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正在政務服務大廳體驗「一網通辦」帶來的便捷。 本報記者 劉文藻 攝
1月6日上午,在成都辦理不動產登記的張先生發現,成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已發生了新變化,可以體驗到房屋交易、稅務、不動產登記等事項「一窗受理」的全新服務,告別了過去東奔西跑的繁瑣。
據悉,為了實現從「群眾跑路」到「數據跑路」的轉變,真正讓企業和群眾成為改革的監督者、推動者和受益者,我省於去年10月啟動了「一網通辦」試點工作,經過兩個多月的試點探索,目前全省推進「一網通辦」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共有7個試點地區和單位的6693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全省一體政務服務平臺,初步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經驗。這是四川日報記者1月6日從省大數據中心獲得的最新消息。
作為全省推進「一網通辦」試點城市,成都市全面展開不動產事項一窗式改革,市政務服務管理和網絡理政辦公室會同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稅務局,共同搭建了成都市房屋交易、稅務、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系統,初步將存量房買賣、夫妻財產約定、離婚分割等7個事項納入首批一窗辦理事項,並對業務事項流程及申請要件進行了整合,實現了房屋交易、稅務與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
類似例子,在試點的地區可謂屢見不鮮。按照《四川省「一網通辦」試點示範工作方案》的要求,我省以「試點先行、全面應用、問題導向、整體推進」的工作原則,選取了成都市、德陽市、綿陽市、雅安市和交通運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7個試點地區和單位,在事項標準化、主題式套餐式服務應用、自建系統對接、整合移動客戶端、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等方面進行了試點探索。通過試點,7個試點地區和單位6693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全省一體政務服務平臺,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佔比99.41%,零跑腿事項佔比42.71%,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實現了事項規範化、標準化;推動了46個自建系統與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深度對接;梳理出主題式服務事項1864項,將42項高頻事項接入「天府通辦」;共匯集電子證照1195.09萬個,採集電子印章980個。
「『一網通辦』依託的是大數據、網際網路等現代技術,整合的是政府部門職責權限,規範的是辦事標準流程,是政府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是政府管理體制機制的重大制度性變革,是政府服務模式的顛覆性創新。要把『一網通辦』作為衡量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標尺,推動政務服務更高效、更精準、更智能。」省大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各試點地區切實從解決群眾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出發,聚集不動產登記、市場準入、企業投資、建設工程、民生事務等辦件量大、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重點事項,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目標,大力支持引導試點地區和單位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推出具有本地本部門特色的主題服務。
其中,成都市推出了綜合窗口改革,搭建了不動產登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企業開辦「一窗辦理」服務平臺;德陽市推行了綜合櫃員制和政務服務超市,切實減少群眾跑路次數;綿陽市推出旗艦店及小一窗建設,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雅安開展了市縣鄉一體化聯動審批試點,打通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省市場監管局建成並上線了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營商通」掌上服務平臺和企業註冊「一網」服務平臺,實現企業服務全程網上辦理。交通運輸廳從取消紙質申請和證明材料、系統內部數據推送等,減少道路運輸許可申請材料120個,精減率達46%;省衛生健康委統一規範全系統事項要素,積極推進跨區域通辦。
據了解,下一步省大數據中心還將繼續指導督促試點單位進一步深化試點成果,完善工作機制,及時總結提煉各試點單位先進做法,形成在全省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並建議適時召開全省「一網通辦」工作推進會議,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確保「一網通辦」取得新的更好的成效。
本報記者 劉文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