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進行時(四)|城市與大學相互賦能共生共榮

2021-01-08 閃電新聞

8月25日,山東省教育廳、煙臺市人民政府共建濱州醫學院籤約儀式舉行。濱州醫學院是近年來山東第9個省市共建高校。

大學依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新一輪科技革命以來,產學研融合,大學與城市同頻共振、共生共榮趨勢日益顯著。為此,山東強化頂層設計,深入推進城校融合,全力支持在魯高校發展。

目前,已籤署協議開展省市共建的高校有:青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濟南大學、煙臺大學、濰坊醫學院、曲阜師範大學、菏澤學院和濱州醫學院。

另據悉,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聊城大學省市共建事項已確定,協議籤署事宜正在進行中。

——省市校地聯動,推動名城名校融合發展

2020年3月26日,山東省2020年重大建設項目——曲阜師範大學曲阜校區擴建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22億元,總用地面積53.65萬平米,總建築面積33.74萬平米,建設周期2年,預計2022年投入使用。這是山東省教育廳與濟寧市人民政府籤約共建曲阜師大、打造區域高等教育發展高地的重要內容,將成為名城名校融合發展的新地標。

校依城而興,城因校而盛,紮根孔孟故裡辦學興教六十五載以來,曲阜師範大學始終堅持與時代偕行、與國家民族同頻共振,與地方經濟社會相攜並進,成為名城名校融合發展的典範。

——扶優扶特扶強扶需,助力山東特色經濟

說起聚氨酯發泡劑,大多數人不知道是什麼,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它的蹤影卻無處不在:床墊、冰箱、汽車座椅,供熱和空調管道的隔熱保溫層以及吸能緩衝材料,都需要聚氨酯發泡劑來製造。由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教授團隊研發的綠色環保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為世界聚氨酯產業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找到一條全新出路。這一發明不僅獲得了企業5.2億元的專利獨佔許可使用費,創造了全國單筆科研成果轉化金額最高紀錄,還為淄博這座老工業城市的新舊動能轉換注入了動力。

同類還有,煙臺大學碳四分離教師團隊的專利技術「用甲乙酮系列混合溶劑分離丁烷與丁烯的方法」榮獲中國專利金獎,已完全替代國外技術,轉讓39家大型企業,增加產值40多億元;青島大學的紡織材料不僅在服裝和家紡等傳統紡織材料上不可替代,還在衛星、太空衣等現代紡織高科技的材料紡織產品不可或缺……

立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把握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建立主動適應的常態化動態調整專業設置機制,也是山東高校努力之所在。2018年以來,濟南大學新增網絡空間安全、智能製造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6個本科專業,在合成化學、文化產業、雲計算等產業專業方向設置校企合作項目8個,努力構建與山東「十強」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特色專業體系。

——搭建校企產學研合作平臺,全鏈條長效機制促轉化。

日照市人防智能科技公司是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快速發展同時,也遇到了諸多瓶頸。不久前,來自青島科技大學的副教授趙振博士掛職該公司「科技副總」,他將充分利用青島科技大學在人才、技術、項目、成果等方面的優勢,發揮個人專業能力,為「人防+智能科技」發展模式賦能。

政府出資,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合作平臺,正在成為各地推進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方式。淄博市的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聚集了山東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的研究院和創新支持機構,還直接投資2億元建設生物醫藥、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電子信息綜合服務等四大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其中生物醫藥、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三大平臺全部通過CNAS認定。這些平臺正深度參與企業技術創新與研發,為千餘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近萬次,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撐,節約研發成本過億元。

根據山東經信部門的統計,持續近三十年的產學研活動,已經推動全省95%的大中型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係。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山東省教育廳政務新媒體「山東教育發布」(微信號:sdjyfb)

往期精彩回顧

泰山上這一幕,火了!山東少年,好樣的!

徵求您的意見!《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若干措施》溫馨提示 | 學校和家庭預防諾如病毒感染「小貼士」

這個夏天,你收穫了什麼?

相關焦點

  • 《科技向善白皮書 2021》發布:線上線下共生共榮
    白皮書還特別推出了「科技戰疫」專題,選取了「疫情謠言治理」「AI輔助篩查」「數位化流調」「疫後促進經濟復甦」四個網際網路行業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數實共生——未來經濟2021白皮書》以疫情以來社會經濟發生的新變化為基礎,提出了「數實共生」理念。
  • 共榮共生 大咖齊聚暢談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新生態
    騰雲峰會現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與現實連接 重啟人文科學的價值 當前,數字時代的科技進步,比以往任何歷史時期都來得更加迅猛,迅猛到虛擬和現實的邊界變得日益模糊,迅猛到科技化的表達正不斷顛覆人類認知世界的基礎,並不斷深刻影響文化和藝術的創新發展
  • 「美好城市共建者」融創,產業賦能紹興城市高質量發展
    今年的紹興發展大會,緊扣「聚焦高質量 奮進『30強』」主題,邀請了海內外600餘名紹興人和關心支持紹興發展的各界人士,齊聚紹興共商發展大計,最大程度展示了紹興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匯聚高質量發展的力量,共同開啟高質量建設現代化紹興新的徵程,助力紹興奮進綜合經濟實力全國「30強」。
  • 廣州中行金融賦能 助力羊城高質量發展
    中國銀行紮根羊城超百年,始終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成長與榮光。一、奮楫,在「金融報國」中砥礪初心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縱觀服務羊城的百年歷史,中國銀行始終以服務國計民生為己任,在「金融報國」中成就自身發展。
  • 新成都·新力量地產年度貢獻企業與成都共榮共生
    原標題:新成都·新力量地產年度貢獻企業與成都共榮共生   本次總評榜評選中,共有包括萬科(成都)企業有限公司、龍湖集團成都公司、融創中國四川公司、保利(成都)實業有限公司
  • 網約車與計程車何以「共榮共生」?
    政府與監管部門也不滿意,網約車企業掌握了越來越多的用戶出行大數據和用戶流量,但卻更多用於打造封閉的「數據牆」與商業「護城河」, 沒有對城市智能交通的發展與管理作出相應貢獻。同時,不規範的運營與進入機制,也加劇了城市與乘客出行風險,比如近年來飽受安全問題困擾的滴滴順風車業務。
  • 「大數據」賦能高質量發展
    大數據創造大價值,大數據書寫濰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助力網上辦公、線上交易、在線教育,雲服務大顯身手:「雙招雙引」視頻籤約系統支撐全市集中簽約活動8次;外來人員信息登記系統服務外來入濰人員2萬餘人次;口罩預約購買系統累計為近60萬人次提供預約服務……回眸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大數據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顯而易見。數據賦能,贏取未來。
  • 石嘴山「四鏈」合力為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賦能
    近年來,石嘴山市圍繞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精細化工、多元合金四大產業夯實發展根基,探索資源型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新路徑,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賦能。    石嘴山市現有規上企業293家,但大多屬於原材料初加工型企業,處於產業鏈前端,產業發展層次相對較低。
  • 2020鐵建城發未來城市共生大會,積極實踐城市更新行動
    本屆大會以「誠·城·乘·成」四個篇章主題串聯,共同探討城市化進程的時代傳承之路、新型城市化的創新之路、城市更新的共建之路以及未來社區的標杆實踐之路等,為中國未來城市共生發展探路前行。   ,一脈相承70餘載保家衛國、助力社會建設、賦能城市發展的紅色歷程,他表示「中鐵建城市開發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國鐵建緊跟國家步伐,為人民謀幸福邁出的重要一步,是中國鐵建積極響應中央號召,投身城市更新,以大國央企的責任擔當,肩負起助力城市騰飛、賦能城市發展的重任」。
  • 打造「精緻城市」日照用「智慧」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32秒丨打造「精緻城市」日照用「智慧」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5日訊 智慧管理提升運營效能、智慧服務贏得市場口碑、智慧營銷提高運作效益……日照市城投集團圍繞打造「精緻城市」,強化智慧思維智能理念,把科技融入城市開發建設、運營管理服務全過程,著力用智慧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 ...賦能文旅高質量發展,江蘇智慧文旅峰會暨「蘇心遊」推廣活動舉行
    楊志純在致辭中說,在我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精心謀劃「十四五」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今天峰會的舉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楊志純說,近兩年來,我們順應數位化發展新趨勢,著力推進數字文化和智慧旅遊發展,在推動全省文化和旅遊領域「雲、網、端」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集中力量打造了江蘇智慧文旅平臺。
  • 鍾櫟娜:科技賦能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科技賦能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文化旅遊業是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明顯的產業之一。景區、酒店、旅行社、演出、餐飲等各個分支行業都在面臨重大考驗。但有危即有機,疫情下的隔離措施成為科技介入社會生活的催化劑,對各個行業進行了一場強制性的數位化洗禮,也為文旅行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 數字賦能城市智慧發展 2020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高端論壇正式召開
    持續發展的5G、智能網聯、智能製造等核心技術將進一步賦能建造業這一湖北省重要支柱產業,助推高效能治理、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雙智論壇憑藉其前瞻視角、先行理念,必將加速打造全國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高地,為中國建造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 新商學平臺賦能高質量增長 湖南大學EDP大健康協會成立
    紅網時刻12月26日訊(通訊員 高藝瑗)為實現大健康行業學員更專業地學習,促進行業企業之間全方位交流,打通行業上下遊產業鏈,引入智庫、資本等賦能資源推動大健康行業內高潛質、高成長和細分市場代表性的企業健康快速發展,12月26日,湖南大學EDP大健康行業協會以項目路演的方式宣告正式成立。
  • 華為的「朋友圈」:全場景智慧生態下的共生、共榮、共享
    當彭中陽如是呼籲華為的客戶、夥伴擁抱變化時,他也細緻描繪出了華為要構建的行業「數字生態立方」。在他看來,要實現場景的數位化需要滿足三個關鍵要素,「有技術、懂行業、真實踐」。要成為這個使能者,既要善於將多種ICT技術與核心業務相融合,又要「敬畏行業」,深入洞察並理解行業知識「know-how」。最關鍵的便是實踐。
  • 市科技局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賦能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賦能高質量發展積極落實「科技興蒙」行動。市科技局深化與中科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鋼研集團等「4+8+N」合作主體的對接,徵集到合作項目80項,已籤約40項。
  • 天津城建大學舉辦2020年第四屆城市綠色發展論壇
    天津北方網訊:2020年11月28日,2020年第四屆城市綠色發展論壇在天津城建大學成功舉辦。本次論壇聚焦「推動城市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為推進城市綠色發展建言獻策。
  • 互利共生、開放協同、相互成就、整體成勢!範銳平今天宣講中央和...
    ■高質量推進「兩區一城」協同發展,堅持互利共生、開放協同、相互成就、整體成勢,實現優勢乘數疊加、短板互補消融,建設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高能級共同體。■以高技術服務業為動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高能級頭部企業為引領打造跨區域產業生態圈,以高品質公服供給為支撐集聚高知識高技能人才,以高水平開放為先導率先探索服務新發展格局,以高效能改革為突破構築城市未來比較優勢。
  • 陸虹:共生共榮,和諧永續——瀋陽世博園那些事
    由於世園會能給舉辦地帶來巨大的影響和綜合效益,就像奧運會一樣,吸引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城市積極申辦。從1851年倫敦舉辦第一屆世博會年以來,主辦國多是歐美發達國家。日本韓國也主辦過幾次。我國於1999年在昆明舉辦首次世博會,效果很好。2004年瀋陽市政府為了打造城市形象,拉動地方經濟,決定參加2006年世博會申辦活動。經過競爭,瀋陽市申辦成功,獲得了主辦權。
  • 高質量發展進行時(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聚力高質量發展的戰略...
    這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強化傳統優勢學科,拓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新興學科領域,提升通用基礎學科」發展思路的又一具體體現。近年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優化學科布局,聚力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增強服務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能源戰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