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是人們正常的飲食方式,而在吃飯過後,相信大家也都有相似的經歷,就是被洗碗刷鍋所困擾。
有些人常說我很喜歡做飯,但是我絕對不刷碗,因為刷碗真的是太費時間了,所以很多家庭都已經安上了洗碗機。
但是有些家庭依然靠人工洗碗,關於洗碗的幾個誤區,希望大家能正確對待,因為有些不正確的洗碗方式可能相當於「喝毒」。
這樣洗碗相當於「吃毒」?也許多數家庭中招,為了健康,切莫大意
超過4小時不洗碗
很多人在吃完飯之後就會選擇「葛優躺」,懶得運動,大部分都喜歡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或者是看電視,對於碗筷總是等一等再洗。
但是清洗板塊如果超過4個小時,就會導致毒素和垃圾在上面堆積,而且各種油脂摻雜在一起,就會形成細菌交叉感染,甚至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
如果對於腸胃不好的人群,這樣的洗碗方式很可能會導致有害細菌在碗筷上停留,增加患胃部疾病的風險,所以這樣的希望方式相當於是在吃毒,希望你能趕緊改掉。
將有油的和沒有的碗碟沒有分開放置
很多人在洗碗筷的時候會將碗筷堆放在一起,即使是有一些油漬的碗筷或者是沒有油漬的碗筷,都會放置在一個洗碗盆中,其實這樣更容易形成交叉感染,滋生大量的細菌。
正確的洗碗方式是應該把有油的碗筷和沒有油脂的碗筷分開放置,能夠減少對碗筷的汙染,也可以選擇用專用的廚房紙巾擦拭,再用溫水清洗,相對更加乾淨。
洗碗筷時,最好先將沒有油漬的碗筷清洗完畢之後,再用專業的清洗工具清洗有油漬的,能夠減少細菌的殘留,保證碗筷的乾淨。
洗潔精不稀釋,很難清洗乾淨
有些人在清洗碗筷時,會將洗潔精直接擠在盤子或者是抹布上,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更容易導致洗潔精用量超標,很難衝洗乾淨,不僅浪費水也浪費洗潔精,也會讓碗筷上面才有大量的有害物質。
如果經常如此有害物質就會堆積在碗筷上面,人在吃進體內之後就會增加各個器官的代謝負擔,也會增加身體患病的風險。
洗潔精中的主要物質是分解酶,38攝氏度以下的溫水可以提高風險沒得效率,所以建議清洗碗筷之前最好先用半碗溫水,擠出幾滴洗潔精稀釋一下。既能節省也能減少有害細菌的殘留。
正確清洗碗筷的方法:
清洗碗筷時,最好是用衝洗的方式能夠減少細菌的滋生,而且能夠將碗筷衝洗的特別乾淨。
在洗完碗筷之後,一定要放在支架上晾一晾,不要直接摞在一起,因為摞在一起更容易導致細菌滋生,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清洗完碗筷之後,對於常用的案板刀具等等也要及時清洗,減少有害細菌的殘留,也能避免交叉感染的情況發生。
清洗碗筷的小幫手:
食鹽——巧洗蛋液
抓一把食鹽,用它搓洗碗筷,能夠減少有害細菌的殘留,而且能夠讓碗筷立馬乾淨,如新石垣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達到殺菌的作用,讓你的廚房用具更加乾淨衛生。
檸檬皮——除油去異味
清洗碗筷之後上面油漬太多,可以用檸檬皮擦拭,檸檬皮的去油能力非常強大,而且擦拭過完節之後清洗更加乾淨,也可以把檸檬皮放在櫥櫃當中,散發廚子當中的一位,並且達到一定的殺菌作用。
清洗碗筷的時候,最好是用專業的清洗碗筷的抹布,能夠減少細菌的殘留。在使用時最好選擇一次性地,能夠避免交叉感染。
清洗碗筷時,你還知道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訴大家,能夠減少細菌和病毒的入侵,呵護身體的健康。