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歲孩子被蟲咬後腹瀉發熱,去醫院一查竟是這種病!專家:一定警惕

2020-12-24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通訊員 劉佔峰

一名兩歲的孩子被一種名叫白蛉的蟲子咬後出現腹瀉和發熱情況,一檢查,竟是患上了幾十年難遇的傳染性疾病——黑熱病。

黑熱病是什麼病?為啥這個病還引起疾控中心的高度關注了呢?

【事件】

2歲男孩被蟲咬後腹瀉、發熱,傳染源竟然是狗狗

在被白蛉蟲後,兩歲的亮亮(化名)出現腹瀉和發熱的情況。因在老家治療一直沒效果,家人就將孩子帶到鄭州來瞧病。誰知,河南省兒童醫院的一紙結果,讓許多人驚詫不已。

亮亮被診斷為黑熱病,而經河南省疾控中心覆核,亮亮為黑熱病確診病例。那麼,這個黑熱病是什麼病?為何還要疾控中心覆核呢?

據河南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張紅衛介紹,黑熱病又稱內臟利什曼病,是由白蛉叮咬傳播,利什曼原蟲寄生人體導致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感染病菌後,患者會出現發熱、脾腫大、貧血、鼻出血等症狀,而長期不規則發熱,脾、肝、淋巴結腫大,以及全血細胞減少性貧血,則是黑熱病的三大症狀。

「若不及時治療,患者發病一兩年後常因病情惡化死亡。」張紅衛表示,黑熱病的主要傳染源,是受許多人待見的狗狗,而傳播媒介就是那個叮咬人的白蛉。

他說,近年來,咱們河南省發現有從外省輸入的黑熱病病例,也發現有本地感染病例,但因為黑熱病已經在河南「消失」幾十年,很多年輕臨床醫生把握不準症狀,也就造成一些病例治療時間過長,「比如兩歲男童,從生病到確診就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因此,他認為臨床醫生對黑熱病的診斷意識有待提高。

【說法】

曾嚴重危害河南人健康,山區丘陵易見、兒童要當心

據了解,上世紀五十年代,黑熱病就曾嚴重危害咱們河南人的健康。但隨著普查普治病人、撲殺病犬、消滅白蛉、環境整治等措施的實施,到1958年時,河南省基本消滅了黑熱病,尤其是從1984年到現在,這30多年裡僅有個別輸入和復發病例。

然而自2016年以來,河南省卻已累計報告新發本地感染黑熱病病例20多例,疫點區(以縣區為單位)也從最初的一個擴大到數個,就此,張紅衛更是提出,要警惕黑熱病捲土重來。

那麼,普通人該如何預防黑熱病呢?據河南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黨支部書記魯德領介紹,根據傳染源不同,黑熱病一般分為人源、犬源和自然疫源型,河南省目前主要流行的是犬源型,也就是說,疫區裡,通常犬的利什曼原蟲感染率較高,並充當了主要傳染源。

而黑熱病的病原體利什曼原蟲主要通過媒介白蛉傳播,如此一來,白蛉叮咬了攜帶病原體的犬只,叮咬上述兩歲男童後,又把病原體傳播給了孩子,所以,孩子也就被感染了。魯德領稱,白蛉成蟲多為灰色,常棲息在室內外陰暗、潮溼、避風的場所,比如屋角、畜舍、地窖、窯洞、洞穴、橋洞、石縫、枯井等處,「雌性白蛉多嗜吸人和哺乳動物的血,活動時間通常從黃昏到次日黎明。」

他說,每年5月到9月是白蛉活動季節,因此,在這個季節,居住於或進入可能有白蛉分布的地方,比如山區丘陵、窯洞、磚土結構房屋、畜舍等時,就應加強個人防護,特別是兒童最好穿長衣長褲,以免被各種蟲蟻叮咬,惹上麻煩。

【提醒】

黑熱病有免費特效藥 專家建議居民不要恐慌

據了解,當河南出現本土病例後,河南省疾控中心黨委書記周勇已與多名寄生蟲病預防控制專家前往豫西地區調研黑熱病監測工作,並就一例黑熱病新發病例開展疫點人群篩查、犬只患病情況及傳播媒介白蛉的調查工作。據調查,患兒已經痊癒,沒有發現當地有其他疑似病人,但發現有感染的病犬。「黑熱病的診斷有方法、治療有特效藥,但需要疾控和臨床相結合。」張紅衛說,關口前移、科學監測、聯防聯控是防控重點,而加強對犬只的管理,對病犬做到早發現、早捕殺是阻斷傳播的關鍵。

那麼,一旦患病,這個病好治嗎?費用高嗎?張紅衛稱,葡萄糖酸銻鈉是治療黑熱病的首選藥物,患者可免費領取該藥物,「藥物對絕大多數患者的治療效果都非常好,只要早發現,早診斷,正規治療,大多預後良好。」

此外,對臨床醫生而言,若發現疑似病例,要第一時間報給疾控部門,儘早確診,為患者治療贏取時間,同時,還要做好患者流行病學調查,避免傳播給其他人。

(編輯 熊子文 吉倩倩)

相關焦點

  • 10歲男孩反覆發熱貧血誤以為是白血病,竟然是這個病
    發熱6月2日,小姜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9°,口服布洛芬後體溫可以降至正常,每天發熱2-3次。沒有咳嗽、腹瀉、腹痛等症狀。輸液3天,小姜不發熱了。6月22日,小姜又發熱了。小姜父母快要急死了,帶著他去了上海某某人民醫院兒科。
  • 被蜱蟲咬了,感覺不適,很可能是感染了這種新型病毒
    家住黃宅的黃師傅一開始也以為自己是吃壞了東西,便自行在家休息了幾天,可發熱、腹瀉、乏力這些症狀一直沒有緩解,他便到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就醫。「當時,患者發熱不退,我們懷疑是病毒感染,就把他收治入院了。」
  • 孩子發熱嘔吐腹瀉血象高,要先檢測諾如病毒嗎?
    但目前,諾如病毒的檢測主要是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進行,多數醫院還不能檢測化驗。前天,兒科門診來了個「嘔吐發熱腹瀉1天」的3歲男孩,家長一進診室門,就著急地問:「醫生您這裡能檢驗諾如病毒嗎?孩子血象高,白細胞2萬多,需要鑑別下是病毒還是細菌感染!」病例診療經過▌ 兒科醫生:您好,孩子多大了?怎麼不舒服了?
  • 不明原因反覆發熱 千萬警惕這種病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青梅通訊員張燦城、王雪這種病不挑年齡 各個年齡段都可能感染感染性心內膜炎是心臟內膜表面發生微生物感染,通常感染性心內膜始於血流感染,微生物隨著血液流至心臟,並在心臟定植,產生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症狀。
  • 發熱、腹瀉?別著急,你可能患了炎症性腸病 與新冠肺炎這樣區分
    疫情期間,有些人出現了發熱、腹瀉的症狀,很擔心感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實上,炎症性腸病(IBD)也會出現發熱和腹瀉的情況。專家表示,炎症性腸病活動期患者可能出現發熱症狀,新冠肺炎的常見症狀也是發熱,兩者症狀相似、容易混淆。因此,需要慎重對待炎症性腸病患者的發熱症狀,進行科學評估,避免盲目就醫導致交叉感染。
  • 男子腮幫子疼,一查竟是要命的病!還有這些不典型症狀需警惕……
    原以為只是腮幫子疼、下巴酸沒想到去醫院一查竟是急性心肌梗死是的!你沒看錯!!最近寧波鄞州二院就收治了這樣一名患者39歲男子腮幫子疼一查竟是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檢查結果很明確,你這是急性心肌損傷,必須馬上治療,一刻也不能多耽擱了!」
  • 肩膀疼,一查竟是癌!這幾種疼一定要警惕……
    據報導,一女子肩膀痛,一查竟是癌症,新聞一出瞬間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所以,肩膀痛也不一定是肩周炎,如果出現持續性的肩膀痛,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肩周炎都有哪些前兆?肩周炎,是指累及肩關節周圍的肌肉、肌腱、關節囊以及滑囊的慢性損傷性炎症, 多數患者年齡在40歲以上。肩周炎的特徵:疼痛劇烈,而且常常晝輕夜重,很多人白天還能忍受,晚上則徹夜難眠。
  • 孩子感冒嘔吐一定要當心這種病!
    萱萱的爸媽都認為孩子是感冒了,應該問題不大,多喝點水、多休息一下就好了。第二天,萱萱又在上午和下午分別吐了一次,吐出來的都是未消化的食物。而且,萱萱整個人看來器沒精打採,只想躺著不動。萱萱的爸媽認為,可能是孩子前幾天吃多了零食,而且也沒有出血,嘔吐形式很正常,並非噴射狀。再加上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很忙,就決定觀察1~2天再去醫院。
  • 河南魯山縣89人現腹瀉、發熱症狀 為一般急性腸胃炎
    一份落款為河南魯山縣政府辦公室的「報告」顯示,5月4日,當地縣人民醫院陸續接診了89名患者,主要症狀表現為上吐下瀉,部分還伴有發熱症狀,經檢查發現均為一般急性腸胃炎。截圖  患者中年齡最大的為77歲,最小的僅有2歲,目前所有患者均無生命危險,發病原因正在調查中。
  • 寶寶反覆腹瀉怎麼辦?
    當人體在盡力排除葡萄糖時,血液中一種叫做酮的酸性物質會釋放出這種味道。如果媽媽發現寶寶尿液有這種味道的話,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5、苯丙酮尿症有鼠臭味。苯丙氨酸代謝途徑中酶缺陷,苯丙氨酸不能轉變為酪氨酸致血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謝產物濃度增高,寶寶尿有異臭味,重者像鼠臭的味道。如有發現,要立即去醫院就診。
  • 夏季最怕被這種蟲咬,病情嚴重起來會要命
    【病例】近日,青島市第六人民醫院接診了20餘位被蜱蟲咬傷的患者,他們大部分病情較重,其中四人不幸身亡。端午節過後,一位北京的媽媽帶著孩子來到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就診,說端午假期全家去郊區遊玩,回家後發現孩子身上多了兩個會動的「黑豆豆」,怎麼也弄不下去。
  • 發熱的男青年,醫生觸摸到頸部的淋巴結,嚴肅地說要查一下這個病
    像這個季節的其他流感或感冒患者一樣,患者感覺發熱的同時,有頭疼、頭暈、全身酸痛、疲乏無力……一開始,並沒有其他的不舒服,患者認為是感冒了,於是去買了點藥吃。服藥以後,患者的體溫能夠退下來,但過了大概六七個小時,又開始怕冷、發熱,體溫一次比一次高,最高體溫達到了40.2℃。患者在省城一家火鍋店打工,是個傳菜生。病情沒有好轉,患者沒有很好的經濟能力,就去了一家小一點的醫院。
  • 7歲女孩高燒老是不退,一查竟是假期郊遊被蜱蟲咬
    「五一」假期一家三口去郊遊,第二天7歲的女孩就發熱、頭痛,父母以為是遊玩時著了涼,但孩子卻一直高燒不退。最後帶去婦兒醫院感染科就診,才弄清原來是蜱蟲攜帶的病原體感染。「五一」假期,青島7歲女孩小豔(化名)和父母一起去郊遊。
  • 新冠病毒流行,孩子發燒去醫院一定會被隔離?
    高熱往往對孩子有一定損害,因此要特別警惕高熱的出現和注意高熱的處理。當孩子出現低熱或中度發燒時,通常不需要特殊幹預,要密切監測孩子的體溫走勢,比如每小時試一試孩子體溫。當孩子體溫超過38.5度,因為高燒可能給孩子帶來損害,比如不到20%的嬰幼兒會出現發熱伴有驚厥的表現,即高熱驚厥,這樣的話則需要控制降溫,控制驚厥的發作。
  • 寶寶為何會腹瀉?這些原因挨個查一查!
    寶寶為何會腹瀉?這些原因挨個查一查!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拉肚子了。寶寶拉肚子其實是正常的現象,但作為家長的你,真的了解寶寶拉肚子的原因嗎?如果不了解,趕緊從下文中尋找答案。
  • 湖南2歲男童發熱腹痛、面色發黃 這種美味不是人人都能吃!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詹蓉 王沛春)現在正是蠶豆上市的季節,綠色新鮮的蠶豆成為餐桌上一道備受歡迎的佳餚,但是並非人人都能享受這種美味。近日,益陽南縣2歲4月的男孩瑞瑞(化名)就因吃了炒蠶豆後出現發熱腹痛、面色發黃等不適,到湖南省兒童醫院就診後被診斷為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就是俗稱的「蠶豆病」。孩子因病情較重住進了醫院的急診綜合一科。據瑞瑞媽媽回憶,4月28日下午,孩子突然說腹痛,還伴有嘔吐乏力等不適,她以為是感冒,未予以重視。
  • 50歲的男人「破嗓」了,一查竟是喉癌。專家提醒:聲音嘶啞超過兩周...
    但早在2018年2月,流沙河先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有所表示嗓子出問題。CCTV前著名主持人李詠,也因喉癌不幸離世。喉癌已經奪走了許許多多的生命。如何早期發現喉癌?如何治療喉癌?如何更好地保留器官功能?50歲的男人「破嗓」,一查竟是喉癌50多歲的張先生經商有道,事業有成,也給了家人舒適的生活,然而常年的應酬交際也讓他菸酒不離。
  • 寧波一醫院連續接診十幾例被蜱蟲咬傷患者 假期出遊一定當心
    10歲男孩爬山回來肚子上多了一隻蟲上個雙休日,天氣晴朗,寧波上小學的龍龍和爸媽一起去爬山,玩得很開心。晚上回到家洗澡,他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小蟲子,趴著一動不動,感覺要鑽到肉裡去了,於是趕緊喊媽媽。龍龍的媽媽比較警覺,知道身上咬了蟲子不能隨便扯,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蜱蟲咬住一個地方就不鬆口,我們給孩子的肚皮上打了一點麻藥,一方面讓蟲子咬著的力量鬆弛,一方面也為孩子減少疼痛。」
  • 孩子拉這種大便一定要警惕!
    自從當媽後,簡直為孩子的吃喝拉撒哦操碎了心。就連大便也不放過,孩子每次大便後都要看一看,聞一聞,唯恐發現不正常的信號!絕不是誇張!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的,正常大便是外觀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有一股甜酸氣味,但不臭,無明顯粘液,偶有顆粒樣奶瓣或微帶綠色,每日3-5次, 有的孩子每日排便也可達6-7次不等,但每次量不多,性狀也好,體重照常增加,營養狀態很好,這不是病態,不需要任何處理。新生兒的大便也可能很稀,像腹瀉一樣,但是並不難聞。
  • 疾控專家:家中飛進「不速之客」 需警惕「吸血」的蟲子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家中飛進「不速之客」,把它打死後臭味很久不散,這種蟲子是啥?會不會對人體有害?昆蟲專家: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市民沈先生晚上在單位值班,發現幾個黑色的小蟲子不斷往窗戶裡鑽。「它們爬得飛快,身子為橢圓形,跟西瓜的籽兒差不多大,有硬殼,有觸角,腿很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