞必須要給中國用戶一個交代
此前7月底的這一最新階段性調查結果,及時回應了公眾關切,彰顯了中國依法保護用戶權益的決心,也是用實際行動表明:任何在華企業和個人都沒有法外之權,聯邦快遞必須要給中國用戶一個交代。
作為美國快遞巨頭,聯邦快遞三十多年前就已進入中國開展業務,應當熟悉中國法律法規,理應具備基本的契約精神。
然而,在美國政府今年5月將華為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後,聯邦快遞一而再、再而三地對華為公司快件做手腳。此事曝光後,聯邦快遞先是矢口否認,後又承認「失誤轉運」,但現在調查發現這種說法與事實不符,這不由讓人對其商業誠信打上一個又一個問號。
一個嚴重損害用戶合法權益、說話前後矛盾和漏洞百出的聯邦快遞,還值得中國企業與個人信任麼?
同時,中國有關部門還調查發現聯邦快遞涉嫌滯留逾百件涉華為公司進境快件。數量如此之多,針對性如此之強,豈是商業行為所能解釋的?這不免讓人更加懷疑:聯 邦快遞恐怕不是業務層面有疏漏,而是有意配合美國政府的「長臂管轄」。事實上,聯邦快遞6月24日將美國商務部告上法庭,指控該部門的「出口管理條例」違反美國憲法、令聯邦快遞背負上本不該屬於「公共承運人」的沉重負擔,就已暴露出聯邦快遞與美國政府之間存有不可告人的關係。
此外,中國有關部門在調查中還發現了聯邦快遞其他違法違規線索。這說明,隨著調查的繼續深入,聯邦快遞可能還會有更多損害中國用戶權益的行為被揭露出來。
接連犯錯,市場也對聯邦快遞給出了反應:4個月以來,聯邦快遞市值較四月份的高點,已跌去了110餘億美元。
中國是法治國家。中國有關部門從6月1日對聯邦快遞依法立案調查,到6月14日向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送達詢問通知書,再到此次公布最新調查進展,目的是查明事實真相,依法保護用戶權益,優化營商環境。
聯邦快遞有義務繼續配合中國有關部門的深入調查,作出合理解釋,給用戶一個交代。
中國歡迎外資企業來華發展,但前提是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遵守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
目前,中國已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將依據中國有關法律法規,對列入清單的實體採取任何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措施。唯有遵紀守法、合規經營,外資企業才會在中國贏得廣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