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探索項目創新發展 推動線上線下融合

2020-12-23 中國江蘇網

面對疫情,傳統的圍棋賽事活動受到影響。中國圍棋協會利用近幾年圍棋行業在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方面打下的基礎,探索圍棋運動形態創新發展,積極舉辦網絡賽事及線上推廣活動,豐富了群眾居家生活,加快了圍棋運動線上線下融合的步伐。

自從回到湖北仙桃過春節,22歲的辜梓豪就一直「宅」在家中。網絡圍棋賽事打破了地域的阻隔,這位圍棋世界冠軍不僅率領江西隊奪得男子圍甲聯賽網絡熱身賽冠軍,還在剛剛結束的LG杯世界圍棋棋王戰預選賽中挺進本賽。

從線下轉為線上,為圍棋發展打開一片新天地。截至4月初,中國圍棋協會通過350餘個網絡平臺,組織了16項全國性和國際性網絡圍棋大賽、120多項地方性網絡圍棋賽事,達到每天1萬堂圍棋網課和300萬盤網棋對局的規模,圍棋愛好者通過網絡看棋、下棋、學棋達8.5億人次……一個由網絡棋賽、網上對弈、網上教學、網絡圍棋文化推廣構成的「網絡圍棋家園」正在逐步形成。

積極推動圍棋運動向居家型、線上類發展

面對面手談,是圍棋延續千載的傳統。面對疫情,傳統的圍棋賽事活動受到影響。無法集中訓練比賽,國家隊如何保持競技狀態?廣大圍棋愛好者的需求如何滿足?一連串問題擺在中國圍棋協會面前。

「利用近幾年圍棋行業在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方面打下的基礎,探索圍棋運動形態創新發展。」在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看來,疫情期間,舉辦網絡賽事及線上推廣活動,不僅可以豐富群眾居家生活,更能加快圍棋運動線上線下融合的步伐。

從2月初開始,中國圍棋協會積極推動圍棋運動向居家型、線上類發展。從國家圍棋隊頂尖棋手網絡對抗賽,到全國業餘圍棋網絡擂臺賽、少兒賽,大規模、多層次的網絡棋賽次第展開。原定於4月開賽的男、女圍甲聯賽首次試水網絡熱身賽,身在各地的百餘名職業棋手展開「雲對弈」。

高水平圍棋競技移至「雲端」,並與網絡直播充分結合,賦予圍棋賽事新的活力。據介紹,疫情期間圍棋國家隊的每名隊員每天至少完成3盤網絡訓練棋,並將原有隊內大循環賽安排在網絡上進行,這種不間斷的網訓、網賽拉近了棋手與棋迷之間的距離。不少知名棋手還在視頻平臺開設直播,收穫了很高的關注度,名將柯潔的一場比賽直播點擊量高達200萬人次。

疫情期間,天元圍棋平臺探索出「網絡對弈、視頻連接、電視直播」的新模式。弈城圍棋平臺引入4款人工智慧軟體,在網絡直播時為棋迷提供勝率分析、吻合度比較、變化圖等服務,提升了棋迷的觀賽體驗和參與積極性。

開發大量公益課程,降低學棋門檻

作為一項擁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智力運動,全國約有5000萬名圍棋愛好者,疫情期間居家上網下棋、學棋的需求旺盛。為此,中國圍棋協會引導全行業對弈平臺和教學平臺開放。據統計,2月以來有超過3.6億人次參與網絡對弈,月活躍對弈用戶達到1200萬。

騰訊野狐圍棋平臺通過拍照數子、智能記譜等科技手段,帶給用戶新體驗。基於手機埠的弈客圍棋平臺則拿出同時多局對弈、鷹眼分析等,深受年輕棋迷歡迎。大眾型人工智慧「卡塔圍棋」在弈城平臺上線後,每天吸引1.2萬棋迷在線「人機大戰」。

在圍棋愛好者群體中,青少年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疫情發生後,圍棋教學平臺和機構迅速組織師資上網開課,並開發大量公益課程,大大降低了學棋門檻。比如,弈客少兒圍棋推出的「免費音視頻網課」,為2000多個教學培訓機構、數十萬棋童提供服務;佳弈圍棋對湖北用戶實行全免費。據介紹,疫情期間上網學棋的人數達到400多萬,累計3000萬人次參與聽課。

為檢驗教學成果,填補圍棋線下考級、考段比賽暫停的空缺,中國圍棋協會指導研發的「圍棋網絡智能考評體系」3月底上線,首批發放的段級位證書將超過50萬張。林建超介紹,未來還要將網絡先進技術運用起來,比如建設智能考場、智能賽場、智能裁判、智能認證等,為圍棋活動的開展搭建更便捷的橋梁。

努力構建線上線下全覆蓋體系

4月12日晚,首屆中歐網絡圍棋擂臺賽第十二局比賽在弈客圍棋平臺戰罷,中國隊小將於蘇豪執黑265手中盤戰勝歐洲隊主將阿滕·卡約諾夫斯基,以9連勝終結比賽。這也是首次通過網絡進行的國際圍棋團體賽事。

從3月下旬開始,中國圍棋協會將網絡圍棋推向國際:LG杯世界棋王戰中國賽區首次舉行網絡預選賽,夢百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八強戰的一盤中日棋手比拼安排到線上舉行,中美兩國棋手首次展開網絡團體賽,第一期歐洲圍棋裁判員網絡培訓班也將啟動……

圍棋運動在線上取得進展,並不意味著線上模式替代傳統的線下模式。林建超說,未來將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常態運行,同時依託人工智慧項目形成長效機制。

目前,網絡圍棋比賽面對的難題之一是如何防止使用AI作弊。林建超表示:「在今後的正式比賽中,協會將充分運用信息阻斷、空間監控、使用留痕、吻合度分析、失信懲戒等手段綜合施策,及時發現和糾正出現的問題。」

疫情期間,圍棋行業經受了磨礪,也激發出創新發展的動能。從圍棋從業者到愛好者,都充分感受到線上圍棋的巨大潛力。當前,中國圍棋協會正積極引導各級協會、機構和平臺,努力構建「教、測、練、賽」線上線下全覆蓋體系。

相關焦點

  •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江志斌教授與劉兆斌會長認為,作者在專著中梳理了線上線下融合之前供應鏈運作面臨的困境,概括了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的驅動因素,並對現代供應鏈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全書主線鮮明,層次清晰,理論性強,應用性好,是近年來在供應鏈模式創新研究上的一部佳作。
  • 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降低企業流通成本,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也提出,要健全現代流通體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消費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 相芯科技助力新東方教育,推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
    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等 13 部門發布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中,也將「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 放在 15 種重點支持發展新行業業態中的第一個。本次,相當於再次「官宣」了在線教育的「主流」地位。在教育培訓行業內部,也已經達成共識: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OMO模式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 線上與線下教育融合發展 KOOV探索機器人編程賽事新模式
    評委們則以直播的形式實時觀看小選手的賽場表現,並通過大屏幕遠程指導,最後綜合作品的完成度、創意度與小選手的表達能力進行線上打分。賽事的成功舉辦不僅昭示著家長、學校對於STEAM教育的高度重視,更全方位地展示了索尼綜合應用優質豐富的教育資源、嚴格保障的網絡平臺運行以及線上資源與線下教育的充分融合而打造出的線上賽事解決方案。
  • 國家發改委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不論是市場化運作的物業公司,還是由政府補貼、帶有公共福利性質的「準物業」,都在向智慧化、線上線下融合化方向進行服務轉型。智慧物業加速布局,也適應了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要。  日前,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提出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搭建智慧物業平臺,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北京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秀池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推動物管行業健康發展,具有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意義。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教師角色的轉變,多元化課程的構建,自主學習的激發等熱點問題交流與碰撞,在10月29日「回·XIANG」——「課程星球」百校聯盟論壇上,來自國內29名著名教育專家,在雲端共同開啟「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變革論壇」,深入探索基於新技術、新方法的融合式教學模式,促進更加公平而又更高質量的教育發展。
  • 如何看待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趨勢?
    在9月5日的中國國際會展業發展大會上,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指出:在後疫情時代中國會展業要搶抓新的發展機遇,開拓新的發展局面…要在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發展中進一步做大做強。31會議作為數字會展新基建服務商,已經陸續為多場融合會展項目提供服務。
  • 河北省出臺實施意見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
    河北省出臺實施意見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潘文靜)河北省日前印發《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以新業態新模式為引領,加快新型消費擴容提質,補齊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短板,規範創新監管方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舉辦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成功舉辦。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處長錢曉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十四五」將是教育信息化跨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在線教育新模式創新將成為推動學校教育變革的重要力量。教學改革潮流中,國家督學、上海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民辦中小學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國順認為線上與線下融合,給校長們帶來更多跨文化、跨專業以及跨學科的融合教育理念。
  • 牡丹江:加大扶持做強平臺 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展
    東北網11月17日訊 11月16日上午,牡丹江市長王文力深入陽明經濟開發區,調研電商產業發展情況。王文力強調,要進一步搶抓電商發展機遇,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做大做強電商平臺,充分發揮好電商企業的帶動作用,整合資源、靠大聯強、乘勢而上,加快優質電商企業集聚,持續推動網際網路和實體經濟線上線下深入融合發展,著力打造電商產業新高地、大眾創業新基地、創新發展新典範,為推動牡丹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開幕,探索線上線下互動文旅融合發展
    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開幕,探索線上線下互動文旅融合發展 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2021-01-01 19:13 來源:澎湃新聞
  • 首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OMO)創新大會召開
    12月3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回望2020這特殊的一年,線上線下加快教育融合,湧現出未來教育改革的新圖景,新樣態。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將引發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化推進處處長錢曉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十四五」將是教育信息化跨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在線教育新模式創新將成為推動學校教育變革的重要力量。
  • ...居家養老服務 住建部等六部委發文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12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要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關注居家養老服務等相關內容;同時提及,2021年,各省(區、市)選擇部分基礎條件較好的城市開展試點。
  •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國美探索電商重構之路
    原標題: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國美探索電商重構之路 站在商業的角度,每一次標誌性的時間,都是思考未來的契機。如今中國市場面對疫情所展現的抵抗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17年前那場非典帶來的極限生存演練。如今的這場試煉,也是下一個競爭周期的開始。
  • 國家發改委印發促消費方案,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不論是市場化運作的物業公司,還是由政府補貼、帶有公共福利性質的「準物業」,都在向智慧化、線上線下融合化方向進行服務轉型。智慧物業加速布局,也適應了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要。日前,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提出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搭建智慧物業平臺,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
  • 吉林市: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未來教育模式
    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找準教育扶貧和網絡扶貧的結合點,滿足學生及家長課後服務需求,解決公立學校教師私自有償補課的社會問題,吉林市教育局通過創建吉林市網際網路學校,實施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
  • 開闢商業新活力 探索線上線下融合消費路徑
    線上線下連結消費新需求  面對疫情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劇烈變化,龍湖更積極地探索線上線下的融合模式,在優化軟體、硬體基礎設施的同時,加速數位化步伐,帶動了實體商業銷售和客流的快速回升。其中,重慶北城天街、合肥瑤海天街等商業項目在疫情期間創新地應用數位化能力,對商場硬體、軟體進行升級,與商戶、員工和商圈進行緊密的溝通,成為所在地區率先恢復營業且客流恢復較快的商業體。  龍湖商業內部人士表示:「過去是人找貨,現在變成貨找人。如何將適合的商品非常舒服地推薦給消費者,並且能夠讓消費者很流暢地完成購買並享受後續的增值服務,這是我們在努力積極探索的。
  • 賦能新經濟 中企視訊助力產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與此同時,疫情倒逼之下,產業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大勢所趨,在線經濟成為「剛需」,在線辦公、在線直播、在線發布等被催熱。《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平臺順勢而為,藉助與新技術的融合和媒體資源優勢,以媒體傳播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為構建產業經濟生態型全媒體智庫平臺探索出新路徑、新思路。
  • 恆昌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新消費模式 帶動傳統銷售場景服務升級
    數字經濟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復甦和科技創新的新動能。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數字經濟也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戰略機遇期。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將通過在供給側加強結構性改革和數位化轉型,在需求側推動新型消費發展,構建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高效暢通的經濟體系,有效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線上線下大融合 服裝企業加速O2O布局
    事實上,傳統服裝品牌、電商平臺以及淘品牌們都在思考和積極探索。行業細分,渠道融合,一個新的無法迴避的趨勢就是線上線下大融合。  阿里+銀泰線上線下融合12月9日,阿里集團和銀泰商業聯合宣布,銀泰接下來將實施「銀泰天貓貨」,支持阿里線上品牌落地銀泰門店,首批籤約的淘品牌包括茵曼、阿卡、戴維貝拉、七格格、艾娜騎士和瑪瑪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