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山東省教育廳、煙臺市人民政府共建濱州醫學院籤約儀式舉行。濱州醫學院是近年來山東第9個省市共建高校。
大學依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新一輪科技革命以來,產學研融合,大學與城市同頻共振、共生共榮趨勢日益顯著。為此,山東強化頂層設計,深入推進城校融合,全力支持在魯高校發展。
目前,已籤署協議開展省市共建的高校有:青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濟南大學、煙臺大學、濰坊醫學院、曲阜師範大學、菏澤學院和濱州醫學院。
另據悉,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聊城大學省市共建事項已確定,協議籤署事宜正在進行中。
——省市校地聯動,推動名城名校融合發展
2020年3月26日,山東省2020年重大建設項目——曲阜師範大學曲阜校區擴建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22億元,總用地面積53.65萬平米,總建築面積33.74萬平米,建設周期2年,預計2022年投入使用。這是山東省教育廳與濟寧市人民政府籤約共建曲阜師大、打造區域高等教育發展高地的重要內容,將成為名城名校融合發展的新地標。
校依城而興,城因校而盛,紮根孔孟故裡辦學興教六十五載以來,曲阜師範大學始終堅持與時代偕行、與國家民族同頻共振,與地方經濟社會相攜並進,成為名城名校融合發展的典範。
——扶優扶特扶強扶需,助力山東特色經濟
說起聚氨酯發泡劑,大多數人不知道是什麼,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它的蹤影卻無處不在:床墊、冰箱、汽車座椅,供熱和空調管道的隔熱保溫層以及吸能緩衝材料,都需要聚氨酯發泡劑來製造。由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教授團隊研發的綠色環保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為世界聚氨酯產業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找到一條全新出路。這一發明不僅獲得了企業5.2億元的專利獨佔許可使用費,創造了全國單筆科研成果轉化金額最高紀錄,還為淄博這座老工業城市的新舊動能轉換注入了動力。
同類還有,煙臺大學碳四分離教師團隊的專利技術「用甲乙酮系列混合溶劑分離丁烷與丁烯的方法」榮獲中國專利金獎,已完全替代國外技術,轉讓39家大型企業,增加產值40多億元;青島大學的紡織材料不僅在服裝和家紡等傳統紡織材料上不可替代,還在衛星、太空衣等現代紡織高科技的材料紡織產品不可或缺……
立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把握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建立主動適應的常態化動態調整專業設置機制,也是山東高校努力之所在。2018年以來,濟南大學新增網絡空間安全、智能製造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6個本科專業,在合成化學、文化產業、雲計算等產業專業方向設置校企合作項目8個,努力構建與山東「十強」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特色專業體系。
——搭建校企產學研合作平臺,全鏈條長效機制促轉化。
日照市人防智能科技公司是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快速發展同時,也遇到了諸多瓶頸。不久前,來自青島科技大學的副教授趙振博士掛職該公司「科技副總」,他將充分利用青島科技大學在人才、技術、項目、成果等方面的優勢,發揮個人專業能力,為「人防+智能科技」發展模式賦能。
政府出資,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合作平臺,正在成為各地推進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方式。淄博市的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聚集了山東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的研究院和創新支持機構,還直接投資2億元建設生物醫藥、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電子信息綜合服務等四大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其中生物醫藥、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三大平臺全部通過CNAS認定。這些平臺正深度參與企業技術創新與研發,為千餘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近萬次,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撐,節約研發成本過億元。
根據山東經信部門的統計,持續近三十年的產學研活動,已經推動全省95%的大中型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係。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山東省教育廳政務新媒體「山東教育發布」(微信號:sdjyfb)
往期精彩回顧
泰山上這一幕,火了!山東少年,好樣的!
徵求您的意見!《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若干措施》溫馨提示 | 學校和家庭預防諾如病毒感染「小貼士」
這個夏天,你收穫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